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人文地理]魅力广丰之约:广丰道观寺庙寺院

符咒网    2023-02-08    86

这次出差到广丰,忙里偷闲,与友人同游了一趟灵鹫禅寺,蒙尘的心如被西风拂过、秋雨洗过,劳顿的生命似乎因此轻灵了一些广丰道观寺庙寺院

   我们一行数人,是在一个阴郁着的午后驱车前往排山镇的广丰道观寺庙寺院。排山中学的余校长是我们的老朋友,他是一个文人,知道我们喜欢看什么,所以在他的办公室稍微歇息,他就提出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灵鹫寺,宋朝诗人杨万里曾经来过,而且那里还有广丰籍名将张叔夜的衣冠冢。我一听,便觉得非去不可了。于是我们驱车而去,有点浩浩荡荡的样子。

   广丰不能说大,只是一个县,社后乡更不能说大,只是一个乡,位于此地的灵鹫山更是小些,只是一座山,山上的灵鹫寺则是小而又小,只是一座寺广丰道观寺庙寺院。然而,千年之前,杨万里、张叔夜一个来投宿,一个来长眠,千年之后,我们远道而来,浩荡而访,它小吗?小在何处?难怪佛界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山一天堂,一寺一如来。

   灵鹫寺,为江西省14座重点保护古庙之一,建于唐元和间,宋重建广丰道观寺庙寺院。清咸丰年间被毁,光绪后期重建。文.革时被毁坏,今又重修。寺依山而建,远望若鹫鸟凌空飞舞,故得名。内有金塑佛像37尊,周围有木鱼山、古城、鹫岭、五星峰、双狮、张叔夜衣冠冢等十景。我们穿堂过户,拜佛祈福,悠悠然,涉足而上,到了装饰一新却大门紧合的大雄宝殿门口。这是高处,朝四野一望,在沉寂的天宇里,在沁凉的山风中,峰峰相连,远近一体,恍若牵手搭背,绿树翠竹,蓊蓊郁郁,似山下村姑,清新可人。如此幽静秀美处,难怪有杨万里驻足留连。我想象出一幅图景:千年之前,瘦老头杨万里,布衣褴衫,在江南行游,一日终于来到广丰境内,正在山路上疲惫不堪时,忽闻绿树丛中一声暮鼓,荡人心扉,循声而望,香烟袅袅,便大喜,知有落脚之处了。是夜,他留宿此寺。山泉丁冬,野虫唧唧,枝叶婆娑,他夜不能寐,挥毫作《宿灵鹫禅寺》七绝二首,其一云:

  初疑夜雨忽朝睛广丰道观寺庙寺院

  乃是山泉终夜鸣广丰道观寺庙寺院

  流到前溪无半语广丰道观寺庙寺院

  在山做得许多声广丰道观寺庙寺院

   这首诗便是千年之后广丰道观寺庙寺院,我们在班驳土墙上所见到的,可惜是后人用普通纸墨抄写的楷体,如果是杨老头亲笔,那我们要怎样的欢欣!

   国人信佛道者不多,但寺庙道观无数广丰道观寺庙寺院。相对西方人重精神而言,国人也许更重形式,清以后至今,更显如此。游览完灵鹫寺,余校长又将我们领向排山镇里的“江东第一洞天”天桂岩。这是一面朝北山坡,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密密麻麻建了许多寺庙道观,遗留至今而让我们目睹到的就有七八家,有“天桂寺”、“罗汉院”、“洗心居”等,如果细心一点,还发现有皇帝敕造的石匾、文.革时被刻意破坏的青石门柱等珍贵文物。随意走进一家,老尼姑念古经、敲木鱼的庄严与俗人们烧火做饭、嬉戏游玩的热闹搅和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宗教现象,谁说中国人没有幽默感?

   余校长说广丰道观寺庙寺院,别看这里现在不起眼,古代可是繁华鼎盛之地,苏东坡来过,李清照来过,周敦颐来过,韩世忠来过……说得我们有点瞠目结舌,幸好,我们也来过!

   广丰与浙江福建为邻,也许是沾了浙闽商贾财气,近年来经济指标在江西省首屈一指广丰道观寺庙寺院。想不到,这里还储蓄着如此丰沛的人文遗产。友人介绍说,本县值得一游的景致还有洋口河北乡的“天下第二丛林”博山寺,辛弃疾经常往来其间,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作者、广丰才子王贞白的故居遗迹;尤其是岭底乡境内、正待开发的铜钹山,自然绝胜,蔚为大观,世间罕有,希望我们下回有充足的时间一游。

   关于铜钹山,我早有耳闻,山中人迹罕至,山水妙绝,基本持原始状态,而且保留了大量的动植物活化石,如巨型红豆杉等,九仙山城堡是古代土匪盘根扎寨之地,原貌未改广丰道观寺庙寺院。江西省文联 、著名作家陈世旭2003年写了一篇《铜钹山的鸣唱》发在《人民日报》副刊,为之吹鼓,据传当地政府给了他一万元广告费。后来,江西省作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把铜钹山辟为创作基地,多次在此召开笔会,于是省内外一些文人墨客效仿李杜,接踵而来,可惜迄今为止还未生产出令人叫好的李杜文章。

   一年又一年,面对铜钹山深闺处女般的诱惑,我竟一次次错过了相见广丰道观寺庙寺院。也许,我在期待什么?期待一个旷世的约定吗?亲爱的铜钹,你说,我将和谁相赴,聆听你动人的绝唱?

  欢迎光临广丰道观寺庙寺院我的博客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736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