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孙汝初:《中国古代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的考古学研究》下篇

道教符咒网    2023-03-15    97

中国古代良渚文化

原始文字的考古学研究下篇

作者:孙汝初

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会

高级研究员、理事

内容提要

因为文字是衡量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原始文字的研究一直是文字界、语言界、历史界、考古界等相关学科极为重视的科学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亦是国家非常重视、科研机构和相关大学长期立项的科研项目。中国甲骨文是世界公认的成熟文字。与全世界古代文字的诞生发展过程一样,在中国甲骨文诞生之前必定会有一个文字起源、形成、发展,介于文字性符号与成熟文字之间的原始文字产生过程。即中国原始文字的存在。由于考古出土实物证明中国在9000年前后河南舞阳贾湖文化的龟甲和骨笛、赭石、陶缸上就有文字形状刻画符号出现;在其后8000年前后甘肃大地湾文化彩陶礼器,7000年左右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和其前后的安徽蚌埠双墩文化、湖北宜昌杨家湾文化、山东大汶囗文化、浙江良渚文化陶、石、玉器上,都有大量重要的文字性质刻画符号出土。因此导致许多专家学者为了说明它们中谁是甲骨文的源头?什么是中国的原始文字长期争执不下。很多年过去了,这种争执与对立始终没有平息和结束。这些争执客观上妨碍了寻找中国甲骨文之前中国原始文字研究的深入,成为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和中国文字史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原始文字?谁才是真正的原始文字?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的产生。

本文通过全国著名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出土与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实物,(文中51幅插图证据)经过与世界古代其它三大文明原始文字诞生过程;以及中国古代与文字起源相关的刻画符号、图画、纹饰、雕塑等形式的联系比较;并且以中国成熟文字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定义向上反推比较,确立原始文字的合理定义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然后用原始文字定义与世界同时代公认的原始文字形式、中国古代考古学文化出土的文字符号形式比较分析,由此确定中国五千年前后浙江良渚文化陶器、石器、玉器礼器上的线条刻画符号、图画、纹饰,具有中国真正原始文字的形式和性质。

(续前)

4、图腾和族徽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图腾和族徽也是史前记录、储存古人语言思想信息的工具之一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图腾和族徽历史很长,在全世界古代民族中都可发现。图腾范围较族徽要大一些。它们都是原始文字的源头。

(1)、图腾一般是指古代社会人类把某些动物、植物,有原形的生物和没有原形的生物、非生物认作自己的祖先亲属;认为它们与自己民族有血缘关系、具有超自然能力、可以保护自己及族人,作为自己民族或部落、国家,崇拜的神灵图画和偶像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图腾大多以形像的图画形式出现。在世界各时代各地区,我们都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图腾符号。图腾以刻画符号、图画、雕塑形式出现在古人的精神崇拜中。这些图腾符号图画储存了古人一定的宗教语言思想信息,在古代文字形成中起到一定的源头作用。

图34、上面是华夏民族的龙、凤鸟、羊、虎图腾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一般而言、图腾与族徽都反映祖先神崇拜。图腾反映的范围略大于家族的族徽。华夏民族的龙图腾起源于8000年前东北兴隆洼文化的查海文化,上第一图是查海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龙纹陶片。查海还出土19.7米长的堆塑龙。是中国龙的发源地。横第一排第二图是吉林农安左家山出土最早的石龙,7000年至6100年,早于红山文化。第三图是著名的红山文化玉猪龙,第四图是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龙。可以看出中国东北民族发明了龙图腾。后被中原文明吸收成为汉族的图腾。图腾与文字关系密切最后大都成为象形字进入文字中。第五图是甲骨文中的龙字。

第二排第一图是8000年前后长江流域湖南洪江高庙文化白陶礼器上的神鸟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是中国最早的凤鸟崇拜的源头。横第二图是7000年河姆渡文化出土的双凤拱日象牙雕牌。是长江流域凤鸟崇拜的发展。第三图是长江上游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凤朝阳,凤鸟驼着太阳在天空飞,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上有金乌驼日神话的考古实物。第四图是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凤实物。长江流域的凤鸟崇拜被中原文明吸纳成为中华民族的凤图腾崇拜。凤图腾进入甲骨文成为象形字。

第三排是西北羌系民族的羊图腾崇拜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羊在西亚驯化已有万年以上历史。全世界牧羊民族都有羊崇拜传统。中国羌族生活在西北,受西亚、中亚文化影响较多,有羊图腾崇拜习俗。宁夏贺兰山岩画上有羌族的羊图画,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羊图腾崇拜实物。第三排从左往右二、三、四图是羌族马家窑文化羊角黑陶罐、齐家文化大双耳罐和辛店文化彩陶罐,大双耳就是两只羊角,整个罐有羊神形状。马家窑、齐家、辛店文化都是羌族文化,反映了西北羌族自古崇羊的图腾崇拜。今天川西地区的羌民仍然保留着羊图腾崇拜,他们羌寨大门上常常挂着羊头雕塑,过羌历年要抬着披红戴绿的羊神游行。羊字也是甲骨文甲象形字。

第四排是西南民族的虎崇拜图腾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从西北向西南迁徙的羌族分支有很多都以老虎为图腾。考古实物显示我国河南濮阳西水坡头人墓出土6500年前后堆塑龙虎是中国最早的虎崇拜依据之一,其后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虎,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虎尊和秦代调兵的虎符都是虎图腾的发展演变。虎字进入甲骨文成为象形字。它们证明了图腾的记录、储存语言思想信息的功能和形式,被宗教神职人员创造、整理、记录储存宗教语言思想时采纳。成为文字起源的来源之一。

(2)、族徽就是家族的徽记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一般认为是象征显示本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图画,与家族姓氏关系紧密。全世界古今都有族徽存在,大多与知名的大家族相关。中国人的许多姓氏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是以族徽形式出现的。专家学者研究认为:族徽可以是姓氏,更大范围中还可以是族名和国名。由于族徽符号、图画形式中许多与原始文字中的象形、指事、会意等文字造字功能相关,其本身大多就是象形符号和象形文字。所以族徽被认为是文字的源头之一。

图35、族徽在范围上比图腾要小,常常与家族、姓氏有直接联系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考古所见最早的族徽一般认为是6500年前后长江下游上海最早的崧泽文化的陶器徽记。这种徽记在长江下游和中游许多陶器上出现,被认为是最早上海人的家族徽记。第二图为河南汝州阎村出土的鹳衔鱼瓮棺缸,国家一级文物,藏国家博物馆,年代在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000年以前。其鹳衔鱼表示一个以养鹳捕鱼为生的家族的族徽,是典型的图画文字。中国族徽在商周青铜器上很多。青铜器是商周时期有了青铜以后用珍贵的青铜取代彩陶、白陶、黑陶祭祀神灵祖先的宗教礼器。青铜器比陶石礼器更精美更坚固,商周神职人员把宗教祭祀的甲骨文转刻在青铜器上发展出“钟鼎文”也称“金文”。因为青铜器是当时贵族显示等级的宗教祭祀用品,商周时封国很多,各封国为了在与神灵沟通的语言中说明自已是谁,所以在祭神的青铜礼器和兵器上雕刻家族徽记。因此青铜器上家族名称徽记的族徽很多。上图中有三星堆青铜钟和矛、剑、印章上的族徽。最后图是雒有仓著《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综合研究》(黄山书社、2017年5月第一版)青铜兵器族徽部分。族徽大多成为象形文字进入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中国文字的直接源头。

上面我们通过考古实物大体分析了与古代文字起源有关的绘制刻画符号、图画、纹饰、雕塑、八卦符号、结绳记事、和图腾族徽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这些古人留下的记录储存古代语言思想信息的形式和工具,与中国古代原始文字起源有密切联系。

下面我们将进入文章的主要部分、通过我国浙江良渚文化出土的刻画符号、图画、纹饰和雕塑的研究,探讨中国原始文字应该具有的性质和标准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确定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的性质。并且比较鉴别中国古代其它文化的绘制刻画符号、图画、纹饰和雕塑为什么不是原始文字的原因。

三、良渚文化出土的刻画符号、图画、纹饰和雕塑

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位于浙江杭州地区,碳十四年代在5300年至4300年之间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长江下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无霜期长。该地区自万年前后上山文化以来、经过8300年前后宁波井头山文化、8000年前后萧山跨湖桥文化、7000年前后宁波河姆渡文化,以及浙江嘉兴上海江苏7000年前后马家浜文化、6500年前后的崧泽文化的连续发展,稻作农业经济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到了53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发展出具有34平方千米范围长江下游良渚古国。其影响力北至连云港花厅或更远;西至长江上游四川地区成都平原和黄河中上游的甘肃齐家文化、陕西石峁文化;南及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西樵山文化和石峡文化。良渚古国已经进入文明社会时代。(各地出土的玉琮证据可以证明)良渚文化时期彩陶已经衰弱,以黑陶为主的陶礼器普遍流行;黑陶上绘制刻画符号图画在烧制末期的渗碳过程中容易被黑色遮盖,因此人们大多用硬质石器、鲨鱼牙齿等工具在烧制以后的黑陶礼器表面刻画符号、图画、紋饰,记录与神灵交流沟通的语言思想。形成了我国自古以来数量最多、形态最丰富的刻画符号、图画、纹饰;这些刻画符号、图画纹饰还扩展到同样用于宗教祭祀的良渚玉器和石器工具上。因为频繁使用,良渚的宗教神职人员在刻画符号、图画、纹饰中发明出了象形、会意、指事的单个文字符号和由两个和多个刻画符号文字合成的词组,句子。它们与我国此前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珠江流域考古学文化发现的刻画符号、图画、纹饰、雕塑有很大的不同。最早在我国刻画符号、图画、纹饰和雕塑中发展出中国古代真正的原始文字。

1、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

自从1936年杭州西湖博物馆(今天的浙江省博物馆前身)施昕更先生最早发现浙江杭县良渚文化遗址,并于1938年整理发表了《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以后,良渚文化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历史考古学界的广泛重视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1949年建国以来,经过浙江、上海和江苏考古工作者对浙江瑶山、反山、莫角山、赵陵山、玉架山、汇观山、水田畈、瓶窑吴家埠、湖州邱城、钱三漾等遗址;上海青浦福泉山、闵行马桥、松江广富林等遗址;江苏吴县草鞋山、张陵山、澄湖遗址,昆山太史淀、赵陵山、张家港东山和无锡江阴高墩、常州寺墩、南通海安青墩、徐州花厅等136处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5000年前后中国长江下游浙沪江地区的良渚文化已进入中国文明古国时期。1959年由考古大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命名为良渚文化以后,在2019年7月被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43届大会正式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华夏5000年文明正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从1936年施昕更、何天行先生报告良渚文化黑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以后,全国通过考古和研究发现的良渚刻画符号不断增加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据2015年张炳火在其所著《良渚文化刻划符号》一书中统计,有3000多幅图片、554件实物上共有656个符号;其中包括了刻画符号、刻画图画和刻画纹饰。在良渚文化的656个符号中,有一部分是类似陶器上刻画的陶符性质符号,具有早期记事指示符号的简单形式的象形和抽象性。它们有人类掌握绘画技术之前的刻画符号和掌握绘画技术以后,从图画、纹饰、雕塑中抽象出来的图画字的各种形式。

图36、与中国此前考古学文化不同,良渚文化中刻画符号有单个独用的和由二个、三个、或更多符号合用的组合符号,并且数量最多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此图中是良渚文化出土的单个刻符,有干栏式房屋、人工垒筑石头祭坛、祭坛抽象符号、捕鱼网和旋转盘肠“卍”字“田”字等可识读和不可识读符号。它们中许多可以在良渚以前和以后的刻画符号、文字中找到相似的。表明它们上承更早文化的刻画符号而来。它们在良渚文化以后的甲骨文中出现,表明对中国文字的承上启下作用,证明良渚原始文字与成熟文字甲骨文之间的联系。(图片选自张炳火《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第一版)

图37、良渚文化陶、玉器上出土的包含二个、三个、四个、六个连用的刻画符号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有图画象形符号和抽象线条符号。图画象形符号大体可识读,但是抽象线条符号无法破译,只能观其存在形式。良渚文化这种组合符号是我国所有考古学文化中出现最多的。

2、良渚文化的刻画图画

良渚文化出土的656个符号中,有一部分属于图画性质的符号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与之前彩陶和白陶礼器上的绘制刻画图画一样,具有图画性质。与抽象的刻画符号不同,它们更具图画的形像性。它们与彩陶礼器上绘制的动植物图画符号以及白陶礼器上绘制雕刻的符号一样,都具有与神灵沟通语言思想的宗教性质。

图38、良渚文化出土脱皮黑陶上的鸟神图画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黑陶是良渚人祭神的礼器,鸟神是中国受萨滿教影响南北普遍崇拜祭祀的神灵之一。黑陶罐上六幅连续的鸟神图画精雕细刻,是良渚文化祭祀鸟神的宗教图画文字。良渚文化出土的黑陶礼器,石钺、玉璧上有大量记录储存宗教思想语言的图画字,它们是良渚宗教文字已进入原始文字的证据之一。

3、良渚文化的纹饰

我们说同一器物和不同器物上重复出现的绘制、刻画符号图画常常称作纹饰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出现在祭祀用的礼器上时,同样具有神职人员与神灵沟通交流语言思想信息的功能。良渚文化陶制玉制礼器上有许多纹饰,它们反映良渚文化人群的某些宗教语言思想。

图39、良渚黑陶礼器腹面、口沿、盖子上的纹饰和良渚玉琮、玉璧边缘雕刻的重复图案纹饰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都是祭神礼器,纹饰重复许多相同刻画符号,具有神职人员强调某些特殊符号的意义、创造整理的与神灵沟通的语言思想记录。

4、良渚文化的雕塑

我们说雕塑是立体的图画,它产生在人类掌握了绘画技术能够首先在大脑中形成图画形像之后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由于它们和图画一样记录储存了古人的宗教语言思想信息,因而是文字起源的源头之一。

良渚文化中出土的玉石礼器的形状、纹饰由良渚先民为祭祀神灵,把来自北方红山文化的光素玉石礼器雕刻塑造成祭天的玉壁、祭地的玉琮而使天地形像化;并且在许多玉礼器上雕刻祭山形玉器与神灵沟通语言思想的符号图画纹饰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这些符号图画纹饰和雕塑形状记录储存了良渚宗教神职人员敬神礼神的语言思想,它们不但是良渚原始文字的源头,并且开创了中国古代玉器从红山文化以来素面到刻有纹饰图画,更加形像立体、美丽漂亮的玉礼器传统的先河。

图40、以上良渚玉器都经过精雕细刻,它们通过立体图画形像,向人们展示天圆地方,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良渚宗教巫师国王的祭祀天地的宗教思想和语言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上面的刻符和刻纹还有诉说祭祀者权力等级等作用。图中镂空雕刻的良渚羽冠神人骑兽被称作良渚神徽。显示良渚最大权力拥有者的形像。下左图是现藏日本博物馆的良渚猪神梳背,说明良渚人和北方红山文化人群一样有猪神祟拜。并且这种传统来自对红山文化玉礼器的继承。锥形器是良渚神职人员创造的祭神礼器,从其形状和刻有神人族徽看不可能是实用器。从其大多出土时在人骨下腹部位置看,有专家学者认为是来自北方红山文化男性生殖器祟拜和生殖崇拜的变化形式。这种锥形器后来被中原文化吸收继承,在商周礼玉器中大量出现。反映中原文化是在北方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和西方马家窑文化衰退后,吸收周边文化成果壮大起来的。另外我们从良渚雕塑玉器形状上可以观察到其反映的涵义,说明雕塑是立体图画,同样含有宗教神职人员记录储存宗教语言思想的功能,亦是记录储存宗教语言思想的方式之一。

5、良渚陶、玉、礼器上的象形文字、指事文字、会意文字

象形、会意、指事字是全世界和中国古代文字普遍的造字方法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无论是西亚苏美尔人创造的早期文字、古埃及人的圣书体文字、南亚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较晚的美洲玛雅方块字等,它们和中国汉字一样最初都经历过从刻画线条到图画、从图画到线条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的造字过程。

象形字简言之就是由模仿物体形像或图画并略作概括抽像形成的线条图画文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如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和“车”整等字。它们往往单个独立存在,以一幅线条图画独立表达一种语言思想。象形字从图画中产生,是一切文字产生的母源。它从图画中来,是文字出现的起点和源头。有了象形字才有文字的形象结构、才能以象形字为基础创造出其它文字。所以象形字在文字诞生和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现代汉语象形字还可以分成整体模写、特征突出、随形附例等分类理沦,因篇幅不作细解。

会意字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象形字组合成一个新字,表达另一种语言思想;如在木字旁边加立人表示人靠在树木上休息的“休”;在木字下方加两个并列的木表示树木很多的“森”字等等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因为它们有把几种表达语言思想象形字合在一起的形式,有几种意义会聚在一起的意思,故称作会意字。会意字是全世界早期文字的造字方法之一。中国现代学者又把会意方式分成图形式、边傍位置关系 等等六类,在此恕不细叙。

指事字大多是在象形字一定部位上添加或減少笔划或符号,指示该字表达的其它意思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如在“刀”字的一撇上加一点,指示刀口的意思,造出“刃”字。在“木”字的上面加一长横表示“末”指树梢,在“木”字的中间加一横表示“本”、 指树木本身的意思。指事字常常以象形字为母体、在象形字上添加或减少笔画符号,用以指示象形字某些特定部位,或特定意义。具有指示性故叫做指事字。指事字也是世界早期文字普遍使用的造字方法之一。现代学者把指事字细分为因形指事、因声指事、刻画指事等几类,恕此不再细说。

古代造字的方法中国有“六书”之说;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有专家学者研究出造字方法还有象事、拟音等方法名称。可以肯定文字因记录、延长人类语言思想表达时间的需要而诞生;最早创造出的符号图画没有声音,但是符号图画的象形形状具有表意性,看到者大多能够意会符号图画表达的意义。然后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方便、赋予了这些符号图画特定共同的语言名称。它们经过约定俗成在家族范围內得到使用和公认、成为了家族性方言名称。并且在约定俗成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后成为氏族和民族的方言名称。这样使得记录这一方言的线条文字有了特定的方言性语音。当文字多了以后,为了适应应用需要人们把已经具有声音的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作为表示形状的形傍和表示声音的声傍组合在一起,演变出可以同时表达声音、意义的线条文字形声字。(如“车”字刚创造时有人模仿牛车的形状画了车厢车辕和两个轮子,人们不知其名但能知道它用牛和马牵拉可以载运重物的用途。语言交流使用中有人给它起了“车”的语音,慢慢的在使用者的家庭、家族、氏族、民族中约定俗成为“车”的方言名称。因为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已有文字不够用,人们就用“车”作形傍与表示声音的“仑”、“专”、“畐”、“乔”、“袁”等字组合成“轮”、“转”、“辐”、“轿”、“辕”等与车相关的形声字。)

在语言文字使用中用同音或发音相近的已有文字相互代替,或凭声音拟音造字就产生了同音有本字相互替代假借字和无本字只有声音的假借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古代文字常常因为字太少,使用中有时找不到适用的文字,就用发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就造出了如:“暮和莫”、 “汤和荡”、“策 和册” 等同音有本字互用假借字,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书籍文章诗词中很多。还有一类假借字本来没有具体的字,使用中凭声音或译音造新字也称作假借, 如外来语中的译音字“沙发”、“雷达” 和外国人名地名等。

因为各地方言读音的变化发展,人们添加或改变某些同义文字的符号形状,创造出适合当地方言的同义转注文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常常意义相同,可以相互作注解说明。如语音不同意义相同的“老和考”、“至和到”、“舟和船”等等。即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说的“同意相受”。

从全世界文字发展过程看,从线条刻画符号到形像图画、从图画到线条象形文字产生的过程中,象形文字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象形文字出现后,各种以象形文字为母体的造字方法相继产生,文字数量大幅增加,为记录储存表达更大范围语言思想信息的词组和句子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随着文字表达记录储存语言声音功能的不断发展,文字在使用中为了方便记录书写,表意功能被逐渐淡化,世界文字记录声音的趋向得到加强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最后向只记录表达声音、不表达意义的表音字母文字发展。 表音字母文字有容易辩识和书写的特点。在古代西亚3500年前后被同是北方闪族的迦南人(生活在西亚叙利亚黎巴嫩的闪米特人包括闪族的腓尼基人)在商业交換需要中为了快捷方便发明出来以后,经过希腊帝国、罗马帝国的改造演变成拉丁字母文字、斯拉夫字母文字和阿拉伯字母文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也是闪族人)从此随着宗教传播、战争和商业向全世界扩散。但是綜观中西方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可以发现,表意文字比较精练,字母文字除了便捷性以外也有缺点,字母文字无法象表意文字那样,从字形上可以推测出文字表达的大概意义而帮助记忆和识读。并且书写较长。如把“128”、“一百二十八” 写成英文字母文字就是:“one hundred and twentyeight”, 比较一下可知谁方便、谁繁琐,谁浪费时间和纸墨。因此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各有长短。似乎一定要把

中国方块汉字拼音化的优缺点和让方块汉字彻底消失的利弊,可能自民国以来的专家学者们还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最好不要操之过急而失去民族个性为好。

图41、由于许多良渚文化原始象形文字还无法破译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我们只能从良渚象形文字祭坛符号演变发展时、形状变化中考察由象形字到会意字,指事字的发展演变。上图从左往右第一图是良渚黑陶礼器上表示祭祀神灵祭坛的最早象形符号。祭坛反映宗教礼仪的复杂形式,是考古学文化具有复杂宗教礼仪的标志。第一图中黑陶上的两个祭坛符号左边的具有祭坛象形符号形状;右边的在左边祭坛象形符号中加一横,根据陶、玉器上祭坛符号形状可认为右边祭坛符号有特指某种祭坛的指事意义。第二、第三图玉璧上的祭坛符号中间添加了“日”字和“鸟”字符号,具有了把两个象形字合在一起表示祭祀太阳神的祭坛和祭祀鸟神的祭坛,具有会意性质。第四图是刻在良渚玉琮上方表示萨滿教上天树的神杆象形符号。第五图是良渚文化刻在玉璧上没有神杆的鸟神祭坛,它由祭坛、祭坛上的鸟神专用符号和上面站立的鸟神三者组成,是表示祭祀鸟神仪式的符号。它由几个象形符号合在一起表示某种祭祀仪式,是会意字的形式。下排第一图在上排第五图祭坛和站立的鸟神中间加了通天树神杆。是表示良渚萨巫师在祭祀鸟神时上入天庭与神灵相见的意思吗?这种由象形符号合成的会意,指事性质符号在良渚文化陶、玉礼器上出现很多,如下排二图反映祭坛、鸟神、树形神杆和日月祭坛的合成符号,因为尚未破译我们只能从形态上分析它们可知的性质。

6、良渚文化线条文字符号中的词组和句子

我们分析研究良渚文化的陶器、玉器、石器上的刻画符号、图画、纹饰,会发现其中常常有许多线条符号组合在一起,具有象形、会意、指事文字的形式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些符号图画还有两个组合在一起,三个四个组合和多个组合在一起,甚至更多达到十几个符号按一定形式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线条文字画。其中有些刻画符号很多在其它单个刻画符号中曾经重复出现。这些把几个或多个线条图画符号组合在一起使用的结构形式。表明良渚宗教巫师已经具有把两个、三个或更多记录储存表达语言思想信息的相同、不同符号组合在一起,用来表达记录比单个符号图画的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内容范围更大的思维意识。而这种表达形式事实上具备了文字词组和句子的形式、功能和性质。

在成熟的文字中,单字单词可以表达一定范围的语言思想信息;由单字和单词组成的词组比单字单词具有更大的记录表达语言思想信息的内容范围;由词组短语组成的句子可以比词和词組表达的内容范围更大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有了句子以后、就可以把句子叠加在一起组合成文章,表达我们需要表达的所有语言思想信息。这一表达记录语言思想信息范围逐渐扩大的过程,就是文字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我们比较上面全国各地著名考古学文化在良渚文化以前、良渚文化年代并行时期考古出土的陶器、玉器和石器上出现的刻画符号、图画,它们很少具有良渚文化相同的情況。良渚文化的这些特殊情况是否表示原始文字已经在良渚文化诞生了呢?我们还要通过下面的研究分析,来进一步考察和弄清这一问题。

图42、与中国古代其它考古学文化不同,良渚文化出土的玉、陶、石祭神礼器上已经出现数量较多的、由多个文字符号组成的短语、句子形式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已经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第一图是现藏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The Musee Guimet)的多节良渚玉琮。杨晓能(美国)在《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唐际根、孙亚冰译、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第一版图3135中介绍有良渚祭坛仪式符号另带10个文字性符号。虽然作者并未解读,但它们围绕祭祀仪式的形式表明它们具有说明性短语、句子性质。中上图是良渚文化江苏吴县澄湖出水的黑陶贯耳壶。其腹部有一组5个(有说4个)刻画符号。其第一个是在洪江高庙文化白陶、大汶口彩陶、崧泽文化刻符中出现过的八角星纹。第二个有人认为是数字符1字,第三个与古代表示权力的钺形符号相似,第四个与甲骨文中五字相近,第五个箭头符号,因此有人译作“方钺会矢” 见董楚平《“方钺会矢”——良渚文字释读之一》、《东南文化》2001年第3期。不问译文是否正确,我们从形式结构上可认为已经具有短语句子形式。

中中图为良渚文化余杭县南湖出水的刻符黑陶罐,其腹部从左往右刻画有12个象形符号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李学勤先生认为9个符号并进行了破译。我们不管破译内容,从形式结构上可以认定它有句子性质。

中下图是浙江良渚文化平湖庄桥坟出土的化石石钺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在古代玉钺石钺是长江流域考古学文化国王、酋长、头人墓中出土数量多,反映权力的标志性宗教玉石礼器。石钺大多选择美石加工制作,其中采用古代动植物化石制作的也不少。庄桥坟这件化石石钺出土时已残。重要的是这件残石钺上刻有六个规整的文字符号。这表明良渚文化时期除了图画文字、线条象形刻画符号文字以外,刻画规整、具有现代文字形状结构和书写顺序、具有短语句子形式的原始文字确实已经诞生。

右上图是平湖庄桥坟遗址H41:1出土另一件残石钺B、A二面刻画符号. 徐天进研究认为B面上有7个刻画文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不问文字内容从形式上可确认为短语式句子。

右下图美国哈佛大学沙克勒博物馆收藏良渚文化黑陶塔式盖壶(缺盖)底部圈足内刻画良汶文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据李学勤先生介绍此件盖壶是收藏家弗锐兹·比勒芬格(Fritz Bilfinger)1940年在杭州附近购得。黑陶塔式盖壶是良渚文化出土常见器型,故这件塔壶属于良渚文化没有疑问。圈足有残缺,且古代文字符号因不识故可折分。此壶文字李学勤先生和饶宗颐先生分别择文介绍并对文字进行破译。但二人确定的字数不同,并且译文也不相同。他们都是考古界古文字界权威。我们且不论其分歧从形式上可以确认这组良渚文字具有短语句子结构形式。其规整的结构已经具备和接近甲骨文文字结构形式。

根据以上考察,良渚文化以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单个、两个、多个刻画符号、图画组成字、词、短语、句子结构形式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这在中国所有古代考古学文化中是前所未有的。可以确定良渚文化原始文字已经诞生。

四、中国古代最早原始文字良渚文化陶玉石刻符文真正文字性质的比较考证

1、符号、图画、纹饰、雕塑与文字的关联性

通过以上对我国古代著名考古学文化符号与图画纹饰雕塑的全面认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在人类指示和记录语言思想上与文字的相同性和关联性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是人类智力发展到不同阶段的产物。在人类尚未掌握绘画技能以前,人类只能用简单的符号指示和记录少量语言思想信息;当人类掌握了绘画雕塑技术以后,人们就会用图画和雕塑来表达记录储存更多的语言和思想信息。熟炼掌握绘画技能以后,就可以用简化的图画组合抽象成纹饰来装饰陶器、玉器, 表达、强调更丰富的语言思想。而全世界文字创造过程表明,人类文字无一例外都是从图画中发展而来的。(见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11月第一版)因此符号、图画、纹饰、雕塑都和文字有着不可分割的前后渊源关系;它们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很难彻底分清它们与真正文字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就造成了文字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长期以来对某些考古学文化出土的具体符号、图画、紋饰和象形字符是不是文字的争执。因为有世界和中国许多权威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大家坚持各自的观点互不相让,使得这些争执几十年来愈演愈烈至今没有结果,妨碍了中国原始文字研究的深入。为了觧决这一历史难题,我们需要从公认的古代成熟文字甲骨文和现代文字中寻找文字的普遍性定义和评判标准,来与这些和文字相关的各种古代遗迹进行反向比较分析,找出中国真正的原始文字。

2、文字和原始文字的定义

我们常常可以在现代辞书字典中查到文字一般的定义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语言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文字》一条中认为文字是:“人类用来交际的约定俗成的可见符号系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5月);前苏联语言学博士、维克多·亚历山大罗维奇·伊斯特林教授在他的著作《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左少兴译、王荣宅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中认为文字:“它是有声音语的补充性交际手段,这种手段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主要用来把言语传到远处,长久保持,并且借助图形符号或形象来表现;通常这些符号或形象表达某种言语要素——一个个简单的信息、单词、词素、音节或音素”。根据这些定义,文字就是交流记录储存传播语言信息的符号、方式和工具。因为这些定义过于笼统,如果以此定义对照比较古代的绘制刻画符号、图画、纹饰和雕塑以及结绳记事符号;八卦符号、图腾和族徽,它们明显都符合以上的文字定义,它们都可以定义为文字。但是它们其中很多事实上与我们公认的真正文字甲骨文、现代文字具有的,用字、词、句形式和由句子組合成文章,记录储存表达传播语言思想信息內容范围大小、描述表达内容的清晰准确功能有根本的区别。(甲骨文和现代文字常常依靠多个字符组词造句,用句子组成文章,记录、表达、储存比单字、词素、单词范围更大、内容更多、描述更加清晰准确的语言思想信息。)与大多由单个抽象符号和象形符号组成的刻画符号、图画、纹饰的表达范围和功能并不完全等同。(如上山文化彩陶绘符、贾湖龟甲刻符、半坡彩陶绘刻符、仰韶文化汝州鹳衔鱼图画、大汶口陶尊象形字等表达范围较小。如果脱离语言和其出土环境单独出现则难以知其准确清晰意义。)由此造成古今中外文字学, 语言学, 历史学, 考古学专家学者对文字认识观念的不同,和长期以来的纷争和对立。因此确定文字能否描述任意语言思想信息的内容范围、描述内容能否准确清晰,就成为文字定义和解决这些纷争对立的首要任务。

怎样才能给中国文字准确清晰的定义呢?我们必须用世界和中国公认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和现代常用文字汉字,来向上反推符合实际应用标准的文字定义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甲骨文是世界和中国公认的成熟的文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从甲骨文的造字方法、记录储存表达传播交流语言思想的功能我们可以发现;它从图画发展而来,使用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方法造字;以字、词、句为单位,组合成句子和段落文章,达到记录储存表达传播商周时期君王贵族宗教语言思想信息的目的。并且甲骨文已经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形状、和在一定范围內约定俗成的字义,以及后人借助古今文字字形边傍结构与形声字反推破译获得的文字读音。(人类语言主要通过声音表达,而语言产生于大脑形成的概念。因此古代记录储存表达人类语言信息的刻画符号、图画、纹饰、雕塑在当时应该首先是思维概念和声音语言,都有约定俗成的方言语言名称。运用到一定时间应该都可以用声音表达出来。只是现代人还没有办法复原它们的读音。

甲骨文的破译和读音是由清末甲骨收藏家刘鹗、“清末三先生之一的孙诒让”、“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國维、郭沫若、董作宾”、以及唐兰、于吾省、张政烺、裘锡圭等语言文字学家,根据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和其它古籍、石刻、竹简帛书等古物,从隶书、小篆、大篆、金文文字边傍结构和已有读音的相同字形比较向上反推破译获得的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与全世界早期文字一样,甲骨文也是宗教文字,主要出现在宗教祭祀及相关的占卜甲骨等礼器上。由宗教神职人员创造整理和使用。其使用范围有限,因此在非礼器的民间实用器物上很少能发现。

现代中国汉字源自甲骨文,它们继承发展了甲骨文使用象形、会意、 指事、 形声、 假借和转注的造字方法,同样使用字、词、句子组合成段落文章,记录储存表达传播语言思想信息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与甲骨文相比,现代文字由于从宗教专用扩展到民间实用范围,使用范围和频率增加,因此形态结构更加固定,约定俗成的使用范围更大。因为有特定阶段官方语言的强制,形状读音趋向统一。(如秦朝“书同文”,现代“汉字删繁就简”其形状和普通话语音的强制标准)并且因为与其它国际国内民族语言交流,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方言和外来语,所以造字方法有所扩展。但是其六书造字法和以字、词、句、章为单位记录、储存、表达、传播语言思想的基本定义没有改变。

从成熟的甲骨文和现代汉字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字的基本定义大概就是:“用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造字方法造就,可以组合成词和词组、 句子,用句子组成文章; 记录、储存、 再现、传播和交流人类语言思想信息的方式和工具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对照成熟文字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基本性质和功能,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 “文字应该用古代造字方法造就,可以组词造句组成文章。” 才是真正文字的核心定义。又因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人类语言主要由句子为单位完成。(我们常用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语言思想,用半句话形容表达语言思想的不完整)句子与句子叠加可以组成段落和文章。因此组词造句是判断文字能否形成最重要的标准。而人类创造文字从绘制刻画符号、图画、纹饰、雕塑、结绳记事、八卦符号、图腾族徽中,由刻绘符号发展出图画、由图画抽象成线条象形字、又由线条象形字为主再发展出线条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文字,组合成词、词组,句子和文章;发展成具有现代文字普遍功能、现代人能够公认的真正文字。所以真正的原始文字首先必需具有文字的主要功能,符合中国古代原始文字:“从象形字发展而来,具有组词造句功能。” 最基本的要素。

由于现代文字具有固定的“形、音、义” 三要素,考虑大多数古代文字还没有破译,(甲骨文约5000字还只破译了三分之一)文字记录语言,而语言最初都是方言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原始文字的字义和声音较难知晓和确定。所以考察原始文字应该主要从“形”的方面既形态、结构上确认。如果用固定的“形、音、义” 要求原始文字,那么甲骨文中有三分之二无法确认为文字。因为甲骨文许多字义、声音无法知道,既使是字形写法还有很多都不固定,异体字很多。同理、全世界古文字都是如此,无论是西亚两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埃及早期的圣书体文字、印度的印章文字和古埃兰、古赫梯,还有古玛雅文字;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字及辽代、金代文字。如果要用现代文字要求具有固定的“形、音、义” 去衡量的话、那么它们都可能不能算作文字。显然用这一标准要求原始文字也是不合理和不恰当的。

3、用原始文字基本定义衡量比较古代刻画符号、图画、纹饰、雕塑、的文字性质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有了从甲骨文和现代文字反推获得的具有普遍性的原始文字基本定义,我们就可以用原始文字基本定义来比照衡量我们上面这些考古学文化出土的贝木骨角牙石玉刻画符号、绘制刻画在陶器上的陶符、图画、纹饰以及陶玉石雕刻雕塑、结绳记事符号、八卦符号、图腾族徽是否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对照原始文字:“从象形字发展而来, 可以组词造句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的基本定义可以发现, 在良渚文化以前和与良渚文化并行时期,中国各个古代考古学文化出土的、与文字有联系的符号、图画、纹饰、雕塑和其它符号,客观上大都没有达到或没有完全达到原始文字基本定义规定的标准。许多符号不具备从图画中来的象形形式,(如早期的绘刻符号)有些象形符号图画并不具备组词造句的功能。尤其是组词造句这一文字最普遍、最基本功能它们大都还不具备。有些文化有少量组合符号可作为词或词组、短语认识,但是数量太少,不具备普遍性。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世界和我国古代的贝木骨角牙陶玉石上的刻画符号、图画和雕塑,都还不是原始文字;它们与文字起源息息相关,但是它们还没有达到原始文字必须具有的形式结构上的组词造句水平;记录储存表达传播语言思想信息的内容范围太小,无法象成熟文字那样通过组词造句清晰准确描述完整的语言思想信息。故它们还不是原始文字。譬如上山文化彩陶绘符、贾湖、蚌埠双墩、秭归柳林溪、杨家湾、崧泽、石家河和秦安大地湾、仰韶半坡、汝州阎村、大汶口和马家窑、青海乐都柳湾;还有东北赤峰赵宝沟的动物性刻符、和南方佛山河宕在石峡文化的刻符等字符。它们大都是单字符,有些图画字配合环境可完整表达一个完整语言思想信息。它们可以单独成字成词,但是没有组词造句的事例或组合符号太少。或没有从图画发展出线条象形字。许多单字单词和图画性字符脱离环境尚无法表达清晰完整的语言思想。如汝州彩陶画结合墓葬环境,彩陶和宗教习俗可知其是养鹳捕鱼为业部落头人的族徽。如果把它放到没有水的山区游牧民族岩画上,就很可能弄不清其含义。亦可以理解为鹳鸟捕到一条鱼、衔在嘴里等待主人用斧子砍分的涵义。大汶口陶尊上的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如果不在陶尊上、脱离大汶口人生活环境和与长江流域文字符号的传承关系,也很难清晰准确表达其含义。赵宝沟小山遗址的动物祭祀图画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不能组词造句,用句子描述表达其清晰含义。所以它们在结构形式上和功能上都还没有达到原始文字的基本标准,故都还不是原始文字。其它有记录储存语言功能的八卦符号、结绳记事、图腾族徽也大都因为单独使用,一旦脱离原来环境都难以表达出它们准确意义。故它们都还不是原始文字。

图43、从左往右、从上至下顺序依次是浙江上山文彩陶绘符、贾湖文化刻符、跨湖桥刻符、双墩刻符、柳林溪刻符、杨家湾刻符、崧泽刻符、石家河刻符、大地湾一、二期刻符、仰韶绘符刻符、大汶口刻符、马家窑和乐都柳湾绘刻符、北方赤峰赵宝沟小山刻纹、小河沿刻绘符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南方石峡文化河宕刻符。我们分别对照原始文字“从象形字发展而来,可以组词造句” 基本定义,从形式、结构上分析,发现除了北方赤峰小河沿文化陶罐上的刻画符号具有原始文字性质以外,其它的都还不是原始文字。

4、用原始文字基本定义衡量比较良渚文化陶符和玉石刻文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确定良渚文化文字是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字

现在我们再来用原始文字的基本定义来比较分析良渚文化陶玉石刻画符号有没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和功能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第一、良渚文化在陶礼器、玉礼器、石礼器上的刻画符号、图画和纹饰符合中国古代文字从图画到线条象形、会意、指事字的造字方法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其中许多文字已经具有线条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的形状特征。(从形象图画到古今文字普遍具有的线条笔划形状是文字形成的重要一步。)

第二、我们可以从良渚文化黑陶礼器、石礼器、玉礼器上看到许多由单个线条象形字符和由数个线条象形字符合成的会意、指事独立的字词,和由两个、三个、 四个或更多独立的线条刻画象形字词连接在一起的组合结构形式;虽然我们现代专家学者对它们进行了破译或没有破译它们真正的涵义,但是这种由单独线条字词符号按一定顺序排列在一起组成的组合结构形式,符合甲骨文和现代真正文字由线条字符组成词组、 句子的普遍结构形式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从结构形式上可以确定它们具备原始文字组词造句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第三, 从良渚线条文字的书写排列方式上可以看到,它们有的从左往右排列书写、有的从右往左排列书写、有的从上到下排列书写,虽然书写顺序和排列顺序还没有固定;但是它们与甲骨文经常表现出来不同的书写顺序和排列顺序相同,具有世界西亚早期文字、埃及早期文字和印度印章文字书写排列从右往左、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从中心向两边竖写、或从右往左后再从左往右的牛耕田式等不稳定的原始文字书写排列顺序特征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它们由古代宗教礼器线条刻画符号、图画、纹饰、雕塑、结绳记事、八卦符号、图腾族徽发展而来,上承早期文化宗教神职人员发明、整理的简单记录指示储存传播宗教语言思想信息的方式方法,下接成熟宗教文字甲骨文中许多文字和词组句子的基本形式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有承上启下的传承关系。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破译了解其真实涵义,对它们的词义句义以及读音无法知晓,但是其形式结构上明显具有从形象图画概括成线条象形文字、具有与甲骨文相同相似的组词造句的词组、句子存在。对照原始文字基本定义,符合:“从象形字发展而来,可以组词造句。” 的基本定义。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良渚文化的陶、玉、石刻画符号已经具有中国历史上真正原始文字的性质和功能。

我们在使用成熟文字甲骨文和现代文字反推原始文字定义的发展程序时发现:“线条刻画符号——图画——线条象形文字和单词——词组——句子——文章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是成熟文字发展形成必须具备的结构形式条件。其中线条象形字的出现为甲骨文和现代文字线条笔画单字单词、词组形成奠定了基础。组词造句是文字完成一个完整语言思想信息单位的记录储存和再现的重要标志。它比单独字词表达语言思想信息的范围更大。有了主语、谓语、宾语字词的句子和句子的叠加,能够满足记录储存和准确清晰描述表达任何一个完整语言思想信息的需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叠加就可以组成断落、文章来描述表达记录储存人类更大范围和所有需要记录储存的语言思想信息。对照成熟文字发展的顺序我们可以发现良渚文化文字,符合从形象图画发展成线条象形字的古代造字方法,具备组词造句功能,已经具有世界原始文字的基本性质和普遍特征。

但是又因为良渚文字尚没有达到甲骨文和现代文字由多个句子一起组成文章、形成句子系列,记录储存表达任意范围语言思想信息的形式结构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因此它们只能算作成熟文字的前身——原始文字。至于成熟文字还应该具有的比较固定的形状、更大约定俗成的意义和使用范围、现代文字应该具有的语音表达等功能等,我们在良渚原始文字中还只能找到很少一些符合有比较固定形状结构和一定约定俗成意义使用范围的例子。(如数字、八角星、日纹、月纹、火纹、山纹以及钺等等有比较稳定的结构形式和一定约定俗成意义和使用范围的字符)不过早于甲骨文二千年的良渚原始文字肯定还不可能具有甲骨文的成熟性。因此良渚文字还只能算作原始文字。

五、良渚文化原始文字出现以后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全国各地原始文字开始普遍出现,证明了良渚原始文字出现时间上的合理性

文字根据人类智力和生产力发展程度以及宗教语言思想的精神需求发展,由宗教神职人员创造发明和使用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良渚原始文字从符号到图画、从图画到线形象形单字单词、从单字单词到词组句子,已经能够表达出部分现代文字的基本功能,完成了原始文字的诞生过程。良渚文化原始文字诞生以后,在良渚文化辐射的周边地区江苏髙邮龙虬庄、山东海岱地区、山西陶寺等地区相继出土了一批具有原始文字性质的陶文。如果我们把这些介于良渚文化原始文字和成熟甲骨文字之间的文字联系起来看,就会感觉到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的诞生并非偶然,它是中国宗教神职人员智力、生产力和宗教祭祀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宗教产物。

1、山东丁公陶文

到了距今5300年至4300年时间段,良渚文化因为经济发展和宗教礼仪发展以及祭祀需要,从古代图画中发展出象形文字,并且发展出具有字、词、句形式的原始文字;受良渚文化原始文字影响,中国大地上以象形字为主要造字方式,以字、词、句为单位的具有原始文字性质的陶文纷纷出现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印证了良渚文化时期原始文字产生,存在时间上的合理性。其中,丁公陶文是比较著名的一例。

1992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实习队在山东邹平县苑城乡丁公村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发现一片长7.7厘米,宽3.4厘米,厚0.35厘米平底陶盆底部残片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重要的是在这块灰陶片上发现从上至下竖写,从右往左排列5行11个文字。最右边一行竖写3个字,其余4行从右往左每行2字。文字符号与良渚文化大多数刻画陶文一样,系陶盆烧成后用硬质石骨器在表面刻成。

灰陶与黑陶一样,是烧成后把窑门用湿泥封住,在窑顶注入大量冷水使窑中正在燃烧的木柴茅草快速熄灭,由此产生大量浓煙封闭在窑中,使浓烟中的碳分子渗入到陶器表层形成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这种方法叫做渗碳。灰陶与黑陶的区别只是黑陶渗碳时间长颜色深,灰陶渗碳时间稍短呈青黑色或青灰色。丁公村出土的这块刻字灰陶片上的11个文字,经中国相关专家学者研究以后一致认为,丁公陶片上11个文字虽然还无法释读,但是它在形态结构上已经具有中国甲骨文和近现代文字从右往左竖写的书写顺序、以及线条象形字组合的形状结构。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由两个以上单字单词组合在一起,能组词成句的真正原始文字。(因为当时还沒有人研究发现良渚原始文字,所以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距今4200年的丁公陶文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字)与丁公村遗址一并列入199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对照原始文字基本定义,我们可以确认丁公陶文符合从图画发展成线条象形字、具有組词造句基本形式原始文字性质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丁公陶文的发现印证了从良渚文化开始出现的中国原始文字陆续在中国多地形成。丁公陶文从当地北辛文化刻符、大汶口文化单独字

词符号发展而来,是海岱地区社会生产力和宗教祭祀精神需求发展的必然产物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图44、上图是山东邹平苑城乡丁公村出土刻有陶文的灰陶片原物,下面是陶文摹本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年代在良渚文化晚期前后。山东半岛与良渚文化都在东夷舟船交通圈内,良渚文化原始文字曾经对大汶口文化象形字产生过影响。原始文字是宗教性文字,由各地王国、酋长、部落首领为代表的君权神授领袖创造、发明、整理而成。用来记录、储存、传播、交流与神灵沟通的语言思想。他们也是原始文字的直接掌管和使用者。在创造、发明、使用过程中,必然不断吸收汲取古今具有记录储存语言思想其它工具和方法为己所用。当时同一舟船交通文化圈的良渚文化行政宗教领袖已经创造出原始文字,其必然影响邻近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行政宗教领袖,刺激他们的造字兴趣。因为各地发展程度不同、与神灵沟通的方言不同,记录宗教方言的声音有别。山东邹平苑城丁公村的宗教神职人员在良渚文化影响下发明创造出了丁公陶文。它必定象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一样,是宗教语言文字。

丁公陶文出土后许多中外专家学者对其开展了研究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从字符形式上看、它有明显的象形字形态,从11个文字符号组合使用的形式结构看它具有词组短语和句子的性质。其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的书写顺序已经具备甲骨文常用书写顺序特征。它属于原始文字是可以肯定的。它在良渚文化晚期山东半岛良渚文化幅射地区出现,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原始文字已经受良渚文化影响在中国各地普遍出现。也证明良渚文化原始文字是中国宗教文字发展到这一时间段时的必然产物。没有偶然性。

丁公陶文是中国4000年前的原始文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虽然至今它文字的意义、声音还无法破译。但是它从形态结构上证明了良渚文化以后,中国原始文字开始普遍出现的事实。

2, 髙邮龙虬庄陶文

龙虬庄位于江苏省长江北岸长江下游平原稻作农业区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这里在良渚文化时期为良渚古国统治范围。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江苏高邮县一沟乡龙虬庄遗址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出土陶器、骨化石等新石器时代文物近千件。在遗址所在水稻田中已被开凿成小河岸边的地层中,出土了一片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重要的是陶片上从右往左竖刻两行8个符号文字。右边4个似动物牛鼠虫鱼形状简笔线条图画,左边4个具有线条象形文字形状结构。专家学者研究认为它们是宗教祭祀文字。(见饶宗颐《谈髙邮龙虬庄陶片的刻划图文》、《东南文化》1996年第4期)

龙虬庄刻有陶文的磨光泥质黑陶片年代在5000年前后,与良渚文化同期或稍晚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高邮属长江三角洲扬州市下辖区,这里是良渚文化长江北岸的主要辐射区。黑陶是良渚文化时期主要的宗教礼器;龙虬庄出土的陶文对照原始文字基本定义,符合从图画中发展出线条象形字的特征,和由多个字词组合成词组、句子的形式。因此它与山东邹平丁公陶文一样,属于东夷民族生活水网地区良渚文化时期的原始文字。我们知道东夷地区正是3200年前后中国成熟古文字甲骨文诞生流行的地区。江苏北部属商朝统治核心地区之一。因此专家学者认为丁公陶文和龙虬庄陶文都是甲骨文的早期形式应该是合理的。它们共同见证了良渚文化时期中国原始文字已经在多地区出现、并且向甲骨文发展的事实。

图45、上图为高邮龙虬庄陶文的陶片实物、拓片和摹本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拓片与原文一致,但不清晰。摹本因为人工描摹,清晰但不能与实物刻纹完全一致。从陶片右边从上至下四个象形动物符号和左边从上往下四个线条刻画字符看,这是高邮地区行政宗教领袖在祭神的黑陶礼器上刻画记录的与神灵交流沟通的宗教语言。就其形式结构看,符合象形文字和组合短语句子原始文字要求。并且从上至下、从右往左的书写顺序与年代比它稍早的山东丁公陶文一样、具有了甲骨文和近代繁体汉字的书写形式。它们属于受良渚文化影响在东夷舟船交通地区出现的又一原始文字证据。证明良渚文化以后原始文字普遍出现的考古学事实。

髙邮龙虬庄陶文虽有专家学者破译,但难以公认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但是从祭祀的动物神灵图画可以猜测祭祀哪些动物神。文字符号亦可在以前文化中找到类似形式。

3、龙山文化陶寺朱书文字

陶寺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东坡沟村陶寺小学西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这里属于临汾盆地,西临黄河河套地区,年代在4600年至4000年前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和临汾行署文化局从1959年调查至1978年到1985年第一阶段考古发掘,以及1999年以后第二、第三阶段发掘遗址80余处,面积430万平方米。出土的夯土城址、贵族大墓、观象台以及鼍皮陶鼓、石磬、铜铃等声乐器,彩绘龙盘、蛋壳黑陶、玉钺、玉琮和彩绘陶器、彩绘漆木器、铜太阳形器等礼器表明;陶寺文化融合了中原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北方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和西方马家窑文化多种元素。专家学者们研究认为陶寺文化是尧舜时期中国的中心。(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编著《襄汾陶寺1978年——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和解希恭主编《襄汾陶寺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即中原文化的中心——最早的中国。

陶寺文化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我们这里主要关心的是陶寺晚期H3403:13岀土的陶扁壶两面用红色朱砂和毛笔书写的“文、尧”两字。虽然尧字还存在争议。但是它们是我国4000年前后最早用毛笔书写的文字证据。也是符合文字定义的可以公认的文字。从陶寺文化出土的玉琮看,它与良渚文化及以后的长江下游东夷文化有密切联系,是良渚文化原始文字在山西地区的传播发展的证据。朱书“文、尧”两字也是甲骨文之前的原始文字。对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的存在发展有辅证作用。

陶寺文化出土彩绘龙豆盘上的龙形来自北方红山文化;铜铃铜太阳形礼器来自西方和北方长城文化带羌戎文化;(铜器石范铸造技术最早由西北羌族从中亚传入中国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陶寺铜铃和铜太阳形器是用石范铸造的。)玉钺受到东部大汶口文化影响。因此可以证明中原自夏朝开始的先进文化的形成来源于南方良渚文化、西方马家窑文化、北方红山文化和东方大汶口文化衰弱以后,各文化先进因素在中原地区的集成。

图46、山西南部被称为夏墟,是中原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也称最早中国所在地。从上面第一排三图显示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壶毛笔红颜料书写的“尧文”二字表明、4200年前后陶寺宗教神职人员已经能用毛笔之类软笔把文字书写在陶器上与神灵交流。虽然其中“尧”字尚有争议,但是其用宗教专用红色书写表明其有宗教礼器性质。两个字符合用和其年代在良渚文化以后,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它是甲骨文之前的原始文字。表明良渚文化以后中国大地上原始文字相继出现的事实。

中一、二图是陶寺出土龙纹豆彩陶器和袋足三足鬲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彩陶豆是祭神礼器,图纹中的龙纹源自东北文化;袋足鬲也是北方长城文化带常见煮食器,它们在4000年前后山西南部出现、表现出中原夏文明对东北文化因素的吸收继承。中三、四图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礼器玉琮。它们在陶寺出土表明中原夏王朝吸收了长江下游东夷民族传统宗教礼仪。下排一、二图是陶寺出土的铜铃和铜太阳形器。早期青铜器因其珍贵大都用作祭神的礼器。铜铃是乐器,是继贾湖文化骨笛、跨湖桥骨哨、大汶口和马家窑文化陶鼓之后的铜制乐器,它们与陶寺出土的鼍鼓陶鼓和石磬一起,表现夏朝时期中国宗教用礼乐乐器已非常完备。铜器是西北羌族马家窑文化从中亚引入的,它和第三图烧灼卜骨一起证明中原夏文化汲取了马家窑羌族文化的宗教礼器成果。下四、五图是表示宗教权力的玉钺。从形制上看与东方山东大汶口玉钺相似。大汶口文化是中国玉钺的发祥地,陶寺出土玉钺显示中原夏王朝汲取了东部文化宗教礼仪和礼器。图中全部宗教礼器出土在山西南部夏王朝早期遗址夏墟,它们证明中原文明祖先夏王朝集东、南、西、北各优秀文化的精髄于一身。这是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衰弱后、中原文明兴起和强大的原因。符合中华多元文明最后集中到中原,多元一体的考古学事实。

4,景阳岗陶文

1996年山东博物馆在山东滕州景阳岗龙山文化中晚期灰沟中岀土一块泥质磨光陶罐肩部残片,上面残存3个刻画符号.下面还有一刻划的点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因为陶片残缺部分有没有刻符无法知道。从现有符号形状分析,3个陶符可以组合成短语或句子表达语言思想内容,与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中三字词组短句有类同性。因此王守功先生在《景阳岗城址刻文陶片发现的意义》(《中国文物报》1998年1月14日)中认为应当是文字。我们对照原始文字定义,也可确认其为原始文字。景阳岗陶文年代在良渚文化以后,景阳岗陶文的出现进一步证明良渚文化前后,中国原始文字在山东海岱地区的存在。

图47、上图为海岱地区山东阳谷县景阳岗出土陶片上的刻画陶文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因为只有拓片,无法仔细研究分析。从拓片看上面字符为烧制前在陶胎上刻画,可能不止三字。年代为山东龙山文化晚期,晩于良渚文化。可证明受良渚文化原始文字影响,龙山时期原始文字普遍出现。

5、小河沿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

东北赤峰红山文化之后的小河沿文化、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营子乡二道丈房村大南沟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年代在5000年至4500年。被认为是继红山文化发展而来。1977年考古发掘这里石棚山的氏族墓地77座墓葬。在M52号墓陶罐上发现六字刻符。专家学者们认为是文字。其卍字符在西亚两河流域6500年彩陶碗上常见,在崧泽刻符、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中经常出现。

图48、赤峰地刻画文字较少,小河沿文化石棚山陶符形式上六个刻符合用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卍字符在中国崧泽文化、马家窑文化、良渚文化都有出现,表明其已是具有一定约定俗成意义和使用范围的象形文字。一般认为与旋转的太阳有关。我们无法破译其意义和读音。但是从形式结构上根据原始文字由图画发展出象形字、组合符号可组成短语句子的定义,可以确定其为良渚文化并行时期中国北方的原始文字。

6、甘肃古浪县老城遗址出土文字性符号分析

马厂文化在马家窑文化晚期,年代在4300年至4000年前后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据甘肃武威地区博物馆在《甘肃古浪县老城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一文中介绍,1980年8月对老城遗址发掘时,在M3号墓泥质红陶钵(M3:2) 陶钵口沿下发现三组刻画文字符号。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它们具有原始文字性质。

图49、甘肃古浪县老城出土4300年至4000年前后马厂文化时期陶缽上的刻画符号;它们由14个刻符组合而成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年代上与良渚文化晚期和以后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原始文字相符。表明中国西部也有原始文字出现。

七、良渚原始文字与甲骨文的联系

通过以上考古学文化出土的刻划符号、图画、纹饰、雕塑、结绳记事、八卦符号、图腾族徽与中国文字基本定义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中国古代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的认识判断基本成立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良渚文化原始文字大多刻画在陶、石、玉器等宗教礼器上,具有中国成熟文字甲骨文大多刻画在宗教祭祀占卜龟甲和牛羊猪鹿肩胛骨上的宗教文字特点。按照破译甲骨文的办法,我们可以运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基本,结合考古出土的甲骨文文字实物材料以及前人的研究,继续探寻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破译方法,进一步证明良渚文化原始文字存在的确定性。由于目前甲骨文近5000文字中仅破译1500多字,尚有三分之二不知其意义。给良渚文化原始文字和良渚文化以后、甲骨文之前的原始文字破译带来困难。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不辞劳苦,千方百计对它们进行破译,中国各著名大学也拥有许多考古出土的战国秦汉简帛等古文字资料,由于国家在这一方面还没有设立专门研究课题,对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的研究还不到位。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又难以提供充足的甲骨文和其它证据,以至研究成果得不到公认而失去重要性。但是原始文字起源于刻画符号、图画、纹饰、雕塑、结绳记事、八卦符号、图腾族徽,良渚原始文字必然会与诞生之前的刻画符号和诞生之后的甲骨文结构形式上有一定联系。我们可以通过良渚文化原始文字跟甲骨文以及良渚文化以前其它考古学文化的符号形体上的联系,来寻找它们之间已有的传承关系。

图50、上图是良渚文化出土陶器上的原始文字与甲骨文的比较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上从左往右第一排第一图是甲骨文“钺”字的写法。从第二、第三、第四图中可以看到良渚文化中“钺”字形符号已大量使用。这种钺一般认为为拥有军事权力的标志物,由穿孔石斧发展而成,平时由国王、酋长、头人亲自掌握。在大汶口文化、金坛三星村文化、河南仰韶文化汝州鹳衔鱼彩陶缸,石家河文化灰陶尊上都有出现。

以上往下第二排是甲骨文中“矢”的形状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第二排第二、第三图是良渚黑陶上矢的刻

画图画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矢”作名词是箭的意思。非洲和西亚考古出土的弓箭证据早于中国。(有人推测中国30000年前后山西峙峪出土细石器箭簇是中国最早制造弓箭的证据,但证据太少难以获得世界公认。)不过从8000年前后浙江跨湖桥文化出土的漆弓实物可以证明,至少在8000年前后我国已经使用弓箭。因而有了“矢”的存在。在良渚黑陶刻画原始文字中有多处矢的存在和使用。

第三横排第一图是甲骨文“网”字的结构形状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网是水网地区狩猎、采集、农业民族常用的捕食水产品的工具,在中国使用网的历史很长,是一种东南西北中民族都使用的渔具和狩猎用具。第三排二、三两图是良渚文化黑陶礼器上刻画的网状原始文字实物。

第四横排第一图是甲骨文“田”字和异体字写法几种形式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良渚文化是稻作农业经济,其陶礼器上刻画“田”字符号结构形式上与甲骨文完全一致。更早的“田”字刻符在跨湖桥文化陶器上已经出现,表明甲骨文“田”字与跨湖桥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传承关系。

第五横排是甲骨文13个数字的写法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与全国各考古学文化出土的陶器绘制刻画符号对照可以发现,甲骨文数字符号在许多文化刻绘符号中可以找到结构形式相同的。应该是甲骨文吸收汲取其它文化刻绘符号整理创造的。第二至五图是良渚文化陶器上刻画的“五”和“七”二种数字符号,对比甲骨文数字能够看到甲骨文来源于刻绘符的证据。

甲骨文和良渚原始文字一样是宗教文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由当时国王、酋长、部落首领为主的行政兼宗教神权领袖掌握和使用,(西周时的《小学》证明文字已向贵族子弟传授)由他们与神灵交流沟通。因此大多出现在祭神的礼器上。良渚文化到4300年衰弱,距离殷墟成熟文字甲骨文已经1000多年。并且良渚与殷墟相隔遥远。在千年后的甲骨文中找到与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相同相似的字形,表明良渚原始文字形式和意义在当时已经有约定俗成的广大范围。可证明甲骨文与良渚原始文字的传承关系、证明成熟文字甲骨文起源于包括良渚原始文字在内的陶器刻画符号、图画、纹饰及雕塑。

八、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与其它三大文明西亚、埃及、印度原始文字形态结构上的比较

良渚文化文字属于中国的原始文字,在形式和功能上介于文字起源的符号和成熟文字甲骨文之间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由于世界古代文字的产生发展都遵循从符号到形像图画、再从形像图画抽象概括成线条象形文字,产生会意、指示文字,词组、句子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四大文明古国原始文字形态结构的比较,证明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与世界原始文字产生发展的相似性,以此进一步证明良渚文化陶、石、玉器刻文的原始文字性质。

图51、上图从左往右第一横排第一、第二图,是良渚文化出土化石石钺和石钺上刻画的原始文字;第三图是现藏美国沙可勒博物馆良渚文化黑陶双鼻壶底部圈足内的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注意良渚原始文字已经从线条象形字发展出具有甲骨文字的笔划结构。

从第二第三横排我们分别用上下两图形式介绍世界公认的西亚两河流域5300年前后印章石版和印章式泥版原始文字;(左一上下二图)5100年前后尼罗河流域埃及骨牙雕刻印章标签式原始象形文字;(中上下二图)印度40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摩亨佐达罗城址出土的印章原始文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右上下二图)

从两河流域石版和泥版刻画原始文字可以看到左一上图是石版印章、下图是泥版文书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它们的泥版是模仿石版印章直接出现的。它们在打格、刻字和版面结构上完全一样。其二是两河流域石版泥版原始文字具有象形线条图画和抽象符号多符号合用的字、词、句形式结构。

中第二第三横排上下二图埃及骨牙标签式牌符,它们无论从大小和加工方式上都有雕刻印章的工艺在內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并且它们在使用方法上可以象西亚两河流域印章一样、戳盖压印在软泥做的酒坛瓶塞上表示所有权。其二从它们线条象形符号形状、可以看出有两个和多个符号組合使用情况,具有象形、会意字和词组性质。因此被世界公认为原始文字。

右侧第二横排、第三横排上下二图是印度哈拉帕、摩亨佐达罗4000年前经过专业规划设计,用烧砖建造的、有排污沟和卫生间、宽直街道、二层楼房组成的,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城市遗址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当时中国用夯土墙建造草盖房屋)出土的图画印章和上面刻画的原始文字。从它结构形式上可以看出它是对西亚两河流域滾印图画的直接模仿。从刻画原始文字结构可看到有两个和两个以上多个原始文字组合成字、词、句的形式。印度印章文字至今因缺少双语资料没有破译,人们只能在形态结构上确认它们是原始文字,并且得到世界公认。

我们把良渚刻画符号与西亚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原始文字,从起源于图画象形、组词造句的结构形式上进行详细比较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就能明显看到良渚刻画符号起源于图画象形、刻画规整,多符组合使用字、词、句結构形式清晰,书写规范。多方面可以赶上和超越其它三大文明的原始文字。因此良渚原始文字的确立应该得到世界的认可。

九、结束语

全世界考古出土实物证据证明、文字早期是宗教工具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在古代神权高于一切的社会由代表神灵的寺庙祭司记录储存与神灵沟通语言思想需要产生。由祭司创造发明和汲取其它具有记录储存语言思想功能的工具整理而成。并且为祭司掌握使用。到了西亚两河流域萨尔贡阿卡德帝国时期,(世界第一帝国、年代在距今4334年至4192年前后)国王自称君权神授,代替神灵管理人民,文字从祭司掌握转为由宗教领袖兼行政领袖的国王掌控和使用。因此早期文字大多出现在宗教礼器上。与世界其它三大文明一样,中国的良渚原始文字、甲骨文、金文,民间较少发现。它们大多出现在陶、石、玉礼器和占卜甲骨、青铜器等礼器上。

虽然在西周时期文字已大量向贵族子弟传授,掌握了文字的贵族知识分子已大量使用文字记录宗教、历史、生活內容和抒情,但是文字运用到民间范围尚很有限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才根据民间实用需要逐渐脱离宗教、在民间更大范围内约定俗成,使用范围开始扩大。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衰微,诸侯争霸。与战争相关的连横合纵游说和战争的需要催生了诸子百家学说和文字大范围使用。战国七雄都有自已的方言性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小篆(由大篆修改而成的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秦篆(大篆)是秦国使用的地方性文字,在秦朝统一六国后据传经宰相李斯、赵髙和胡毋敬等人整理成小篆在全国强行推广。 李斯的峄山碑泰山石刻有小篆证据。小篆来自对大篆的直笔写法、破圆为方、破曲为直。便于书写是大篆变小篆的根本原因。又因秦国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统一度量衡,在“车同轨、书同文” 的要求下, 小篆在中国强行推广使用、必然造成使用范围的大幅扩大。一般认为小篆多为官方用字,但地方官吏和民间使用产生于战国时的秦隶。(出土秦代简牍文字可证明)汉朝刘邦打败秦朝以后,汉承秦制继承了小篆书写方法,在西汉中期为了进一步适合实用秦隶演变出成熟的隶书——汉隶。(八分体)从此汉隶成为汉代官方文字。汉隶因为实用需要在汉未又因草写变形出楷书、草书等字体。不过从出土的竹简实物看,草书诞生的时间并不晚,在秦未已经诞生,成熟于西汉中晚期。而楷书是受隶书和草书影响产生的。在东汉晚期出现,楷书的兴盛已在唐代时期。中国汉字的字体直到晚唐五代十国和宋代时因雕版印刷佛经需要,改唐楷成宋体和仿宋体。最终在明代时成为现代汉字的固定形式,一直使用到现代。(见臧克和主编《中国文字发展史》秦汉文字巻、魏晋南北朝文字卷和隋唐五代文字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本文主要使用考古学证据(文中全部插图)证明中国原始文字形成于距今5300年至4300年浙江良渚文化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起源于表达、记录、储存、再现宗教语言思想需要的刻画符号、图画、纹饰、雕塑和结绳记事、八卦符号及图腾族徽等相关事物。

因文章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受本人学识限制错误、疏漏在所难免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和读者不吝赐教,以期改进完善。谨此致谢!(全文完)

2023年2月20日

图文由作者提供

欢迎关注繁花巷网店试营业

有少量存书

先到先得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售完为止!

乐艺会付费延伸阅读

善自约束 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中篇

老赵谈花钱:方的是花钱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圆的也是花钱,花钱到底是啥?!

请听花钱大藏家陆昕老赵:解密一枚惊世好钱的背后

老赵说铜人:明清蹲踞铜人阐发之执荷篇

李鹤坡:《许仙与白娘子》

善自约束 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下篇

老赵谈铜人系列:持短剑的铜人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你到底是哪个大神?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二:《荷花与牡丹》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一《开篇的话:中国符号》

乐艺会免费延伸阅读

世界古代战斧式权杖与中国古代斧钺式权杖和战锤式权杖的考古学研究

孙汝初:中国古代铜剑起源、发展、传播全过程的考古学研究

孙汝初《论鲜为人知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事实——从奥运取圣火说起》

孙汝初《外国铜镜收藏——中国收藏者未来的一个不错选择》

孙汝初:《中国古代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的考古学研究》上篇

国博《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佛陀之路上篇:润艺阁分享

国博《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佛陀之路下篇:润艺阁分享

石鱼 伏虎 卧牛 野猪:润艺阁分享霍去病墓前石雕艺术中篇

跃马起马 马踏匈奴 人熊搏斗:润艺阁分享霍去病墓前石雕艺术上

润艺阁分享:彬县大佛寺造像艺术巡礼上篇

润艺阁分享:彬县大佛寺造像艺术巡礼下篇

两千年前奇矫无前汗血宝马的青铜留影:润艺阁分享茂陵博物馆

故宫修德白石馆曲阳石雕欣赏上篇:润艺阁分享

润艺阁分享:故宫里的铜狮 铜麒麟 石雕系列之一

从北魏石造像碑到北齐石畏兽像:润艺阁分享故宫雕塑馆之二

真气盈沛 气象峥嵘:润艺阁分享故宫雕塑馆之砖石画像馆

开相饱满 精神深邃:润艺阁分享故宫雕塑馆之五

大唐伎乐 宝相庄严:润艺阁分享故宫修德白石馆曲阳石雕中篇

润艺阁分享:故宫金铜佛像系列欣赏

北朝佛陀:润艺阁分享定州白石造像展上篇

北朝佛陀:润艺阁分享定州白石造像展下篇

从汉代透雕神仙玉座屏到唐代鎏金铜天王:润艺阁分享定州博物馆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掠影:润艺阁分享

和合共生——国博临漳邺城佛造像展掠影之二:润艺阁分享

和合共生——国博临漳邺城佛造像展掠影之三:润艺阁分享

法门寺珍宝馆雕塑艺术巡礼之一:润艺阁分享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佛山道教灵符网请符

欢迎关注布衣豆腐

在喜马拉雅说水浒

点击以下链接可以直接进入

布衣豆腐醉眼戏说四大名著

也可以扫码进入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看八字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咨询道教符咒 咨询师父微信: sanqingge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法事科仪.png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咨询道教法事 咨询师父微信:sanqingge8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1299.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