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天台┃《桐柏崇道观》 北宋•释长吉
太帝天坛渤澥连,金霞苍壁隔埃廛。
蓬丘不断青禽位,仙仗时来白虎軿。
星籥岂惟壶内景,桃花长媚洞中天。
优游笑把洪崖袂,瞬息人间又几年。
释义
桐柏崇道观:天台山桐柏宫是中国道教金丹派南宗祖庭。南宗创立于北宋年间,其祖师为紫阳真人,紫阳真人即张伯端,号为紫阳,与其后的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合称为“南宗五祖”。
张伯端被清世宗敕封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他曾修炼的地方——桐柏观被敕封为“崇道观”。
太帝:天帝。
《淮南子•地形训》:“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高诱注:“太帝,天帝。”
唐•曹唐《小游仙诗》:“紫微深锁敞丹轩,太帝亲谈不死门。”
天坛:王屋山的绝顶,相传为黄帝礼天处。
宋•陈师道《谈丛》:“王屋天坛,道书云黄帝礼天处也。”
渤澥:渤海,亦指东海、大海。
南朝•梁•沈约《和谢宣城》:“将随渤澥去,刷羽汎清源。”
廛: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
《周礼•廛人》:“廛,民居区域之称。”
蓬丘:即蓬莱山,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
《海内十洲记•聚窟洲》:“ 蓬丘,蓬莱山是也。”
唐•李白《悲清秋赋》:“吾将采药于蓬丘。”
青禽:即青鸟,亦比喻信使。
唐•李白《寓言》:“遥裔双綵凤,婉娈三青禽。”
王琦注引《山海经》:“三青鸟,皆西王母使也。”
仙仗:神仙的仪仗。
《云笈七签》:“龙轩鹤骑,仙仗森列,驻于空界。”
軿:有帷盖的车子。
典出《说文》:“軿,辎车也。”
朱骏声曰:“辎軿皆衣车,前后皆蔽曰辎,前有蔽日軿。”
洞中天:道教称神仙的居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
唐•曹唐《小游仙诗》:“洞里烟霞无歇时,洞中天地足金芝。”
洪崖:亦作“洪厓”、“洪涯”,传说中的仙人名。黄帝臣子伶伦的仙号。
典出《列仙传》:洪崖先生,或曰皇帝之臣伶伦也,得道仙去,姓张氏。或曰尧时已三千岁矣。汉仙人魏叔卿在终南绝顶与数人博,其子度臣问卿曰:"同与博者为谁?"叔卿曰:“洪崖先生辈也。”
晋•郭璞《游仙诗》:“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袂:衣袖、袖口。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攘袂群起。”
释长吉(生卒不详)
北宋时名僧释长吉,住净名庵,号梵才大师。
与范仲淹、李遵勖、叶清臣、宋庠、宋祁、蒋堂、胡宿、等名公显宦交游,其归天台时,范、李等人相行诗达数十首之多。
桐柏宫
桐柏宫原名桐柏观、桐柏崇道观,位于琼台向东南行2公里的桐柏山上,背倚方瀛山,面临金庭湖,九峰环抱,碧溪萦流,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
道书称桐柏宫为“金庭洞天”,属七十二福地之一。
三国吴赤乌元年(238),高道葛玄来此炼丹,建法轮院。
唐景云二年(711年),睿宗下诏在法轮院墟址上建立桐柏观,拥有一堂(黄云)、二台(凤轸、从妙)、三坛(元晨、朝真、朝斗及炼形室、龙章阁)严禁填充内四十里不得樵猎,五里不许迁葬。
元和年间(806-820年),冯惟良又建降真堂、白云亭、悠闲亭、上清室。太和、咸通年间,徐灵府、叶藏岳先后重修,元稹、刘处静作记。
五代后梁开平间(907-910年),桐柏观升为宫。
宋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桐柏崇道观。
桐柏宫在唐宋两代的鼎盛时期,楼台争耸的宫观有三十六处,有千僧万道的规模。仅桐柏道观一个宫就“接客可容千众”,不但有接待一般香客的馆舍和相适应的厨廪、道寮、粉磨坊,甚至还有可接高官甚至皇帝的元命殿。整个宫观,穹楼杰阁之雄丽,云窗雾阁之高下,皆隐约于乔林翠霭之中,崇饰像丽无以加矣。壮丽无比。
唐玄宗曾亲笔题额《桐柏道藏》更明言“天台也,桐柏也”,桐柏成了天台仙山的别名。
摄影:范旭初、许明扬、陈嗣勇、庞民 等
诗路天台┃《铜壶滴漏》 清 • 齐周华
诗路天台┃《天台福圣观》 宋·张无梦
诗路天台┃《福圣观》 宋·张无梦
诗路天台┃《游天台山》 明 • 范理
诗路天台┃《水珠帘》 清 • 潘耒
诗路天台┃《游石桥二绝》 南宋 • 宋之瑞
诗路天台┃《台山篇》 南朝(梁)• 李巨仁
诗路天台┃《天台纪游 六首 华顶归云》 清 • 魏源
诗路天台┃《幽溪雪瀑》 明 • 释传灯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305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