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与今生 原创:兰州符咒法事占卜
前言: 去莫高窟的路,总感觉太长,一路上彷佛经历了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兰州符咒法事占卜。从前秦到清末的一千五百年间,无数僧人、商贾、工匠、书生、在莫高窟轮回的梵音中继续着前世与今生,纠缠着爱恨情仇。莫高窟在经历隋唐两朝全盛时期后、迎来了几百年的蒙尘岁月。时光流转到清末,一名道士偶然间发现的藏经洞,打开了莫高窟前世的大门,这个发现轰动了20世纪全球文化史。然而,莫高窟的苦难远远还未结束,这一发现险些为莫高窟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当浮华过后,莫高窟豁达了,它现在向人们呈现出的是更高的艺术成就。shy;
下车后,远远的就能看到那座白塔,这座塔的主人叫王圆箓兰州符咒法事占卜。
王某,湖北麻城人,在陕西出生,自幼家境贫寒兰州符咒法事占卜。圆箓这个名,是何时而起,目前尚有争议,我们则还是随主流称呼他为王元箓吧。那个时候没有普九教育,既然是贫下中农出身,就去给地主家放牛吧。后来陕西年年闹灾荒,他便北上来到兰州谋生。封建主义社会,民智未开,驱邪、降妖、算命、占卜,这一类封建迷信活动很有市场, 王圆箓看好了这一行的就业前景,便开始拜师学艺。那段时间,他开始拼命学习,道术如何我们尚未可知,但却积累了大量的生字,直到有一天他读懂了那本影响他一生的书—《西游记》。
边关告急,河西走廊战事频频发生,商业萧条,很多有钱人家都纷纷南迁,王圆箓的道士生涯渐渐地走到了尽头兰州符咒法事占卜。道家所追求的是羽化、修真成仙,显然王圆箓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所以神仙可以不拜,饭肯定还是要吃。恰逢当时左宗棠的部队招兵,是否是抓壮丁不得而知,总之王圆箓有了第二份正当职业,士兵。我看过王道士的照片,身材单薄、两眼无神、神态猥琐、显然,他不适合当兵。现实是残酷的,生活很无奈,所以当兵就当兵吧,只要有口饭吃就行了。据史料记载,他所在军队驻防在肃州今酒泉一带。
王圆箓在基层兢兢业业的工作,一干就是很多年,却从未受到提拔兰州符咒法事占卜。这也难怪,文也不通,武也不行,加上相貌不出众,所以不容易被领导赏识。好不容易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看似有机会提拔了,结果领导却来个马革裹尸还。没办法,重新开始吧,反正还年轻。岁月总是匆匆催人老,几个回合下来,王圆箓也近不惑之年了。这个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提前退役。关于原因有三种说法,其一, 王圆箓梦游太虚幻境受神仙指引,让其到西边敦煌莫高窟看守壁画。其二,王圆箓参军多年,经历大小战役数百场,感觉自己杀戮太重,所以决定放下手中的屠刀。其三,年老体衰,无法适应军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个人认为第三种说法比较靠谱,总之,他的辞呈递交上去过后,领导是第一时间批准的。一般对于工作不突出,业绩不突出的人,他的存在都没有必要性。
终于结束了兵营生活,退休之后干什么呢?等等,当时没有社保机制,所以退休之后还是有看病难,吃饭难的问题存在兰州符咒法事占卜。情况不容乐观,那就必须再找个工作干。西北边陲之地,年年战乱,找工作十分也不容易,从事保安、土匪一类的高风险行业,身体又不行了。算了,还是重操旧业当道士吧,下一个目标,敦煌。
在敦煌,王圆箓开始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春,当地人称他为王道士兰州符咒法事占卜。入乡随俗,接下来的故事,王道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王道士在敦煌这个边陲小镇渐渐的有了名气,很多大户人家都来找他去做法事,占卜风水兰州符咒法事占卜。王道士如此受欢迎,归根结底还是靠两点,一、能说汉话,二、能颂道经。眼看生意越做越好,存款越来越多,吃饭是没什么大问题了,王道士便开始化鹤仙游,敦煌市区很多旅游景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日,王道士云游到了莫高窟,在游览了三危圣境,看了历经千年风沙洗礼的壁画,泥塑后,王道士发出了“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呼”的感叹。注意,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专业词汇,一般只会记录在佛家经典中,道士居然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见当年那本《西游记》对其影响之深。
莫高窟为民间窟,没有管委会,在当时早处于无政府管理状况下兰州符咒法事占卜。经过几十年的战乱,上千年的风沙,这个时候的莫高窟已经是残垣断木,满目衰朽。更传当地耕农为提高粮食产量增加GDP,将石壁上的颜料刮下作为肥料,灌溉土地。呜呼哀哉,国民尚且如此,西洋人更不会客气了,当然这还是后话。王道士到莫高窟的时候,红衣喇嘛占据了莫高窟上,中两寺,喇嘛头见这个道士说一口流利的汉化,还会念道经,不知是何方神圣,在住宿登记过后,便安排他住进了下寺。当然,按常理也是会募捐一些钱,至于多少,随意,心诚则灵。
“千佛之洞,莫高之窟”在莫高窟的日子里,王道士彻底被洞窟中的艺术作品折服了,他在窟前向道祖太上老君许下宏愿“愿以自身余生,重修庙宇,以超度冤魂,为己积德兰州符咒法事占卜。”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让他觉得自己就是莫高之窟的救世主。莫高窟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日夜为风沙所侵蚀,很多洞窟已经被掩埋。王道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流沙,于是他用自己的积蓄,雇来劳动力,日以继夜的清理流沙。这么强大的工程作业,却让上中两寺的红衣喇嘛寝食难安,多年来宁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是该谈判的时候了。
终于那一天还是来到了,谈判的时间、地点、人物不详兰州符咒法事占卜。主题只有一个,“强烈谴责王元箓同志夜间作业,噪音扰邻,并呼吁其即刻撤离莫高窟”。显然,双方实力很悬殊。王道士几岁开始跑社会,人才他是没有,不过口才肯定还是有的。道士这个行业属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的范畴。更何况平时和雇主讨价还价,谈判这类的事早已轻车熟路。换句话说,王道士就算没有大学本科文凭,至少也是高中水平,这几个喇嘛冲其量最多也是小学未毕业。几个回合下来,王道士发扬了一不怕死,二不怕牛皮吹破的精神,赢得了胜利。“大师兄我们还是走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要走! 请便,不送,有空常回家来看看。王道士就这样反客为主,成为了莫高窟的管理者。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真正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并参与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
喇嘛走后,王道士似乎更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便一头扎进了莫高窟的重建工作中兰州符咒法事占卜。清理流沙的工程大有进展,大量的流沙从掩埋的洞中清理出来。但是手上的钱已经不多了,这个时候怎么办?是放弃,还是继续持之以恒。已经在道祖太上老君那里发过誓,没有退路了。咬咬牙继续干吧。不久后,敦煌街上出现了一个“苦口劝募,急力经营”的人,这个人便是王道士。“施主,贫道法号-法真,路遇贵宝地,人生路不熟.........”一串客套话后切入主题,在王道士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过后,敦煌的那些大户纷纷慷慨解囊,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资金问题解决了。
清理流沙的工程在王道士的监督下,进展的很顺利,然而光是清理流沙远远还是不够的兰州符咒法事占卜。有一天,闲暇的时候,王道士想起了西游记里面的满天神佛,在天庭里道祖和菩萨不是相处的其乐融融吗?对,这个地方光有佛是不行的,还要有道观。第二天,王道士又步行到敦煌,开始了太清宫的前期宣传,以及募捐活动。在敦煌的广场上,王道士开始了滔滔不绝的游说,道理和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末尾强调了成育圣躬,功德无量。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当时的募捐者的动机,大部分并不是为了保护文物,只是为了积功德,祈祷神灵庇佑。既然能积功德,那就捐吧,最好是能在修成时刻个功德碑,受后人景仰。募款进行的情况很乐观,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人出现了,这个人叫杨河清。
杨河清,祖籍不详,年龄不详,无固定职业(曾经有过)考过功名,秀才身份,初登场时已近不惑之年兰州符咒法事占卜。据说此人参加过乡试,只是屡次不中,心灰意冷,流落江湖。清朝的考试制度,基本沿用前朝的机制,概括下来便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上便是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就是朝廷预备官员,预备这个词不好理解,可能是明天开始任命,也可能永不录用。即使任命,最先开始也得从没品开始干,普通情况下混个九品知县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当然也有例外,前朝海瑞同学,举人出身,却任到了朝廷三品大员。这下大家明白了范进同学中举后为什么会晕倒的原因了,只有考上举人才有机会做官,光宗耀祖。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录取后称为贡士,政府公务员,几乎都能入朝为官,干了五品基本到底了,当然也有例外。成了贡士后如果你还想继续学习,那就去考殿试吧,运气好进了二甲,就能进翰林院深造,甚至入阁拜相。就算考不上,起码也能跟皇上和大臣混个眼熟。
那时信息通讯不发达,杨河清同学尚不知道同一时期的范进同学,如果知道的话,他或许还会继续考试兰州符咒法事占卜。顺便提一句,海瑞同学中举时三十七岁,基本与杨同学同龄。像杨同学这样的落榜考生,历史上几乎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落魄秀才。杨河清在敦煌听到王道士的演讲后,就如同遇到一盏苦海明灯,随后与之相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王道士听闻杨河清做过文案,便邀请杨河清到莫高窟搞文书工作,面试,笔试都免了,走吧,去看看新的工作环境吧。
太清宫的选址,修建工作很顺利兰州符咒法事占卜。随后却出现一个问题,在清理洞窟流沙时,搬出了很多已经倒塌的佛像,这些佛像还比较完整,只是无处堆放。既然太清宫有这个条件,就暂时先放那里吧。佛道两家共处一室,其乐融融。在一段时间的工作后,莫高窟迎来第一批游客,游客向这千年之窟投来了赞许的目光,“道长真是功德无量啊!”“哪里哪里贫道只是顺应天命而已。”虽然嘴上这样说,在王道士心里却早已肯定了自己的工作,在游客的称赞下,人格自然伟岸了许多。“道长,你将菩萨放在太清宫里,难道不怕打扰真君清修吗?” 晴天霹雳!一语点醒梦中人,当初怎么会没考虑到这个呢,罪过,罪过。有了罪过,当然就要改,怎么改呢? 有了,将这些菩萨造像改成道家的造像不就行了吗?说干就干,马上找来工匠,工匠一听顿时就懵了。这是哪回事啊,不尊重神灵是会被雷劈的啊。王道士开始威逼加利诱,恩威并施,忽悠了一阵后,工匠们终于同意了。于是中国雕塑史上最荒诞的一幕出现了,这些菩萨在王道士的指点下重新改装,变成了 元始天尊,三清,六御, 吕洞宾,等天人。看见自己的作品一一问世,王道士沾沾自喜。不管工艺是如何拙劣,在王道士看来只要看起来像个神仙就行了。一切心诚则灵就行了,讽刺,莫大的讽刺。
偶像登场,王道士的偶像叫玄奘,也是我们常说的唐三藏,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兰州符咒法事占卜。这确实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名字,为了普度众生,化解灾难,不远万里西去天竺取经,历经了九九八十难,终成正果。最重要的是王道士认为自己和玄奘都有信仰,都很执着,只要自己能和他一样不放弃理想,有朝一日也能功成身退的。所以王道士对于玄奘的崇拜,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那也不奇怪。就这样,他冒着被众仙谴责的危险(俗称:天谴),开始在太清宫的走廊上画起了唐僧取经图。唐僧降服白龙马,越过火焰山,这样一个个故事被画成了壁画。画工依然拙劣,不过没关系,游客看不懂,还可以听听王道士的讲解。
王道士还是有影响力的,很快有两个人来到敦煌,拜他为师兰州符咒法事占卜。只记得其中一人,名叫赵玉明。(赵玉明这个名字非常好记,跟封神榜里面的那个法力高强的反派人物赵公明只有一字之差。)王道士每天饭后会打着灯笼到石窟里面巡视一番,从每个窟口走进去,然后走出来,再往下一个窟走去。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如果王道士能坚持这样饭后散步,活到九十九不敢说,起码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有一天他却走腻了,王道士的头脑果然不简单,马上想出了一个蹩脚的方法:用斧头将每个窟凿穿,那窟就不成了一个整体吗?真是太聪明了!王道士依旧说干就干,民意调查在他眼里都是玩虚的。新的工程又开始折腾了,当年莫高窟杰出的工匠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色彩和线条一层一层的描上去,每一层都是精美绝伦。这些壁画逃过了千年风沙的剥蚀,大漠匪帮的掠夺,却最终毁在了一个道士手上。自以为是的王道士笑了笑,在心中那块自己的功德碑上又添上一笔。还好,长期以来的折腾,终于把钱折腾没了,这项凿空的工程自然也只有搁浅。太清宫香客进香的油钱,只供他们吃饭还是没问题的。既然没有多余的钱那就歇着吧,反正也累了。
几年过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兰州符咒法事占卜。王道士的经营管理团队越来越壮大了,徒孙都已经有了。 人多了,饭的需求量就增加了,加上维护莫高窟还需一笔费用,钱非常拮据。太清宫上香的游客也越来越少,好在王道士考察市场后发现,一些抄写的道经在市场上销量很好。于是,杨河清该你上场了,好好表现。事实证明,投资这个项目还是很有效益的,慢慢地杨河清不光抄道经,佛经也一并抄写,多元化经营。
6月22日,藏经阁内,杨河清还在加班,连夜抄写佛经兰州符咒法事占卜。 这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突然间狂风大作。(似乎很多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这样的夜晚)杨秀才在往墙上缝隙插灯草时,心忽冷凉了一下,这墙怎么会是空的!再试,也是空的!难道见鬼了!杨秀才赶紧跑到王道士那里将事情做了汇报,王道士笑了笑“河清,如来佛祖和太上老君都在这里,怎么会有鬼呢?”话是这么说,王道士还是和杨秀才第一时间还是赶到了藏经楼。王道士也拿灯草试了试,果然是空的。“别怕,我来看看”王道士毕竟当过兵,看过横尸遍野的场景,心里素质好一点。他拿起了锄头,开始凿墙。一炷香的时间,墙壁被凿空了,露出一个门的形状。一阵冷风吹过来,两人打了个哆嗦。王道士手执油灯,一步一步地往门里挪去。渐渐地一个人影浮现出来,一个穿着袈裟的和尚双腿盘坐在石台上。王道士的心中一紧,自我到这里已经是十余年了,这里怎么会有和尚呢!“难道真见鬼了?”王道士倒吸一口气,壮着胆子。和尚不语,只是微笑。外面的杨秀才一看石洞里有人影,二话不说马上拔腿就跑,他一跑王道士的心理防线彻底被击垮了,灯油洒落一地,闪人!保命要紧!原来不光是妖魔鬼怪能吓死人,神仙也能吓死人。轮回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一个千年不灭的灵魂,离开人间,飞往西天极乐之地。这本是一个尘封了千年的秘密,机缘巧合下被一个不相关的人发现。这难道真的是宿命?
王道士和杨秀才配合肾上腺素的分泌,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了藏经楼兰州符咒法事占卜。又过了半柱香时间王道士才冷静了下来。“和尚不是妖魔鬼怪,我怕什么呢?”于是他叫上了杨秀才返回了藏经楼,吓得半死的样秀才紧紧抓住了王道士的衣角。王道士从供桌上取下油灯,再一次往石洞里走去。“大师”王道士喊到,任然不见应答。灯光照在和尚的脸上,王道士悬着的心才落下了。“原来只是一尊塑像”。王道士手持青灯,缓缓走进洞内,突然,万道金光蹦出,密密麻麻的文物和书卷出现在眼前。千年的封印终于被解开,一个轰动二十世纪文化史的伟大发现诞生了,轮回的梵音似乎又被奏响,余绕着整个北半球。它的发现者是王元箓,王道士!
这个洞窟里封存着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每一件都是历朝历代的臻品兰州符咒法事占卜。通俗点讲,这些藏品连中央电视台鉴宝的几个专家都无法评估价值。总之,至此以后一门伟大的学术诞生了-“敦煌学”。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兰州符咒法事占卜。”敦煌学为什么会在世界,王元箓又会做些什么骇人听闻的事,莫高窟的命运又将如何,(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065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