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乾隆的偏见:年轻时的乾隆皇帝还是很有作为的
帝王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弘历
年号:乾隆
在位:1735~1795
享年:89岁
庙号:高宗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陵寝:裕陵(清东陵)
子女:16子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8女
皇后:富察氏
继位人:颙琰(嘉庆)
青史语录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于斯为盛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享祚之久,同符圣祖,而寿考则逾之。自三代以后,未尝有也。” ——《清史稿·高宗本纪》
整顿吏治 惩治贪腐
由于乾隆帝大赦天下,把雍正年间因贪赃被革职的官吏一齐复职,对案不予追究,放松对官吏的考绩,结果吏治又坏,贪风再起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乾隆觉察后,又开始严肃处理侵贪案件,将性质严重,核实无误的犯即行正法。
在清朝时,往往每两省或三省设一总督,每一省设一巡抚,除山东、山西、河南专设巡抚而不设总督,直隶、四川专设总督而不设巡抚外,其他的省份都有总督和巡抚同在一城中的现象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乾隆发现总督和巡抚之间各立门户,互相倾轧、排除异己,引用私淑,而对于地方的政务却互相踢皮球,让下级官员无法认真施治。新督抚一旦上任,便开始极力宣扬前一任在此任时政务如何废弛,民生多么凋敝,甚至胡编乱造,信口雌黄。如果前一任是因升迁而调走,则必大肆称颂其成绩,即使有钱粮亏空之事,也甘愿为他赔垫。督抚等等诸多积习,乾隆早已了解细末,他决定要不断地给督抚们敲敲警钟,勒紧其颈项,让一些违纪的大员们悬崖勒马。
乾隆对贪官惩办十分严厉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乾隆二年(1737),山西学政喀尔钦在布政使萨哈谅支持下贿卖文武生员一案被揭露。乾隆为之震惊,降旨将喀尔钦斩立决,萨哈谅斩监候。
喀尔钦一案未了,六年(1741)三月,左都御史刘吴龙义揭发浙江巡抚卢焯在处理嘉兴府桐乡县汪姓分家案件时,贪赃枉法,银5万两,该知府杨景震3万两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九月,总督那苏图参奏,荆宜施道姜邵湘“管理荆关税务、肆志贪饕,横征暴敛,侵蚀冒销,饱其欲壑”。荆关税课每年还有余银3万余两,姜邵湘年侵吞几及一半。接着,又发生浙江巡抚常安案等等。
总的来看,当时的问题严重,但乾隆惩处贪官污吏也雷厉风行,不但对地方官毫不手软,而且对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更是从重惩处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官员终身制,能官不能民,能上不能下,似乎是封建社会司空见惯的风气。而在乾隆帝那里,却对此有所遏制和改变,他属下的高官显宦沉浮升降,都不能保证一帆风顺。
乾隆五年(1740)十月的一天,北京城内死了一个凿石匠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死者名叫俞君弼,生前在工部以凿石为业,早年丧子,嗣孙年幼,晚景凄凉。而出乎意料的是丧事办得非常像样,内阁学士许王猷亲自主丧,詹事府詹事陈浩四处照应,大学士徐本、赵国麟亲往吊祭,张廷玉也派人送柬慰问,全城为之轰动,街头巷尾议论纷。
不久,这件事就作为官吏贪赃枉法的案件被了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俞君弼原充工部凿匠,积攒大笔家资。他病故无子,其义女之婿许秉义图谋占有其家产,竟以婿名主丧,因与内阁学士许王猷联宗,托他遍邀汉九卿往吊,欲借声势弹压俞姓族人,于是达官贵人往者颇多。乾隆以清朝统治者的眼光视这些人“身为大臣,而向出身微贱之人俯首拜跪,不成国体,著传旨严行申饬”(《清高宗实录》第129卷)。但是,转到第二年三月,“直陈无隐”的仲永檀进一步密奏,指出这是一起重大的官员案件,兵部尚书兼九门提督鄂善至万金(自认白银千两),侍郎吴家骐亦曾得俞姓银钱2500两,等等。
乾隆开始不大相信仲永檀所奏是实,经过怡亲王、和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徐本、尚书讷亲、来保等人按治得实,终于将鄂善处死,许秉义论罪如律,许王献、吴家骐、陈浩被革职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高级官员的下马还有刑部尚书傅鼐。傅鼐的官运,说起来很复杂。在康熙朝的时候,他官运亨通在雍正朝时候,他一开始遭到打击,但是傅鼐善于玩弄权术,他尽量让皇帝感觉自己还是无害的。雍正晚年,政局比较稳定,雍正又启用一些过去冷淡过,甚至打击过的官员,其中就包括傅鼐。到了乾隆朝,乾隆元年的时候,傅鼐得到重用,官至兵部尚书,还兼刑部尚书。但是,到了乾隆三年的时候,傅鼎出事了。乾隆不但罢了他的官,还把他投入狱中。案发是因为在乾隆元年的时候,他的家人仗势向商人王慎德索贿2500两。
像惩处鄂善、傅鼐一样,从二十年开始到四十年间,乾隆还处死了10余名职位很高的巨贪,如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布政使钱度、山东巡抚国泰、陕甘总督勒尔谨、浙江巡抚王亶望都被赐死、正法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慧哲皇贵妃的亲兄高恒担任内务府总管,侵贪两淮提引,慧哲皇贵妃亲侄高朴担任兵部右侍郎,滥索金宝、盗卖官玉,乾隆帝也都未予以宽待。
乾隆帝重视吏治,不但表现在肃贪反腐的行动上,还表现在重视官吏的选拔上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他强调官吏应该年富力强。55岁以上的官吏要详细甄别,65岁以上的官员要带领引见,能否继任他要亲自定夺。他将不称职的官吏分成8类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软无力、不谨、贪、酷,并给予不同的处理。另外,乾隆选官还很注重考绩。在乾隆一朝,因考绩不合格受到降级或处分的官吏达6万多人。为了整顿吏治,乾隆帝严格运用“京察”、“大计”考核官吏。过去那些不用考核的藩臬(布政史与按察司),乾隆帝也要考绩,他要京官以密折报告属吏是否贤良。
打击朋党
改革吏治,光杀贪官还不够,还要诛朋党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中国封建社会各朝各代,都有朋党、帮派,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朋党现象,有其社会根源。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宗法社会。一个人立于社会,并非孤立,在他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戚关系、乡党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徒)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帮会关系、同志(道)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的社会资源。聪明的人,运作得好,前途无量。
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能见到中国人在忙着拉帮结派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像一个个勤奋的蜘蛛,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网络。网络越大、越结实,捕获就越多,甚至能被这张网推到风口浪尖,登上皇帝宝座。要惩治贪官,必须先搞清楚贪官后面的保护伞有多大,前后左右铁杆关系有多硬。否则贪官扳不倒,反倒捅了个马蜂窝。所以,朋党为祸,一直是历朝皇帝头疼的问题。
为了禁止朋党,雍正一朝屡兴大狱,如允禩、允禟案,隆科多案,年羹尧案,以及查嗣庭、谢济世、陆生楠案,虽然各有所指,案件具体内容不同,有时也用其他的名目如文字狱等,但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在禁止朋党的名义下发动的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当然禁止朋党是一回事,不断结成朋党又是一回事。所以到了雍正逝世,乾隆即位,朋党依然继续存在,当大臣们因为结成朋党而与“乾纲独揽”的皇权发生矛盾时,乾隆也就发动了一次次打击朋党的运动。
允禄是康熙帝第十六子,雍正元年奉旨过继为庄亲王博果铎之后嗣,袭封庄亲王,这在当时被看做是雍正对他的仁慈与厚爱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后来乾隆继位,允禄与康熙帝第十七子允礼同被雍正遗命授为辅政大臣。乾隆三年,不时与自己争风头的允礼去世后,允禄的地位在宗室王公中更是鹤立鸡群,无人出其右者,引得不少宗室王公来讨好他。尽管允禄不顾忌地收买人心,然而他在乾隆心目中“乃一庸碌之辈”,能力有限,并没有什么作为,处理政事模棱两可,也不会对皇权造成太大威胁,因此对他的行动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后来,允禄和理亲王弘皙(废太子允初之子)、火器营都统弘升(恒亲王允祺之子)、弘昌、弘皎(恰亲王允祥之子)、弘普等人结成一个小集团之后,乾隆就不得不提高警惕并注意防范了。
弘皙“自以为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气”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弘升在雍正朝获罪圈禁,后被放出在家思过,乾隆继位后加恩任命他为火器营统领,仍不知感恩悔过,“但思暗中结党,巧为钻营”。弘昌“秉性愚蠢”,自小不服管教,到处惹是生非,其父允祥不得不奏请将他圈禁在家以避祸。允祥死后解除圈禁,乾隆封他为贝勒。弘皎“乃毫无知识之人”,跟风附和的本事倒是不错。弘普是允禄之子,当然追随父亲行动。
这些“不守本分”之流聚集在允禄周围,“渐有尾大不掉之势”,对乾隆的皇权构成威胁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四年九月,乾隆首先以弘升“挑动事端,使我宗室不睦”的罪名将其逮捕,交宗人府审问,再经进一步调查,于一个月后,又以“结党营私罪”革去允禄的亲王双俸及议政大臣、理落院尚书职务。弘皙、弘昌、弘普分别被革去亲王、贝勒、贝子封号。
后来弘皙有一个亲信叫福宁的,告发弘皙犯有弥天大罪,因为他听信安泰邪术,妄称祖师显灵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乾隆大怒,责令继续追查,安泰又供出“弘皙曾问过准噶尔能否到京,天下太平与否,皇上寿算如何,将来我还升腾与否”等语。这表明弘皙不仅结党营私,还企图复辟,而且已经开始行动了。经平郡王福彭等继续审出,弘皙已经仿照管理宫廷事务的内务府之制,俨然以皇帝自居。乾隆的担心变成了现实,遂将弘皙在景山东果园永远圈禁,允禄因此再次被痛斥。允禄经此打击,再也不敢过问政治,后来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数学、乐律上,成了古乐专家。其他宗室王公也多以书画诗赋自娱。
乾隆对另外两个辅政大臣鄂尔泰、张廷玉植党营私的问题也早就察觉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鄂尔泰一人得道,家族势力大为膨胀,弟弟鄂尔奇雍正时已担任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子侄多半为总督巡抚,如鄂容、鄂实、鄂弼、鄂宁、鄂昌、鄂乐舜,可谓满门显宦。鄂尔泰主要以地方满人督抚和京中部分汉官为主,组成政治小集团。张廷玉的子弟也多为达官要职,“张氏登仕版者,有张廷璐等十九人”。张廷玉的势力则主要在内阁六部,他的党羽主要是科举出身的汉九卿和汉人督抚。
乾隆一直在等待机会对鄂尔泰和张廷玉加以惩治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古州发生苗乱,办理苗疆事务大臣张照密参鄂尔泰办理不善所致,乾隆批示“鄂尔泰之功过,将来事竣之后自有定论”,不置可否,实际上就是默认张照所说非虚。不久又指示其他大臣对于鄂尔泰、张廷玉“亦不可以其所言,尽以为是”,表明他对这两位辅政大臣并非绝对信赖。但当年乾隆毕竟羽翼未丰,鄂尔泰、张廷玉是满、汉大臣的领袖人物,乾隆初政要稳定大局,还少不得他们的支持。另外,乾隆为皇子时,鄂尔泰和张廷玉是上书房总师傅,有训诲之劳,情面不能马上撕破,所以乾隆还在许多场合对二老臣优礼有加,以示用人不疑。
到乾隆五年时,经过一番内修外治,国家安宁,乾隆帝的政治威望已经大大提高,根基牢固,完全可以着手解决鄂、张朋党的问题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恰巧这年四月,河南巡抚雅尔图要求将田文镜从本省贤良祠撤出,雅尔图之所以有这一请求,是因乾隆曾命令直隶总督李卫死后入贤良祠,乾隆以此为突破口,公开揭露鄂尔泰、张廷玉遍植私党、干预朝政。他说“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乃皇考简用大臣,为朕所倚任,自当思所以保全之,伊等谅亦不敢有党援庇护之念”,乾隆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前朝所谓“模范督抚”,田文镜不如李卫,李卫不如鄂尔泰,“鄂尔泰慎密之处不如张廷玉”,三人中没有一个让他非常满意之人。
他还公开警告鄂尔泰,“岂非告退闲居,而朕特用之大臣乎”以后若敢播弄是非,定惩治不贷,从今往后,要公忠体国,不得包庇私党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同时也向那些依附鄂尔泰、张廷玉的满汉大臣们敲起警钟,“鄂尔泰、张廷玉,乃皇考与联久用之好大臣,众人当成全之,使之完名全节,永受国恩,岂不甚善。若必欲依附逢迎,日积月累,实所以陷害之也当仰体朕心,益加敬谨,以成我君臣际遇之美”。在乾隆打击朋党中,鄂尔泰及其党羽首先受到惩治乾隆七年十二月,左副都御史,仲水檀临行前,“以密奏留中事告大学士鄂尔泰子鄂容安。”
此事被揭发出来,乾隆命严严加审讯结论,有所谈劾,无不预先商酌,暗臣只按“泄漏机密事务律论罪”臣只按“泄漏机密事务律论罪”,乾隆是追查他的结觉曹私,于是重新刑讯,并要求将鄂尔泰-同革职拿问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乾隆因为鄂尔泰“为受遗大臣”,不好深究,给鄂尔泰降级。仲永檀死于狱中,鄂容安革职,含有从宽处理之意。十年,鄂尔泰病逝,其党不散,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相对来说,张廷玉为人小心谨慎,不像鄂尔泰那样锋芒毕露,投人以柄,所以釜评说“鄂尔泰慎密之处不如张廷玉矣”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乾隆六年有左都徇史刘统勋上疏,成张、姚二姓,张家有张廷璐等]9人登仕版,姚家有姚孔银等]0人为官重,而“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窃闻舆论动云“张、姚二姓占半音专”。乾隆对于刘统勋的意见很是赞同,所以将他的奏折宣读给大臣们,还要求张廷王本着“闻过则喜”的态度诚恳接受,因为“今一经察议,人知谨饬,转于廷玉有益这实际就是在给张廷玉以严厉瞥告。
张廷玉宦海沉浮几十年,当然不想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从此更少抛头露面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直到乾隆十四年。张廷玉年老致仕,才终于和皇帝爆发正面冲突。张廷玉“以世宗遗诏许配享太庙,乞上一言为券”,跟皇上说这宗遗诏许配享太庙,乞上一言为券”,跟皇上说这样的话其实是很失礼的、但乾隆产有多说什么,而是当即表示同意。可是第二天,张延玉仅派其子张苔澄入朝谢恩,乾隆可就生气了,当着军机大臣傅恒利汪由敦的面大发雷霆,传谕“当面诘费”。但圣旨还没等发出去,张廷玉已入朝谢恩。原来汪由数出怅延门下,事先给张延玉通了消息。乾隆知道后非常生气,下诏解除汪由数协办大学士利刑鄙尚朽职,仍在尚书任上赎罪。
当时,乾隆看到张廷玉就来气,正好借此机会大肆羞锤张延玉,“试思太庙配马皆佐元勋,张廷玉有何功绩勋献,而与之比肩平?鄂尔泰尚有经度苗疆成就,而张延所长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不过谨慎自将。传写谕旨,朕诗所谓两朝纶阎谨无过耳!”骂完还觉得不解气,就俞令削去张廷玉伯厨。以大学士原衔休致,虽仍准配享太庙,但又一再说“实不当配宗,其配享实为过分”。这件事刚刚消停不久,皇长子突然死了。
皇长子本是张延玉的门生,可是张廷玉并没表现出悲伤的样子,乾隆心想就算你不买我面子,难道连师生的情谊也毫无所谓吗乾隆很不高兴,记下一仇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同年,张廷玉的亲家公朱荃在当四川学政期间收赂,此时落水死去,有人举告其生前之罪。东窗事发,张廷玉牵连致罪,受到罚钱、收房充公的惩处。最后,当张廷玉以八十四岁高龄去世的时候,乾隆总算大发慈悲,命仍“配享太庙,谥文和”,得以保住死后声名。
【作者简介】
惜何昔,90后自由撰稿人,偏爱历史,希望可以在历史的往事中汲取精神食粮,借古鉴今交到更多知音朋友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有多困难,都要坚强地抬头挺胸,告诉所有人,你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往期精彩】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狠”皇帝雍正——铲除兄弟 加强皇权
→ 雍正朝最大的文字狱——吕留良案
→“九子夺嫡”的胜利者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铁腕皇帝——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 集权崇道白银道教灵符网请符,突然辞世——雍正皇帝驾崩之谜
→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清圣祖康熙皇帝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212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