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古代虎符调兵制度漏洞有多大?从三国演义的一个战例可以看出

符咒网    2023-03-21    86

下面从三国演义的一个战例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看虎符制度的漏洞!尽管防范严密,但防不胜防!因盗用虎符而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历史上有很多!把一些帝王坑得不轻!

现代如此严密的防伪制度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都有可能被破解,更何况是古代的虎符?

下面我来为您详细解答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一、貌似完美的制度设计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古代帝王为了维持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设立了虎符,这是一种用以调兵遣将的兵符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虎符相当于军队的令牌,一般是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的形状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虎符是一种古代信物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用金或铜制作,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相合。其非常精美的制作,一般人难以仿冒。制作完成后,把这一块完整的虎符, 再分为两半,把右边的这一块,由帝王亲自保管,把左边的这一块,交给自己绝对信任的统兵将帅保管。

这种制作非常精美的金属制品,被分成两半,子母口相合,形状很不规则,因此对其中的另一半,非常难以假冒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如果有人企图仿制虎符,则必须详细了解其外观,大小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但不可能有现成的虎符,让你去仿制的。虎符上又有写的文字,以及不规则的凸起图案。凭借记忆,根本无法仿制成一模一样。

调兵遣将时,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被劈开的部分,能够完美合在一起,成为一块完整的虎符,持完整的虎符者, 才能够获得调兵遣将的大权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而帝王们对虎符这个极其重要的、能够直接调动军队的物品,也是进行秘密保管,一般人根本无法得到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应当说,这在古代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完美的设计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如果将帅想造反,得不到皇帝持有的另一半兵符,无法调动军队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如果有人谋杀皇帝,就算从皇帝身边得到了另一半兵符,但他如果不能从皇帝信任的将帅那里得到配合,也无法调动军队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但一旦拥有了完整的虎符,就拥有了调兵遣将的权力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除非帝王本人亲临现场调兵遣将,否则,持有完整兵符者,即可以调动军队。

漏洞就在这里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但帝王本人亲临现场,即具有最高权威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持有完整兵符者,也必须服从。

这种调动军队的制度,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但是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后来中国历史上,却没有继续沿袭这种制度,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盗用虎符,或者虎符制度不完善,而发生诸多重大事件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汉朝延续了秦朝的制度,藩国必须拥有完整的虎符,才能发兵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但这些藩国的诸侯王们,时间日久,拥有属地内的财政权和用人权,从而在其诸侯国国内,形成权威,从而在事实上,调动本诸侯国内的军队不再需要中央王朝的虎符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因此,汉朝虎符对诸侯国的兵权限制形同虚设。

西汉吕后死后,齐王刘襄起兵叛乱,之后诛杀诸吕,汉文帝继位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齐王发兵,没有使用虎符。

当时,朱虚侯刘章在京城,派人偷出长安城,献出一条计策,让他的哥哥齐王发兵,自己和东牟侯做内应,诛杀吕氏族人,并立齐王为皇帝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齐王采纳了这个计策,并和他的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等人,暗中谋划出兵长安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齐国相召平,是中央直接派来的官员,所以听到这件事,就发兵意图制止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魏勃骗召平说:“您放心吧!大王就算想发兵,也并没有朝廷的虎符验证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相君您现在领兵围住了王宫,这是一件好事。我请求替您领兵,护卫齐王吧!”

召平相信了,就让魏勃领兵围住王宫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想不到,魏勃一旦领兵,立即派兵包围了召平的相府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召平后悔莫及,说:“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呀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自杀而死。

据《汉书》:

齐王闻此计,与其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阴谋发兵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齐相召平闻之,乃发兵入卫王宫。魏勃绐平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也。而相君围王,固善。勃请为君将兵卫卫王。”召平信之,乃使魏勃将。勃既将,以兵围相府。召平曰:“嗟乎!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遂自杀。

于是,齐王让驷君做国相,魏勃任将军,召集齐国的军队,准备进攻长安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齐王又派祝午去忽悠琅邪王:“吕氏叛乱,齐王发兵想诛杀他们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但齐王太年轻,经验不足,不懂得征战,现在愿意把整个封国的兵马都托付给大王。由大王领兵西进,平定关中之乱。”

老糊涂琅邪王居然相信了,就去见齐王,被齐王扣留,并趁机掌握了琅邪国的军队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在这里,齐王完美地避开了虎符的限制,招集了本国和琅琊国的军队,发兵京城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诛杀诸吕后,齐王却并没有能当成皇帝,在各方势力的平衡下,最终代王刘恒上位,这就是汉文帝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此处不展开讲。

汉文帝时,济北王刘兴居起兵叛乱,也没有受到虎符的限制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由于藩王平时养兵练兵,都能轻松发兵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据 《史记·吴王濞列传》:

七国之发也,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发二十余万人。南使闽越、东越,东越亦发兵从。

七国之乱,吴王下令全国:“我已经六十二岁,亲自统率军队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我的小儿子才十四岁,也身先士卒。所以,你们要以我为榜样,也就是说,14岁以上,62岁以下,都要出征!”因此征发了二十多万人。发兵没有需要虎符。

之后七国之乱失败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参与叛乱的胶东王辩解:“我们不是为了造反,是为了清君侧,我们是担心晁错把国家搞乱!”

这个说法立即遭到反驳:“你们出兵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没有皇帝的诏书和虎符,有何话说?”

发兵的程序严重不合法,胶东王无话可说,于是胶东王自杀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另外还有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史记》中记载的“窃符救赵”故事,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由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魏国的兵权,大破秦兵,救了赵国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操赤壁之战战败,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赵云夺城,俘获了守将陈矫,并取得了虎符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之后,根据诸葛亮的计策,又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张飞趁机袭取了荆州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夺取荆州后,又采取同样的计策,调出了襄阳守军,关羽趁机袭取了襄阳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诸葛亮用一个虎符,调开了曹兵,用计夺取了三座城池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气得周瑜“金疮迸裂”。

忽然探马急来报说:“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星夜诈调荆州守城军马来救,却教张飞袭了荆州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又一探马飞来报说:“夏侯惇在襄阳,被诸葛亮差人赍兵符,诈称曹仁求救,诱惇引兵出,却教云长袭取了襄阳。二处城池,全不费力,皆属刘玄德矣。”周瑜曰:“诸葛亮怎得兵符?”程普曰:“他拿住陈矫,兵符自然尽属之矣。”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

由此可见,“虎符”这个制度,漏洞很大,如果被别人利用,可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兵变,都没有使用虎符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因此,虎符这个东西,只能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让帝王有效地控制军队。

“虎符”的演变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魏晋南北朝时期,调兵遣将仍然习惯使用虎符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虎符到了隋代,一般被称为麟符,除了调兵遣将,有了更多的功能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到了唐代,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将“虎符”改为鱼符,又称兔符、龟符(根据令牌动物形状的不同而称,不再使用老虎的形状)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这是隋朝的一项发明,唐高祖李渊将此制度予以完善。

据《隋书·高祖纪》记载:

“开皇九年,颁木鱼符于总管、刺史,雌一雄一......十年,冬十月甲子,颁木鱼符于京师官五品以上......十五年,五月丁亥,制京官五品以上佩铜鱼符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隋书》是唐代魏征等人编著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到了唐代,已经不再使用“虎符”的称呼了。

鱼符也分左、右两半,中间有“同”字形榫卯相契合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左符放在内庭作为“底根”;右符由持有人携带作为证明。

鱼符的作用,除了调兵遣将,还起到其他身份证明的作用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比如官员到异地任职,出入重要场所的通行证,等等。

宋代以后都使用“牌”,比如宋高宗赵构发的12道金牌,明代的牙牌,清朝的腰牌等等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宋代以后的皇帝,更加着重于管人用人,而不过分依赖于某一件信物襄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197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