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时代的中国哲学与科学(汉唐):许昌道教符咒佛教法事
前面说到武帝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使用近臣制横朝臣许昌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后来的近臣主要是由外戚组成,外戚嘛,主要是皇帝的老婆和妃子们的亲戚,因为皇帝们对自己的兄弟们多存有戒心,因为他们有很大的势力,所以外戚被重用,比如卫青就是武帝爱妃卫子夫的兄弟,身份是奴隶。但外戚势力低微听话好使不意味着他们不危险,一旦碰上皇帝年幼或者不理朝政,他们的机会就来了,到了汉元帝的时候,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马,侯十余,埋下外戚专权的祸根,儿子成帝时,成帝终日与赵飞燕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由外戚处理政务,造成外戚专权,孙子哀帝的时候,宠幸男宠董贤,造成王莽专权。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公元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薨。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公元5年,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作皇帝的先河。王莽称帝后,实行“改制”。但王莽的“托古改制”彻底失败了,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社会经济大混乱。终于激起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在昆阳,王莽军被光武帝大军打败。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夺得帝位。刘秀建都洛阳,年号建武,历史上称为东汉,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尚书(战国时亦作掌书,齐、秦均置。秦属少府,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的权限;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但是后来由于皇帝年纪小,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子,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政治更加腐败。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献帝从未掌握朝政。
上面是朝中的情况,在地方上,为了遏止和监督地方官员,设立了刺史一职许昌道教符咒佛教法事。用来监察诸侯国和地方官员。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了刺史的权利,加强了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当时全国分置十二州,以十二刺史分部一州。刺史除监察该州所属郡国的刑狱情况,考察长吏政绩的监郡权外,还拥有选拔官吏以及向皇帝直接劾奏的大权,甚至参与地方行政管理。刺史从中央官员转变为地方官员,到了灵帝时期,由于黄巾大起义,中央政府不得已将刺史改为州牧,中央和郡县之间加入了州一级,地方政府成为州、郡、县的三层机构。此时的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导致东汉末年地方割据。拥有领兵治民之权的州牧,轻而易举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地方豪强割据势力,而未被改为州牧的州刺史和郡守,也趁机扩大权力和武装力量。至此,东汉中央政权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中国进入了分裂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道家到道教的演化:道家提倡无为,清净,而且有大量的信徒,到了东汉末年已经发展为组织许昌道教符咒佛教法事。主要是太平道和天师道。太平道的创始人张角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信徒多达十万,正好东汉末年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在灾荒最严重的冀州太平道最为流行(当人民不能指望政府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其他的依靠)。张角见自己势力很大了,于是发动起义,因起义者头带黄巾,历史上称为黄巾大起义。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东汉政权就此土崩瓦解。太平道也失败了。天师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张道陵死后,传其子张衡,衡死后,传子张鲁。东汉末年,鲁据汉中,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操。西晋后,天师道逐渐分化,一部分传播于官僚中,另一部分仍秘密活动于农民中,唐宋以后的道教正一派,上承三张世系,以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为中心,是为江南各符箓道派之正宗。天师道以老子为教主,基本经典是《道德经》和张陵编写的《老子想尔注》,是一种多神教,以长生成仙为其最高目标。其道术主要是通过章表,符咒招神驱鬼(例如用三官手书来治病),以及行气、导引、房中术等。在道教中,老子已经是神了,尊称“太上老君”,骑着青牛悠哉游哉。还多了许多符咒,长生不老仙丹,阴阳五行等内容,与最初的道家思想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治世的时候,道教是躲在道观里的宗教,乱世的时候是乱民的精神支柱,所以,历来中国逢乱世,就会有人打着道教的旗号聚众。当人们对时局表示悲观时,道教在自然哲学方面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很容易俘获大量苦闷的民众,这一点是儒教无法替代的。
与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相抗衡的另一个宗教是外来的佛教,东汉时期传入,最初被误认为是道教的一支,现存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就是东汉明帝时期由官府修建的,是佛教最早活动的证据许昌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我在印度的哲学与科学一文中介绍了佛教,但在中国流传的主要是大乘佛教,佛从圣人变为了神,除了释加牟尼以外还有了很多佛和菩萨,并且有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天堂。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活跃,现存的许多石窟就是那个时候开凿的。唐宋时期也非常发达直到今天。
佛教与道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从自然哲学出发(尽管是神学)许昌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并由此引发对社会哲学的认识。所以有很多冲突的地方,历史上辩论不断,统治者也从实际出发,或抑制或发展或不偏斜,但一般是拉一个压另外一个。但从2000年的历史来看,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今天依然如此,人们办丧事的时候或请道士或请和尚,是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偏见。至于教义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介绍过了,不再重复。
魏晋南北朝过了就是隋唐,隋始创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唐朝沿用完备许昌道教符咒佛教法事。三省六部制分散丞相与中央机构权力,其中将秦以来丞相权力分予三省长官,互相牵制,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门下省如果对中书省所草拟的诏敕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凡中央各部、寺、监及地方各部门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认可以后方送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或草拟批答,门下省如认为批答不妥,也可驳回修改,把立法权、执行权、审议权分开是唐代官制的特点。同时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在官员选拔上采用科举制度,一改自汉朝以来的举荐制,举荐制在南北朝时期呈现弊病,地方上的豪门望族利用职权举荐自己的孩子和亲信出任政府官员,使举荐成为毫无意义的工作,利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则更为科学。在地方官制上采用州、县制,与汉代相仿,但军队力量收归中央,唐代有规定,非紧急情况,十人以上的军队调动要经过皇帝批准。隋唐军制为府兵制,将土地平分给农民,平时耕种,战时出征,农闲时期进行训练。但到了玄宗的时候,土地兼并越来越厉害,中央屡禁不止,盛行,军队中也一样,严重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府兵制无法维系。这一点与罗马公民兵的衰落惊人的一致。但是唐朝边境战事不断,农民们又不愿意打仗,唐朝中央政府出钱招募边境少数民族参军,改为募兵制。与罗马一样,募兵制使士兵只向给他们发工资的长官效忠,很快,唐军中的少数民族将领在收买了同族的士兵后反叛,这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原用兵,于是内地也设节度使。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节度使不仅领兵,而且兼任所在州的刺史,兼理民政。后来节度使又都加京官和御史大夫头衔,又兼观察使(原为监察官员,后渐兼理民政,统管一道或数州)、营田使、度支使等,于是集军、政、财、监察诸权于一身,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藩镇不受中央控制,自行其事,唐朝就此衰落。无独有偶,唐代中后期的宦官专权也愈演愈烈。顺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都是由宦官拥立,权阉成为唐朝实际的统治者。公元875年的黄巢起义宣告了唐王朝的结束,割据的藩镇各自称王,中国又一次进入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4578.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