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马未都曾认为:中国的寺院过于热闹、着急、商业化

符咒网    2023-01-13    129

清代诗人袁枚著名的《随园诗话》记载过这样一则趣闻:一个僧人去拜访当时的著名文人王士禛,聊天时候抱怨自己整日应酬往来繁忙,颇以为苦,王士禛拿他打趣,“你每天过得这么辛苦,干脆出家算了!”听者无不捧腹。这则趣闻反映了僧人世俗化古已有之。

酒肉穿肠过——中国佛教的世俗化

佛教产生于印度,据说佛祖释迦摩尼在圆寂前,为了避免佛教将来被徒子徒孙搞变味,提前想好了“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佛教说的“四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这四点解释起来颇为复杂,最简单地讲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将流逝,我们的自我观念只不过是幻觉,凡是有感情的生命都注定是痛苦的,只能通过修行佛法来达到最终的宁静。总之是悲观消极、主张清心寡欲的。显然,后世的和尚们没能个个恪守他佛祖老人家的教诲。

我们都听说过玄奘西行的故事,但是佛教传入中国比这还要早,最早要追述到东汉。据说汉明帝梦见一个小金人头顶放光,第二天问手下的大臣这是哪路神仙,大臣说这是西方的佛,于是明帝很高兴,派人去西方了解佛教。就有了著名的白马驮经的典故,还盖了著名的白马寺。从这以后,佛教在中国起起落落,传播了上千年。

在这过程中,有过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繁荣,有过韩愈苦口婆心地劝诫,更有过几次著名的灭佛运动。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要染上中国的特色,于是就有了中国的禅宗。

再后来,佛教为了扩大受众,不断世俗化,渐渐有了给人超度作法事,在寺庙里收香火钱的。明朝有所谓“狂禅”,吃肉喝酒、呵佛骂祖,水浒里鲁智深的形象就受此思潮影响。

其实抛开那些打着佛教旗号招摇撞骗的,有不同派别的佛教恰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没什么不好。很多知识分子往往喜欢研究上座部佛教理论的博大精深,硅谷一些精英用藏传佛教的冥想内观来解压,农村老太太按照净土宗的方便法门,认为天天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极乐。

现代人想要升官发财,考试顺利,求姻缘求子,临时去寺庙抱下佛脚,也是一种朴素的愿望,只要不因此放松了努力工作学习也还好。很多寺庙因此售卖香烛纸蜡,摆放功德箱,甚至走向商业化运营。马未都在一档节目中说中国寺庙热闹、着急,恐怕就是因为如此。

娶老婆生小孩的日本和尚

马未都说日本和尚面相特别宁静,对修行态度也更为端正,这恐怕和日本人做什么事都认真有关。日本的重金属乐队都奇装异服描眉画眼,如妖魔鬼怪,感觉没有再叛逆的了,可主唱嗓子不舒服了,就集体跪地道歉:“很抱歉今天不能给大家带来很好的重金属音乐了。”

日本僧人修习期间让人感觉十分专业,他们甚至都上过专门的佛教大学,但日本和尚可以吃肉娶妻也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

日本历史上有一个亲鸾法师,最早提出普通人没有条件出家受戒律,但只要念阿弥陀佛就也能成佛,后来人们就认为反过来出家人守不守戒律也就无所谓了。我们熟悉的聪明的一休就是一个日本著名的“狂僧”,晚年吃肉喝酒狭妓。

日本和尚吃肉娶妻和明治维新还有关系,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改善国民身体素质,号召全民吃肉(之前日本则主要只吃鱼),僧人也不能例外,顺带就规定僧人蓄发结婚也可以。

日本的佛教比我们商业味儿更少吗,也许未必。在古代,日本的寺庙经济就蔚为大观,有自己的田产甚至僧团武装,足以左右政治形势。现代日本寺庙有全自动电子求签设备,实现了自动化化盈利。在网上搜索日本寺院经济,也不难感受到他们何尝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看来日本和尚也没有比我们好到哪去,只不过表面上更“敬业”些。当然,这只是说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相信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一定都要潜心吃斋念佛遵守戒律的得道高僧,只不过他们藏在深山老林里没有抛头露面令人所知罢了。

回归宁静——和尚也不能忘了初心

对比了中日佛教,看来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这点文化自信还是要有的。但说了日本和尚的坏话,并不是就是认为我国的寺庙可以随便商业化,如果这样,那岂不成了老师批评小明上课说小话,小明狡辩说小刚也说了!不论小刚说没说,小明上课不好好听课总是不对的,因此我们也要反思。

商业化浪潮下,社会开始变得浮躁,连佛门净地也不能免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况且寺院过度地商业化,甚至对佛教本身的健康长远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危害。

日本和中国几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无不是因为寺庙拥有了过多的经济和政治权力,而且俗务的干扰本身也不利于僧团的修行。

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中日佛教的世俗化。一方面,世俗化的佛教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且让宗教更亲民、面向社会大众,总比过于狂热,动不动就走极端强。

另一方面,寺庙太过商业化实在破坏了大众对宗教场所的圣洁印象,不能给僧人的修行提供一个宁静的环境,也不利于他们修行,长远来看不利于佛教长足发展。

也许破解中日佛教发展的难题,要诉诸于隔壁西方的圣人耶稣说过的那句很有道理的话——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希望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僧人们不要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放下浮躁的心态,重新回到宁静中去。

中国某些和尚能学一学日本和尚的态度,至少样子是要有的。日本个别和尚也能真正钻研佛理、好好修行,不要看起来很专业,实际上满脑子都是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再退一步讲,即使不能个个都是得道高僧,至少底线是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宗教政策,杜绝招摇撞骗,真的不得不商业化了,也总要诚信经营吧。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412.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