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老瞿说怀化(二十):邵阳道观寺庙寺院

符咒网    2023-02-08    49

  老瞿说怀化(二十)

  山水怀化之峻山苍苍(上)

  “巍巍雪峰似脊梁,极目千里旷无疆,华夏著名‘绿肺’地,剑峰千仞美又壮邵阳道观寺庙寺院。”这便是诗人莫辉满怀深情描绘的雪峰山,它巍峨挺拔逶迤于东南,与雄奇俊秀绵延于西北的武陵山,形成一个锦绣摇篮父亲般呵护着我们怀化;滚滚沅水滔滔不绝,携各大支流母亲般哺育着我们怀化。这山,也灵,这水,也美;这山,也亲,这水,也爱!其山水自然风光虽稍逊北边张家界、南边桂林,但却有不少国家级、有的甚至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景区。我老瞿在这里按山、水、洞的顺序与读者朋友溯沅水而上,一起来领略一番我们怀化大自然的旖旎风光。

  我们怀化的山,我老瞿把它分为宗教名山和自然风光名山两类邵阳道观寺庙寺院。且先说说佛教名山——洪江嵩云山和靖州飞山:

  嵩云山被誉为“湘西第一名山”,是一座美丽的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重点对外推介的主要旅游资源之一,也是广大旅游者寻古探幽、踏青觅芳、休闲游玩的洞天福地邵阳道观寺庙寺院。园内森林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品位奇高、珍希物种多、景观资源好、涵盖了生物景观、地文景观、水文景观、人文景观及天象景观五大类型。而嵩云山最著名的当属佛教文化,其景观众多,我们权且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吧。我们来到嵩云山半山腰时,盘山公路在此分为两条。我们且走左上前往佛教圣地“大兴禅寺”。由此前行100余米,公路右边一幢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黄瓦红墙庙宇,上有非常醒目的“紫竹林”三个鎏金大字。庙宇左侧的悬崖峭壁上,缕空雕刻一个大大的“佛”字,朱红漆字,龙飞凤舞,十分壮观。“紫竹林”又名水佛洞,嵩云十景之一。相传清朝中期一个杨姓和尚,到嵩云山朝拜,路经半山亭,口渴难耐,便在山中找到一眼清泉,跪下饮时,忽见水中显现如来影像,自以为奇。于是买来工具,凿石打洞。数年后,凿成一个高3米、宽5米、深⒎5米的石洞,洞内安放供奉如来佛祖神像和齐天大圣像。自此在洞中修行苦练。洞内泉水叮咚,洞口雾气缭绕,雾中忽隐忽现佛祖之像,故名水佛洞。洞前对联: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杨和尚还在洞前的峡谷中凿石彻坎,四处化缘,费尽千辛万苦,修建了一座简易庙宇,取名水佛洞。后来人们为满足更多香客需求,化缘扩建,已成规模,正殿为高大的殿堂,两边为厢房,前为山门,并更名为“紫竹林寺”,主要为尼姑及女居士修行苦练之地。

  过寺沿石阶而上,宽敞的坪院里,绿树掩映,檀烟缭绕邵阳道观寺庙寺院。再往上便是双层重檐,飞角翘尾,黄瓦盖顶,气势宏伟的大雄宝殿。正殿上供如来佛祖,左右为文殊、普贤菩萨,左边供观世音,右边供地藏王。尘世之人来到这里,任谁尘心都会受到洗涤,尘世的一切喧嚣、犹愁、烦恼都会随风而去,世界将变成一片净土,带给您的会是宁静、安康、幸福!

  海拔300余米处,有一块100多平米光洁平滑的腰形巨石,它便是嵩云奇景镜子岩邵阳道观寺庙寺院。民间传说,唐朝著名诗家天子王昌龄被贬,离江陵过九江,到武陵,沿沅江逆水而上,一路风尘仆仆,心情十分沉重。行至雄溪时(今洪江),听随从告之,此地老鸦坡有一“神镜”,名叫“镜子岩”,能将好人坏人照得一清二楚,遂命停船上岸,登山觅奇。王昌龄至镜子岩前,立即映出诗人模样,形容枯槁,面色憔悴,鬓丝染霜,不觉仰天长叹前途凄凉壮志难酬。嗟叹之后,再一照,忽然楞住了,镜中人有一颗鲜红的心。大诗人眼前一亮,顿感欣慰,即曰“少伯(王昌龄)之心,苍天可鉴”。然后令随从在镜子岩前种下了两株心爱的芙蓉,焚香膜拜,三跪九叩,随口吟道:“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便欣然而归,乘风而上龙标赴任。据说,这块奇镜,原是佛祖所立。现在,镜子岩依然存在,但因风化腐蚀,已失却原来的云母光彩,但大诗人王昌龄与镜子岩的佳话,却仍然流传在人们的心中。

  名山藏古寺,胜地多道观邵阳道观寺庙寺院。嵩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之景,便是1995年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寺院之一的“大兴禅寺”。它背倚云雾山峰,面对巫水江畔,地势开阔,山野平旷,古木参天,百花争艳。始建于北宋哲宗皇帝元佑三年(1088)。寺宇三进:一进为韦驮殿,正面供奉的是关圣帝,左右两侧是韦驮等四尊神像。二进为大雄宝殿,供奉有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过去佛为燃灯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左右两侧为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菩萨。三进为祖师殿,供奉的是无意祖师。相传其系肉身成佛。祖师殿右侧为千手观音殿,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寺内还建有圆通殿、方丈楼、藏经楼、斋堂、寮房等建筑。大兴禅寺历史悠久,香火鼎盛。曾有多届高僧在此剃度纳徒,讲经说法。读者朋友,我们在此游览一番,可得到了一次佛光的普照?!

  游览我们怀化的佛教名山,可别忘了集名、奇、险、古为一体的“楚南第一峰”的湘西名山——靖州飞山哦邵阳道观寺庙寺院。飞山,相传是飞来之山。当地民间传说, 此地原来都是肥沃的平地, 这座山是远古时代由四川的峨嵋山飞来, 所以取名“ 飞山” 。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从邵阳武冈飞来的,有清道光《靖州志》为证:“武冈云山,旧有72峰,忽一峰飞至靖城西门外,即名飞山。”此虽民间神话传说, 却道出了这飞来之山的概貌与特征。别看这民间传说,还是有根据的:水经沅水注上说,飞山是熊溪南带移山。山本在水北,夕中风雨旦,而山移水南,山以移为名,故曰飞山。

  飞山海拔700余米,远观气势恢弘,巍峨挺拔,三面险峻,突兀开立,犹似皇冠;其下部如台,峭壁悬崖,白牛洞、莲花洞、白云洞飞珠溅玉,嵌于其间;上部突峰,如鼎如钟,头宝鼎、二宝鼎、三宝鼎耸于峰巅,飞山庙栖于头宝鼎之上;周围一二十华里范围内, 是几万亩既平坦又肥沃的良田, 是靖州著名的粮仓,山兀立其中犹如飞来之状;山顶平旷,其上双峰突起,直刺云天邵阳道观寺庙寺院。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代有“若要得靖城,必先据飞山”之说,山上至今还遗存“飞山砦”遗迹,是故飞山又为兵家必争之地。若是晴空万里,您登临飞山之巅,可收田园山川于眼底,赏清风蓝宇于云端。

  飞山不仅集雄、奇、险、峻为一体,还汇儒释道于一山邵阳道观寺庙寺院

  历代文人骚客多登临于此,留下众多名篇佳作、历史遗迹邵阳道观寺庙寺院。绝顶建有苗侗人民思祖祭拜的飞山庙,庙内供有杨再思神像,木塑金身,雄姿威武,称之为‘飞山太公’。1985年《靖州文史资料》第二辑载:飞山庙,又叫威远侯庙,是纪念五代少数民族首领杨再思的祠庙。唐末五代时,十峒首领杨再思据此险要,自称诚州刺史,融合苗、侗、瑶各民族发展壮大为“飞山蛮”集团,开创了靖州的历史。有气势磅礴、笔力遒劲的明代黎靖参将邓子龙《登飞山》诗刻碑;有明参将黄焘于飞山庙前所立石坊,上面嵌有‘惠此南国’、‘威镇渠阳’的石刻巨匾,使得飞山庙更加雄伟壮观;有清朝云南巡抚彭而述作的“靖州战场歌”,诗中写了以飞山为主的古战场激战的场面,抒写了自己:“誓取金印大如斗,重来痛饮靖州酒”的气慨,也表现出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残酷镇压的那段惨烈的历史;有清道光年间,湖南提督杨芳阅兵到靖,以威远侯第31代孙的身份谒庙行礼;有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谭延闿题联碑等胜迹。古时,飞山周围的苗、侗群众, 于农历六月初六传说杨再思生辰日, 在飞山庙前举行富有民族特色的“ 拉牛上树” 活动。于十月二十六日传说是杨再思忌辰日,举行规模盛大的“ 抢花炮” 竞赛。届时, 附近村寨杀猪宰羊,成千上万男女老少, 皆身穿民族盛装, 幡旗鼓乐,吹吹打打,先抬着太公神像游行,再按规定礼仪到飞山庙进行朝拜,行祭祀礼,之后,吃会酒一天,以示对太公的尊敬和怀念,再进行抢花炮和拉牛上树等竞赛活动。它既是民间传统的文化活动,又是赛团结、比智慧、斗勇敢的体育运动。苗、侗民众用它来纪念“ 飞山神”, 昭示了“飞山太公”在群众中极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这里释道共荣,寺庙林立邵阳道观寺庙寺院。有雕梁画栋的方广寺,有香烟缭绕的灵官殿、玉皇阁、南天门,有以三清为供奉对象的道观,以砺志为主的“磨针(摩真)庵”,敬奉“雷神”之雷神祠,供奉元帝的“元帝祠”,还有净乐宫、昆庐寺等,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寺观殿堂昼夜灯烛通明。有神话传说的白牛洞、白云洞、宝珠岩、迎仙桥;有历史传说的丁元帅故事、比武结盟、杨再思起兵救飞山、杨再思智取飞山寨、掘井取水、甜粑解围、夜袭官府等。这些介于自然风情与人文景观之间的神话传说,不仅引人入胜,也更增加了飞山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使周边人们对飞山更加敬仰与神往。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6719.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