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位农民厉害了,和大明皇帝朱元璋是文友,70岁入朝为“相”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在上一篇文章中,胡哥带领大家走进了山西壶关县的一个古村,古村内的一通明代石碑引出了一位大儒的故事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这位大儒名叫杜敩,以曾经古稀之年入明朝为“宰相”而知名,以和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友谊而写就佳话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虽然杜敩出生在太行山腹地的小山村农民之家,但他却是元末明初山西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清末诗人陈田曾在《明诗纪事》中赞誉杜敩“明初山右之以诗鸣者,致道其开先矣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山西壶关县麻巷村内的杜敩祠堂
杜敩天资聪颖,才华横溢,10岁就进入潞州州学就读,熟读四书五经,尤精《易》学,学问远超同辈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17岁因考试成绩好,选聘为辅助管理州学田产、钱粮、书本、祭器的小官员“直学”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19岁赴乡试一举夺魁,也就是解元。
从此开始正式步入仕途,先是任潞城、高平县学校的教谕,主管一县的教育事业,相当于现代的县教育局长;随后又升任台州学正,教育局二把手,仕途可谓前景光明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然而就在此时,杜敩父亲去世,他遵从礼制离职回家守孝三年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守孝期间的杜敩除了侍奉母亲,就是教授乡里。
清《潞安府志》中关于杜敩的记载
到守孝结束,元朝廷又召他任职陕西儒学提举(行省一级的五品官)等官职,但他均没有赴任就职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作为一个古代儒生,难道他不想继续仕途进步吗?他当然想,只不过,当时正值元末天下大乱之时,作为一个精通易经的儒生,他当然懂得趋吉避凶的道理,乱世为官风险极大,所以他甘愿隐居乡间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这也是他的政治远见的一个体现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他更懂得乱世也要“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道理,所以,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在家乡教授学生,门生弟子众多,还和各地文友结社赋诗,经常唱和游乐。
直到元朝覆灭,明朝开国也过去了十几年,年届古稀的杜敩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大明皇帝朱元璋全国征召贤士,专门为身为布衣的杜敩下诏书,请他上朝为官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杜敩文集《拙庵集》中收录的诏书
那道诏书的用语极其委婉含蓄:“谕山西潞州壶关县儒士杜敩……今朕才疏,远圣道之良宗,是致贤隐善匿,民未康,世未泰,今尔博学君子,齿有年矣,符到若精力有余,则策杖来朝,果可作为,加以显爵,与朕同游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故兹敕谕。”
看朱皇帝这用词多委婉:你是个博学君子,年龄大了,如果还有精力,可以拄着拐棍来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真有本事的话,高官厚禄相待,可以与朕“一同游玩”。
古代帝王全国下诏书征召民间贤才隐士在后汉时代多有,唐宋以后就不多见了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明代也非常少见,所以朱皇帝征召杜敩这件事,还被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专门记载入他的学术札记《东山笔记》卷二中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祠堂内另一块碑记刻写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了杜敩的感恩诗
古代文人儒生的理想是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杜敩远离庙堂在乡间沉寂已久,新朝建立,又受到如此礼遇,自然是欣喜异常,不顾高龄年迈,欣然赴任,并写诗纪念。
欣喜感恩之情,溢满诗篇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那一年,他69岁,年届古稀。按民间常用算法,虚一岁,其实就是古稀之年了。
皇帝朱元璋也不吝啬官职,直接任命杜敩为四辅官兼太子宾客,和其他几位民间征召上来的儒士分别担任四季官员,每月按旬轮流执掌职权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杜敩被任命为夏官,只在夏季三个月每月的上旬执掌职权十天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四辅官这个官位很有意思,它位于公侯(虚职)和都督(武职)之下,六部官员之上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主要的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其实相当于宰相。
杜敩祠堂大殿内的塑像
而实际上呢,就是担当一个办事员的角色,协助皇帝复核人事、司法等有关工作,承担一些文书处理业务,参与研究一些指定问题,有时和皇亲讨论治国理政的内容等,但没有直接处理任何重大政务的权力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明朝初立,朱元璋诛杀了谋反的宰相胡惟庸,他害怕后来的丞相专权,进行吏制改革,废除了丞相制,然后仿效汉代的三公四辅制度,设立了四辅官的职位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按说这个重要的官职应该选用干练之才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可朱元璋为啥要全国征召有学识的布衣草民呢?
只因为“诸人皆老儒,起田家,淳朴无他长”(《明史》)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说白了就是,相比于胡惟庸之流野心勃勃的政治家,这些民间布衣老儒更易于驾驭而已。
明弘治《潞州志》中记载皇帝厚待杜敩
古稀之年的四辅官杜敩很受时年54岁的皇帝朱元璋信任和厚待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亦君臣亦文友。
这一点在杜敩的壶关老乡后辈王宾(时任壶关县学训导)写的《拙庵杜先生行状》中记载的很详细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文章除了写出杜敩应征赴任的前因后果外,还重点介绍了杜敩任四辅官以后的一些事迹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诸如每次入朝觐见,皇帝都会和他探讨治国理政事项,诗文联句相唱和,最能体现皇帝对杜敩厚爱礼遇的事情是,皇帝还亲自到杜敩的府上探望他、多次赏赐华衣美食,还赏赐游览皇家游园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在和皇帝游园赏玩之时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君臣联句赋诗:
联句虽然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不过诗文联句唱和是古代文人常见的雅集活动,皇帝虽然位高权重,在这种场合却往往还是以文人自居的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君臣之间的联句唱和之事,主要体现的是君臣之间的情谊。
尽管他们二者之间一个慧眼识才,一个感恩礼遇,但都抗不过无情的时间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彼时年迈的杜敩身衰力竭,老病缠身,只在四辅官的位置上干了不到两年,就因病辞官回家了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而朱元璋也礼送他还家,再次显示对杜敩的关爱。
明弘治《潞州志》记载的杜敩生平
四辅官这个职位,有职无权,当值时间断断续续,除了能避免官员专权、消除皇帝疑心外,完全起不到有效帮助皇帝佐理政务的作用,也就比摆设强点有限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所以这个朱元璋自认为很好的官职设计寿命不长,也在杜敩辞官继任者上任不久就被取消了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而杜敩呢?则因为老病缠身,辞官归家后两年多,也告别了人世,享年72岁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从二三十岁丁忧守孝在家当农民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到古稀之年东山再起入朝为官,这中间的三十来年,杜敩在偏僻的家乡干什么呢?
且听下文详说陕西道教灵符网请符。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2355.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