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黄庭坚: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下)

符咒网    2023-03-14    66

提示: "北广人物"↑免费订阅本刊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崩,哲宗亲政,这位十八岁的皇帝,启用了主张变法的章惇为相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章惇一上台, 就将在司马光为相时废掉的新法全都捡了回来,还对保守派官员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已经去世的司马光、吕公著都被褫夺了谥号,已经60岁的苏轼,也拜他这位昔日的朋友所赐,被贬到了惠州,苏辙被贬到了雷州,秦观被贬到了横州。最惨的是陈师道,被罢官后,贫病交加,他的朋友赵挺之(也就是李清照的公公)看他可怜,给他送来了一件皮衣,但他却耻于接受这位为了一己之私而出卖师友的昔日朋友馈赠,竟致冻病而亡。章惇甚至还建议,要把司马光和吕公著尸首从坟墓里刨出来,让他们曝尸于荒野,还好哲宗没有答应。

黄庭坚也被赶出了京城,开始是出为宣州(今安徽当涂)知府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但章的一些党羽,认为 把他放在宣州还是太便宜他了,于是,在他刚到宣州没多久,就又一纸公文将他调到了更加偏远的鄂州(今湖北鄂州)去任知府。之后,章惇又阴使蔡卞(大奸臣蔡京之弟,也是王安石的女婿,此人在整人方面,绝对是把好手)等人,对元祐以来(即保守派在台上时),大臣们的奏疏来了个全面的整理、分类。其实,就是想从中找出一些保守派官员的罪证,然后对他们加以迫害。

不久,蔡卞就上了一道奏章,说之前国史编修的《神宗实录》,其中有一千多处不实之辞,章惇又在一旁大敲锣边,说这都是保守派的故意为之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哲宗大怒,下令将参与过《实录》编修的官员,全部抓起来,一个一个地审,如有问题,该贬官的贬官,该流放的流放,黄庭坚当然也在其中。

其时,黄庭坚才到鄂州,凳子还没有坐热,就被召回了京城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后经多方求证,当初,蔡等人找出的一千多条“诬陷不实之辞”,几乎都被证实了没有 “诬陷不实”,只有32条未被证实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而这32条,又多和黄庭坚有关。比如熙宁时,神宗有次在朝堂说,可以用铁龙爪(一种很笨拙的工具)疏通河道,黄在记录时,就自己加进了一句评语:“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审讯时,新党官员喝问他:“当时,神宗皇帝和宰相王安石都认为用铁龙爪疏通河道是可行的,你一个小小的右史,凭什么认为用铁龙爪疏通河道‘有同儿戏’?”黄毫不畏惧,侃侃而谈:“庭坚时官北都(今北京),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再问其他条,他也都是“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但也都为他捏了把汗。幸亏宋朝有不杀文人士大夫的祖训,不然,他就是有十个脑袋,也掉光了。

最后,他们其实也没有抓到黄庭坚什么把柄,但还是把他贬为了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县)安置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我也曾给大家介绍过,“安置”是宋朝对犯了错,但还够不上判入狱的官员的一种处理方式,简单地说,就是给你指定个地方,让你到那里去居住。这种处罚,依程度来分,还有“编管”和“羁管”。“安置”是最轻一等的。一般被“安置”的人不会被除名,也就是他仍具有官员的身份,当然了,他这个官也只是个挂名而己,通常都是州县一级的司马、参军、别驾这些散官,这其实也体现了朝廷对士大夫的一种优待,让这些犯官们还能领到一点官俸,养活自己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这些人去往安置地,也不用官府派人押送,一般都是由一二使臣护送前往(而被“编管”和“羁管”的人,则都是要押送去的),到了地方,当地官府会给你安排一个住处,然后你就爱干什么干什么了,只要定期(通常是两三个月)到官府报到一次即可,平时行动不受限制(而“编管”属于监视居住,行动会受到一些限制,这些人的身份有可能是官,也有可能不是官;“羁管”则必须每天到官府点卯,还要服各种劳役,这些人的身份就不是官了,甚至比民还要低一等)。当然,安置地一般都不是什么好地方,生活条件会比较艰苦。

黄庭坚是个内心十分强大的人,这点也很像他的老师苏轼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当这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至时,他尚能保持一份淡定与从容。圣旨下达时,其家人、朋友都认为他此去,必定是凶多吉少,皆“惨然不安”,而他却笑道:“四海皆昆弟,凡有日月星宿处,无不可寄此一梦者。”

史载:时在袁州任萍乡县令的他的哥哥黄大临(字元明),在听说了弟弟的事后,还辞官赶来,执意要陪他一起入川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于是,他们兄弟便一起“自陈留出尉氏、许昌,渡汉沔,略江陵,夔峡,过一百八盘、四十八渡”,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了黔州。

哥哥在把弟弟送到黔州后,又在黔州住了数月,“不忍别,士大夫共慰勉之,乃肯行,掩泪握手,为万里无相见期之别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这份兄弟情深,也足以比肩苏轼和苏辙兄弟了吧。(对于史书上的这段描述,其实有点可疑,黄大临作为一县之令,应该没有可能为送弟弟去安置地而告假数月吧?除非他是挂印而去的。)

黄庭坚在黔州一共待了四年,寓居在摩围山脚下的开元寺中,每天读书写字、赋诗填词,毫无沮丧之态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时,川中有很多士子都很仰慕他的才学,经常会带着自己写的诗文,来开元寺找他,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他也很愿意教他们。

后来,由于来求教他的人太多了,他便干脆办了一个讲堂,史载:“山谷与后生讲学,孜孜不倦,两川人士,争从之游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经公指授,下笔皆有可观。”

但那些不想他好的人,仍不想就此放过他,于是,就又找了个理由,把他改官到了条件更差的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他自己虽能坦然面对这一切,但一年以后,当他的弟弟将他的家眷也送到戎州后,巨大的生活压力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了。一家人能在一起虽然好,但他的那点俸禄实在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只好带儿子在山上开了块荒地(这又与他的老师有些相像)。他在给秦观的一封信中还说:“直是黔中一老农耳……先达有言‘老去自怜心尚在’者,若余则枯木寒灰,心亦不在矣。”

元符三年(1100 年)正月,哲宗逝, 因哲宗没有子嗣,于是,他的弟弟、时年19岁的端王赵佶(神宗皇帝的第十一子)就继承了皇位,是为徽宗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因为当初在立谁为皇帝的问题上,章惇和蔡卞都是竭力反对拥立端王的,是以徽宗一即位,就罢免了章、蔡等人,又起用了大批保守派官员。

黄庭坚亦被任命为了舒州知州、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不久,朝廷又准备把他召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但他却不愿再回京任职了,请为郡官,终被任命为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知州。

不料,黄庭坚到任才九天,就又被罢了官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原来,是他当初得罪过的赵挺之现在当上了宰相。赵挺之是个心眼很小的人,其实黄当初还真不是因为什么事得罪他,就是开过他的一些玩笑,但他还是公报私仇,罢了他官,还把他发配到了宜州(今广西宜州)。

原来,新党将黄庭坚发配到黔、戎二州,还是“安置”,这次倒好,真接成“羁管”了,赵的这种做法,分明就是想把他置于死地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三年后,赵听说黄还未死,于是,又想把他流放到永州(今湖南永州),而黄此时,已经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在接到命令后,还未来得及动身,就一命呜呼了……

附黄庭坚最有名的七首诗

一、《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二、三、《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四、《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五、《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六、《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七、《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END

RECOMMEND

推荐阅读

● BRTV诚信北京3·15晚会连办七届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今年首次聚焦网络诚信!

●再忆彭老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彭士禄

●舞动的长城宜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认真的父亲!独家专访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之子

监制: 孙成刚张彪 翟涛

编辑:邢大军 戴武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1136.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