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王克芬|元代敦煌壁画舞蹈形象的考察与研究: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

符咒网    2023-02-03    71

有世界艺 术宝库美称的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中,保存了极其丰富、珍贵的舞蹈形象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从公元四世纪的十六国时期到元至清代,历时千余年,古代的艺术家在这里开窟、造像、绘壁,创造了璀璨夺目、绚丽多姿的敦煌艺术。时至今日,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流逝,而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至今仍相当完好地保存着。

图1

敦煌壁画现存洞窟 492个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每个洞窟几乎都有舞蹈形象,如在窟顶、龛楣飞舞翱翔的飞天,在天宫凭栏演乐、舞蹈的天宫伎乐,在大铺经变画中,居于显著地位正在真实地“舞蹈着”的伎乐天,在供养人行列中起舞,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舞蹈人形以及那些富于舞蹈美感的塑像菩萨、力士等。舞蹈是形象的艺术,最具历史参考价值的,莫过于遗存的古代舞蹈形象。而宗教艺术中保存的古代舞蹈形象是相当丰富 的。正因为是宗教艺术,人为的破坏可能性少些,完好保存的可能性大些,这就使我们能一睹千百年前的部分舞蹈 形象。这些舞蹈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舞蹈发展的脉络。敦煌莫高窟及其附近的安西榆林满 窟、东千佛洞、西千佛洞等,保存了相当丰富、生动的历史舞蹈形象,向世人 展示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舞蹈文化。

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内容都是宏扬佛教的,而壁画中的舞蹈形态风貌则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各异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按舞蹈形象所展示的不同风格与韵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即:

一、早期石窟:即北凉、北魏、北周 等北朝石窟;

二、中期石窟:即隋、唐时期的石 窟;

三、晚期石窟;即五代、宋、西夏、 元及清诸代的石窟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

这里论述的是属于晚期元代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中舞蹈形象的考察与研究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早在忽必烈统一全中国之前的半个世纪,蒙古军即已于 1227年击败西夏军的抵抗,攻占了沙州(今敦煌)。因此,元蒙在敦煌莫高窟开窟造像的时间是相当早的。著名的敦煌莫高窟 3 窟,有两幅栩栩如生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在观音像的左、右上角,各有飞天 一身,身形粗壮、面目丰腴,毫无传统飞天那轻盈飘逸、升腾飞扬之势,却极富游牧民族欣赏的健美体态。

莫高窟现存的元代洞窟中,最具代表性、舞蹈形象最丰富的应数特级洞 465窟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史苇湘先生称它是“风格迥异的金刚乘藏密画派”的作品。此窟满壁皆绘双身佛像(俗称“欢喜佛")。藏族传统绘画传人著名画家尼玛泽仁在《敦煌宝窟中的藏族壁画》一文中论述 465窟壁画:“充分展示了西藏萨迦派密教艺术的魅力“金刚手威严凶猛, 眼如铜铃,双脚右伸左屈,双手右高左 低,有千眼千手者,有三面六手者,有手执各类兵器者,颈挂人头念珠正在狂怒地舞蹈",“洞内有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五方佛及各种明王愤怒像,以及双身合抱像即所谓双喜天、双喜金刚,美丽的半裸佛母与大荒神交腿相护,威武雄壮之中又充满生动浪漫色彩,明王像面貌狞恶,裸体作舞蹈姿态 ……多幅双身佛姿态相同,佛腿作 “登弓步"姿,一手搂佛母腰,另手上举。裸女(佛母)一腿与佛主力腿叠立, 另腿绕跨在佛腰身后,作交合状(图 1)。这类佛教艺术中的双身像,它们的 源头,应是人类生殖崇拜遗风的延续 和发展。人类祈求种族繁衍的愿望,在 神的光环中,在宗教神秘外衣的笼罩 下,以另一种面貌,被人类供奉在神坛上了。

图2

对满族习俗及清宫生活作过长期、大量调査研究工作的作家凌力在《少年康熙》一书中曾描写过这样的情节:“太皇太后指案上蒙着黄绫的木匣子说:'这是一尊欢喜佛,把它供在你(指玄烨)卧室里……'有佛幻化为高僧从西方来,传此佛像,专司传宗接代大事,后又传入我满洲,自此,满、蒙 两族日渐兴旺……由此可见,供奉欢喜佛,是为祈求子孙繁衍的习俗由来已久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正如尼玛泽仁文中指出:在这些巨幅欢喜佛画面的周围有许多姿态各异的舞图。除正对窟门的一副双人对舞图外(图 2),其余多为独舞图。其特点是:姿态合理,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舞人可以达到的舞蹈动作。其次是难度大,技巧高;有一腿屈立,另脚勾挂在手臂间,双手合十高举头顶的姿态(图 3)。这是一个需要极好腰功和腿功的动作,它被著名舞剧《丝路花雨》 所采用,并获得了很好的舞台效果。还有作腾空奔驰飞跃状,有如芭蕾舞“大跳"动作(这一舞姿已被《敦煌古乐》所采用),且一手从腿下掬出举托花盘, 动作难度很大(图 4),又有一腿屈立,拧身回头,高抬另腿,需要有较强的控腿功的“亮像”造型等(图 5、 6)。这些与敦煌其他洞窟舞蹈壁画迥异的舞图,使我联想起元代的著名舞蹈——《十六天魔舞》。

图3

《十六天魔舞》,是元代在宫中做佛事时表演的女子群舞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此舞创作于元顺帝至正十四年(公元 1354年), 《元史-顺帝本纪》载:顺帝怠于政事,荒于游乐,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十六人舞《十六天魔舞》。其服饰化装是:戴象牙佛冠,身披璎珞,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绶带鞋袜,手执法器加巴刺般之器,内一人执铃杵奏乐。另有宫女十一人,练槌髻,勒帕,常服,或用唐帽、窄袖。所奏乐器有龙笛、头管、小鼓、 筝、秦琵琶、胡琴、响板。由宦官长安迭 不花管领,遇宫中赞佛,则按舞奏乐。宫官中受秘密戒者才得入观。其他人不得进入观看。这美丽迷人的佛教舞蹈,在宫中表演时观者有严格的规定,后来却不但在宫宴前表演,并悄然传入民间。官府明令禁止无效。元人张昱在《辇下曲》中写道: “西天法曲曼声长,璎珞垂衣称艳装。大宴殿中歌舞上,华严海会庆君。“西方舞女即天人,玉手昙花满把青。 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常在月宫听。”明代周宪王(朱有燉)宫词也有描写: “背番莲掌舞天魔,二八华年赛月娥,本是西河参佛曲,来把宫苑席前歌。 ”

图4

这个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女子群舞,本是严禁外传的,但却不胫而走, 迅速传出宫外,流散民间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元典章• 刑部》有令:“今后不拣什么人,《十六天魔》休唱者,杂剧里休做者,休吹弹者,如有违反,要罪过者.”一个用于佛事的乐舞节目,能如此广为流传,受人欢迎,甚至到了官府下令禁止的程度,可知它确是乐声舞态新颖迷人,以致风靡一时了。

图5

我虽然很难断定敦煌 465窟元代 壁画的舞蹈形象一定与著名的《十六天 魔舞》有关,但它们之间确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同是与佛教有关的舞 蹈;二、舞者所执舞具,即法器、铃杵等相同,三、当时影响甚大的《十六天 魔舞》极可能成为当时画工着力描绘的对象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敦煌 465窟绘制的各种舞图, 使我深深感到她们不是天国的神,而是正在舞蹈着的、技艺高超的舞蹈艺人,那矫健奔放的舞姿,正是横跨欧亚大陆强盛元朝所崇尚的舞风。

图6

霍熙亮先生临摹的安西榆林 4窟 元代乐舞壁画,有舞飞钹(图 7)、舞铃杵(图 8,9,10)及吹长号(图 11)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

图7

我国古代有手执各种乐器起舞的传统,甲骨文中已有“奏舞”的踪迹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击钹而舞,本是我国传统舞蹈形式,广泛流传在汉族、朝鲜族、彝族、侗族、布依等民族地区,多用于各种祭祀活动中。名称各异,击钹而舞的形式却大致相同.虽至今未见到清代以前的文献记载,但古文物中却保存了完好的“钹舞”形象。霍熙亮先生在安西榆林 4 窟,摹绘了一组元代乐舞壁画,其中, 就有一幅元代“钹舞”图,一半裸供养伎乐,头戴宝冠,长长飘带轻绕肩臂, 开胯而立,张臂,斜倾身。左上方两个 附飘带圆钹,似正从手中抛出,悬在空中,舞者动态在欲接未接之间。这分明是个抛钹出手,边击边舞的姿势。另一 幅清代民间艺人画的“耍钹图”(图 12)(藏北京图书馆),图有题记:“此中国耍钹之图也,其人多戏班中扮一道姑,殿中焚香已毕,演习手耍铜钹,能在手指飞转并能双手耍四个也”。画面绘一小脚妇女,穿短背心,束腰带,双手各执带,带两头均系二钹,钹飞空中,跳跃起舞。从题记看,耍舞铜钹与宗教活动有关。由于技艺性强,颇具观赏性,耍舞铜钹者多为戏班的专业艺人。今天津流传含“钹舞”表演的“法鼓舞”,仍与宗教活动有关。那大气磅礴的击钹舞蹈,昂扬挺拔,气势雄浑。

图8

广东佛山一带流行的“飞钹舞”, 钹小精巧,系钹带较长,钹飞出,复收回,上下左右翻飞旋转,令人眼花缭乱,它是舞蹈与杂技的巧妙结合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这种民间舞蹈原称《十番飞钹》,相传明末清初时由浙江安徽一带传入.每在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表演,表演时有鼓乐伴奏。舞钹者随音乐节奏起舞,舞者左臂平展,手托一钹,右手执有长带系着的另一钹,起舞时,右手绕头,甩动长带,钹在空中飞舞,每绕一圈,飞钹即敲击一次左手托的钹铿锵作响。舞至髙潮时,舞人叠立,一人站在另一人肩上,钹在高空飞舞,更显惊险,要使两钹在飞舞中,在特定音乐节奏中相击,发出与伴奏音乐同步声响,的确难度很大。目前广东佛山一带多在节日、 街头、广场表演。

图9

流行于广西北流县、容县、资县等 地的《钹花舞》,多在祭祀仪式中表演, 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舞者双手耍舞双钹,时而高抛,时而远掷,舞者时而站立,时而下蹲,时而行走,均可用一指或牙咬之木棍,承接远抛旋转之钹, 技艺高超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

图10

流行于湖南邹阳地区的《打铙钹》,在道士作道场时表演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舞者两手 各执一钹,右手执之钹系长麻绳,便于 抛掷,左手之钹无长绳,用于承接飞来之钹.在锣鼓哎呐等伴奏下,舞者飞舞抛掷双镣,双钹时而对击,时而上下左右飞舞,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图11

流行于河北藁城、晋县、赵县等地的《斗鼓》,民间风俗,农历腊月三十晚村村寨寨击鼓敲锣 ,用以驱邪避祟,有时也在庙会和祈兩宗教活动中舞《斗鼓》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斗鼓》中穿插舞钹。舞时,舞者执两面大钹登场.二人或四人为一组,相互在空中传钹或作向高空撤钹等飞锻出手动作。气势雄健,颇为壮观。

流行于江苏南京一带的《飞钹 舞》,清代即已在庙会及佛事活动中表演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有降魔驱邪之意。舞飞钹的主要动作,也是高抛准接,同时变换各种姿态,显示舞者高超技艺的。

流行于四川平昌、营县、巴中等地 的《翻山铰子》舞具——铰子,即系有长绳的小钱钹,清代用于祭祀,有时也在祝寿、婚事中表演助兴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如今已成为一 种表演艺术,有独舞、双人舞、群舞之分。舞蹈特点是放绳飞钹,接钹旋转, 《高台铰子》则要在桌上、凳上作出各种惊险的高难度动作,手中小钹仍飞舞不止。

图12

流行在朝鲜族聚居区吉林、延吉、 长春等地的《波罗舞》,又名《钹舞》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是朝鲜族传统民间舞。原是在佛教“作 法"时由僧人执钹,边击边舞。韩国寺 院至今尚存有舞铉图,历史悠久。目前朝鲜族在节日中仍有跳《波罗舞》的习俗。

布依族民间舞《娄哇效》,俗称《铙钱舞》,流行于贵州望漠、罗甸等地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旧俗用于驱鬼敬神,由男子击钹舞蹈。目前也成为年节、喜庆等集会时跳的自娱兼表演性舞蹈了。

侗族民间舞《耍锣钵》,流行于湖南绥宁等侗族聚居区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原本是师公(巫 师)作法时跳的宗教祭祀舞。两巫师或对击对舞,或飞钹出手,交错穿梭呼应配合,有一定套路,技巧性强。

在云南昆明举行的中国第三届艺 术节开幕式上,多姿多采的少数民族舞蹈行列中,有一队保山彝族青年,飞舞大钹,边击边舞,舞姿雄健豪放,钹声震天撼地,人心为之大振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在《鼓声中的太阳》民间舞专场演出中,我又看到那动人心魄的《大钹舞》。据了解《大钹舞》是彝族传统民间舞,具有悠久的历史。

安西榆林4窟的元代壁画一《钹舞》图,向我们展示了七百多年前飞天出手的精彩场面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

钹是法器,是声音响亮的乐器,也 是金光闪烁的舞具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击钹起舞,从古代传承至今,从中原汉族到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飞钹出手,是其特有的技巧。它既是民间节日的表演技艺,也是宗教活动中的舞蹈品类。由于它传统深厚,流传久远,被佛教、道教、巫教等不同宗教教派所广泛吸收,应用在各种宗教活动中。

榆林 4窟元代壁画中执铃杵起舞的三个人物形象,那扭身开胯的舞姿,婀娜健美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另一吹长号的乐人,开胯盘腿,执号吹奏。这种形制的长号,在西藏古格古城寺院的壁画中也曾出现。至今西藏青海一带的佛寺中,在做佛 事时,仍然吹奏这种长角。声音低沉悠长,烘托佛事庄严肃穆的气氛十分恰当。

敦煌莫高窟及榆林窟中风格独特的蒙元壁画,是晚期壁画中的艺术精品,其中的舞乐图又是极其可贵的历史画卷,为我们研究当时的乐舞艺术,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形象史料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

来源:本文1996年1点月发表于《舞蹈》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

来源:《舞蹈》杂志

编辑:舞蹈学术志

声明:本平台长期致力于舞蹈艺术的传播,舞蹈学术的发明,以及舞蹈文化的弘扬保山道教符咒佛教法事。平台支持原创,所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合作投稿,请联系我们。

微信:wudaoxueren

邮箱:kaungwusheng1091@163.com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4682.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