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几千年的寺庙把商业化玩明白了吗?

符咒网    2023-01-13    14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财观二姐

10月29日,有媒体报道,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一寺庙总共被盗7万多元的香火钱,嫌疑人是寺内的僧侣,报道说是该僧侣原本是商人,为了还债,选择当僧人偷盗香火钱。这条新闻,一下子把二姐以往对寺庙僧人的印象拉到了谷底,这就是所谓的我佛不渡有“元”人?

玩笑归玩笑,二姐作为“佛教爱好者”,平时也会去寺庙走走看看,发现现在不少寺庙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了。

不仅杭州永福寺有“慈杯”,舟山普陀山、天台国清寺也有囍德咖啡;今年杭州夏天最热的也不仅是40℃的高温,还有早起在灵隐寺排队买十八籽的热情;除了咖啡和文创,在杭州的一些寺庙里甚至还有健身房、养老宿舍;杭州尚且如此,那北京更了不得了。

据二姐所知,北京雍和宫香灰琉璃手串非常抢手,好多明星大腕都争相佩戴,甚至发展到有人专门在微信、抖音、小红书上做起了代购生意......

寺庙的商业化之路

上世纪70年代时,寺庙的经营还远没有现在这般多元,直到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一下子就刮起了一股“少林热”。在这样一股文化潮流下,少林寺果断抓住了崛起的良机。

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在1987年接替圆寂的方丈释行正,成为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开启了少林寺的商业化之路。

1998年,少林寺成立实业,经营少林禅茶和少林素饼生意,2002年,创办名为少林书局的出版,2007年,成立少林欢喜地有限,经营体育用品、文化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等,同时开始在少林寺常住院内经营餐馆;2008年,开办“少林欢喜地”的淘宝店,经营佛教用品、武术用品,甚至还与多家合作开发少林音乐、授权网络游戏IP…….

在释永信的带领下,少林寺几乎走出了堪为现在所有寺庙模版般的商业化之路——注册,进行商业业务经营,出售寺庙相关文化版权等等。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数据,从1997年到2022年,嵩山少林寺申请的商标已经达到惊人的706个,曾经还因注册商标过多而上过热搜。

在少林寺这样的先驱者开拓寺庙商业模式后,效仿者又走出了另外一条更加有意思的道路——做投资。

“最懂投资的寺庙”非上海玉佛寺莫属。

早在2009年,上海的玉佛寺就曾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启动“玉佛禅寺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向创业实体或毕业生提供贴息贷款,而“饿了么”便是其最初资助的项目之一。

虽然去年被媒体大肆报道后,玉佛寺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是项目资助,并非投资,但依然可见其寺庙的战略眼光。截至2020年12月,其资助的创业标的达到219个,资助总额达到了2000余万元。

不过,少林寺的投资数据也不小,天眼查显示,自1999年至2020年,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累计对外投资16家,最大单笔投资金额达1600万元,总额近8000万元。

这真的是把寺庙玩出了花啊。

商业化背后的“无形手”

寺庙的多重商业化之路,本质是由于多方的利益产生。

目前国内普通的寺庙,其收入来源主要分为四部分,门票、香油、功德箱、佛事收入。而商业化发达的寺庙,还会有额外的经营业务收入,有的还包括前面提到的投资和房地产业务等收入。

以少林寺为例,少林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门票和香火,门票约100元,每炷香200元。

2017年,嵩山少林景区游客接待量达到了350万人次,按照门票100元计算,当年少林寺门票收入就可达到3.5亿元,再加上香火钱,仅这两项,就可占到嵩山景区近九成的收入,不可谓不惊人。

只是对于寺庙本身而言,哪怕有高昂的收入,大多数却并不归属自己。

2015年,少林寺的3亿门票收入,其中有70%都归属政府所有,寺庙只获得余下的30%,而这30%的门票收入里,70%都得用于寺院建设,仅有20%用于僧人的生活,剩下10%去做慈善。

2014年《南京日报》就曾报道,少林寺的僧人薪水不高,每月只拿150到300元的工资,而方丈释永信就曾自述,每月的工资钱只有700元。而《2015年中国宗教调查报告》也统计了4383家宗教活动场所的数据,显示五大宗教教职人员月平均工资仅为506元。

可见过去常常网传的僧侣高薪并不真实,更多是僧侣满足个人基本的物质保障后,再作为吸金体为当地财政发展做贡献。

据媒体统计,曾经登封财政收入的1/3,都依靠少林寺的旅游收入,地方财政的1/3,也是依靠围绕少林寺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并且门票是其中重要的收入来源。

相关媒体报道,北京大学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娄玉烈就表示:“基本上,所有寺庙的门票收费都不是寺庙的决定,而是由当地政府的财政需求决定的”。所以寺庙的门票钱,收与不收,决定权不在寺庙,更多在于地方政府。

除了寺庙被政府主导,还有的寺庙也曾被私人承保,比如北京的潭柘寺和戒台寺,就在1997年被京西文化承保。潭柘寺和戒台寺在2014年共吸引了近90万游客,收入达到7516万元,这些收入也成为了当年京西文化40%多的利润。

而陕西宝鸡的法门寺景区,也曾在2014年被曝幕后操盘手为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并且被制定了盈利模式表。

信仰不被金钱流俗

如火如荼的寺庙商业化之路本来顺风顺水,却在2017年8月被突然叫停。

原来,河北易县的“奶奶庙”是一个由个人承包经营的村庄寺庙,在当时因为清华大学一名博士,在演讲中被称作“华北第一道场”而爆火。

在演讲中提到,寺庙里除了供奉释迦牟尼等佛教诸佛,还有孔子、耶稣、济公等各方大神,甚至还有手拿方向盘的“车神”、“车神奶奶”等等,而供奉得杂乱无章的原因,皆因该寺庙被村民承包后,为求牟利,而乱建神像。

并且,该庙在农历三月庙会期间,短短15天,就进账4000万元的流水,每年都能吸引近百万的香客。

一时间舆论哗然,对于寺庙被私人承包经营的讨论再次甚嚣尘上。

或许是乱象过于杂乱,国家宗教局联合多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开始生效。其中《意见》里,明确禁止投资,承包经营宗教活动场所,为愈演愈烈的寺庙商业化乱象,及时纠偏。

在国家部门的严格介入下,两年后,易县的奶奶庙也开始进行拆除,北京的潭柘寺和戒台寺,其所属的京西文化,也在后续完成了两寺的退市工作,原有的佛教名山上市计划也中途叫停。

然而寺庙的商业化虽不再被允许私人承包,但各方寺庙也在通过各种途径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去年9月,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 一个名叫@释慧海的账号,一天内涨粉55.6万,位列全平台第二,账号以禅意内容为主,禅意文案配上古色古香的寺庙飞檐视频,就有十几万点赞,如今粉丝已达千万,而这个账号就是浙江永康市普照禅寺的账号之一。

不仅如此,@灵隐、@普陀山上、@五台山禅心 @少林寺释延淀和他年仅4岁的小徒弟 @少林三宝等各大账号,都有不少的粉丝数。

这样的业务布局,除了可以给寺庙带来流量,帮助寺庙普及佛教相关知识,扩大影响力,还可以吸引更多人来访寺庙,增加寺庙营收。

相比较过往的商业化运作,这样的方式,虽然和以往靠流量赚门票的模式并无太大差异,但由于新媒体的宣传可以普及佛教知识,很好的做到了宗教场所与商业开发的平衡。

二姐认为,国内宗教与商业的平衡做得较好的,还得是北京雍和宫。

在管理上,雍和宫内部有两套管理系统,一套是宗教系统,叫做“雍和宫庙务管理委员会”,由住持喇嘛、副住持喇嘛等组成,负责日常宗教事务,另一套是北京市宗教局派出的“雍和宫管理处”,负责文物保护、安全、环卫等行政事务。

两套系统的所有工作都围绕雍和宫是宗教活动场所而展开,所有的门票收入都为政府的管理处所有,僧人的生活保障由功德箱的收入解决,政府对此不予介入。

这样的好处是进寺的门票虽然归属于政府,但宗教贡献全部取决于民众对寺庙僧侣的感受,并且雍和宫为信众开设的宗教服务大多免费,民众只需随缘乐捐。

这种商业服务由专业经营,宗教服务由寺庙僧侣提供的双轨制模式,为国内其他寺庙提供了一个地方旅游经济与宗教信仰双赢的参照物,加上国内愈来愈兴盛的寺庙新媒体业务,寺庙的未来方向也可以清晰的看见。

最后,二姐希望,国内的寺庙都能让神圣的信仰不被金钱流俗。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21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