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给3人相面,预言他们必当大官,3人走后袁天罡却直叹可惜?
众所周知,人的面貌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无法选择更无法改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社会上也慢慢诞生出了相面师这个职业,通过观面相就能算出一个人的未来,将其一生看透。
细数面相界中的代表人物,袁天罡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己在唐朝初期仅仅是火井县的一个小县令,后来因为相人过准,在李世民登基后,特邀其上朝并成为自己的智囊团成员之一。
不过这些东西都是小儿科,最为离谱的自然就是他与李淳风两人合著的《推背图》。当时李世民请求二者预测大唐国运,因为过于认真,直接演绎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大事件。
这本书成为两人的传说之最,其中预言了赵匡胤登基、李自成灭明等故事。因为流传的版本众多,目前信服度最高的就是金圣叹版本。直到现在,无数史学家还在对其进行探究。
当然作为名动一时的大师,很多预言一直被流传到现在。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并不信奉鬼神之说,但对于袁天罡的预言之事确实颇有几分敬畏,由此可见对其的认可程度。
据民间野史记载,袁天罡曾给三个人相面,表示他们都会当大官。在旁人看来,这难道不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吗?谁曾想三者刚刚离开,袁天罡就向一旁的夫人直叹“可惜”。
相面之说
关于袁天罡的预言之事,民间流传并不在少数,“武则天称帝”就在其之列。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在朝廷上做官,听闻袁天罡的名声之后,专门将其请到自家帮忙给三个孩子相面。
当时刚刚看到武士彟的夫人杨氏,袁天罡就一阵惊呼:武家必出贵人,不仅会旺夫,还会直接助儿子仕途高升。随后三个孩子轮流来到客厅,等待个人的相面。
首先就是武家的大女儿,袁天罡上下打量后表示“面虽贵而克夫”,后来自己成为了贵族家的夫人,但丈夫因为疾病早早去世,自己也是守了一辈子的寡,恰恰对应了袁天罡的预言;
其次就是武家的儿子,袁天罡表示他“未来会官至三品”,后者确实在朝廷上当了官职。没想到自己妹妹当了皇帝后,最终将其流放到海南,当然这和武则天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就是襁褓之中的武则天,袁天罡在见到她后一脸震惊,表示“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作天子”。言外之意很明显,如果武则天是一名女子,未来毕竟是当天子的人。
从袁天罡的角度出发,预言家有一个原则就是“天机不可泄露”,这样做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来皇帝。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建立武周,成为第一位女皇帝。
算命三人
袁天罡的预言本事也让皇室注意到了他的存在,当时李世民专门将其请上朝。皇上交代的任务完成后,许多皇室国戚还专门请他算命,其中就包括王珪、韦挺、杜淹三人。
王珪看起来肥头大耳,但面部可以说是匀称无比,特别是上庭与下庭自然相邻。如果自己的仕途比较顺利,在十年之内必然会官职五品。当然,自己一定不可忘了初心;
韦挺特别普通,面部体魄上都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唯独鼻子看起来有些饱满。袁天罡表示你的未来最为广阔,如果能够一直保持清廉之心,未来必然会居于御史一职;
杜淹长相俊美,体格方面较为健壮,未来如果能够脚踏实地,一定可以成为一名武将。这个过程中注意社交和人情维护,因为只有经过贵人的提拔,你才能有这样的成就。
三者都特别高兴,表示如果以后真如袁天罡所言,一定会请他赴宴喝酒。就在他们刚刚出门的时候,袁天罡却对一旁的夫人不停叹息,经过追问他才说出了实情。
“天机从来都是不可泄露,三人的命运在十年后会有一场大的劫难,若时运不济则命丧于此,如果挺住就会改写命运。不过看他们的性格并非安稳之人,着实是有些可惜”。
波折命运
三个人一直活跃在官场上,不过他们都特别看好太子李建成。诸位都知道,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了皇帝,他们的结局自然是可以预料的,三者全部成了“背锅侠”。
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后,射杀了太子李建成,朝政大权回归到了李世民手中。当时三者全部以“谋反之罪”被流放,这果然对应了袁天罡的预言,但扭转命运似乎也就在一瞬间。
好在李世民这个人比较开明,在公元634年,重新将王珪招入朝中重用。不仅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同时还命他参与修订《五礼》,一直到公元639年因病离世,并赐谥号“懿”;
贞观之治时,韦挺在朝廷大臣的建议下重新被请上朝,迁御史大夫,备承顾问参议政事,并助修《氏族志》。这般结局果然对应了袁天罡的预言,无奈后期失期免官忧郁离世;
杜淹这个人更为离奇,李世民即位后并没有想到他。后来因为要主持东宫仪式簿领的裁订工作,唐太宗知道杜淹熟知历代典制,这才将其请上朝,后者得到了高官厚禄,安享晚年。
三人都遭遇了命中的劫难,但都重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成就。如果他们在当官时保持中立的站位,不忘初心,拒绝迷失在权力中,拒绝投其所好,又怎么会有中间的波折?
写在最后
在溯古君看来,人生有尺做人有度,我们掌控不了命运却能掌控自己。想要自己未来能有所成就,那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一味地沉迷于玄学中寻找捷径,最终只会迷失自己。
至于袁天罡预言的真实性,笔者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了。希望诸位永远保持一个态度:信则有不信则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科学依据的年代,万一这些事情真的存在呢?
我是溯古君,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357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