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得志 必有余殃-孙权第二任太子孙和如何走向毁灭
原创作者:余世亮
一般意义上的关系即感情,感情的厚薄决定着关系的亲疏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公方彬①
孙和,字子孝,东吴太祖大帝孙权的老三,大哥孙登,二哥孙虑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孙和生于黄武三年(224年),他出生小时候聪慧伶俐,又因母亲王夫人的缘故,特别得到孙权的宠爱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孙权常常把孙和带在自己身边,衣服礼秩珍玩之类的赏赐,其他皇子不能与孙和相比。
一、少年得意
少年得意=聪明伶俐+受宠母亲+外加好运
嘉禾元年(232年)正月,孙和的二哥孙虑去世,时年二十岁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嘉禾六年(237年),孙和十四岁时,孙权就给他配备了宫中侍卫,并让被虞翻称为“盖蜀之扬雄”“今之仲舒”的阚泽教他读书和才艺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孙和爱好文学,擅长骑射,礼贤下士,尊敬老师,这方面在东吴有很大的名气。
赤乌四年(孙权称帝第十三年,242年),孙和的大哥,即三十三岁的太子孙登去世后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孙登生前与孙和交好,临终前留下遗言推荐孙和为太子。
赤乌五年(243年),孙和被孙权立为新太子,时年十九岁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二、谨慎有为
赤乌五年(243年),孙权立孙和为新太子,并为他配备了相应的工作班底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比如,被虞翻称其为“盖蜀之扬雄”“今之仲舒”的阚泽被孙权封为太傅,又任命薛综为少傅,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重臣,都被孙权安排做了孙和的侍从。
孙和的太子岁月,以南鲁党争②为分界线,南鲁党争之前,太子“谨慎有为”;南鲁党争之后,太子“恐惧无助”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我们先讲述“太子岁月”的第一阶段“谨慎有为”,具体情形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谨慎有为=做事避嫌+内部团结+积极上向
(一)奏事避嫌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当时东吴朝廷有些官衙写着小纸条递进东宫来向他咨问政事,孙和认为这是奸佞之人所为,想要让本就疑心极重的父王孙权对他产生猜忌,于是他立马上表向孙权汇报此事,并要求朝廷百司百官今后都不可以越过孙权直接向他奏事请旨。③
(二)内部团结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又有都督刘宝状告中庶子丁晏,丁晏也状告刘宝,孙和对丁晏说:“文武官员称职主事,能有几人?因有矛盾就相互翻脸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是孙和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使他们相互交往厚待。
(三)积极向上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孙和常说当世的才学之士应探研讲习学问,操演熟习武功,以胜任当世事务,而只知交游下棋以妨碍事业,不是进取的态度。后来群臣出席他的宴会,言谈中说到下棋,孙和认为:“此玩艺只能妨碍事务浪费时光而毫无用处,耗劳精神费尽思虑而一无所获,不是可用来增进德行致力功业,积累功绩的行为。而且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君子的最大愿望是功德崇高如山行为光明耀世,以不能列入此种等级为耻。”
孙和接着说,“天地之长久,而人处天地之间,犹如白驹过隙,年龄很快衰老,青春一去不返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举凡人生所忧者,就在于人的欲望所不能杜绝的那些东西,如果真能杜绝无益的欲念来遵循道义的路径,抛弃不必要的事情以培植功业的根基,对于人的名声品行,难道不是良好之事吗?当然,人的欲望不能没有嬉戏娱乐,而嬉戏娱乐的爱好,也在于饮宴书琴骑射等方面,何必非得下棋不可,然后才感到快乐呢?”
于是命令陪坐者中的八个人,各自写出评判下棋行为的论文以矫正时弊,于是中庶子韦曜回家后写了一篇论文奏上,孙和将文章出示给宾客传阅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其时蔡颖喜欢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职者不少人都跟着他学,故此孙和用这个方法规劝他。
三、福祸相依
福祸相依=王氏PK公主孙和潮涨潮落
(一)孙和因母亲而得宠,母亲王氏因孙和被立为太子而手握后宫大权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孙和母亲王氏(?―245年),徐州琅琊人(今山东临沂临沭县)。王卢九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宠妃。又称琅琊王夫人、大王夫人。她选秀入宫,黄武年间被宠幸,生孙权第三子孙和,封为夫人。当时王夫人是除步氏以外最受宠的妃嫔。孙和也因母亲的关系,格外受孙权的喜爱。
原太子孙登去世后,赤乌四年(242年)孙和被立为太子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王夫人以太子之母的身份握有后宫大权,后宫中曾受宠的姬妾,皆迁出宫外居住,当时立王氏为皇后的呼声也很高。
(二 )全公主常常诋毁王夫人,王夫人忧虑而死,孙权对孙和的宠爱也淡化了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孙和为太子后,孙权本打算立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为皇后,全公主多番使出手段阻止。当时皇后之位亦悬空,此前被认为是皇后的步练师也于3年前过世,步皇后无子,其女为全公主和朱公主,其中大女儿全公主痛恨王夫人将抢走其母的地位,常常对其加以诋毁。
赤乌八年(245年)孙权一度病得很重,太子孙和赴家祠祈祷,孙和妃妃子的叔父张休(重臣张昭之子)就住在家祠附近,他就邀请孙和到府上一叙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全公主派人监视孙和,发现之后,立马向孙权告状说:太子没有为你祝祷,而是私自赴张家呢;又说王夫人对父皇孙权病情毫不关心,见到孙权病重反倒喜形于色,好像自己就快当太后一样。孙权听信了这些话之后,大为震怒,为此就大怒责备王氏,王夫人竟受惊忧虑而终。孙权对太子孙和的宠爱也淡化了。
四、南鲁党争
南鲁党争=太子孙和PK鲁王孙霸孙大虎渔翁得利
赤乌五年(242)正月,孙和正式被立为太子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百官同时上奏要求立皇后及令四子孙霸为王,孙权以天下尚未安定,不宜尊宠妃妾皇子为由拒绝了。同年八月,一些官僚再次提出相关要求,最终孙权同意立四子孙霸为鲁王。
孙权最初立太子和鲁王时,孙和与孙霸还是一样受到宠爱,仍然居于同宫殿中,并没有正式区分等级和品级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群臣诸如太常顾谭、太子太傅吾粲等表达了反对意见,认为太子和国王应该有嫡庶之分,礼制应该有所区别,甚至要求鲁王出镇地方。太子和鲁王自此分宫别僚,这却由此造成了矛盾的开端。鲁王认为自己地位下降是太子及其党羽所害。有了自己的侍御宾客后,便共同诋毁太子及相关支持者,欲除之后快,取而代之。
常言道,祸不单行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王氏忧惧而死,孙和也失去了宠爱。自从太子孙和害怕被废黜之后,鲁王更加觊觎太子之位,朝廷官员也渐渐分成了太子派和鲁王派。由于东吴东宫称为“南宫”,故将发生于三国时期东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的政治事件,称之为“南鲁党争”。
五、恐惧无助
恐惧无助=回避矛盾+小人勾当+自掘坟墓
(一)回避矛盾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少年得志的孙和,没有经过任何磨难,一下子受到母亲去世和孙霸夺权双重打击,手脚无措。其实,孙和没有静下心来思索,或许也没有得力的人为其出谋划策。
孙和本应分析南鲁党争的起因与着手解决与鲁王党的矛盾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第一,孙权是多情的,孙登为太子时,孙权却十分宠爱孙和。孙和应该想想首任孙登为什么要巴结自己。《三国志·吴主五子传(孙登)》注引《吴书》称:“孙登三弟孙和幼时子以母贵,受到孙权宠爱。孙登与孙和亲近,像对待兄长一般敬奉孙和,时常表现出让位于孙和的想法。”因此,在立孙和为第二任太子的同时,孙权宠爱四子孙霸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我认为,孙权有可能是在考验孙和没有大哥孙登一样的胸襟:包容小弟孙霸的宠爱。第二,挑起南鲁党争的人就是自己的姐姐孙大虎,或称为全公主。对于孙大虎的所作所为,孙和不可能不知道,然而孙和没有主动去拉拢孙大虎,以赢得其好感,更没有想办法与鲁王党人去缓和矛盾。作为太子孙和,就应该放下身段去团结更多的人,可惜孙和根本没有做。
(二)小人勾当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孙和没有想办法缓和鲁王党人的矛盾,相反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让人躲在孙权的床下偷听谈话。某次孙权会见杨竺,屏退左右与杨竺谈论孙霸的才能,杨竺表示孙霸有文武英姿,适合作为太子,于是孙权便答应他可以立孙霸为太子。这时,正好有孙和的下人藏在床下,听到了全部的内容,事后告诉了孙和。陆胤(陆凯的弟弟,陆凯为陆逊的侄子)此时正要前往武昌,去向孙和辞行。孙和没有接见他,而是微服到他车上,与陆胤秘密商议了此事,打算让陆逊上表劝说孙权。
孙霸争位的意图而引起的争端延续到朝臣之上,太常顾谭因而上书请求孙权“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表明孙和的正统地位,以绝孙霸争位的心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太子太傅吾粲亦上书请求申明孙和的地位,更请让孙霸出驻夏口,将孙霸心腹杨竺调离建康。
(三)自掘坟墓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孙权重用陆逊不假,但是以陆逊为代表的江东本地豪门大族挤占孙氏家族势力也是孙权时刻担心的事。孙和让陆逊出面为自己出头,使得孙权认为陆逊已经为孙和站队,这就意味着孙和将自己划到孙氏家族的对立面——江东豪门大族中去,这就是自掘坟墓。
陆逊当时驻守武昌,接连数次上表谏诤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陆逊上书替孙和说话,孙权怀疑杨竺泄露了他们二人的谈话,杨竺辞说并不是他泄露的。孙权便让杨竺找出二人谈话泄露的原因,杨竺说近期只有陆胤向西边(由建业到武昌的方向)了,一定是陆胤所说。孙权又派人询问陆逊是如何知道自己想改立孙霸的,陆逊回答:是陆胤告诉自己的。于是孙权便招来陆胤考问,陆胤为太子隐瞒道:“是杨竺告诉我的。”于是孙权将二人共同下狱。杨竺不胜严刑,屈打成招了。孙权一开始就觉得是杨竺泄露的,到杨竺认罪,以为果然是他,于是便处死了杨竺。
杨竺在临死前构陷陆逊罪状二十条,自己虽然要被孙权处死,也要拉上陆逊垫背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并将孙和流放到故鄣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同时赐死孙霸,将其曾参与谋害太子的党羽全寄、吴安、孙奇等诛杀,将杨竺的尸身扔到江中。
孙权把太子孙和废黜幽禁,并将太子党的一些官员下狱诛杀,或贬谪到偏远之地,为此以朱据为首的很多大臣甚至“泥首自缚”到宫门口为孙和请命,都说春秋时晋献公斩杀太子申生,导致国中发生了几世之乱,孙权认为这些人完全就是讥讽他,立马进行诛杀和杖责,天下都为之鸣冤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可孙权也没有立鲁王为太子,而是选择了第七子孙亮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南鲁党争至此结束。
六、日暮途穷
日暮途穷=孙和的生存与毁灭孙峻的毁灭与生存
东吴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并将孙和流放到故鄣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太元二年(252年),孙权降封孙和为南阳王,遣送到长沙去居住。裴松之注引《吴书》称:“权寝疾,意颇感寤,欲徵和还立之,全公主及孙峻、孙弘等固争之,乃止。”意思是说,孙权暮年曾有意召回孙和,但因全公主等人加以阻挠而未有成事。其实,不管孙权是否有过召回孙和的意思表示,作为已废太子孙和就应该想到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对继任者的威胁!如果自己再不小心,授人以柄,那么人头落地之事就是迟早都会发生的。
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病逝,孙亮即位,诸葛亮的大侄子诸葛恪在东吴做了首辅大臣,而废太子孙和的张妃叫诸葛恪为舅舅,因为张妃的大伯张承娶的是诸葛恪的妹妹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张妃于是派黄门陈迁到建邺上书中宫,并向诸葛恪表示问候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诸葛恪则对陈迁说道:“你替我转告张妃娘娘,让她好好等待,我必当使她要重新胜过他人!”诸葛恪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已不得而知,但是这句也可以理解为,想要扶立废太子孙登上皇位的意思,张妃自然就在成为东吴帝国的皇后而远胜他人,可这话后来也泄露了出去,最终成为诸葛恪与孙和的催命符。
后来,诸葛恪想把国都从建邺迁往武昌行宫,民间也就开始传说诸葛恪想要拥立废太子孙和做皇帝,不久之后东吴宗室孙峻斩杀诸葛恪,夺走了孙和的玺绶,将他再度流放到新都,并派遣使者将其赐死了账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孙和在死前与张妃辞别,张妃说:“无论吉凶我都跟着你,终不能一人活在世上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她也自杀而亡,举国上下都为之悲伤。
张妃自作聪明,参与朝廷废立大事,却害了自己与夫君的性命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七、成败荣枯
成败荣枯=否极泰来+母以子贵+旋得旋失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孙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在位),吴大帝孙权的第七子,母为潘皇后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太平二年(257年)亲政。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贬为侯官侯,前往封地途中去世。
少帝孙亮被孙峻的堂弟孙綝所废,孙权第六子孙休做了皇帝,孙和的儿子孙皓才被封为了乌程侯,新都也就成了孙皓的封地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永安七年(264年),景帝孙休驾崩,乌程侯孙皓为帝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孙皓即位后便给他的父亲孙和追尊谥号为东吴帝国文皇帝,追尊祖母王氏为大懿皇后。
而与孙和争斗大半生的弟弟鲁王孙霸,被孙权强行赐死,鲁王的徒众也被都诛杀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孙霸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孙基,一个叫孙壹,吴少帝孙亮五凤年间(254年-256年十月),孙基被封为吴侯,孙壹为宛陵侯,太平二年(257年),孙基居然偷偷乘坐天子的御马,被捉住打入了死牢,后被赦免。孙皓即位,又追念起孙和与孙霸的旧仇,便将孙基、孙壹的封地和爵位全部削夺,并把他们与祖母谢姬全部流放到了会稽郡乌伤县。
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后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中原,令晋朝感到惶怖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天纪四年(280年),东吴被西晋攻灭。孙皓投降后,被封为归命侯。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
本文重点总结孙权第二任太子孙和的简短人生,并就此回应为什么“少年得志必有余殃”的三大理由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在阐述理由之前,有必要说明三点,一是“余殃”在此特指人生挫折;二是“少年得志必有余殃”的意思是指,少年得志者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其成长中一定会遇到挫折;三是“少年得志”与“余殃”,即人生挫折具有关联性。
第一,不知天高地厚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少年得志者,往往有极高天赋,极好的运气等因素形成叠加效应,然而这些人往往只记得自己天赋,并将个人天赋与个人能力划上等号, 为此少年得志者傲气十足,从而妨碍其成长,进而成为一个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愿意做的狂妄之徒。联系到孙和,他之所以能成为第二任太子,并非他真的有什么非凡能力,而仅仅是他运气好罢了,老大和老二都病逝了,太子之位自然落到老三孙和头上,再加上孙权去宠幸着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在爱屋及乌的情感因素下,孙和顺理成章就是第二任太子。
第二,不懂人情世故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少年得志者往往都有过人之处,而正因为如此这些就有了视他人为草芥的毛病,自然内无良辅。他们就不能真正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甚至将他人的“好意”视为理所当然。比如,大哥孙登要巴结孙和,甚至愿意将自己的“太子”之位相让,其实不是孙和真的很厉害,而是因为他的母亲王夫人正被孙权宠爱,孙和被孙权高看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正因为不懂人情世故,真心帮助的人就很少,甚至还会遭受众人妒忌,无形之中为自己的前进道路设置障碍。
第三,不能坚韧不拔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少年得志者因为开局顺利,往往迷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殊不知这个“良好的开端”前提是指,凡事打好基础很重要,没好基础就难开展,有好基础就会顺利进行。谋事不慎,就成了少年得志者的通病;外强中干,就是少年得志者的标签;不堪一击,就成了少年得志的最后结局。其实,少年得志者的基础条件是好,遇到困难能够慎重考量,遭受失败能够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做到越挫越勇,成功的概率是要高于普通人。
公方彬先生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关系即感情,感情的厚薄决定着关系的亲疏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接着又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定意义上的关系即利益的予夺,予之利益(包括情感的成分),关系则密;夺之利益,关系则疏。世上绝无单方面的、无条件确实的不变的关系。”
本质上来说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少年得志者,原本是上帝的宠儿,然而上帝对宠儿也是有条件的,但你不再符合上帝的要求,原先的上帝宠儿就有可能成为上帝的弃儿!
(二〇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星期日于丽水)
注:
①公方彬著《人世的启悟》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6,第245页
②南鲁党争,又称二宫之争,是三国时期东吴太子孙和(孙权第三子)与鲁王孙霸(孙权第四子)之间争夺储君之位而引发的党争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东吴东宫称为“南宫”,是发生于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吴大帝孙权在位期间,大约始于吴赤乌五年(242年),结束于赤乌十三年(250年)。源于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而生的矛盾,及后引发起朝中大臣因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而分裂。最终孙和被废而孙霸被赐死,孙权改立第七子孙亮为太子。
③《三国志·吴主五子传(孙和)》称:“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佞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对此记载有多种翻译,方北辰翻译为:当时,有关机构的官员常常依据条例规定,查阅各官署的公务文书。孙和认为奸恶妄为的人,将会借此夹杂个人的意图,萌生作恶的念头,此风不可长:于是上表孙权说应当停止这种做法。
④“上帝的宠儿”“南鲁党争关系”图片来自网络徐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其他图片均由摄影师余媛女士提供,不胜感激!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看八字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咨询道教符咒 咨询师父微信: sanqingge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咨询道教法事 咨询师父微信:sanqingge8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179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