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起义
一 黄巢起义的背景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晚唐时期,依靠神策军把持朝政的宦官势力逐渐庞大,专权日益严重,宣宗时期(846859在位)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唐朝一度有中兴迹象,然而,即位的唐懿宗荒淫享乐,放任宦官专权,使得局势更加混乱、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唐懿宗去世后,由年仅12岁的唐僖宗即位(872),唐僖宗与乃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宠信宦官田令孜,好音乐,喜宴游,每次出游内外随从达十余万人,所费不可胜计,加之连年对南诏用兵,百姓伤亡,流离失所,更加剧了唐朝的政权的动摇。
影视作品中的唐宣宗李忱
影视作品中的唐懿宗李漼
780年,唐德宗在位期间,恢复专卖制度,并开始实行两税法,两税法按夏秋两季征税收,故而得名,其主要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即是不再区分土户(本贯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两税法主观上是为减轻人民负担,将各种苛捐杂税统一为两税征收,然而,进入晚唐,随着财政吃紧,朝廷不仅征收两税,还又重新恢复两税法之前的各类税收,人民负担实际上比两税法实施之前更为沉重,由于两税法主要按照财产多少而非人口征税,因此反而使得土地兼并日益严峻,时人陆贽评论为“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夫以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徒,居然受利。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稻人安得足食,公廪安得广储?”,到了唐末,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流民问题也成为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咸通十四年(873),关东(潼关以东)大旱,颗粒无收,流民成群:“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许多地区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到了这个时候,统治阶级不仅不想办法赈灾,反而还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百姓活不下去,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早在唐懿宗即位的同年(859),浙东就爆发了裴逋领导的农民起义,被唐朝镇压下去,咸通四年(863),因驻扎安南的戍卒久久不能返乡,以庞勋为首的桂州(今桂林)戍卒揭竿而起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即晚唐著名的庞勋起义,这次起义历时一年多,攻取了徐州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交界的州郡,控制了江淮地区,切断了江南的经济通道,队伍发展到近20万人。“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唐代末期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正是由桂州戍卒起兵揭开序幕的。唐廷惊慌失措,调集二十万大军,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起义镇压下去,然而,更大规模的起义不久就再次爆发,乾符二年(875),私盐贩头目王仙芝在长垣聚众数千人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他吸收了许多庞旭起义的余部,采取流动作战,避实就虚, “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因此,势力迅速扩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庞勋起义
二 黄巢其人与黄巢起事
黄巢,山东曹州(今曹县,宇宙中心 我国四大城市之一,著名的北上广曹)人《新唐书,黄巢传》载:“黄巢,曹州冤句人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黄巢幼时,即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载: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成年后曾几次应试进士科,但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后便离开了长安,(民间传说其本来考中,但因贪官作梗最终被刷下),诗云: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乾符元年(874年),全国各地连年发生水旱灾,山东地区最为严重,麦才半收,秋季的庄稼几乎没有,冬季蔬菜太少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但自唐懿宗以来“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各州县又不上言灾情,致使“百姓流殍,无处”。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等聚众数千人,于长垣县揭竿而起。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与子侄黄存、黄揆、黄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黄巢军声势日益浩大。四方苦于苛征暴敛的百姓,及散居民间的庞勋旧部,争先投奔义军,“数月之间,众至数万”。乾符二年十二月,起义军围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乾符三年(876年)七月,平卢节度使宋威率禁军三千,甲骑数百及山东各地兵马同王仙芝的农民军战于沂州城下,大败王仙芝。宋威上奏王仙芝已死,就遣散了兵马回青州。王仙芝、黄巢利用有利时机,经过短暂休整,于八月进河南,逼近郏城(今郏县),不到十日破八县之地。唐廷用王铎代替宋威担任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以左散骑常侍
曾元裕
为招讨副使,镇守洛阳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令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选步骑2000人北上汝州(今汝州市)、
邓州
(今邓州市),扼守要道,凤翔节度使令狐绚和邠宁节度使李侃选步兵1000人、骑兵500人进驻陕州(今陕县)、潼关(今陕西潼关),企图阻止王仙芝、黄巢等西进,并进而聚歼农民军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起义军转而去往江淮,在今湖北地区采取流动作战,半年时间里,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广大地区流动作战,打得官军顾此失彼,迅速发展到30万人。
然而,这时,黄巢和王仙芝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王仙芝受唐廷诱降,准备接受招安,遭到黄巢及广大将士一致反对,甚至爆发肢体冲突,虽然迫于压力,王仙芝放弃投降想法,但黄,王二人就此分手,王仙芝坚持在湖北斗争,黄巢则率部返回鲁西,河南作战,唐廷重新启用宋威,曾元裕等人镇压起义,将主要矛头指向王仙芝所部,曾元裕率官军追击王仙芝,屡战屡胜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乾符五年(878)二月,王仙芝率领义军南下蕲州(治蕲春,今湖北蕲春北)。曾元裕穷追不舍,王仙芝义军激战失利,义军5万余人战死,王仙芝在突围中战死,余部由尚让率领投奔黄巢。
由于官军主力围剿王仙芝,使得在鲁西河南的黄巢所部获得喘息之机,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治今山东郓城),杀天平军节度使薛崇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三月,又攻陷沂州,人数达到数万人,不久,尚让率部投奔黄巢,两军会合与亳州,使得黄巢队伍更加壮大,尚让等推举黄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部署官员,初步形成政权,这时,随着王仙芝主力被消灭,唐廷重新将主力围剿黄巢,并调曾元裕等人北上,面对这一不利局势,黄巢决定避实捣虚, 采取流动作战方针, 实行顽强的攻势防御的军事战 略。并亲自率领 10 万大军, 在河南稍作休整, 就避 开唐军势力强大的中原, 长驱南下, 进行大规模的 南征。黄巢的大军渡淮而南, 攻和州( 今安徽和县) , 横渡天堑长江, 攻宣州, 从今皖南进入浙西。五年( 公元 878 年) 八月, 黄巢义军攻克杭州。在起义军攻打杭州的过程中,杭州地方官员钱鏐(日后成为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开国君主)曾使用计策,打败起义军,“如黄巢攻略浙东‚至临安,钱鏐曰:今镇兵 少而贼兵多‚难以力御‚宜出奇兵邀之,,乃与劲卒二十人伏山谷中,巢先锋度险皆单骑,伏弩射杀其将,巢兵乱,引劲卒蹂之,斩首数百级, 钱镠曰:此可一用尔,大众 至何可敌邪! ”但最终因兵少将微,无法坚守杭州,弃城而走。
九月, 黄巢义军攻占浙东首府越州( 今浙江绍兴) 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这时,唐廷派军事经验丰富的大将高骈率军镇压起义,起义军初战不利,为保存实力,黄巢率军开山路七百里,十月, 进入福建。 十二月, 相继攻占福建首府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 泉州,随后进入广东,乾符六年(879五月, 黄巢义军包围广州。九月, 攻占广州,俘虏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不久, 占领整个岭南地区。在攻破泉州后,黄巢对城内胡商展开大屠杀,杀数万犹太胡商,次年又克广州,再杀包括大食、犹太、波斯等胡商二十余万,其资财充作军需。
黄巢进军南方的战略,在现在看来是十分合理的,唐朝以关中为本位,东都洛阳为陪都,重兵集结于关中,河南地区,对起义军形势十分不利,南方唐军主力不多,藩镇较少,只有东川,西川,荆南,淮南,岭南等数个节度使,兵力不多,战力不强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且互不团结。“巢度藩镇不一,未足制己”因此,便于起义军发展。此外,王仙芝,黄巢曾以贩卖私盐为生,虽史书未记载王黄二人是否去过江南,但唐代的盐井大多在长江南岸,“唐有盐池十八,井六百四十”大都在东南沿海地区‚“吴、越、扬、楚盐廪至数千‚积盐二万余石。有涟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场‚嘉兴、海陵、盐城、新亭、临平、兰亭、永嘉、大昌、候官、富都十监岁得钱百余万缗‚以当百余州之赋。”,两人去过江南,且熟悉当地情况,可能性很大,加上江淮地区私盐贩卖十分猖獗,且与百姓相互配合,“江淮诸道私盐贼贩,多结群党”。“亭户冒法,私鬻不绝,巡捕之卒,遍于州县”。盐户与官府也形成激烈的冲突。由于盐私价远低于官价,故深受百姓欢迎。所以私盐茶贩与民众联系亦十分密切。“其壕篱外,山林掩映,村棚相次‚私贩必与村人相熟乃敢盗鬻,若无人勾致,则远贼不敢自来。”对以盐商武装为主力的黄巢起义军来说,有着极好的群众基础。
三 黄巢北伐
在攻克广州,占据岭南之后,黄巢即着手进行北伐准备,准备一举推翻唐王朝,兴师北伐,黄巢军已转战各地多年,这次占领广州,“欲据南海之地,永为巢穴”,作为反抗唐朝统治的根据地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但在乾符六年,从春至夏,疫病大为流行,不少义军将士染上了疫病,死者十三四,部下“劝请北归,以图大利”。黄巢见在广州难以持久,于是决定杀回中原地区。同年十月,黄巢率军离开广州,向西北进发,攻取了桂州(桂林),控制了岭南全境,而后以桂林为基地,兴师北伐,出发前夕, 黄巢发表露布( 文告) , 痛斥唐王朝政治腐败,“宦竖 柄朝, 垢蠹纪纲, 指诸臣与中人赂遗交构状, 铨贡失才”等罪恶, 提出了“禁刺史殖财产, 县令犯赃者族” 的政治主张。得到群众拥护,乾符六年(879)四月,唐廷惊慌失措,慌忙调集宰相王铎坐镇江陵,李系(李晟曾孙)联合地主武装镇守潭州(长沙),作为先锋,高骈驻守扬州,从三个方向阻止起义军北上,起义军与官军展开了数次大战。
(1)潭州之战
起义军首先将矛头指向三者中实力较弱的李系,避开较为难缠的对手高骈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李系虽然出身名门,但不懂军事,纸上谈兵,喜好夸夸其谈,是个容易对付的敌人,广明元年(880年),恰遇湘江水暴涨,义军便乘数十只大木筏顺流而下,沿着湘江,穿过永州、衡州(衡阳),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来到潭州城下,李系猝不及防,仓促迎战,大败,起义军攻占了潭州。李系败走朗州。十万大军尽皆被杀,尸体遮蔽了宽阔的湘江。同年闰十月,尚让率军攻克澧县,打开了通往湖北的道路。紧逼江陵,镇守江陵的王铎本是酒色昏庸之徒,将希望全部寄托在李系身上,整日沉迷酒色,当李系战败的消息传来,王铎魂飞魄散,弃城而走,逃亡襄阳,尚让兵不血刃,攻占江陵。直驱襄阳,襄阳节度使刘巨容命部下率轻骑诱敌,自己率主力在树林中埋伏,起义军中计追击,队伍凌乱,刘巨容突然杀出,大败起义军,刘巨容麾下的雇佣沙陀骑兵横冲直撞,起义军溃不成军,许多溃兵被赶入长江淹死,黄巢起义军损失惨重,《新唐书》载“执贼渠十二辈”,《全唐文》则说“斩俘一十七万”,总之损失极为惨重,迫使黄巢不得不放弃攻打襄阳,转而沿江东进,而且,此战中,沙陀骑兵的英勇善战,冲锋势不可挡给与黄巢义军以极深的心理阴影。使得此后义军都惧怕沙陀骑兵,战后,部下建议刘巨容乘胜追击,但刘巨容深恐朝廷猜忌,放弃追击,起义军稍加休整遂渡过长江进攻鄂州(治今湖北武汉),攻破了外城。之后,又转而进攻饶、信、池、宣、歙、杭等十五州。这时黄巢军又得以发展,“众至二十万” 黄巢占据了荆南,胁迫被俘的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上书天子。李迢说道:“吾腕可断,表不可为。”黄巢大怒,将其处死。
(2)信州之战
唐廷此时,将希望寄托在高骈身上,令高骈火速拦截义军,高骈搜罗各道兵马七万多人,准备与起义军决一死战,广明元年(880)三月,巢军连战失利,退守饶州(治今江西鄱阳)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张璘又乘胜进军,五月,黄巢又退守信州(治今江西上饶)。这时北方诸道军已兵临淮南,张璘又率兵追击甚急,而信州又恰遇疫病流行,义军士卒多死,元气大伤。在义军处境十分危急的时刻,黄巢巧施缓兵之计:一方面用重金贿赂张璘,使其减慢进军;另一方面又致书高骈,表示“投降”。高骈中了黄巢圈套,以为大功告成,怕各藩镇抢了自己的功劳,遂上奏朝廷,声称义军“不日当平,不烦诸道兵,请悉遣归”。当黄巢获悉诸道兵已经北渡淮河,散归其镇,而且义军也恢复了作战能力,即抓住时机,突然发起反攻,一举杀死张璘,大败淮南兵,并乘胜攻占了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华)又攻占了宣州。刘汉宏进攻宋州,抢掠申、光,来与黄巢会合,黄巢进逼广陵,渡过采石,进攻扬州。高骈按兵不出,被起义军吓破了胆,拥兵自保,不敢出击,已成瓮中之鳖,所过镇戍,望风降贼。对此,许多文人士大夫对高骈十分失望,甚至怀疑其私通起义军。《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四引王坤《惊听录》:朝廷议骈以文以武,国之名将,今此黄巢必丧于淮海也,寻淮南表至云:“今大寇忽至,入臣封巡,未肯绵伏狼狐,必能晦沈大众。但以山东兵士屯驻扬州,各思故乡,臣遂放去,亦具闻奏,非臣自专。今奉诏书责臣无备,不合放回武勇,又告城危,致劳征兵劳于往返。臣今以寡击众,然曰武经,与贼交锋,已当数阵,粗成胜捷,不落奸谋,因护一方,臣必能了。但虑寇设深计,支梧官军,迤逦过淮,彼岸无敌,即东道将士以至藩臣,系朝廷速下明诏,上委中书门下,速与商量。”表至,中书咸有异议。遂京国士庶浮谤日兴,云淮南与巢衷私通连,自固城池,放贼过淮也。
(3)进军洛阳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长安
高骈主力覆没,已失去对起义军的威胁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于是,九月, 黄巢全军渡淮, 击破唐廷匆忙调来泗州守淮的天平节度使所部六千多人,由徐州等地调来的各藩镇兵互相观望,逗留不前,最终一哄而散,黄巢进驻今皖北豫东一带, 自称“率士大将军, 整众不剽掠, 所过惟取丁壮益 兵”。十月, 义军攻占申州( 今河南信阳) , 进入颍州 ( 今安徽阜阳) 、宋州( 今河南商丘) 、徐州、兖州之境。十一月, 黄巢亲自率军攻打汝州, 向诸道官军发 布文牒:“各宜守垒, 勿犯吾锋, 吾将入东都, 即至京邑, 自欲问罪, 无预众人”, 利用唐中央政府与地方 藩镇的矛盾, 分化瓦解唐军, 减少进军阻力, 矛头直指唐僖宗。各地流民纷纷加入黄巢麾下,十一月十七日, 黄巢率领 60 万大军, 来到东都洛阳城下,东都留守刘允章率文武百官投降黄巢,黄巢军攻破洛阳。唐廷震动。然而,起义军并没稳固的根据地,仍然采取流动作战,并未分兵攻占周围地区作为根据地,60万大军,大半都是随军的老幼妇女和裹挟的流民,精锐战斗力有限。为起义军的失败埋下伏笔。
黄巢义军将长安作为下一目标, 同年十二月,黄巢倾巢而出,逼近潼关,长安告急,唐僖宗令宠信的宦官田令孜率神策军镇守潼关,此时,长安官员已被黄巢吓破了胆,两位宰相,崔沆曰:“禄山众才五万,比之黄巢,不足言矣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宰相豆卢彖则曰:“哥舒翰以十五万众不能守潼关,今黄巢众六十万,而潼关又无哥舒之兵。若令孜为社稷计,三川帅臣皆令孜腹心,比于玄宗则有备矣。”极力主张逃跑,此时,田令孜所率的神策军,已很久没有上过战场,许多军士都是凑数,根本没有战斗力,《新唐书•兵志》记载:“三辅人假比于军,一牒至十数。长安奸人多寓占两军,身不宿卫,以钱代行,谓之纳课户。益肆为暴,吏稍禁之,辄先得罪,故当时京尹、赤令皆为之敛屈。”“神策军士皆长安富家子,赂宦官窜名军籍,厚得禀赐,但华衣怒马,凭势使气,未尝更战陈。闻当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雇病坊贫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起义军逼近潼关,神策军根本无法抵挡,一触即溃,田令孜逃亡长安,十二月五日, 唐僖宗和宦官田令孜率天策军 500 人, 撇下文武百官,后妃,崔沆 豆卢彖等人。(两人后被黄巢俘虏杀害)从长安城西的金光门仓惶出逃,先奔咸阳,后逃亡蜀地。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数十名文武官员, 到灞上( 今陕西西安市东) 迎接黄巢。黄巢进城,尚让晓喻百姓说:“黄王起 兵, 本为百姓, 非如李氏不爱汝曹, 汝曹但安居无 恐”。十二月十三日( 881 年 1 月 16 日) , 黄巢定国 号大齐, 改元金统,任命百官,, 建立起以黄巢等掌握军政实权 的农民政权。为巩固大齐政权统治, 黄巢在长安严厉 镇压了一大批罪大恶极的唐朝皇族和大官僚、大地 主, 以及一些顽固的敌对分子。如: 来不及跟唐僖宗 逃走而藏匿民间的原宰相豆卢缘、崔沆、左仆射于宗、右仆射刘邺、太子少师裴念、御史中丞赵蒙、刑 部侍郎李溥、京兆尹李汤等大臣, 均被捕获处决。曾投降义军,但企图反正, 暗中“多纳亡命, 匿公卿于复壁”的张 直方等贵族官僚都被处死。对唐王朝绝望的将作监郑綦、库部郎中郑系, 举家自杀。晚唐诗人韦庄在《秦妇吟》一诗中, 曾以:“天街踏尽公卿骨, 府库烧为锦 锈灰”等诗句, 形象地描写了当时的真实情况。
四 相持长安
然而,黄巢义军的局势并不容乐观唐廷虽退出长安,但令关陇地区各藩镇包围长安,起义军对藩镇抱有幻想,连近在咫尺的凤翔节度使也未注意,只是派人招抚,企图不战而降,许多藩镇首鼠两端,一开始接受黄巢招降,黄巢也对这些人加以信任,待时机成熟马上反正,给与义军以致命一击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中和元年(881年)正月僖宗,诏令镇东、太原、代州等节度使各发本道兵并赴京师讨伐齐军。三月以忠于唐朝的凤翔节度使郑畋为同平章事,充京西诸道行营都统,与泾原、秦州、鄜延、夏州等节度使“同盟起兵,传檄天下”。黄巢以部将朱温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攻陷了邓州(今邓州市),以阻止荆、襄官军北上。接着又遣尚让、王播率军进攻凤翔(今陕西宝鸡)。尚让以为郑畋乃一介书生,不谙军事,麻痹轻敌,中伏,于龙尾陂大败而归,损失二万多人。龙尾陂之战,使得起义军士气受到重挫,原已投降义军的夏绥节度使诸葛爽这时也背叛了义军。起义军陷入四面受敌状态。不久,唐将杨复光收复邓州,唐军从北西南两个方向逼近长安,唐将唐弘夫,程宗楚,拓跋思恭(党项族首领,其后代即著名的李元昊),王处存,郑畋等从四面包围长安,形势危急。
黄巢见唐军初胜骄横,决定放弃长安,将其作为诱歼唐军的口袋,中和元年五月,黄巢撤出长安,屯兵灞上,伺机歼敌,唐军以为义军撤退,大喜,争相入城,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入城后,唐军各部自以为大功告成,疯狂掳掠财物,强奸妇女,无恶不作,长安城内一片混乱,黄巢见状,又率义军杀回长安,唐军猝不及防,大败,“重负不能走,死者十八九” 唐弘夫,程宗楚被义军打死,郑畋仅以身免,狼狈逃走,起义军再次攻占长安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然而,二度攻占长安并未能改变起义军的被动局面,起义军百万之众,涌入长安,造成长安粮荒,物价飞涨,斗米斗金,唐廷不准其他地区运送粮食进入长安,企图将其困死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见起义军势大,唐廷又祭起了招降的法宝,在唐军引诱下,黄巢手下大将朱温率部投降唐朝,被赐名“全忠”(呕),此后成为唐廷镇压起义的马前卒,真可谓恬不知耻,潼关守将令環也率所部四万余人投降唐朝,致使长安门户洞开,唐廷又收买沙陀族首领李克用,准备用沙陀骑兵对抗黄巢义军。
沙陀本为西突厥别部,后受吐蕃控制,808年,部落首领朱邪尽忠和长子朱邪执宜率部众三万落投归唐朝,安置于代北,后分散安置于各州,在唐朝与藩镇的战争中,镇压庞勋起义的战争中,沙陀骑兵战斗力强,履立战功,成为唐朝仰仗的力量,朱邪执宜之子李国昌(因镇压起义有功,被唐朝赐姓李),孙子李克用曾一度叛变唐朝,骚扰边境,得到朝廷招安许可后,方才为朝廷效力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李克用小名鸦儿,骁勇善战,精通军事,善于骑兵作战,其威名闻名唐代北部边境。
沙陀人
此时,唐廷以高官厚禄收买李克用,命李克用率沙陀骑兵前来镇压黄巢,黄巢军队非常惧怕李克用的沙陀骑兵,闻听沙陀骑兵到来, 魂飞魄散,士气大跌,李克用连战连捷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记载:三年正月,(李克用)出于河中,进屯 乾坑。巢党惊曰:“鸦儿军至矣!”二月,败巢将黄邺于石堤谷;三月,又败赵璋、 尚让于良田坡,横尸三十里。是时,诸镇兵皆会长安,大战渭桥,贼败走入城,克 用乘胜追之,自光泰门先入,战望春宫升阳殿,巢败,南走出蓝田关。京师平,克用功第一。唐军以李克用为先锋,黄巢无法抵挡,被迫率残部十五万人撤出长安,在撤退中,义军把辎重珍货遗弃于道路,官军在长安大肆抢掠之后,又在路上争先拾取财物,不再追击,故黄巢“得整军而去。此后,黄巢义军局势日渐不利。李克用军功居首。唐僖宗任命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
游戏中的李克用
朱温
五 黄巢败亡
黄巢军在撤出长安后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扬言攻取徐州,实则进军河南地区,五月,黄巢骁将
孟楷
率万人奔袭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唐节度使秦宗权迎战败北,遂归顺了义军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接着孟楷又进攻陈州(治淮阳),陈州刺史赵犨早有防备,乘机袭杀了孟楷。黄巢大怒,决心为孟楷报仇,六月,黄巢与秦宗权合兵围攻陈州,“掘堑五重,百道攻之”。黄巢还在州城北“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在黄巢围攻陈州时,唐廷不断调动军队,以围剿农民军。七月,朱全忠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加东面招讨使。九月,命感化军节度使时溥为东面兵马都统。十二月,陈州被围困日久,即向邻道求救。于是忠武镇周岌与时溥、朱全忠等皆率兵前来救援,义军围攻陈州,屯兵坚城之下,久攻不下,士气大跌,白白浪费战机,自己也陷入断粮局面,以人肉为食,史载:“贼围陈郡三百日,关东仍岁无耕,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因此暴行,黄巢义军也失去了人民支持,这时,李克用也率沙陀骑兵穷追不舍,追上义军,到了中和四年(884)五月,天降大雨,平底水深三尺,义军军营为水所漫,被迫拔营向汴州而去,李克用率军紧紧追击,当义军正在渡汴河时,被李克用追上,沙陀骑兵乘义军过河突然发起冲击,义军大败,死伤五万多人,尸横遍野,汴水为之不流,尚让等起义军宿将投降,(后在黄巢死后失去利用价值被唐廷杀死),黄巢仅率残部数千人逃走,奔兖州。李克用等人穷追不舍,七月,走投无路的黄巢在泰山虎狼谷自杀(一说被叛徒杀害,另一说出家为僧),黄巢从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号“浪荡军”。昭宗天复初年,进攻湖南时,为湘阴土豪邓进思所伏杀,至此,黄巢起义彻底失败。
六 黄巢起义的影响及评价
黄巢起义,给与唐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极大地改变了晚唐的政治格局,在起义中,忠于唐朝的藩镇几乎被消灭殆尽,或遭受重创,而对唐朝忠诚度有限的李克用,朱温等人却相继崛起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最终,埋葬了唐王朝,如果说,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的藩镇割据除河北三镇等少数地区外,尚处于能控制范围之内,那么,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已经“无藩不割据”,唐朝基本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起义也加剧了唐朝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唐僖宗晚年,以田令孜为首的宦官集团与藩镇爆发内战,史称盐池之争和襄王之乱,唐僖宗被田令孜裹挟,再次奔逃,历经黄巢,襄王之乱,长安几乎成为一片废墟。文德元年(888)三月六日,疲惫不堪的唐僖宗去世,年仅28岁,由弟弟李晔即位,即唐朝事实上的末代皇帝唐昭宗,此时,距唐朝灭亡只有二十年了。黄巢起义,也沉重打击了门阀地主阶级,唐朝虽然实行科举制度,但其功能相对有限,门阀大族基本依然把持政权,黄巢军队在流动作战时,对门阀大姓展开屠杀,几乎扫平门阀氏族,以至于唐廷不得不派出官员进行抚慰。这一影响,客观上,也为所谓“唐宋变革”奠定了基础。
流动作战是黄巢军事战略的鲜明特点邓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所谓流动作战是指黄巢军事战略的作战方式、战斗风格,黄巢起义军转战大江南北,在起义初期机动灵活,避实就虚,绕开唐军重点把手的河南地区,转战江南,岭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起义军在南方并未留下根据地,致使进退失据,完全沦为流动武装,对于长安过分看着,认为只要夺取长安,就万事大吉,未能歼灭唐军及藩镇主力,致使最终反而受困于长安,陷入被动,当起义军撤出长安时,上有十五万之众,其中可战之兵也有数万,若能再次采取流动作战,避实就虚,再次来到江南,并在江南站稳脚跟,局势尚且难以预料,然而,因一己私欲,黄巢却丧失理智,屯兵坚城之下,围城陈州三百余日,错失良机,被各路藩镇十面包围,最终覆灭。可悲可叹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唐会要》
《全唐文》
《唐末农民战争》胡如雷
《论黄巢的军事战略》欧安欣
(芝兰学社)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看八字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咨询道教符咒 咨询师父微信: sanqingge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咨询道教法事 咨询师父微信:sanqingge8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226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