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石家庄的第一座公办学校:建于1912年,借用了寺院房产:寺院

符咒网    2023-01-31    146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寺院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石家庄的公办学校的故事寺院

随着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的通车,处在两条铁路交汇处的石家庄村逐渐成为了人口稠密的商业市镇寺院。到了民国初期,石家庄的人口已经超过万人,而且开始出现了近代化的餐饮业、物流业。人口的增加和近代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催生近代的新式教育,石家庄的第一所公办学校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晚清时的石家庄村中有私塾,但是视觉敏锐的村正(近似于村长角色)姚梦荣却大力提倡建设新式小学寺院。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新式小学更有利于学生教育,私塾如果不改良将误人子弟。与此同时,他将村里的五六处私塾解散,这为新式学校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在民国二年(1912年),姚梦荣就在村东利用大佛寺(非正定隆兴寺)的部分房产建立了石家庄村的第一所新式小学,初等小学寺院。姚梦荣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所学校的重要意义,他说,如果连新式学校都办不好,这座城市是无法吸引移民的,于城市未来发展不利。

姚梦荣自己兼任了学校校董,经过努力,学校大有起色寺院。因为学校在村里建又得到了本地乡亲的大力支持,这所新式小学对本地人不收学费,但是外地进学校的学生则要收费。根据民国时代的《鹿泉文献》的说法,这是石家庄村以私人款项筹备的第一所初等小学,也是第一所新式学校。

到了1922年时,这所学校被改称为获鹿县(鹿泉)第四高等小学,这也是石家庄近代第一所县立的公立学校寺院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石家庄是隶属于获鹿县的,在民国初期也没有石家庄市或石门市的概念寺院。到了1923年时,石家庄本地的士民和有识之士才开始推动建市工作。

私塾属于旧式教育的一种模式,有着种种弊端,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寺院。而且私塾属于私人办学,带有一定营利性质。新式学校的建立对于本地教育事业意义重大。而学校到了1922年时虽说是公办学校,但所需花费也并非全由公家承担。当时第四高等小学的款项采取了民间捐助占比四成,余下六成为获鹿县支付的方式。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民国时代的石家庄(石门)教育事业发展较为滞后,到1936年七七事变前夕,只有三座公立小学和一所工业学校寺院。工业学校于1936年招生,但赶上七七事变,只好被迫中止了办学。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寺院。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寺院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4146.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寺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