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庐山之美在秀峰:丰城道观寺庙寺院

符咒网    2023-02-08    53

  2009年3月8日上午,我们走进了美丽的庐山秀峰景区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庐山秀峰,地处庐山山南,正是第四纪冰川造山运动时期,庐山山体运动最为强烈的地方,形成了苏东坡笔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特殊地貌,造就了姊妹、香炉、文殊、双剑、龟背、鹤鸣、汉阳等形态各异的山峰。姊妹峰形同娟娟秀女,香炉峰如紫烟缭绕,文殊蜂似尖锥屹立,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汉阳峰形如华盖高耸峻峭。这些山峰,千姿百态,玲珑秀丽,层峦流翠,风光旖旎,聚尽山南之美。志载:南唐中主李璟少年时看中山南山麓,在山麓筑台读书,他做皇帝后,将此处赠与僧人建寺,称开先寺,取开国光兆之意。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康熙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寺僧超渊,此后改名为秀峰寺。时至抗日战争时期,寺庙被日军炸毁,仅存遗址和自然风光,故始称秀峰。

  秀峰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景区内山奇水秀,摩岩碑刻如林,自古便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美誉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这里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有匡庐二绝的漱玉亭以及碧波荡漾的龙潭,仪态万芳的双剑、香炉诸峰,有众多历代名人侠客留下的摩岩石刻。秀峰不仅风景优美,气候更加宜人,宋人洪明有诗赞曰:“山瀑两道泻,木叶四时春。日螟不知去,鱼鸟会留人。”

  俗话说“深山藏古寺”,风光秀丽的风水宝地多被寺庙占据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这不,一进入景区就见古树参天,浓荫蔽日,苍松翠柏之中就是原秀峰寺,虽寺院已早毁,但遗迹尚存。穿过高大气派的景区大门,沿林荫道前行约50余米,在一大片枫、樟、竹、柏的掩映中,矗立着一方低矮厚重的石门,这就是秀峰寺的内山门(外山门位于秀峰景区大门处)。山门门额“第一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仍很醒目。山门是寺庙的脸面,从匾额上“第一山”三个大字足以说明当年寺庙的宏伟气派,它出自我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之手。

  米芾是宋代湖北襄阳人,祖籍山西太原,官至礼部员外郎丰城道观寺庙寺院。礼部在唐宋又称为“海宫”舍人,故时称“米南宫”,因举止豪放癫狂,人称“米癫”或“米痴”。他不仅能写诗文,还擅长书法和工绘画,艺术鉴赏也十分精通。米芾书法是诸体皆能,尤其以行书、草书著称,“第一山”用的就是行草体,书法艺术中称米芾的字是“字体紧节,用笔俊迈,体式展拓,沉着痛快,不见沉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米芾跟唐代大诗人李白一样,一生爱好游览,到过无数名山大川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说起这“第一山”匾额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米芾当年来到开先寺,游醉了这里的风光后,到开先寺的客堂找水喝,当时客堂无人,米芾看到桌上有一方砚,很是特别,就拿到手上,想到阳光下看个仔细,没想到寺内树木丛森,阳光总是很难照到砚上,这样,米夫不自觉地走出了客堂数米,正好,被寺内和尚撞见,问:“施主,为何拿方丈宝砚?”米夫一心研究砚台,并为搭理小和尚,这下可把小和尚激怒了,小和尚追上几步,一手夺过米芾手中的砚台。这时,方丈正好经过,见米芾衣裳不整,但气宇不凡,且对砚台如此痴心,心想,这人莫非米大师?于是上前细问才知真是米芾,交谈之间,方丈得知米芾特好这砚台,便告诉他这砚台其实就是宋朝有名的金星砚,产自当地,是陶渊明的珍爱,宋徽宗曾经评价此砚为“砚中之魁”,是宋朝四大名砚之一,并说:“米大师,真喜欢这砚,老衲可送与您,但有求与大师,能否为寺中留点墨宝?”米芾一听很高兴,说:“无功不受禄,那是自然”,于是方丈引米芾进方丈禅房,恰好,方丈室内正挂有江淹最早为开先寺所题的《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米夫很欣赏诗中的文采,于是顺手抄写了这首诗,并即兴写下了“第一山”三字,一并送给了寺中。

  按照寺院建造的常规,山门之后本应是天王殿,但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一些整齐的石礅,这些石礅所在地就是天王殿的遗址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在此处可见一铁线观音像。画像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铁线勾勒法刻成,故称铁线观音像。观音即观世音菩萨,在唐太宗时期,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才称作观音。观音画像相传是唐朝大和年间僧人画的,后到元朝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捐资专请类似于画圣吴道子风格的姜月镜续画,成了全身像。但也有人说,就出自唐朝画圣吴道子之手,因为吴道子绘画特点就是“吴带当风”。仔细观察,这尊观音像的衣袖,随风飘扬的姿态,却实有点随风起飘的感觉。画中的观音端庄丰腴,服饰华丽,嘴角微翘,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很象唐朝女皇武则天。据说,当年僧人就是以武则天为模特儿绘就了这幅观音像。因此,这幅观音像便保留了唐代“以肥为美”的绘画风韵,很具有时代特色,堪称我国古代石刻艺术之中的瑰宝。

  细观此像,颇为有趣的是,这尊观音两眉之间多了一只眼睛,是慧眼,又称天目,能看清天下万物,洞察八方,普渡众生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再看他的嘴角,竟然多了两撇胡须。据说,唐、宋时期,观音有着男儿身。元以后,观音逐渐演变为女儿身。画像笔画精细,线条流畅。

  观音到底是男是女?原来,佛教在东汉末年从古印度传入我国,到现在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之圣”中阿弥陀佛的左边侍佛,是男儿身,直到元朝末年,随着中国本土佛教逐渐形成,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更为浓厚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观世音菩萨特别受到女性的尊崇,因为他能救苦救难,拯救众生,不求今生,只求来世。古代,很多女性,特别是达官显贵的家里,太太、小姐,都喜欢把观音供奉在家里,那男儿身的观音自然不很雅观,因此,男儿身也就逐渐被演变成了女儿身了。还有一种民间传说,说是观音这尊以慈悲为怀的男身到中国,见无生育能力或只生女孩不生男孩的女子遭到社会的轻视很同情,便转化为女儿身在民间为女性解除痛苦。当然,这些民间传说总是赋予观音很多的人情味。故观音就有了“送子观音”、“观音老母”之类的称呼了。

  沿铁线观音向后,便是原秀峰寺主建筑大雄宝殿的遗址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观场地之大,可以想象当年寺庙的宏伟气派。如今,大殿虽毁,但见证昔日辉煌的两棵罗汉松犹存。罗汉松为常绿观赏乔木,因它的种子大如豌豆,花托膨大,整个就像身披袈裟、盘腿打坐的罗汉,故得名。此木生长缓慢,四季常青,树龄可逾千年,所以很受佛家的青睐,常种在寺院的主殿前,又称菩提树。相传,秀峰寺这两株罗汉松是苏东坡的好友佛印禅师来此传授佛法时亲手植种的,人们称他为不老的佛印松。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它们应该有900多岁的高龄了。

  从罗汉松向东北行不远是秀峰寺的藏经楼,为藏当年康熙手赐的《般若心经》而建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藏经楼藏有寺中上千卷经书,而且清康熙时东宫太子胤礽赐予的“撒松雪”真迹和《法海云渡图》也藏在这里。可想而知,秀峰寺藏经楼在该寺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可惜的是,太平军一把火把它烧毁了,皇帝真迹也不知去向。到近代,蒋介石来到此处,才在原旧址上重新修建了眼前的这栋藏经楼。因楼前有两棵古桂花树,它们对秀峰寺的沧桑历史可说是历历在目。故又称藏经楼为双桂堂。

  双桂堂的后面有一口老水井,井里的水甘醇清洌丰城道观寺庙寺院。井旁刻有“聪明泉”三字,为黄庭坚的墨宝。记得昨天在东林寺中也见到一口“聪明泉”,但此泉非彼泉也。东林寺的聪明泉是当年慧远法师同荆州刺史殷中堪松林中谈论《易经》时,因殷能高谈雄辩,慧远指着流泉称颂他“君之辩如此泉”,才称其为聪明泉。而这里的聪明泉是公元1094年,北宋书法家、大诗人黄廷坚游庐山时的题刻。

  此处的聪明泉跟东林寺的聪明泉一样,亦是有讲究的丰城道观寺庙寺院。黄庭坚出生在九江修水县,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公元1068年考取进士如朝为官后,总想学为民用,经常上书朝廷大谈治国之道,可他的建议不仅没有被当朝所赏识,反而两次遭贬。当年他游历庐山,途经秀峰回家,经过此处时,正值夏日炎炎,口渴难耐,看到藏经楼后一眼泉水,就用手捧起饮用,一股凉意沁人心脾,使人顿觉心中豁然开朗。于是借来笔墨即兴写下了“聪明泉”三字。并把“聪”字一边的总字生造成了“公心”二字,他认为,做人都必须有一颗公正的心,不管为官为民,为官要公正廉洁,为民要心地善良,只有这样才配是聪明人。至于“明”字,自古就有三种写法:一是光明之明用日字边;二是眼明之明用目字边;三是听得明白之明用耳字边。这里所用耳字明,就是要让世人看得明,听得明,明事理。

  秀峰不仅山清水秀,而且古代的石刻也很多,聪明泉至李璟读书台间随处可见到唐、宋、明时的石刻,其中以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黄庭坚的《七佛偈》、王阳明的《记功碑》最为著名丰城道观寺庙寺院

  首先来看看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碑,碑文是时任尚书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荆南节度判官元结所写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字乃时任金紫光禄大夫,前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所写。颜真卿是唐朝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了一面旗帜,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劲圆厚,庄严浑雄,人称“颜体”。另外此碑还有一个特点,按古代书写顺序讲,一般人从右至左书写是正常的,而此碑却是从左至右书写,确实有些反常。历史学家推测此字可能是他的后人重刻。其碑的内容记述的是唐天宝年间,唐肃宗李亨平息安史之乱,振兴大唐的功绩。

  这《大唐中兴颂》碑为什么会在秀峰寺?原来当年元结与颜真卿同朝为官,又一同被贬,元结被贬湖南,而颜真卿则在这里,元结写作一生,主要的是反映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而唯独这篇《大唐中兴颂》是歌颂大唐安史之乱后的短暂复兴的文章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因此,颜真卿去湖南做客时就将其书写了一遍,后由颜家的人送至寺中,并刻于碑上。现在秀峰附近还有个村落,名叫颜家山,据说是颜真卿的后人。

  再看王阳明平定朱宸濠的《记功碑》,其文曰:正德,已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丰城道观寺庙寺院。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

  于赫皇威,神武不杀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从征官属列于左方。

  ~[明]王阳明《平宸濠记功碑》

  在古代,大的征战之后,胜利的一方,大都会在战地附近刻石记功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在秀峰景区的李璟读书台下,有一块数丈见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处石刻:中间是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的《七佛偈》,右边是明代徐岱的诗,左边是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写的碑文,人称记功碑。碑文共136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后人评此碑刻云:“此山此刻同不朽,风雷呵护森光芒。”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因筑室读书于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丰城道观寺庙寺院。王阳明系浙江人,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任提督军务都御史。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6月14日,明王朝宗室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谋反,叛军十万,势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顺流而下。一路克安庆,逼南京,大有挥戈北上直取京城之势,明朝廷上下震动,惊慌失措。这时,驻守在丰城的赣南巡抚王阳明迅速赶到吉安,果断决策,调集军队,直捣叛军老巢南昌。宸濠闻讯,急忙回师救援,王阳明与叛军大战鄱阳湖。王阳明见朱宸濠的战船连成一片,又施出“火烧赤壁”的妙计,以小舟载满硫磺干柴,乘风放火,直冲朱宸濠战船,顿时大小战船均被点燃,鄱阳湖如同一片火海,6万士兵有一半投湖而死,朱宸濠以及主要谋士都被活捉。震动全国的朱宸濠叛乱35天就告平定。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乱几乎是在谈笑间平定了。可是,王阳明立了如此大功,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毁谤与陷害。明武宗甚至觉得王阳明这么快就轻而易举平定了叛乱,丢了自己的面子,认为像这样的战斗应由他亲自带兵南征才能显示“皇威”。宦官张忠之流又诬陷他与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阳明放了宸濠让他率军与朱宸濠再战……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连夜赶到钱塘,将宸濠交给太监,同时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报捷,将平叛的胜利归功于武宗。这样顾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证了王阳明的身家性命。

  第二年正月三十日,王阳明到开先寺(即今秀峰寺)刻石记功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记功碑上称颂武宗的“皇威神武”“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在短短的碑文中,王阳明也隐隐表达了自己难言的复杂心情。

  大概这次刻石记功时,开先寺一带的景色给王阳明很深的印象,他十分喜爱这个地方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这年3月,他又一次来到开先寺。徜徉林中,沉吟水畔,这清幽山水,这林涛泉石和众多的人文胜迹,使他联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坎坷人生,感慨之余,写下了好几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烦忧。其《又重游开先寺题壁》云:“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还有一首《龙潭夜坐》云:“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诗中表达了作者多么孤独、郁愁、沉重的心情。现《记功碑》数百年后依然清晰、醒目,读罢这篇百余字的碑文,再读读上面提到的两首诗,面对石壁,就像是面对一页深沉的历史,透过歌颂天子皇威的碑文,我们可以看到被掩盖的历史的真实面目。

  值得一提的是《登读书台》诗石刻,是明代嘉靖年间江西御史徐岱题刻的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徐岱,字子峨,号鲁峰,四川乐山人。此诗张冠李戴,将南唐中主李璟的读书台,误为南北朝梁代昭明太子肖统的读书台,并发了一通风马牛不相及的感慨。肖统(公元501~531年),为南朝人,李璟乃南唐人,公元943年做皇帝,相隔400多年,可见古人传世的东西也有讹误。

  看完碑刻上行可见一座亭台,这便是李璟读书台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这里翠竹掩映,台后便是抬头可见的香炉、双剑二峰。左边是鹤鸣峰,三峰之上便是庐山的最高峰汉阳峰。放眼望去,李白吟咏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从双剑峰旁飞泻而下,那气势磅礴的壮景尽收眼底。

  山不同则水各异丰城道观寺庙寺院。群峰竞秀与泉瀑溢趣,铸就了秀峰自然美的主旋律。这旋律倾倒了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而其中也不乏王侯将相。五代十国时的南唐中主李璟,就认定此地“仙灵咸栖”,竟在此隐居读书达6年之久。这也成了“秀峰”之名的最初起因。

  李璟(公元926~961年),初名景通,后易名璟,字伯玉,系南唐烈祖李噻的长子丰城道观寺庙寺院。他10岁官驾部朗中,累进诸卫将军。然而,李璟生性庸弱,“无经世之意,喜物外之名”。可是当时群雄并起的动荡时局,不容他不潜心学点文治武略。于是,15岁那年,李璟辞别镇守南京的父亲,选择庐山栖隐修学。有村野凡夫向他介绍,鹤鸣峰下为山之胜绝处。依照其言,李璟前往察看,果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处诸峰环峙、泉壑萦回、瀑水如注、烟林映翠的读书佳境。遂不惜重金买下此地,依山筑起由“芸阁花宫”构成的读书台。6年寒暑间,李璟原本就兴趣专注的艺文更见功力,而且还真的悟得了一些经世谋略。后来,面南背北,登基为主时,李璟觉得在庐山的六载光阴十分可贵,时时挂怀。御用文人冯延己洞悉李璟心思,撰写记文,将其庐山读书之事,着实做了一番夸扬。李璟高兴之下,将读书台旋舍与僧人为寺,并亲自给寺院取名“开先寺”,意指“读书台开了做皇帝的先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这首诗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李璟就是他的父亲。历史上评价南唐李氏王朝祖孙三代很有意思,说“论文学才华,一代比一代强;论政治才干,一代不如一代;论寿命,一代比一代短(55岁、45岁、41岁)”。李璟仪表非凡,历史上评价他说“风度高秀,眉目若画”,“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很能跃马弯弓,可惜他虽有庙堂之像,却无庙堂之志,风流蕴藉,生成是文人的种子”,所以他当上太子后,曾三次上书辞去太子,继位后一直难断归隐庐山的心思,不止一次的对他的臣子说:“朕无一日忘读书台”,因为他太喜欢秀峰及其他的读书台了。然而,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赞美秀峰及他的读书台的诗文,却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也许他写了,但没有留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台边上的围栏依然是当年中主李璟依栏读书的旧物,真可谓“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了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围栏为半壁紫色石雕花栏杆,由7块紫石组成,总长8米,算是南唐李氏王朝留在庐山的唯一古迹了。这栏杆上雕刻的各种花鸟图案,据专家考证,确属南唐风格的古迹,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是秀峰保留最古老的古迹。读书台的石亭中,立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上刻《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是南北朝梁考城人江淹所写的较早赞美庐山的诗,诗中内容不仅极力赞美了庐山秀峰的美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经世感想。题目中提到的建平王,是指南朝宋建平王冠军将军刘景素。因为诗写得好,所以当年大书法家米芾很欣赏,将诗抄写了一份送给开先寺。康熙这位文武全才的皇帝,对这首诗与书法也十分感兴趣,又将此诗临摹,与“秀峰寺”匾书一道赐给了秀峰寺的超渊和尚。这一碑刻文物,涉及三个历史名人:南朝江淹题的诗、宋代米芾写的字、清朝康熙皇帝的临摹,可谓绝世之作。

  下山西行,来到山中一片开阔的平地,蓦然现出一高低错落的建筑群,这里原是蒋介石的行馆遗址,现建为“秀峰宾馆”丰城道观寺庙寺院。蒋介石特别喜欢庐山,称它为“夏都”。从1927年到1948年,除日军占领庐山三年时间外,他基本上每年夏天都要在庐山度过,并在庐山修建了众多的别墅、行馆。在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有一次在国民党江西省 熊式辉的陪同下参观秀峰,游完后,他留下一句话,说这里景色不错,风水更不错。熊式辉听后便牢记在心,在这里为蒋介石修建了一座行馆。可惜日军侵华时被炸毁了,现在只保留了当年留下来的断墙。日军投降以后,蒋介石再次来到秀峰,看到行馆的遗迹,感慨不已,说“真是今非昔比”。

  再往西,可见两块阔大的石碑,其中一块刻有康熙御书“秀峰寺”三个大字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历史上,康熙皇帝并没有到过开先寺,为什么这里会有康熙皇帝的御书呢?原来在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时,超渊大师奉命前往淮安接驾,一路上不停地给康熙皇帝介绍开先寺的历史及景致,康熙脑中的开先寺是极其秀美的。应超渊之请,赐“秀峰寺”匾额,并将自己临摹的《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和手书的《般若心经》一卷三件御赐给了超渊大师,并命巡抚浪廷极刻石制此御碑。

  此次同行的还有当时的东宫太子胤礽,看到父亲如此赏识超渊,太子也兴致大作,手书“洒松雪”与赵子昂的名画《法海云渡图》一起送给了超渊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另一块碑文“洒松雪”就是了,名画当时就藏在藏经楼里。“洒松雪”三字本身与开先寺的景致无任何干系,他怎么会写这三个字呢?原来太子胤礽的书房名叫“松雪斋”,送“洒松雪”三字仅表他对超渊和尚的敬仰之情。

  细心观察,父亲与儿子的碑刻相比,少了一块雕龙的盖石,碑是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立的,才不过300余年的历史,这决不是立碑官员的疏忽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原来,在抗战中,日军占领江南,曾将“秀峰寺”碑劫走,企图运往日本,抗战胜利后,人们将其找回,辗转途中,才丢失了那块雕龙石刻。

  开先寺备受恩宠的鼎盛时期,是清初康熙年间,寺中每隔数年就有一次盛大的庆典,其场面和声势,震动大江南北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可康熙过后,秀峰寺就逐渐受到冷落。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军一把火,将寺中的大殿全部焚毁,大火烧了几天几夜,几百年的历史就这样在大火中消失了。

  穿过石拱门,经过墓塔,稍向前行有一亭,名“漱玉亭”丰城道观寺庙寺院。亭子位于青玉峡龙潭一侧。同源异流的瀑布水与马尾水,各自在山涧中喧嚣着奔腾而下,然后合流于青玉峡,聚势而冲,直向“龙潭”杀来。但那“龙潭”张着大口,任凭峡水汹涌,囫囵汲于腹中。慌忙中撞入龙潭的峡水,没有了先前那种水花迸溅的湍急,只是从潭底不断鼓出蘑菇状的水晕,算是刚才还是那么不可一世的咆哮所作的无可奈何的挣扎。潭水碧绿却不见底,深不可测,以致于在当地老百姓间,盛传此潭通东海。狼奔豕突的涧峡水,在“龙潭”中聚集,然后脱去野性,温顺地从一道润滑如玉的石隙中溢出。有人悟得此景如“漱玉”,于是在龙潭旁建有“漱玉亭”,以彰其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游秀峰时,曾长伫亭中,细细品味这潭亭互映,水石相磨,动静交替的妙境,并作《青玉峡漱玉亭》为记曰:“高岩蔽赤日,深谷采悲风。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余流滑无声,快泻出玉谾。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阙,沉沉水晶宫。愿从琴高生,脚踏赤鯶公。手持玉芙蓉,跳入青冷中。” 这里便是被苏东坡认为庐山两处绝美景色之一。

  龙潭的四壁之上刻满了自宋以来的历代摩崖石刻100多处,宋代米芾书写的“第一山”、“青玉峡”;宋南康太守朱端章的“庐山”;宋南康太守李亦的“龙”;元代丞相刺不花的“虎”等等,让人大开眼界丰城道观寺庙寺院。看那“青玉峡”三个大字,刚健有力;“庐山”二字,可谓气势恢宏,字长逾4米,宽近3米,每竖均可容一人卧睡。游人至此,以身卧量,寓意身在此山中,真是余味无穷。龙潭入口处“盘踞”着“龙”、“虎”二字,似乎昭示着青玉峡那湍急的泉流,如龙腾虎跃一般的威猛。两字一左一右,扼住青玉峡奔向龙潭的隘口,无怪乎,急流入潭后,变得那么柔和驯顺。

  沿观瀑路向西北前行,跨过卧龙桥,经过观瀑亭,便隐约听见隆隆的声响,如万马奔腾般嘹亮浑雄丰城道观寺庙寺院。由于大汉阳峰涌泉密布,趵突播流,丰沛的泉源,涓涓而聚,成奔流之势,向东涌入秀峰汇成二瀑。

  约莫半小时后,先见一瀑,从鹤鸣峰、龟背峰之间奔泻而出,因崖口窄隘迫束,致使泉水喷散成数百缕,故得名“马尾瀑”丰城道观寺庙寺院

  继续前行,隐约见一瀑布直泻而下,如同一条白色的丝带,悬挂在悬崖之上,随风飘扬丰城道观寺庙寺院。再行,终于我们见到了那条著名的“庐山瀑布”。由于瀑布位于黄岩景区,故又称“黄岩瀑布”。原来,瀑布水从双剑峰侧旁绕出,悬空而泻,坠人数十丈的深壑之中,这就是李白笔下,那令人心神旌荡的“瀑布水”。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看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就是此瀑。抬头望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激荡起阵阵狂风,喷迸出如雹的急雨,跌落深潭的涛声震耳欲聋,溅起的水气四处弥漫。此情此景,美哉、壮哉,令人叹为观止,禁不住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游完秀峰,无不让人为之感叹:古寺遗韵、石刻凝彩,积淀了秀峰的人文美,它与群峰竞秀、泉瀑溢趣的自然美复合,赋予秀峰绚丽夺目的风景丰城道观寺庙寺院。难怪人们到此无不流连忘返。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法事科仪.png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730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