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赶赴现场哭祭,撰《祭汪尚书文》曰:“惟公学贯九流,而不自以为足
【宋代名人与常山】朱熹情系常山续篇 ——兼读朱熹常山宋诗14首
常山文旅体资讯 20201017 22:22 发表于浙江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世称朱子、朱文公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尤溪(今属福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的集大成者,孔子、孟子以来弘扬儒学最杰出的大师,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晦庵先生文集》等。
2008年,本人根据当时所掌握史料,撰成《朱熹与常山》一文,从“弘扬理学会石崆”“文学硕果结球川”“奉命来常查灾情”三个方面,介绍了朱熹情系常山的故事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最近,又读了一些相关史料,觉得朱熹情系常山远不止原《朱熹与常山》一文所介绍内容,因而作此续篇。
一、“诗念”常山名人
在常山,朱熹最为思念的名人即状元汪应辰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据史料记载及相关考证,汪应辰(11181176),字圣锡,玉山人,绍兴五年(1135)廷对擢第一,南宋著名官吏、诗人、理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吏部尚书。他小时候因家境贫寒且父亲英年早逝,经常在常山七都外公家接受教育;状元登第前又游学于赵鼎退隐常山黄冈永年寺时所置的家塾;供职间因两次请祠和中途为母亲守孝,寓居常山将近17年;卒后葬于常山七都上球白象山。可见,汪应辰是在常山成长起来的状元,是名副其实的常山名人。
朱熹是汪应辰的从表侄,因有共同的理学追求,他们交往甚密,且常有书信往来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绍兴三十二年(1162)九月,汪应辰以权户部侍郎知福州,路过建安(今建瓯),与朱熹首次相识,双方“一见如故”;隆兴元年(1163)三月,在汪应辰的荐引下,朝廷召朱熹赴行在重申前议于垂拱殿;四月,朱熹应汪应辰之邀到福州,讨论北伐抗金及盐法等闽中事宜;七月,汪应辰除敷文阁待制,荐引朱熹代之;隆兴二年(1164)七月,汪应辰除四川制置使,北上入都奏事,经崇安(今武夷)同朱熹相见,向其垂询入对事宜,讨论修政事攘夷狄;他们的书信来往,主要是互通书籍文献,求《易传后叙》《传易堂记》等,论及《太极说》,并就《东、西二铭》以及庙制等交换见解。淳熙三年(1176)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朱熹、吕祖谦在常山石崆寺召开三衢之会前夕,汪应辰在常山七都去世,朱熹赶赴现场哭祭,撰《祭汪尚书文》曰:“惟公学贯九流,而不自以为足。才高一世,而不自以为名。道遵德备,而不自以为得。位高身重,而不自以为荣。”并作《挽汪端明三首》,其一曰:“圣王兴炎运,明公起妙年。材推汉庭右,学自北方传。出入丹心壮,安危素发鲜。空馀题剑在,光烛旧林泉。”其二曰:“旷宇元无际,孤标自不群。物情良有寄,谗口讵堪闻。未许时明政,犹堪史阙文。衣冠忽长夜,馀子谩纷纷。”其三曰:“先友当年盛,斯文元祐徒。艰虞共流落,存没半鸣呼。顾我真无赖,逢公幸不孤。祗今还一恸,即此是穷涂。”此三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追忆汪应辰在游学、履职、生活过程中一些重要节点的表现,突出展现了汪应辰的忍辱负重、忠诚担当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集中表达了对汪应辰的深切悼念之情。之后,朱熹还曾为汪应辰两个儿子作《熹次延之(即尤袤)年兄韵敬题绍德庵(在常山七都,乃汪应辰为母守孝之庐)真如轩写呈伯时季路二兄》,诗曰:“先生可是爱吾庐,来往邻庵几闰馀。柏下竟开千岁室,竹间犹插万签书。悲凉共识临风处,游戏谁知落笔初。寄语山灵勤守护,莫将题柱比相如。”再一次表达了对汪应辰的深切缅怀之情。
常山另一位深受朱熹敬仰和怀念的名人是儒林前辈江纬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 据明弘治《衢州府志》卷之九记载,“江纬(约1060约1137),字彦文,常山(江村)人。 元符三年(1100),以太学内舍生上封事,哲宗召对称旨,赐进士及第。 侄少虞、少齐、汉皆从学焉。 时踵门而至者汪藻、程俱、李处权、赵子昼。 作者七人,擢科显仕。 时人指为文中虎,遂扁讲学之所曰: ‘七贤堂(或曰七虎堂)’。 绍兴间(应为建炎间),纬任太常少卿,以言事忤时,归老山林。 从游诸贤闻风翕然来归,游适所堂有《春日书怀》唱酬之作……南轩张栻亦来庚和云中。 ”可见,江纬不仅是当时的常山名人,而且其创办的讲学之所“七贤堂”影响深远。 江纬去世后,朱熹曾应邀观望其遗留下来的“七贤堂”,并于事后作《寄题江氏七贤堂》(清雍正《常山县志》所载“后张南轩、朱晦庵皆和焉”应包含此诗)。 诗曰: “千里相思月满天,故人茅栋结华川。 乡童也识文中虎,高节清风播七贤。 ”既表达了对故人江纬的敬仰和思念,又深刻赞赏了江纬结庐乡间开场讲学的儒士之风。
二、题诗三衢名画
据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迎建《论朱熹的题咏、题画诗》一文考证,南宋大理学家、大诗人朱熹曾作有不少题画诗,其《朱子可闻诗集》中题画最多的是为祝生所题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祝生名次仲,字孝友,徽州太平县人,南宋著名画家和书法家,工山水、善草书。其婿徐珙,常山县人,【南宋著名刻工,尝先后役事两浙茶盐司刻《周易注疏》《礼记正义》、江东漕司刻《后汉书注》等,并主刻朱熹《家礼》(五卷本·宋刻杨注附图本),徐珙妻祝氏也是当时著名画家】,因而祝生随女婿归居三衢。朱熹曾多次来到三衢为祝生题画,其中较早的题画诗有《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该诗“六言一绝”曰:“春晓云山烟树,炎天雨壑风林。江阁月临静夜,溪桥雪拥寒襟。”“五言四咏”其一曰:“天边云绕山,江上烟迷树。不向晓来看,讵知重叠数?”(一、二句对仗写画中景——江上凄迷之烟树;三、四句以反问发议论,若要知山峦重叠之数,须晓来观江山之景方得清晰)。其二曰:“炎蒸无处逃,亭午转歙赩。万壑一奔倾,千林共萧瑟。”(起句写炎蒸时人无处可逃,次句加重说中午更加酷热;三、四句转以对仗写林壑转凉的萧瑟之景)。其三曰:“草阁临无地,江空秋月寒。亦知奇绝景,未必要人看。”其四曰:“茅屋无烟火,溪桥绝往还。山翁独乘兴,飘洒一襟寒。”不久,朱熹又作《祝孝友作枕屏小景以霜馀茂树名之因题此诗》云:“山寒夕飙急,木落洞庭波。几叠云屏好,一生秋梦多。”(前两句写画屏秋景,后两句申画面无法能言之义——在秋梦之多,频频梦游洞庭波也)。绍兴末年,朱熹又以五律叠用韵作《题祝生画呈裴丈二首》,其一云:“近代丹青手,心期良独难。夫君偏有思,妙处却无端。堂上三湘远,人间五月寒。空囊今有此,不用一钱看。”(先慨叹近代画家的画,难知其意。但夫君祝生偏偏是妙于用意而有情思的人,画到妙处,无端而来。堂上所挂的山水画,画的是遥远的三湘风光,画面却令人感到人世间五月的寒冷。末联言裴丈钱袋空空而收有此画,不必花钱观画。全诗赞扬祝生画艺超群而能慷慨重义)。其二云:“斗酒淋漓后,颠狂不作难。千峰俄纸上,万景忽豪端。石瘦冈峦古,林深烟雨寒。苍茫无限意,俗眼若为看。”(前四句描写祝生在饮斗酒之后,意兴淋漓,癫狂作画,不为难事;俄顷之间,千座山峰出现在纸上,万种景象忽然涌现其笔端。后四句言画中石瘦而冈峦古,林深而烟雨寒;无限苍茫之意,俗眼怎能识得出来。整首诗,“俄、忽”二字灵劲飞舞,“千峰”句奇特,“万景”句旷邈,“石瘦”联状出具体生动景象、颇多意趣,“苍茫”联议论有力、简直可继杜甫)。十年后的乾道年间,朱熹再次来到三衢,终于见到了祝生,还作有七古《题祝生画》诗云:“裴侯爱画老成癖,岁晚倦游家四壁……问君何处得此奇,和璧隋珠未为敌。答云衢州老祝翁,胸次自有阴阳功……昨来邂逅衢城东,定交斗酒欢无穷……尔时闻名今识面,回首十年齐掣电……为君多织机中练,更约无事重相见。”全诗共24句,以祝生的画为中心,从讲述裴侯(即前诗所说的裴丈,字文正,崇安人)爱画成癖切入,运用侧面烘托、插叙、倒叙、问答等手法,写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既赞美了画家祝生的才能,更有画家祝生的音容风神。
从 朱熹的此类题画诗看,大多充溢情趣景趣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 从中可见他深明诗画同源之理,具有很高的艺术品鉴能力; 而且可以见到他的真性情——情感深厚、爱憎分明。 读着读着,我们还能深深地感觉到他对三衢(包括对常山)的一片深情。
三、赞誉常山贤良
一是盛赞常山乡贤赵鼎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据史料记载,朱熹曾对南渡时举家迁居常山、卒后归葬常山的赵鼎丞相(谥忠简)作出中肯的评价说:“赵丞相,中兴名臣一人而已”“意思好,又孜孜汲引善类。”绍兴二十六年(1156)正月,朱熹在同安县学(今属福建厦门同安区)建赵忠简祠,以祀故相赵鼎(见《朱熹年表》)。在朱熹眼里,赵鼎是位顶天立地“动关国政”的元臣故老,对其一生事迹作出行状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他晚年曾为无力撰写赵鼎行状而感到愧疚不安,在转托陈傅良为作之后,还于多封书信中为此事作出解释。在《朱子文集》卷六十四《答赵郎中(赵鼎孙子)》书云:“熹伏蒙垂喻先正忠简公行状,不胜恐悚。此事初以令兄提举郎中见嘱之勤,不合容易承担。既而精力日衰,失前忘后,记事作文,比之昔日倍觉费力。况此事体之大,不唯先丞相一身之德业难遽形容,而事关国论,将来史官所据以垂万世者将在于此,自度恐终不足以办此。今陈丈君举(陈傅良)郎中精敏该洽,词笔高妙,皆熹所不能望其万一者。若举而属之,公论无不以为宜者。而熹托契门下既久且厚,固无形迹之嫌也。”在清朝李佐贤编刻的《书画鉴影》卷三《朱文公手札卷“第一札”【据考写于绍熙五年(1194)正月】》中,朱熹曰:“卅年前,率尔记张魏公(张俊)行事,当时只据渠家文字草成,后见它书所记多或未同,常以为愧。故于赵忠简家文字初已许之,而后亦不敢承当,已恳其改属陈太史(陈傅良,时任中书舍人)矣,不知今竟如何也。……若无性命之忧,则岂敢有所爱于先世恩契之门如此哉。俯伏布恳,惶恐之剧!”庆元二年丙辰(1196),朱熹作《跋赵忠简公帖》和《再跋赵忠简公帖》,又在记载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褒言赵鼎为相时的正直和仁恕。
二是盛赞常山乡贤翁蒙之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 朱熹所作《司农寺丞翁君墓碣铭》,一开始即重点记述了翁蒙之在任常山县尉期间,集“仁、智、勇”于一身,义救丞相赵鼎亲人的英勇事迹; 接着又以举例介绍的方式,说明翁蒙之从小就养成孝悌仁恕的良好习惯,一直具有仁爱孝顺优良品质,并且荫补外任之前即已扬名在外; 最后作铭,盛赞翁蒙之曰: “仁全故家,知折奸谋。 勇蹈大难,贲 育 其俦。 伟哉若人,躬此达德。 俛哉终身,靡有回遹。 无 曰斯邱,四尺之崇。 忘私 起 懦,千载高风。 ”
三是赞许常山乡贤江泳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据清光绪《常山县志》卷四十九《人物志·理学》记载,“江泳,字元适,宋登仕郎,从江山徐逸平学,又数与朱子往复论难……祀乡贤。”朱子《答柯国材书》云:“近衢州江元适泳以书来,云顷岁独学,尝窥求仁之端。又谓须明识所谓元者,体诸中而无疑,则道之进也,化也,基诸此矣。此论似非苟然。江君未相识,书多好议论,亦一老成前辈也。”可见,朱熹对江泳赞许有加。
另外,朱熹对常山贤良的赞誉,还散见于一些族谱宗谱的记载之中黄冈道教灵符网请符。比如芙蓉章舍《王氏族谱》记载,朱熹曾对王氏子孙赞誉曰:“沔之、沩之,熙宁、元丰间并掇巍科,功业隆盛,琼乎,莫与媲美。熹亦切景行之思焉。”综上所述,朱熹对常山可谓情深意长。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看八字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咨询道教符咒 咨询师父微信: sanqingge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咨询道教法事 咨询师父微信:sanqingge8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194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