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银长篇小说《草根》第四部第二十七章上:石首道观寺庙寺院
第二十六章
初冬的江汉平原,刚刚下了一场小雪,雪花一落下来,即刻化了石首道观寺庙寺院。天异常的寒冷,北风呼呼的刮着,河岭上的三天大戏刚唱完,天就变了,懒洋洋的太阳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灰蒙蒙的天空一如胖三婶的心境。
她今天起了一个大早,要长工四喜赶着马车向拖船埠驰去石首道观寺庙寺院。最近,因为她发现了老贤公的秘密而闷闷不乐了几天。今天,她想到拖埠寺去烧一炷香。最近,她特别挂念不知在何方的儿子,听长工四喜说;"拖埠寺的道士算卦很灵",她想去问一个卦,自己究竟应不应该去找那个风流成性的汤圆子扯皮。
人啊!一旦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就会求助于神灵的庇护石首道观寺庙寺院。胖三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早就皈依了,是一个俗家的居士。这几天,那根长头发的事一直困扰着她,让她寝食难安,所以她想到庙里走走。
他们的马车刚驰向万岁河边的官道,后面也有一辆蒙着红呢的马车跟在他们后面一路驶来石首道观寺庙寺院。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向着黄水淘深处的人工渠驶去。
这条渠道是当年齐越公组织人开挖的,沿荆江大堤一路蜿蜒东去石首道观寺庙寺院。渠道是连接拖船埠和蛟子渊的人工渠。每年六月,从蛟子渊三闸口放出的江水沿这条人工渠一路流来,像一条项链串起了黄水淘、黑豹垱、杨林湖,方圆数十里的良田,都靠这条渠道灌溉。渠埂两边栽满了很多桑树,桑树中间的沙道上是一条可供马车行使的车道,这是一条古道。
拖埠寺就坐落在当年麻布拐溃口后,形成的一条废弃了的黄土大堤的堤埂上,由于当年齐越公任石首县令,命人开挖了这条人工河,是为了把淤在烂泥滩上的桐油船,拖上岸来,所以人们把拖船的地方称为拖船埠石首道观寺庙寺院。拖船埠是这条人工河与长江相连的重要码头,后来发展成一个繁华的集镇。拖船埠因拖船而得名,而真正闻名于江汉平原,还得亏当年齐越公为纪念那个大桐油商而建立的“拖埠观”。
当年齐越公因笃行道教,所以他建的是一所道观,可后来为什么改成了寺庙呢?且拖埠寺的香火格外的旺盛,据说这里的菩萨有求必应石首道观寺庙寺院。拖埠寺真正的名声大噪还源于后来的一段传奇。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沿长江一路东去,过洞庭前夜,龙舟靠岸到麻布拐休息扎营石首道观寺庙寺院。乾隆见长江北岸芦苇飒飒,苇花百里,迎风摇曳,景色十分壮观。于是下船骑马上岸,他用马鞭往远处一座清秀的山峰一指,问道:“这是一座什么山?”随行两广总督吴连章,连忙应道:“回陛下,此山名桃花山,因山壁上镌刻着李太白写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而得名。”乾隆龙颜大悦,下船看看。于是带着大队龙车凤辇从麻布拐下船。刚下船时,就看见一只头上长着鹿角,脸像马脸,颈像骆驼,尾像驴的怪物朝乾隆奔来。乾隆大惊,以为是不详之物,拔箭就要射。随行大学士文征明急上前禀告:“陛下,千万不可,这是祥瑞之物,名麋鹿,又称四不像,是汉代皇家御花园的镇园之宝。”“啊!这就是麋鹿,怎会出现在此处?”“启禀陛下,此处名天鹅洲,乃当年楚庄王的皇家狩猎苑。”
于是乾隆将拔出的箭放入箭袋,策马尾随麋鹿而去石首道观寺庙寺院。这麋鹿跑跑停停,最后消失在一座青砖绿瓦的道观之中。
乾隆策马来到观前石首道观寺庙寺院,只见青竹掩映,松柏森森的绿林中,有一座非常精致的寺庙,远远看见殿顶上的绿色琉璃瓦闪闪发亮,山门内外,肃穆森严,庙门前一块朱漆鎏金底的大匾,上书“拖埠观”三个大字,可是一个观字刚好被院前的一枝遒劲的龙柏枝挡住了,如此美轮美奂的书法和寺名,令乾隆在夕阳的余晖中,脱口而出:“好一座拖埠寺!”
随从中有江陵知县,知道这不是寺庙,而是一座道观,可是他又不敢反驳,只好跟着喊:“好一座拖埠寺!”等乾隆近前一看才知道说错话了石首道观寺庙寺院。可是觉得自己是皇帝,金口玉言,不能更改,就将错就错,写了“拖埠寺”一道金匾赐给道士。圣命难违,道士接过匾,硬着头皮把道观改名为佛寺。
乾隆皇帝的这一次误判,影响了整个江汉平原的万千生灵石首道观寺庙寺院。从此拖埠寺里道释并存。在这中华大地上恐怕也是独此一景。以至于后来江汉平原上的人,信奉的所谓的宗教,连道、佛都分不清,所以见了菩萨就拜,又拜观音又拜原始天尊,这种风气变成了平原上一种奇特的道士文化。
拖埠寺当家的道士和齐氏家族几百年的渊源由此而来石首道观寺庙寺院。可笑的是我母亲信佛,连法号都取好了,可信奉的菩萨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她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而做的又是道士的表,打的又是道士的醮。而我的幺叔叔,那个给我们齐氏家族带来巨大荣耀,而后来因为一句话被打成反革命,给我们家族带来巨大灾难的人,晚年竟成了河岭上信教的领军人物,他组织的香会有几千人之众,可笑的是他们武当山要拜,五台山也要拜,张天师过生要烧香,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生日也要烧香,观音菩萨生日也要朝拜。后来的历史学家说:“江汉平原是整个南中国唯一没有正规宗教的地方。”
乾隆入洞庭湖出韶山冲以后,回到北京城,对在麻布拐见到的那只四不像麋鹿念念不忘,命人在天鹅洲捕获了几只送到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驯养,后被清廷把它视为珍宝石首道观寺庙寺院。史载“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把这些珍宝掳回欧洲,十九世纪初,麋鹿在中华大地上就绝了迹。直到1898年,英国人从欧洲列强手中购买了几只麋鹿,放到英国皇家猎苑驯养,一直繁殖到了二百五十五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在长江故道天鹅洲设立了麋鹿自然保护区,现总数以超过千头。自此,麻布拐拖埠寺旁的天鹅洲就成为了江汉平原非常有名的一个旅游胜地。
文革中,红卫兵砸了庙里道释并存的神、佛像石首道观寺庙寺院。把宏伟的宫殿拆了,用庙里的砖瓦木料修了一所中学,取名千合中学,之所以取名千合,据当年建校的校长所说,他也是受道释并存这种现象的启发,灵机一动,把校名取为‘千合’,其寓意为‘大千世界,有合则合,无合也合,什么都合’的意思。我就是当年拆庙修学校的红卫兵指挥之一。拆庙砸神像时,把当年乾隆所赐的金匾与神像付之一炬,悲哉!我在这所中学里度过了我的青少年时代,这都是后话。
由此可见石首道观寺庙寺院,当年拖埠寺有如此辉煌的来历,还有乾隆皇帝所赐的牌匾,它的香火怎能不格外的旺盛呢?
两辆马车沿着人工渠两旁的桑丛里,一路风尘的赶到拖埠寺石首道观寺庙寺院。从第一辆车上走下来满腹心事的胖三婶,她此行就是来求卦的。当胖三婶踽踽而行,沿着拖埠寺茂密的修竹林拾级而上时,离她两三丈远,跟着一个风摆杨柳,手拿红手绢的人,她不是别人,她正是汤圆子王翠花。
原来一路跟着胖三婶后面的那辆罩着红呢的马车,就是王翠花乘坐的石首道观寺庙寺院。她也来拖埠寺进香了,她为什么要一直跟着胖三婶呢?胖三婶对跟着后面进寺的汤圆子一点也没有察觉,倒是那赶马车的四喜回头向汤圆子挤了挤眼睛……
王翠花自从那夜在歪脖子柳树下,知道了老贤公与他儿媳巧珍的私情后,一天到晚就划算着怎么来报复巧珍,出出心中这口恶气石首道观寺庙寺院。第二天看戏,她发现胖三婶也并不高兴,善于揣摩人心的汤圆子像老狐狸一样,一下就闻到了味道。在这样的一个大喜的日子里,胖三婶没有理由不高兴,只有一个原因能在一夜之间就让她判若两人,那就是那夜巧珍与老贤公幽会的私情也被胖三婶知晓了。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的心中酝酿……
这时,她以一个老猎人一样的嗅觉,闻到了猎物的味道,她的目光停在了与她隔着几棵树,也同样靠在杉树上看戏的一个人身上石首道观寺庙寺院。
这个人是老贤公家的长工四喜石首道观寺庙寺院。
四喜是个二流子,一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石首道观寺庙寺院。三十几快四十岁了,还没讨到媳妇。虽然农活不怎么精通,但他有一身好力气,耍得一手好鞭子,赶得一手好车。去年,在老贤公家干了三四年长活的三栓子得暴病死了,四喜就成了老贤公家的长工。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6595.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