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讲修炼成仙至少需要500年?还说“碧眼方瞳”是神仙的主要特征?
碧眼方瞳是神仙?
引言:据一些史书记载,仓颉、舜帝、项羽、鱼俱罗、李煜等都有“重瞳”,古人视之为能成圣王、名将之异相。凡人有异相,其成就自然非同一般。
那么在道家的修炼圈,就眼睛有何特别的说法?翻了翻故纸堆,那还真有叫“碧眼方瞳”的,而外国友人的那种眸子根本不在此论,这里直接就忽略掉了。
超凡脱俗,五百岁才初具仙相?
《老子中经》中云:“百岁之人黄头发,二百岁之人两颧起,三百岁之人万物耳,四百岁之人面纵理,五百岁之人方瞳子,六百岁之人胁肋胼,七百岁人骨体填,八百岁之人肠为筋,九百岁之人延耳生,千岁之人飞上天。”
《老子中经》说方瞳之人可“彻视八方”,能御龙遨游天界。而在《抱朴子·微旨篇》中,葛洪也曾提到过神仙模样及其遨游之功:“眼有方瞳,耳长出顶,亦将控飞龙而驾庆云,凌流电而造倒景。”
对于修炼人,要想彻底移形换质,眼瞳渐成方形而初具仙相,至少须五百年的修炼——这个标准不知打脸多少古今世人,大部分人连80岁都难活到,偶尔出个百岁寿星,了不得,都要好好报道。 而且,退一万步讲,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人,真见过此类神仙,几乎无法统计。
但很奇怪,这个五百年的标准到了后面,竟从八百年一直窜到了一千年,可谓众说有理。估计天庭也似人间一样, 把标准直接拉高两个级别,因为想做神仙的人实在太多……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神仙传》卷十和《南史·陶弘景传》①。
神仙“试炼”以凡相示之
世人认识神仙相貌的标准是方瞳,这对于古代修道之人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因为只有知道哪位人物是神仙,自己才好跟祂学道。
修仙除了个人努力,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得遇神仙接引、点化。但神仙毕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这就涉及到神仙何时下凡,以何样貌示人的问题?
实际上,神仙下凡“度人”往往很低调,常以邋遢、龌龊的“凡相”示人(如三丰祖师),且还故意装疯卖傻试探凡人的决心,这就是“试炼”。相反,金车、宝马、飞龙、华盖、云彩等暴露神仙“真相”的大饰一般不会有。
那些微服私访的神仙
微服私访的神仙须具备两点:一碧眼方瞳;二、闪电般明亮。但具体如何辨别也有窍门。 裴君曾传授通过试炼要诀: “若规中方明者,仙道人也。悟者,便拜之。不悟,为试不过。” (见《真诰》卷五)
但反过来,我们如何去辨别矫饰、美化了的鬼怪?方法很简单,即“仍看其眼中,瞳子若暗者,知非是仙,则邪鬼耳。”(见《登真隐诀》卷中)
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人们通过方瞳识仙的方法从唐代渐渐隐退。至北宋,神仙们则大方亮出轩然仙貌、方方瞳孔,再也不用刻意遮掩、试探了。而且,我们也可了解到,方瞳着实是神仙的标签之一但不是唯一。唐代白居易曾在《送毛仙翁》篇中直接描写了神仙超凡脱俗的异像:
仙翁已得道,混迹寻岩泉。肌肤冰雪莹,
衣服云霞鲜。绀发丝并致,龆容花共妍。
方瞳点玄漆,高步凌非烟。
即白居易见到一老神仙,祂的头发呈深青、透红的绀色;容颜却如花儿一样的鲜妍(返老还童之貌);方眸子如同黑漆一般明亮(年老却肝肾功能极好)……
而北宋苏轼有一位勤于炼丹的朋友王颐,自称获得神仙亲传丹诀: 其云: “叮咛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②(见苏轼《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网络)
碧眼方瞳须靠实证
据一些实证修得好,且大师级人物的解释,若修炼气脉有成就,特别是中脉打通时,自己反视体内,于定境中会关照到一种蓝色的景象,正好应了道家“碧眼方瞳是神仙”之言。
当某人修道有成时,其气脉全通,两眼蓝色,眼瞳定而有力,发出方楞似的光芒。这句话并不证明,白种人的碧眼就是中脉已通,请大家不要误会,因为这是我们中国道家的修炼产物。 且当年八国联军,英法联军,他们中蓝眼睛的可不少,但却做了强盗的勾当而遗臭万年。
仿勤行之士,更接地气些
神仙虽可冀,但身处尘世,“人道”还须修好。诸如真善美慧、忠孝之言,诚信之举不能落下的、即做个“勤而行之的上士”则更接地气些——今人学道修行,那得有个起码的标准?否则,岂不是盲人骑瞎马?
太上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那大家想做哪一类呢?“中士”估计是很多人的选择,但起点若是定得不高,加之没有人指导,自己又没多少修炼动力,那久之,很多人虽然穿个袍子,戴个帽子……最后往往连“下士”都难做成的。
撰文:道海浮游 | 审核:燕子 、太元
参考文献:
1、《老子第四十一章》、《老子中经》
2、苏轼《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3、白居易曾在《送毛仙翁》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参考内容、图片源自百科、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若涉及实证修炼,须由明师指导,万不可盲修瞎练。否则,一切后果自行承担。
注:
①曹魏时有位叫李根的方士,据称活了七百多岁,“根两目瞳子皆方。按《仙经》说,八百岁人,瞳子方也。”(《神仙传》卷十)《仙经》种讲,人须修炼800年才变形为方瞳子,又比《老子中经》多加了300年。
从初唐李延寿的《南史·陶弘景传》中记载:“(陶弘景)年逾八十而有壮容,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弘景末年一眼有时而方。”这里采纳道内仙书“千年修成方瞳”的说法,道教上清祖师陶弘景修成了一只方瞳,本应该用上五百年,可是历史上陶弘景生卒年又是确定的公元456~536年,所以《南史》很有策略地称为“有时而方”,意思是速成的方瞳,效果尚不稳定。
②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叮咛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嗟余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33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