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崛起实录:朱重八何时改名?明朝国号是否与明教有关?:江阴道观寺庙寺院
朱元璋曾被后世史学家如此评价:“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清代史学家赵翼),一语道出了其人格的复杂性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朱元璋治国愿作圣贤,希望能比肩尧舜,让世间没有贪官奸佞。朱元璋治军堪为豪杰,在起兵之时广纳贤良,厚待文士,有救世安天下之心。朱元璋起家亦是盗贼,在乱世草莽中狡悍无比,在太平光景下至死也没能走出焦虑与狐疑。因此,朱元璋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复杂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其复杂的个性。
朱元璋的早年艰辛为人所共知,他也并不回避自己的艰辛往事,一字一句都镌刻在他为父母修建的皇陵碑上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命江阴侯吴良视察督工在老家凤阳为父母修建皇陵。这一年朱元璋已经50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一时思绪回到了几十年前,仿佛“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翰林侍讲危素奉命撰写了皇陵碑文,朱元璋读罢却并不满意,于是亲自动笔,写下《御制皇陵碑》文,揭露了自己的艰难往事。这一千余字至今仍镌刻在凤阳皇陵碑上,赵翼评价其文“粗枝大叶,通篇用韵,必非臣下代言也”。这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回忆录。
明皇陵神道及两侧精美的石象生江阴道观寺庙寺院。该陵为朱元璋为其父母修建的陵墓,位于凤阳(今安徽滁州凤阳)南7公里处。始建于龙凤十二年(1366),完工于洪武十二年(1379)。其31 对石象生和皇陵碑、无字碑及坟丘等历600 余年保存完整,为历代皇陵中罕见
颠沛流离的家族迁徙史
朱元璋用很简短的文字记述了自己的家族史,只有16个字: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江阴道观寺庙寺院。
凤阳皇陵碑,总高6.87米江阴道观寺庙寺院。碑文为朱元璋亲自撰写,因此称《御制皇陵碑》。全文1105个字,内容主要记述了他如何以卑微之身开创大明江山的全过程,是研究朱元璋早年身世的珍贵史料
朱元璋的出生地安徽凤阳,在明代称之为中都,政治地位尊崇,还修建了恢宏的城墙宫室,然而其所在的江淮内陆在今天也不是经济发达的区域江阴道观寺庙寺院。在元代,此处的命运则更加悲惨:这里曾是宋金、宋蒙交战的前线,残酷的拉锯战持续了数百年,一座座名城变成废墟(如姜夔笔下的扬州),百姓四散,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灾害四起。而元代定都北方,仰仗南方的漕粮北运,为了维持南北漕运的命脉——京杭大运河不被黄河泥沙淤积,淮河下游成了牺牲品,经常泛滥,为了治水又不得不征发百姓服徭役,一年到头没有安生日子好过。
朱元璋的家族史就是这片无常土地的灾难史江阴道观寺庙寺院。
若问朱元璋的老家在哪里,大部分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凤阳江阴道观寺庙寺院。然而按今天的行政区划,朱元璋的大哥生于江苏盱眙,二哥三哥生于安徽五河,朱元璋是朱家第一个凤阳人,这显示了朱氏家族颠沛流离的迁徙史。在元代的江淮内陆连脱贫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致富了。勤劳的农民连勉强糊口也做不到,几代人奋斗攒下来的家业,一次灾害或是徭役就会消耗殆尽。
朱元璋就降生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按照家族的辈分,这个新生的男孩被人叫作朱重八。这个佃农的孩子从小干农活,在大伯和父亲教导下,他知道先祖们曾经靠勤奋耕耘过上了有房有地的温饱生活,也知道了在衙役逼迫下,被迫举家迁徙、家道中落的历史。若问此时朱重八的人生理想,无外乎做一个自给自足的自耕农而已,这就是他祖辈、父辈奋斗一生的目标。
从朱重八到朱元璋
在朱重八的17岁那年(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一场干旱席卷了江淮,随之而起的是遮天蔽日的蝗虫与横行的瘟疫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朱氏家族经历了那么多的起起落落,一家人都挨过来了,但这次的厄运来得猝不及防。
在这年的四月六日,父亲去世,3天后大哥去世,13天后母亲去世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朱家是外来户,在当地没有地,只能向地主刘继德向求一块坟地,却遭到了刘继德的辱骂。在“阖家守丧”的灾难性惨剧中,为富不仁者的冷漠与残酷深深刺痛了少年朱重八。最终好在刘继德的哥哥,退休官员刘继祖出了一块地让他安葬父母兄弟,50岁的皇帝朱元璋回忆当年,是“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何其惨痛!
这块小小的坟地在25年后成了凤阳皇陵,这位好心的刘继祖被朱元璋封为义惠侯,赏赐良田30顷报答恩情江阴道观寺庙寺院。然而在当时,17岁的朱重八并不知道明天在哪里,与幸存的兄弟痛哭一场,“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
终于,邻居汪大娘让儿子领着朱重八,带着礼物投奔了凤阳城南凤阳山上的皇觉寺江阴道观寺庙寺院。
这灾荒年月,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更别提寺庙了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朱重八在皇觉寺总共待了50多天,寺院的地也打不上粮食,就遣散僧众外出托钵乞食。此后3年,朱重八作为游僧走遍了淮河中游的“光、固、汝、颍之间”,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部、安徽北部。这里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困苦民众。朱重八的这3年游僧生涯,实际上就是在一片困苦的土地上乞讨求生。
明龙纹琉璃滴水,出土于安徽明中都遗址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滴水为古建筑屋檐上的部件,一端有下垂的边,盖房时置于檐口
在毫无希望的现实面前,幸存的百姓将希望寄托给民间秘密教派江阴道观寺庙寺院。始创于南宋的白莲教,在江淮等地大量聚众收徒,形成庞大的地下势力。这一教派认为信仰末世时,弥勒佛会降临世间,带领教众脱离苦海。这些民间秘密宗教采取了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组织模式,尽量在官府视线以外举办法事,各个分支之间没有密切联系。即使破获其中一支,你也没法顺藤摸瓜端掉他们的老巢,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有老巢,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对白莲教而言是无效的。
随着独眼石人如期而至地出现在黄河工地上,“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终于应验,白莲教徒韩山童、刘福通迅速起事,起义者头戴象征赵宋火德的红巾江阴道观寺庙寺院。
朱重八很快也加入了白莲教徒云集的红巾军,并改名朱元璋江阴道观寺庙寺院。白莲教主韩山童不久阵亡,其子韩林儿继位,号称小明王。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很快崭露头角。主动前来投奔的书生李善长曾建议朱元璋效法汉高祖刘邦,如此一来“天下不足定也”。
朱元璋其实对白莲教的装神弄鬼看得很透——在发动起义的时候,没有这种超自然力量的支持,是很难号召成千上万人的江阴道观寺庙寺院。但宗教结社是松散而去中心化的,如果要想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组织,进而统一中国,还是得靠儒家士大夫那套。既然如此,朱元璋也就言听计从,四处延揽知识分子,希望能有张良那样的贤臣辅佐。
与儒家学者的交往
朱元璋受的教育有限,无非是在庙里跟着念经和尚学着认了几个字,后人评价他是“以游丐起事,目不知书”,但朱元璋并不以此为耻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写下了《御制资世通训》这本小册子,从中不难看出他对自己文化程度的认识。
朱元璋承认自己小时候家里没钱读书,“圣人、贤人之道一概无知”,但当时年幼单纯的他又很喜欢听劝人向善的“善人之言”,这构成了朱元璋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基础江阴道观寺庙寺院。随后经过元末的群雄并起,戎马倥偬间更加顾不上文化学习,直到数年之后,朱元璋逐渐闯出名堂,才“乃寻儒问道,微知其理”。
朱元璋在《御制资世通训》中写道:父母既不贤明也算不得愚蠢江阴道观寺庙寺院,孩子没人教导,结果这孩子又孝顺又友爱,谁都没他优秀,这是为啥?(有父母不贤而不愚,子无师而乃仁,于六亲和,父母孝,悌于兄,朋友信,睦四邻,农者勤于农,士者勤于士,博精于人事,其源何如?)
朱元璋认为,这是因为这样的父母都是“淳心之人”,祖上积德,父母自己知识水平不高,孩子只能向周围人学习,博采众家之长,比那种跟着一个教书先生读死书的孩子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毕竟“一师之学,一人之见而已”。不难发现,朱元璋这说的就是他自己。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插图·忆苦思甜
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亲自写下《御制皇陵碑》文,在其中回忆了昔日艰难往事,并将其镌刻在凤阳皇陵碑上江阴道观寺庙寺院。不过,他自己虽喜欢忆苦思甜,以凸显自己奋斗精神以及得国之正,内心深处却很忌讳他人提及
他起兵不久后打下滁州,老儒生范常拄着拐杖来到军营门口,朱元璋和这位老乡聊得很投机,就把他留下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打下太平,当地的易学专家陶安又来归附,朱元璋问他,我想打金陵,你看如何?陶安说我当然支持啦,金陵是帝王之都,“抚形胜以临四方”,打下这里就可以平天下啦。易学专家都这么预测了,朱元璋自然很开心,下令把陶安也留下。打下金陵后又延揽名儒数十人,随后就向徽州和浙东进军,这两处固然是战略要地,但同时也是文教重镇,书生云集,在这两个地方,朱元璋认识了让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吾之子房(张良)”刘基。
刘基庙前的“王佐”牌坊,位于浙江青田县江阴道观寺庙寺院。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被朱元璋多次称为,“吾之子房”。今天刘基庙前还有“王佐”“帝师”等牌坊,以彰显其辅佐朱元璋开创明朝的功绩
这两个地区以徽州和金华盆地为主,实际上是连为一体的,遍布着丘陵和溪涧,离政治重镇很远,所以在宋元之际反倒比较安全,很少受到战争的打击江阴道观寺庙寺院。虽说在丘陵之间,沟谷纵横,但毕竟江南水乡,河流纵横,坐上一只船也可以航行四方,在当时的条件下,区域内部的交流很方便。
朱元璋打下浙东后,把青田人刘基与浦江人宋濂、龙泉人章溢、丽水人叶琛一起召往身边,四人并称“浙东四先生”江阴道观寺庙寺院。
狠狠地黑江阴道观寺庙寺院了一把白莲教
有了这么一群饱学之士的辅佐,朱元璋的文化程度提升得很快江阴道观寺庙寺院。他曾夸奖范常“老范诗质朴,似其为人也”,在听到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后当场写下“梅花初月楼”五个大字,也给陶安题过“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的对联。
宋濂画像江阴道观寺庙寺院。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又号玄真子,浙江浦江县人。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为太子朱标讲学。因长孙宋慎牵连进胡惟庸案而被朱元璋谪死(一说为自杀)
宋濂酒量不行,朱元璋非灌他酒,事后写了一首《楚辞》送给宋濂江阴道观寺庙寺院。宋濂谢恩之后,朱元璋又送他一匹白马,再写了一首《白马歌》,不收下不行。在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下,朱元璋加强了已经更名应天的金陵防御,这座坚城得以对抗陈友谅的重兵围困,消耗了陈友谅大批有生力量。在刘伯温“先汉(陈友谅)后周(张士诚)”的战略部署下,朱元璋在各势力的犬牙交错之间越战越强,最终在鄱阳湖一战消灭陈友谅主力,随后改称吴王,并诛灭了江南张士诚。
明史大家吴晗早在20世纪40年代曾指出,朱元璋的老领导韩山童父子的明王称号出自明教经典《大小明王出世经》,大概此时白莲教吸收了部分明教教义江阴道观寺庙寺院。
吴晗先生由此推论,朱元璋日后国号大明也来自明教江阴道观寺庙寺院。这一观点随着《倚天屠龙记》的风行而广为流传,近年有学者证明大明源于明教一事并不属实,但当时的起义者中,明教的确是一种流行的信仰。
朱元璋在教徒云集的农民军中,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江阴道观寺庙寺院。然而到了至正二十六年(1366),在进攻张士诚前夕,朱元璋发布一道檄文,狠狠地黑了一把白莲教:“不幸小民误中妖术,不解其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苏困苦”,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白莲教的救世理论。
这道檄文称白莲教“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无端万状”,已经贵为吴王的朱元璋把白莲教徒描绘得无恶不作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朱元璋为何如此咒骂自己赖以兴起的白莲教?
国号源于《易传》
朱元璋早就看不上白莲教了江阴道观寺庙寺院。国号大明,实际上和白莲教、明教没关系,而是源于《易传》中的这样一句话: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江阴道观寺庙寺院。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朱元璋的国号源于《易传》,证明在他的治国方针中,根本没有给白莲教留下任何余地,而是尊崇儒学,要把自己的统绪接到中国历代正统王朝的脉络中,这显然不是他自己能办到的江阴道观寺庙寺院。
同时不难发现,这句话的第一句,正是元朝国号的来源江阴道观寺庙寺院。
朱元璋的国号和大元是出自同一典故,表明了在他心目中对新朝代的定位:承接大元的统绪江阴道观寺庙寺院。
钱穆先生曾在《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一文中写道,元末明初不少文人非常思念元朝统治,要做元朝的忠臣,就连刘伯温、宋濂这些明朝开国功臣在私下里也是吹捧元朝的,搞得钱穆骂他们“近于不知耻之类也”江阴道观寺庙寺院。刘伯温本人就是元朝的进士,他最熟悉的是元代的典章制度。而在宋濂起草的《谕中原檄》中写道“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明朝建立后的祭天祭文中又写“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说明朱元璋心中,承接元朝的正统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
朱元璋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仍然勤学于文,文渊阁大学士宋讷夜里点灯看书结果把衣服燎着了,朱元璋听闻后就写了一篇小心火烛的文章江阴道观寺庙寺院。老熟人升官、退休乃至去世,写篇文章的例子就更多了。但朱元璋逐渐发现,自己成了孤家寡人。在投奔红巾军时,朱元璋一无所有,但那时的他百折不挠,礼贤下士,成了众望所归的明主,在40岁的时候就取得了天下,开创了明朝。而在此后,朱元璋走到人生巅峰的时候,海内外已经无人可以匹敌的时候,他却越发脆弱。
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47岁江阴道观寺庙寺院。在这一年里,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部下刘伯温去世了,他曾经头疼的老对手——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的死讯也从漠北传来,朱元璋感觉自己也苍老了。这一年里,朱元璋写下这样的文字:
“上古及今之贤者,皆称国王座子及天下世界称为神器,何也?盖谓国家大事皆神天管着江阴道观寺庙寺院。故天不与,不敢取,取则必败。”
这个皇帝宝座实在是“天与之,人归之”,现在谁要敢造反,就是“乡里不相容,甚至六亲亦被杀害”,“身家父母妻子,一概化为泥土”江阴道观寺庙寺院。神器在握,又怕人抢夺,朱元璋的焦虑日盛一日。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7116.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