东方朔在黄石:遗迹与传说: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
东方朔在黄石:遗迹与传说
文|余一梦
在黄石地区,流传着一些关于东方朔的传说,大冶乡间有多处地名如栖儒桥、讲堂庙、妙子洞等,据说都与东方朔结庐讲学有关,还有人认为东方山因东方朔而得名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也有人认为东方朔未曾到过鄂东南。无论如何,东方朔是一位在大冶民间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一.东方朔生平
《汉书》有传70卷,涉及数百位名公巨卿,其中只有15人单独立传,东方朔是其中之一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其传曰: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平原厌次,乃平原郡厌次县,即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东方朔出生地在原陵县神头镇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一说他本姓张,母姓田,少失父母,自幼而孤,“朔生三日而田氏死……邻母拾而养之”(《太平广记·东方朔别传》)。东方朔之生卒年,史无明载,一说其生于前161年,卒于前93年。今德州市陵城区神头镇有东方朔陵墓及唐天宝十三载(754)颜真卿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2008年陵县建成东方朔公园。
李白与东方朔,同样15岁学剑,同样能文章,同样豪气干云,心雄万夫,而东方朔还系统学过兵法,勇廉谦信俱备,与李白相比,其综合材质,似有过之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诏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书·武帝本纪》)。东方朔应征求仕。别人上书,多言得失,而东方朔大谈自己的优势,“文辞不逊,高自称誉”,即使是一般人士,恐怕也会产生反感,何况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但汉武帝竟然表示赞赏,这显示了东方朔的眼光,如果对武帝缺乏了解,他断然不敢冒然行事。然而武帝虽然留下了东方朔,却并不召见。于是他略施小计,就让皇帝注意到自己,乃“稍得亲近”。他精于射覆,曾以智击败“滑稽不穷、常侍左右”的郭舍人,使之受榜百之辱。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武帝爱之,擢拔为常侍郎,愈见爱幸。
如果东方朔仅仅能言善辩,诙谐百出,那么无非是一弄臣,近于倡优而已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事实上,他善于“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无所为屈”。武帝微行出猎,驰骛禾稼稻粳之地,且欲圈民地为上林苑,东方朔谏阻之,曰:“奢侈越制,天为之变,上林虽小,臣尚以为大也。”其理由有三:“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谷,是其不可一也。且盛荆棘之林,而长养麋鹿,广狐兔之苑,大虎狼之虚,又坏人冢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斥而营之,垣而囿之,骑驰东西,车骛南北,又有深沟大渠,夫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堤之舆,是其不可三也。”又以史实为鉴,“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虽然武帝没有采纳,但也畏服其理,不治其罪。
隆虑公主之子乃武帝之女婿,犯罪当死,武帝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朔独趋前上寿,赞其遵守法度,劝其节哀顺变,以国事为重。帝嘉其忠亮,不以为忤。帝姑馆陶公主寡居,私幸家奴董偃。偃“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武帝优容不问,且亲自接见董偃,厚加赏赐。“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而东方朔竟奏称董偃有斩罪三,并一一陈之,武帝称善,董偃之宠由是日衰。不过,馆陶公主坏了风气,“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董偃始”。东方朔曾官太中大夫,后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等驾前承幸取笑之人并列,他因不得大用而意有不平,故作《答客难》,有言曰:“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谈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募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常侍郎乎?”又作《非有先生论》,其辞曰:“非有先生仕于吴,进不称往古以厉主意,退不能扬君美以显其功,默然无言者三年矣。”吴王怪而问之,于是非有先生对以千言,略云:
故卑身贱体,说色微辞,愉愉呴呴,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则志士仁人不忍为也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将俨然作矜严之色,深言直谏,上以拂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则忤于邪主之心,历于衰世之法。故养寿命之士莫肯进也。”于是吴王穆然,乃“正明堂之朝,齐君臣之位,举贤材,布德惠,施仁义,赏有功;躬节俭,减后宫之费,损车马之用;放郑声,远佞人,省庖厨,去侈靡;卑宫馆,坏苑囿,填池堑,以予贫民无产业者;开内藏,振贫穷,存耆老,恤孤独;薄赋敛,省刑辟。行此三年,海内晏然,天下大洽,阴阳和调,万物咸得其宜;国无灾害之变,民无饥寒之色,家给人民,畜积有余,囹圄空虚;凤凰来集,麒麟在郊,甘露既降,硃草萌牙;远方异俗之人乡风慕义,各奉其职而来朝贺。
东方朔之文,辞句精警,气势磅礴,深得时人称誉,以上两篇,班固以为尤其精彩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其重要作品另有《封泰山》《责和氏璧》《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从公孙弘借车》等,“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矣,世所传他事皆非也。”班固认为,非刘向所录之文,皆非东方朔所作,而是世人伪托。
《史记·滑稽列传》有西汉褚少孙补写的东方朔传,记其三千奏牍诏拜为郎、怀肉而归、岁娶一妇、智识驺牙诸事,篇幅远远少于《汉书·东方朔列传》(前者约1000余字,后者7000余字)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史记》之朔传,重性情刻画而略智谏之事;《汉书》之朔传,则详写其谏阻皇帝之事,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东方朔一生行迹,大抵如此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比东方朔稍晚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并不很高,认为名不副实。“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而杨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耀。”(《汉书·东方朔传》)班固认为东方朔以其诙谐聪敏赢得后世之人的喜爱,以至朝廷内外、童子牧竖皆传其名,“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所以他详录其行迹,意在去伪存真,避免以讹传讹。
二.方志记载和民间传闻
南朝梁代人顾野王《舆地志》六之《山川》一:“东方山在县北三十里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这是现今可见的史志中关于东方山的最早记载。南宋王象之成书于南宋中期嘉定、宝庆间(12081227)的《舆地纪胜》载:“东方朔读书堂在大冶县东方寺。”则是现存史志中将东方朔与大冶联系起来的最早记载。而最早在文学作品中将东方山与东方朔联系起来的,是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状元王十朋,其《题宏化寺》诗曰:
大冶迢迢接武昌,西征逾月到东方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
白莲智印蟠桃朔,仙佛同归一道场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24]
大冶建县前,一部分属永兴县,一部分属武昌县,均为南唐属地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宋乾德五年(南唐李煜七年,967),南唐国升永兴县境内青山场,并划武昌三乡,合置大冶县。在大冶建县前,其邑之山川风物,当有著录,否则《舆地志》和《舆地纪胜》中的记录从何而来?通常认为,中国地方志的撰著起于汉唐,定型于两宋,成规模于元明,隆盛于清。但大冶明代以前志书均已亡佚。明代至清末共十次修志,其中明代四次,清代六次。最早的志书修于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晚的修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于光绪二十三年。现存县志中,关于东方朔的记载并不少见。
故老相传,东方朔曾来大冶游历,并在此读书、讲学,而且他的两个儿子灵子、妙子也有读书堂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明嘉靖《大冶县志》(嘉靖十九年,1540)之“流寓”类首即东方朔,称朔“事汉武帝,《汉书》具载其事”,又说,“然旧志载游寓于此,曰东方山、曼倩山、讲堂山。其二子曰灵子、妙子,有书堂,今亦以书堂名山,意者周游方外而隐于此耶?”可见明之前旧志已经将东方朔与东方山等山之得名联系起来,而明代修志者对此有所怀疑。又载,“东方山,在县治北三十里。世传东方朔寓此,故名。入《一统志》。”《一统志》,当指李贤、彭时等纂修、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四月的《大明一统志》。这里对东方朔寓居东方山之说,亦冠以“世传”二字,未作肯定,亦未作否定。至清康熙大冶县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关于东方朔的介绍与明代相同,唯添了一句话,“又江夏东山书院为朔读书处”。这一信息大约是采自明《一统志》。东山书院,明成化年间创办,一说嘉靖年间创办,设在武昌黄鹄山东,相传为东方朔读书处。至于东方山,康熙《大冶县志》明确说:“实为武昌东界,故曰东方。俗传东方朔隐处,而刊诸石,谬矣。”然而,以地理方位论,东方山在武昌之南而非东方,故此说不确。
大冶一地,与东方朔有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除东方山之外,还有莲花山、栖儒桥、讲堂庙、灵妙书堂、灵子寺、妙子洞及妙子洞泉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这些景观,几乎全集中在县治西金湖街道境内,而以灵峰山为中心。灵峰山,位于栖儒桥、讲堂庙、马叫岭之间。明嘉靖《大冶县志》载:
灵峰山:一名曼倩山,在县治西二十里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山有四面,望之如一,近则低小,远则高大。下有开化寺。......东方朔读书堂详见“书院”。见府志。
莲花山:在县治西南三十五里,世传东方朔游观之所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
妙子洞,“在县治西三十里,即东方朔之子隐处也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
“书院”条下有“东方朔讲书堂”:
县治西二十里灵峰山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世传东方朔讲书于此,古基存焉。
灵妙书堂,县治西南四十里,世传东方朔二子曰灵子、妙子,于此读书,故名其山曰书堂山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
康熙《大冶县志》“书院”类亦载:“读书堂,在灵峰山,有石屋焉,云东方朔读书于此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
如今,灵峰山仍巍然耸立,栖儒桥老桥几度兴废,于1970年代被洪水冲毁(新桥建于1965年,2014年修葺),灵妙书堂、妙子洞之类已失所在,但讲堂还在,而且成为寺庙,香火仍盛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
讲堂庙位于灵峰山东南方的一片平畴沃野——金湖街道优先村讲堂畈(其地古属讲堂堡),距灵峰山约两公里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嘉靖《大冶县志》载:
讲堂庙,在县治西南二十里,庙之创始不详何代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世传田氏三兄弟,长曰田苟留,次曰田宏毅,三曰田智彪,乃杭之钱塘人。唐为驾前承应,三兄弟出游于外,共立誓云:逢港则止,逢塘则住。至此闻有东方朔之讲堂,遂止不去,后为神。里人冯三伯忽一夜闻山上有鼓乐声,往视之,亦留不返。乡人立庙祀之,曰三太尉、三伯公、曰乐王者,以东方朔好诙谐,故祀之也。古庙废于兵燹,洪武十五年里人何隆等重创。
“逢港则止,逢塘则住”之说,屡见于演义小说,此处应系杜撰,不必当真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此段文字将不同朝代不同人物之事混为一谈,真伪莫辨,然而其所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由此亦可知讲堂庙历史之离奇复杂。清同治《大冶县志》(同治六年,1867)载:“明成化七年(1471),知县常安、乡官礼部郎中周宗智偕士民捐资重修,乡官怀宁县丞胡贡捐金龟山一段,上至顶、下至田,左右堑界。并勒碑殿前,今犹存。”事实上,这块碑至今仍存于讲堂庙中,其正反两面各有碑文一篇,除个别地方文字剥落,碑石略有损伤,文字几乎全可辨认。碑文可与同治县志的说法相互印证。讲堂庙屡建屡毁,有据可考的就有6次,分别是:明洪武十五年建,明成化七年重建,咸丰四年(1854)毁,同治六年前某年重建,1950年毁,1998年重建。可谓多灾多难,历尽沧桑。从碑文可以确知,讲堂庙之来历,确与东方朔有关。
讲堂之名,始见于《后汉书》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蔡邕传》注引《洛阳记》曰:
太学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讲堂长十丈,广二丈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堂前石经四部。......《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名。
《后汉书·明帝纪》永平十五年载:“亲御讲堂,命皇太子诸王说经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这两处所言讲堂,均指讲说经籍之所;《宋书·谢灵运传》之《山居赋》载:“面南岭,建经台,倚北岸,筑讲堂,傍危峰,立禅室;临浚流,列僧房。”则指僧人讲经之所。此后,讲堂之名,便少见古书提及。
江水清是大冶见诸记载的第一个科举名人,明嘉靖《大冶县志》中对江水清的介绍如下:“云城里人,开元间登本省乡试第一,以亲老侍养不仕,授徒于灵峰山之讲堂,一时人士多宗之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康熙和同治年间的县志均采用了相关说法,虽小有增删,但“授徒于灵峰山之讲堂”这句话未变。由于古人对地名方位的记录往往失于粗疏(例如,“结庐于某某山下”,实际上可能离山有几十公里之遥),这讲堂究竟是指灵峰山上的方朔(讲)书堂,还是指讲堂畈的讲堂,不得而知。然而我们由此可知,在唐代,该讲堂就已经存在而且颇有名声。讲堂庙的历史十分悠久,很可能始于汉代,而土人世代相传与东方朔有关,则似乎不是空穴来风了。
东方朔22岁出仕,之前或在朝期间,是否曾外出游历,正史无相关记载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但《陵县志》载:“(朔)在吴中为书师数十年,武帝时说便宜拜为郎……至宣帝初,弃郎以避乱。”按照这一说法,则东方朔入朝前曾在吴中作书师,有可能到过大冶一带。至于宣帝初这一时间,则不可信,因为如果他宣帝(前74前49在位)初年尚在人世,则已逾90,不可能远走吴地,且卒时与正史不合。
三.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
东方朔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
首先,他树立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谏臣形象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东方朔终其一生,最高职务为一千石的太中大夫,在“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武帝时代,未能立下政治功绩。然而,他以近侍的身份与汉武帝相伴多年,每每抓住机会切言进谏,或上书议事,讽劝皇帝戒奢恤民,公正执法。由于他具备高超的语言技巧,能够折服高傲的汉武帝,故每每取得好的效果,在客观上改善了汉帝国的吏治和风化,并惠及天下百姓。
其次,他性格诙谐,机智过人,树立了一个超级智者的形象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郭舍人为武帝幸倡,“滑稽不穷,常侍左右”,他见东方朔深得武帝看重,不免心生妒意,便有意非难之,要东方朔射覆,“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赐帛”。东方朔射中,“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舍人不服,又难之,又被榜。“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东方朔见多识广,足智多谋,戏佞臣,难皇亲,每能片言服人,众莫能当。民间多有关东方朔相术占卜方面的传说,而占卜的盲人对其更是备加推崇,占卜技艺代代相传,每年三月三对其供奉跪拜,尊其为鼻祖。
其三,东方朔是西汉有名的文学家之一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他作文不多,然每有所作,则辞句优美,内容深邃,曲折婉转,雄辩滔滔,与著名汉赋家枚皋齐名。其赋体散文《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创了中国赋体散文的新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刘勰称之为“托古慰志,疏而有辨”。
第四,东方朔是“大隐”的发明人和实践者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大隐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据地歌》和《诫子诗》中。《据地歌》云:“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这简短的二十八字,就是东方朔大隐哲学的高度概括。《诫子诗》云:“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现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据传,这八十八字的四言诗,是东方朔的“顾命之作”,也是东方朔大隐思想全面、深刻、集中的表达。由于善隐,东方朔也被视为道教中人,并且被传逝后成仙。
大冶民间传说中的东方朔,与正史中的东方朔有所不同,他是作为一个儒者、智者和文化传播者的形象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东方朔讲书,开大冶地区民间教育之先河。东方朔讲学之风,泽及后世。唐江水清于其地讲学授徒,宋代名儒万止斋在大冶宫台山设书堂讲学,至清末民初,讲堂堡民人柯隆纯捐田一石,于讲堂兴办义学。千百年来,大冶斯文不坠,士人辈出,除官办书院学堂,尚有宫台书院、金湖书院等。栖儒桥、读书堂、讲堂这些地名,反映了老百姓对作为儒士和讲师的东方朔的尊敬和认同,也体现了大冶民间对教育和文化的敬畏。
据东方山当地的《陆氏家谱索引》记载,在龙衢湾通向山上熊家境村的入口处,古时立有石坊,石坊有三门,正中门楣正面额书“上古仙踪”,背书“岁星瑞桃”,两边门楣正背面各额书一人皆不识的古楚文字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宋真宗时这青石坊曾维修过一次,元末红巾军与元军激战时被毁,那四个古楚文字,明代重修时被描存在陆氏宗祠之中。明永乐末年,龙衢居士岁贡士陆凤翥首倡重修。明成化年间,村民在此基础上重修建了一座两丈高的青石牌坊,以纪念东方朔。抗日战争中,门楼被日寇拆毁做了碉堡。1990年代,铁山区人民政府重新修缮了这座东方朔牌楼,后因拓宽上山公路而拆毁。
东方山主体部分,由三座相连的山峰组成,分别名为走马坪、曼倩垴、览胜垴,其曼倩垴即以东方朔之字命名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今东方山走马坪西麓建有东方朔书院,曾为学堂,1957年学堂迁至山下,原址建海会寺,2003年其一部更名为智圣殿,以纪念东方朔。在黄石民间,东方朔就以这种奇特的形式融入了宗教和教育活动,融入了百姓的精神生活。
2014年5月,山东省陵县东方朔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一行4人,慕名前往湖北省黄石市东方山,探寻智圣东方朔的遗迹,并收集了相关文字资料德惠道教灵符咒语算命。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看八字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咨询道教符咒 咨询师父微信: sanqingge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咨询道教法事 咨询师父微信:sanqingge8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005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