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道家的第一人是谁?
一提到道家鼻祖,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即老子。大约从北魏时期开起,才把他尊称为太上老君的。老子对道家学说的发展,贡献最大,影响最深,所以后来道教也就把他称为道祖了。
但是,老子却并不是第一个提出道家理念的人。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第一个讲“道”的人,叫做鬻(yù)熊。他比老子要早500多年。鬻熊是古楚国的创始人,第一位国君。他生活在商朝末年,史书上这样记载他的祖先: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正妃嫘祖生了两个,大的叫玄嚣,小的叫昌意。昌意的儿子是颛顼帝高阳,高阳的儿子是称,称的儿子是卷章,卷章的儿子是重黎。重黎居住在南方的尽头,是他传下火种,教会人类使用火的方法,所以被封为火正之官,赐姓“祝融氏”。祝融的后裔分为八个姓:己、董、彭、秃、郧、曹、斟、芈,史称“祝融八姓”。鬻熊就是这八姓中的一支芈姓的后裔。芈,字形像羊,字音读miē,模仿羊叫的声音。
当时还没有楚国,所以鬻熊只是芈姓部落里的大酋长。他通晓法术,博学多闻,颇有宗教声望,也具政治头脑,活了大概一百二十岁。在他九十岁的时候,做了周文王的老师。能够成为周文王的老师,可见其学识绝非寻常。鬻熊有《鬻子》一书传世,共计二十二篇,后来亡轶,如今仅剩下十四篇了。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鬻子论道的记载:鬻熊说:“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鬻熊说:“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鬻熊说“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生随死。”
以上说明《鬻子》已有了关于“道”的概念,以及守柔、辩证等等道家思想。;这是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关于“道”的论述了。到了汉朝,大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编撰《汉书·艺文志》时,也就把鬻子归为了道家。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道家的开山之祖,只能追溯到鬻子。;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340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