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伟大的诗人,其书法水平如何?:扬州道观寺庙寺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扬州道观寺庙寺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是吟唱着您的诗长大的,我们的血脉里渗透着您的文化基因,我们无论天涯还是海角都会仰望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您是太白金星,是下凡的谪仙,是伟大的诗人和伟大的书法家——李白。
说您是伟大的书法家,几乎没人相信扬州道观寺庙寺院。那是因为您诗歌的璀璨光芒掩盖了您书法的天才傲娇,那是因为您的书法作品已成为世界的孤品。穿越千年的盛唐,激荡历史的烟云,让我们一起去拨弄那一层神秘的面纱,去还原历史的真实。
这是李白存世的唯一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扬州道观寺庙寺院。本帖为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计25字。其内容是: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这里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为什么说是李白的作品;二是作品的水平怎么样?
为什么说是李白的作品呢扬州道观寺庙寺院?
第一,此诗为朋友所题扬州道观寺庙寺院。这个朋友叫司马承祯,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他不仅道法高深,且文学艺术修养十分了得,与陈子昂、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大家称为“仙宗十友”。李白25岁时在江陵初识司马承祯,对酒当歌,举杯邀月,遂成为知己。不久,李白杨帆去了扬州,从此久别。
乾隆题跋
公元744年,43岁的李白十分想念老朋友司马承祯,于是邀约兄弟伙杜甫、高适二人到王屋山阳台宫旅游,找司马承祯饮酒叙旧扬州道观寺庙寺院。因为,王屋山阳台宫道观正是司马承祯奉皇帝唐玄宗之命修建的,建成后,司马承祯在此主持工作。
当李白、杜甫和高适三兄弟气喘吁吁等上王屋山阳台宫时,此刻,霞光万道正穿透晨雾,放眼望去,确有“一览众山小”之豪情扬州道观寺庙寺院。巍峨的阳台宫熠熠生辉,大门口高悬唐玄宗御笔的匾额,三兄弟兴奋地跑上台阶冲进门内,一幅高一十六尺,长九十五尺的巨大山水壁画映入眼帘,画中仙鹤云霞、山形水势栩栩如生。李白知道:这是司马承祯亲笔挥毫的杰作。
宋徽宗赵佶题
正当三兄弟驻足于壁画前流连忘返,突然从小道士口中得知司马承祯早已仙逝,物是人非,只见其画,不见其人,李白不由自主号啕大哭扬州道观寺庙寺院。李白是个特别烂漫特别讲义气特别重感情的人,否则,我们也不可能读到那么多瑰丽的诗篇。于是,当即叫来纸笔,饱蘸深情,一挥而就《上阳台帖》,也给后世留下了千古绝唱。
第二,此帖传承有序扬州道观寺庙寺院。《上阳台帖》上记载了历代的各种大人物题跋、印鉴,这就是明证。其中有:宋徽宗赵佶,元代的张晏、杜本、欧阳玄,乾隆皇帝等人。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千年前宋徽宗的品鉴: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作为皇帝,在猎取历代名家精品方面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此帖流入内府当属必然;作为书画大家,对此帖高度评价,同时还指出了李白另一幅书法作品的存在,令人遐想无穷。
请宋徽宗赵佶题
此帖为历朝历代所重,具体的递藏次序是:《上阳台帖》在宋宣和年间收归于内府,后入宋末权相贾似道手中;元代经张晏处,至明藏于项元汴天籁阁中;清为收藏大家安岐所得,后流入清廷内府扬州道观寺庙寺院。1911年溥仪将《上阳台帖》携出宫外,流入古董商人郭葆昌手中。1937年,张伯驹以六万银元购得,直至解放后。1956年,张伯驹有感于毛主席的伟大功绩,将此帖呈献给喜好书法的毛主席,主席爱不释手,反复观摩。1958年,毛主席按照我们党定下的规矩,将《上阳台帖》转交至故宫博物院珍藏至今。
二是作品的水平怎么样扬州道观寺庙寺院?
其实,历朝历代的方家已经做出了精准的评价,在此不再赘言扬州道观寺庙寺院。我写一首诗作结吧:笔逸凌云志,豪雄在思高。高山仰止兮,神品绝代骄。不知妥否?高手赐教!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702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