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汉人的北齐高氏,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汉化?
西晋自八王之乱后,汉族精英“衣冠南渡”建立东晋王朝,彻底退出了北方,五个部族趁机入主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由于这些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比较落后,入主中原后大多会选择汉化,最著名的要数北魏孝文帝和前秦天王苻坚,然而也有反对汉化的,比如北齐和北周。
北齐神武帝高欢,原籍渤海蓨县(河北景县),根正苗红的汉族人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人纷纷迁徙到渤海沿岸,寻求鲜卑政权的庇护,因此高欢的生存环境受鲜卑人的影响很深。当时的鲜卑慕容部亲近汉人,崇尚汉学,因此鲜卑人和汉人关系融洽,但高欢对鲜卑人更加亲切。
等到高欢长大以后,北魏全面实行汉化改革,连皇帝都改汉姓、穿汉服,其汉化的程度很高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全面的汉化并没有惠及高欢,高欢出生于怀朔镇兵户之家,北魏都平城时,六镇的地位很高,将领的级别甚至与贵族平等。但汉化之后士兵被降为庶人等级,将领要想做高官还要学汉文化。
这下六镇的将士们可不同意了,由于他们离新都城洛阳太远,汉化的程度根本就不高,依然按照鲜卑人的方式生活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汉化改革彻底激怒了六镇将士,干脆就聚众起义了,不过很快就被北魏将领尔朱荣所击败。尔朱荣兵少,不能尽数消灭数十万起义军,就让他们就地解散。
这些起义军多是鲜卑人或鲜卑化的汉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不会种地,不知道怎么生存下去,高欢趁机收编葛荣余众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尔朱荣死后,她的侄子尔朱兆当权,尔朱氏的残暴统治不得人心,又遇到天灾,六镇降兵多次造反。
高欢向尔朱兆提议,应选心腹之人去统领他们,再有反叛,就归罪其将领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尔朱兆酒过三巡,竟然让高欢去统兵,最终高欢带领六镇的将士们消灭了尔朱氏。由此可见,高欢创立北齐的阵营中,最重要的就是六镇的将士。北魏又刚刚因为汉化亡国,于情于理,北齐都应该拒绝汉化。
于是尽管高欢祖上是汉人,却说一口流利的鲜卑话,鲜卑名贺六浑,崇尚鲜卑文化,瞧不起汉人,整个北齐朝廷弥漫着“大鲜卑主义”的氛围,就连出身弘农杨氏、屡立大功的杨愔也被杀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高欢的儿子高洋经常“胡服散发”,看见自己的太子喜欢读书,就想把他废黜。
同时北齐皇位的更替不讲究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兄终弟及,北齐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此外北齐恢复了北魏废除的鲜卑旧俗,恢复鲜卑语,称之为北齐的国语。同是鲜卑化的汉人,北齐权臣韩凤非常仇视汉人,建议把朝中的汉人全部杀掉,结果真的这么做了。然而韩凤却没有把自己杀死,后来还在隋朝任陇州刺史。
不过这在北齐来说都是基本操作,北齐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朝代,只有高欢、高殷还算比较正常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高洋经常穿着妇人的衣服招摇过市,妥妥的女装大佬,又经常披头散发、赤身裸体。高演因为杀死了高殷迷上驱鬼的法事,最后惊吓而死。高湛威逼高洋的妻子李氏,还杀死侄子高绍德,高纬迷恋宠妃冯小怜亡国。
原本北齐是有机会转型的,就是废帝高殷和托孤大臣杨谙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高殷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继位后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在杨谙等人的精心辅佐下,北齐政治清明、经济复苏,连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照这个剧情发展下去,北周是会被北齐吃掉的。
然而事与愿违,改革总是要触及某些人的利益,因改革而被罢免的奸佞投靠了高演和高湛,而此时的高演早就有了篡位之心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杨谙对此心知肚明,他建议高殷任命两位王爷外任刺史,架空他们。
不过高欢族弟高归彦背叛了高殷,高演、高湛得知密谋后大怒,借去中书省“赴任”的机会,在宴席上杀掉了杨谙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随后二王兵临城下,高殷猝不及防,只好拜高演为大丞相,权力尽归高演,高殷反而成为了摆设,最后被取代。
北齐原本就有反汉化的传统,经此一役,汉人的地位更加一落千丈洛阳做法事超度婴灵。而缺乏文化和中原政治制度立国的北齐,最后只能无情地被北周所吞没。鲜卑化是北齐高欢立国的资本,也是北齐亡国的祸根!喜欢的小伙伴点点观众,蟹蟹!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2666.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