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在旅途: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人生最美在旅途
——纪游旧体诗八十首
——四川篇
1. 江上观东山寺①
翠迭千丈红更稠,水拍塔影伴行舟②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风紧帆悬逐浪去,心在高处无寒流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74.5.11.
(注释) ①东山寺在三台县城东涪江东岸的东山之上,始建于唐代,又称普惠寺,以有“东林晚钟”之景而有“小寒山寺”之称德阳道观寺庙寺院。民国时期更名为东山公园。自唐宋以来,东山公园曾是文人荟萃,诗人兴会的圣地,留下了许多名词佳赋,胜迹遗踪。唐代李白、杜甫、薛涛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及诗赋;南宋时期苏公泉、流杯池早已闻名遐迩。园内自然景观丰富,参天古树富含岁月印迹,枝繁叶茂蓊翳如盖,更有鸟语花香沁人心脾,具有“清、幽、静、雅”古朴灵秀之特色。 ②东山之颠有东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塔门铭刻有楹联,曰:“九级浮屠,举步凌云霄以上;三巴砥柱,陶情在山水之间。”
2. 游窦圌山①
太白吟画屏②, 我独喜窦圌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清幽凝秀气, 山水成自然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最古飞天藏③ , 一峭别有天④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莫道崎岖路, 风光正无限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74.9.25.
(注释) ①窦圌山,位于江油市西南部,原名猿门山,因山上猿猴较多,山形如门而得名德阳道观寺庙寺院。后因山多豆子大的石子,山形如圌(草屯),便称豆圌山。再后又因唐代彭明县主薄窦子明(又称窦子石)倾慕窦圌山清、奇、幽、秀,便弃官隐居山上,修仙炼道,三年后功成飞升,变了神仙。后人为纪念他,便将豆圌山改名为窦圌山。窦圌山的建设,起于梁大同前(535年前),兴于唐、宋,盛于清,距今已有 1400多年历史。 ②相传唐代诗人李白游窦圌山时,立于云岩寺前,观山下风光,有“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吟咏。山上有碑刻草书此句。 ③飞天藏亦名星辰车,转轮经藏。建于宋淳熙八年(公元1180年),高9.82米,底径7米,雕有天宫楼阁。中多有执笏人像,形神自如,体态潇洒,栩栩如生。 ④窦圌山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140米,顶有二巨石,高约40米,中隔10余米,有铁索相连。有小径号“别有天”的通其一,上有碧云洞,“虎”字碑。另一石上有庙宇,还有稀有植物银松。
3. 游金华山①
一路风尘甘苦在,春光引我金岭来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山高难比志凌云,水长恰似情满怀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紫烟浮游东风镇②,苍林浅淡读书台③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伯玉应改幽州歌④,红旗指处多英才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75.3.18
(注释) ①金华山位于射洪县城以北23公里的金华镇涪江之滨,因其“山贵重而华美”得名德阳道观寺庙寺院。山上古建筑群众多,散布山间,错落有致,呈层级分布。山上林木蓊郁,有国家级保护古柏千余株。行走山中,天无尘雨,却有空翠湿人衣的感觉。历代追索先贤遗风,来此凭吊者众多,且多有题记,都存于山中博物馆。杜甫晚年居蜀,曾扶杖前来,留下《野望》等名篇。 ②金华镇在“文革”时更名为东风镇。 ③金华山前山为金华道观,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后山即是开初唐一代诗风的著名诗人陈子昂少时读书台。读书台原名读书堂,或称陈公学堂。其旧址在金华道观之后,今祖师殿一带。唐大历年间,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曾为陈子昂立旌德碑于读书堂前。中唐后政局混乱,战争频仍,学堂因之衰废。宋、明两代,时有复建。至清初,上述建筑全坍坏。康熙五十一年,知县唐麟翔于学堂旧址建方厅一大间,置匾额为古读书台。道光八至十一年,邑令钱秉德移读书台于岭后梧岗山。光绪六年,知县文芳等捐资劝募,拆去短垣,芟除荆莽,于亭前新建厅三间,翼以回廊曲槛,外置甬道门阁;最后砌台竖荷叶亭一大间,建船房三间,小榭一间,使初具规模,此后即基本保持原状。古读书台内匾对甚多,多为古今名家手迹。其木刻《感遇三十首》及《陈伯玉先生别传》等为重要文物。 ④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举进士,曾任右拾遗之职,在二十六岁、三十六岁两次从军边塞,三十八岁后就辞职还乡,最后被朝官武三思指使县令段简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时年四十有二。陈子昂主张改革六朝以后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陈子昂一生怀才不遇,其名篇《登幽州台歌》就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喟叹。
4. 游青城山①(二首)
其一
同窗同车行,乘风走青城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曲径通幽处,寒泉听金声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岭含春灵气,碑载将军魂②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鼓劲再登攀,歌飞呼应亭③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80.3.29
(注释) ①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德阳道观寺庙寺院。全山景物幽美,山上林木葱茏,峰峦叠翠,状若城廓,故称青城。青城山空翠四合,山势雄伟,四季常绿,群峰环绕,景色清幽,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之中,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称。 ②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数次在青城山居留。在天师洞,有他于1941年题词的摩崖石刻:“真雄奇实宝地子子孙孙保守你”。在真武宫,有他于1945年8月11日听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消息时,即捐资修建并亲笔撰书碑志刻石立于其中的“闻胜亭”。 ③由文武殿前长廊再前行至皇经楼,出院门至圣灯亭,旁有小路可直上青城山第一峰高台山的峰顶——彭祖峰,山上有一亭叫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
其二
二十年后再登攀,往事依稀情依然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鸟鸣空谷声自清,雨挂绝顶流更远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烟笼云罩八百峰①,尘落香绕九道观②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蒋公遗墨今犹在③德阳道观寺庙寺院,有为无为凭谁言?
2007.6.16.
(注释) ①青城山方圆800里,山体主要由砾岩组成,有36峰、8大洞、72小洞、108处胜景之说,连峰不绝,蔚然深秀 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②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此山设坛传教,逐渐发展成道教胜地。历代宫观林立,现存主要官观有建福宫、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其中天师洞和祖师殿为道教全国重点官观。全山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 ③著名道观上清宫,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位于高台山之阳,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清宫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门上有门楼, "上清宫"三个大字由蒋介石先生于1940年题寅。宫门两旁还有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撰书的“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 的联文。5. 游峨眉山①(三首)
其一
清明时节走西天, 重车轻骑兴昂然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万年圣寿普贤像②,一世佳话白蛇仙③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清音阁下双溪长④,黑龙江上栈道宽⑤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半日小游意不足, 新灯夜火到乐山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81.4.5.
(注释) ①峨眉山位于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德阳道观寺庙寺院。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峨眉山平畴突起,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古往今来,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 ②万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晋元熙二年,当时叫普贤寺,宋改名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建无梁砖殿,次年竣工,改名为圣寿万年寺。其明代砖殿内宋代铸造的普贤骑象铜像为镇寺之宝。这尊铜像通高7.85米,重62吨。万年寺砖殿为我国古代建筑一大奇观,此殿构造奇巧,是仿印度热那寺形式建筑,上为半球形的穹窿顶,四方和中央有五尊塔,前后还有四只鹿子,表示吉祥。下面为正方形,所谓“天圆地方”。殿高18.22米,长宽各16.02米,完全用砖砌成。殿前后有门对通,殿内顶部饰飞天藻井,四周有七层环形龛座,供小铁佛1080尊。这座建筑400年来,经历了18次5-7.9级的地震而安然无恙,被誉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③白龙洞又称白龙寺,位于清音阁上行1公里,海拔约800米。明嘉靖时别传禅师始建,清初重建,清康熙皇帝曾赐经书、字联于该寺。据说别传禅师曾在寺旁率众徒种植桢楠,他口诵《法华经》一字一株,周广二里,共植69777株,葱郁成林,绿云蔽天,古称“功德林”。现尚存10余棵古楠,高达二三十米,树龄均已在400年以上。该寺虽小,但清虚恬静。相传白娘子在此修炼成正果,便与对面山谷的青蛇一起去西湖,遇上许仙,演绎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④清音阁隐现于峨眉山牛心岭下,系唐僖宗乾符四年(877)慧通禅师所创建。原名集云阁,清康熙时重建,改名清音阁。这里山环水绕,溪流有声,岩壑林泉,清幽绝佳。阁下有双飞桥,两桥之间耸立双飞亭,源自左黑龙江、右白龙江的两条清澈的溪水从桥下奔流而过,两溪交汇处有一形似牛心故称牛心石的黑色巨石矗立其间,溪水撞击大石,发出巨响,浪花飞溅,激起阵阵薄雾,阳光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虹影,令人爽心悦目。“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 被誉为峨眉山第一胜景。 ⑤在清音阁上方约1千米的峡谷里,有迂回曲折的黑龙江栈道。这里两山壁立如削,谷中溪流渲腾飞溅,栈道开凿在壁立的峭壁上。俯视峡底清流,粼粼如雨,仰望凌空峭壁,天光一线,这就是盛传千载的黑龙江栈道一线天。人说观赏清音阁和一线天,即是看到了峨眉山山光水色的精华。
其二
九届联谊聚亦欢①,重上峨眉为偷闲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轻车慢摇云中路, 素菜小炒庙里餐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庄严法会国②, 珍奇三宝藏万年③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佛光得见喜不胜④,红日一出玉宇宽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99.7.30.
(注释) ①指四川市州党校校长联谊会,第九届在乐山召开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②报国寺是峨眉山的门户,坐落在峨眉山脚,背靠雄伟的光明山,面对秀巧的凤凰包,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为峨眉山第一景。报国寺原名"会宗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明末毁于大火。清顺治十一年(1654)闻达禅师重建,清康熙帝敕名报国寺并亲书匾额。报国寺中有三件珍宝,一是七佛殿内永乐十三年(1415年)建造的高2.4米的巨型瓷佛,二是高7米、四周铸刻有4700余尊佛像和华严经全文的14层“华严塔”,三是高2.3米、重25吨的大铜钟。7月29日上午,香港居士代表团与峨眉山市佛协在报国寺共同举办了一次大法会,笔者一行有幸目睹其盛。 ③佛牙、贝叶经、御印为峨眉镇山之宝,藏于万年寺法堂二楼,因有佛协人士引见,笔者一行得观其尊。 ④在金顶的睹光台眺望,台前白云平铺之时,阳光照在云层上,可见明亮艳丽的五彩光环,僧人称之为"佛光"。据说影入佛光者可获吉祥,故名金顶祥光。在峨眉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中,金顶佛光被称为“奇中之奇“,人们常用“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来形容它的奇妙。这是天、地、人三者圆融相通的佛果,不能不有“人生难得几回见”的慨叹。
其三
时逢大雪冷①,偏向峨山行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草品系雷洞②,藏胞问金顶③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寒彻天地间, 玉成古今魂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萍踪归去来, 灯火满旌城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2003.12.30.
(注释) ①12月7日参加西科大网教工作会议后游峨眉山,这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②雷洞坪,古名雷神殿。据载为汉时开建,清乾隆年间重修,道光年间僧心量移基重建,同治年间僧觉园迁建于此,后毁坍。1992年峨眉山佛协再建。殿右有一亭,亭前有石埤篆书刻“雷洞亭”三字。雷洞坪侧曾竖有禁声铁碑一通,禁止游人大声喧哗,否则会有迅雷惊电,风雨暴作。相传皆因殿外悬岩绝壁间有龙神和雷神居住,遇天旱,乡民来这里求雨,往岩下投下祭品,往往雷雨交作。清康熙帝曾赐御书“灵觉”二字。是日,笔者一行数十人乘车至雷洞坪,须步行上接引殿,皆各购一双草鞋(5元/双)系于脚下,其防冰雪路滑之效立现。 ③金顶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最集中的地方,为峨眉精华所在。金顶最高处,有一稀有珍品,称作“金顶铜殿”,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妙峰禅师请西蜀藩王潞安捐造的。殿高8米,宽4.8米,深4.3米,上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棕锁窗,通体皆用铜件焊成。屋顶檐瓦馏金,在阳光映照之下,金光闪闪,迢耀百里,故名金顶。有趣的是,一般寺庙的大门都是朝南的,唯独峨眉山的都朝东,金顶的铜殿,却又例外的朝西。据说是因为从前西藏来的信徒只礼拜金顶,而释迦牟尼的故乡在西域之故。在金顶卧云寺的东面,有一悬空600多米的断崖,雄险奇伟,为全山第一巨岩,名舍身崖。又因此处可以看“佛光”、“佛灯”,所以又叫睹光台。金顶还有一尊四面十方普贤金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第一个十方普贤的艺术造型。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其中,台座高6米,长宽各27米,四面刻有普贤的十种广大行愿,外部采用花岗石浮雕装饰。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弥陀佛的48个愿望。“十方”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征佛教中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意喻普贤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普贤的十个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是日,在舍身崖处有来自甘孜的数位藏胞,衣履单薄,啃着干粮,同行者问其好,皆为其虔心向佛而感佩。
6. 游乐山(二首)
其一
乐山有大佛①,突兀峭崖旁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巨足踏碧水,冷眼向苍茫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普渡原无意,膜拜后辉煌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愿君游归去,风物能自量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81.4.6.
(注释) ①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为弥勒坐像德阳道观寺庙寺院。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载。乐山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宽10米 ,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 ,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其二
三江汇流浪滔天,巨佛一觉竟千年①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造化若无鬼神工,安得仙境落人间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99.7.29.
(注释) ①巨佛又称隐型睡佛,位于乐山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德阳道观寺庙寺院。隐型睡佛全身长达4000余米,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组成。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祥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最为惟妙惟肖的佛头由整个乌尤山构成,景云亭如 “睫毛”,其余山上的石、翠竹、绿荫、山径、亭阁、寺庙,分别呈现为巨佛富有神采的发髻、鼻梁、双唇和下颌;佛身由凌云山构成,山上九峰相连,栖鸾、集凤两峰为巨佛宽广的“佛胸”,灵宝峰是其浑圆和健美的“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脚板翘起的佛足是龟城山的一部分。佛的整个体态十分逼真、自然、和谐,犹如天造地设,毫无人工刀痕斧迹。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腋部的深坳处,似乎正好应验了唐代雕佛者寓意的“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间“圣人出于腋下”之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这尊天然睡佛早已存在了千百年,千百年来进香的香客和观光的游人不计其数,但从未有人悟出。却是1985年5月11日广东顺德老农潘鸿忠于无意中摄得一张照片,后洗印出来才忽然发现“山形如佛身仰卧”。发现过程之戏剧性,真合了佛家的“机缘”要义。7. 八月考察(三首)
其一. 在西昌
巧遇火把节①,考察到凉山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党校谈兴浓, 师专访求贤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斗牛看心紧, 踏歌舞步宽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邛海览物情②,喜忧皆自然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86.7.31.
(注释) ①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德阳道观寺庙寺院。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对歌,跳踢踏舞。正如元代诗人文璋甫诗所描绘:“云披红日怡含山,列炬参差竞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 ②邛海,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至今约180万年。邛海形似蜗牛,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面积约31平方公里。邛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相辉映,更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其二. 转乐山
西行复东走,转道来嘉州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乐城旧貌改,党校新姿秀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冒雨爬栈道①,顶风闯乌尤②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江边主送客,握别重且久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86.8.3.
(注释) ①在乐山大佛右侧的石壁上,有一条险峻的栈道,自上而下盘旋九曲,这便是著名的“九曲栈道”,是与修建佛像同时开凿的德阳道观寺庙寺院。九曲栈道顶端有一长廊式亭阁,这是明代袁子让称作“立亭上则三峨凝黛,水自天来,烟波极目,绿野无际”的近河亭。栈道第一折的经变图雕刻精细,形象生动,人物丰腴端祥,线条优美,并刻有楼台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九曲栈道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217级石阶,沿崖迁回而下,可到大佛脚底。在大佛左侧,则是著名的“凌云栈道”。凌云栈道被诗人们誉为“崖壁上的交响诗”。它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藏奇露险,婉蜒曲折,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隐藏在栖鸳、兑悦两个山峰的悬崖绝壁间。北端与大佛相连,南端与碧津楼相连,与大佛右侧的九曲栈道一起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 ②指乌尤山,乌尤寺。乌尤山又名“离堆”,是两干多年前蜀守李冰的治水业绩之一。据《史记#8226;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青衣山(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的统称)正当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沫水)三江汇流处,沫水自西而来,惊涛拍岸,水脉漂疾。为了分洪减煞水势,通正水道,李冰在凌云山和乌尤山连接处开凿麻浩溢洪道,引部分江水绕乌尤山而下,便使乌尤山成为水中孤岛,也就是“离堆”。乌尤山四面环水,景色幽美,无论是三江春涨,还是烟雨秋波,都极富诗情画意。清人张船山有诗云:“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潺绕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山上有干年名刹乌尤寺。1989年,乐山“巨形睡佛”被发现,乌尤山被认为是“睡佛”头部。
其三. 抵泸州
朝登乐山轮,夜进泸州城①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江船行太慢,街市路难寻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一粥解饥渴,半宿汗不停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待见主人面,情比炉火盛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86.8.6.
(注释) ①凌晨在乐山上一内河轮船,沿岷江至宜宾经长江而下,到泸州已是夜半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8. 德阳风物杂咏(六首)
其一. 东湖山
春在三月东湖山①,游人如织踵接肩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水上小艇弄残云,林下长钓垂青天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浓墨重彩回转廊,晨钟暮鼓玉皇观②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十里野径深红处,人面总比桃花艳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注释) ①东湖山位于德阳城东约3公里的小山门,山势壮美,群峰竞秀,由于其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古人按形象命名呼之为凤翥德阳道观寺庙寺院。东湖山内辟有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城市公园,园内山奇水绝,万树浓荫,十里花香,被誉为城市的森林绿肺,精美的山水画廊。 ②玉皇观位于东湖山叠翠峰顶,是道教在四川境内最重要的圣地之一。始建于东汉,兴盛于东晋,至今近两千年。是一代天师许真君(原名许逊,系道教净明派开山祖师)的发源圣地。这里殿阁恢宏,香火旺盛,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
其二. 庞统祠墓
川陕路上白马关①德阳道观寺庙寺院,庞统祠名未远传②?
千株翠柏空自长, 三几额匾陋遮檐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曾惊赤壁献奇策,岂料落凤命多蹇③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将军墓前双奔马④,万古长啸恨绵绵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注释) ①白马关,在古蜀道(今川陕路)上,是古代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德阳道观寺庙寺院。现保存有一段宽约2-3米,长约2公里的古驿道。三国时刘备入蜀,诸葛亮北伐,魏国灭蜀,均是通过此关进出。《寰宇记》载:“白马关,在罗江西南十里,与鹿头关相对。” ②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 时与诸葛亮齐名,有“伏龙、风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的口碑。庞统祠墓(原名汉靖侯祠),座落在罗江县鹿头山白马关,“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厚、肃穆庄重。依次排列着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王屏蕃乱蜀,祠、墓均毁。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修复。祠、墓周围松柏千株,郁郁葱葱,风景如画。祠内天井有龙凤古柏两株,相传是张飞祠所栽。祠正门、侧门皆刻有楹联匾对,其一云:“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正殿背后的石壁上,刻有晋代陈寿撰的庞靖侯传。 ③落凤坡,庞统中流矢而卒之地,距白马关三、五里路。《蜀中名胜记》曰:“凤雏先生庞士元,侍昭烈至此,卒于流矢下,其葬在鹿头关东岸。墓右有龙洞,葬时,人见白马自洞中逸出。旧有白马关巡司。” ④庞统墓状似一将军头盔,墓前有二马亭分建于两侧,一曰白马亭,一曰胭脂亭,指征刘备、庞统换马之事。
其三. 文庙①
红墙青瓦出尘埃,大殿小宇纵横排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师宗万世诚可敬,道贯古今终须改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鼎新必重新思维,除旧何恋旧情怀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指点江山待来者,各领风骚十数载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注释) ①德阳文庙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庙,素有“德阳文庙甲西川”之称德阳道观寺庙寺院。德阳文庙始建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明未毁于兵燹,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又重建,现存为清道光年间的建筑。德阳文庙占地20800平方米,有古建筑20余处。其万仞宫墙(照壁)长30米,高11.64米,比北京孔庙照壁高大,属国内地县文庙中最高大的万仞宫墙。棂星门为八柱五间五楼冲天柱式石牌坊,造型别致,雕刻精美,是南方文庙石刻棂星门中的精品。泮池中置三座单跨石拱桥,桥为梯步拱面形,中间桥跨度为14.9米,左右两边桥跨度为13.8米,为其他孔庙所少见。“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为砖式重檐枋,具有南方建筑风格,与国内地县文庙中普通的木坊比较,独具地方特色。
其四. 石牛公园①
昔日此地乱河滩,今建石牛小公园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亭台水榭错落致,高树浅草总相连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茶庄品茗旷神怡,林中信步心气宽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喜看溜冰场上人,竞作燕舞鹰飞旋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注释) ①是德阳最早开辟的城市公园,小巧玲珑,景色佳美德阳道观寺庙寺院。后同著名的德阳石刻合并。
其五. 月上东山雕塑①
亭亭一倩女,怡然天池旁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赤脚戏碧水,长裙沐斜阳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托月臂如玉,凝神笑端庄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华灯初照时,蛙鸣晚霭香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注释) ①著名雕塑家叶毓山的巨型雕塑《月上东山》座落在德阳市长江东路,全名为“月上东山,辉映旌城”,该雕塑一度是德阳的象征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其六. 彩泉商业街①
泉喷七彩色,虹挂一商场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百家门前市,千人店后忙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货到来四海,客归去八方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诚信生意隆,财埠熏风香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88.4.11-5.30. (病中)
(注释) ①是德阳市初建时开辟的一条街市,因街头筑有一座彩色喷泉而得名德阳道观寺庙寺院。经营者多为私营业主,兴盛一时,后撤消。
9. 游吉祥寺
有寺名吉祥①,清灯映红墙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巍峨三重殿,曲折九回廊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不问悲喜事,但见明灭香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安得结善缘,原在心平常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99.6.25.
(注释) ①吉祥寺位于四川绵竹距市区10公里的武都镇内,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与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点将台遥相对应德阳道观寺庙寺院。传说吉祥寺是东汉刘庄为父皇刘开基而破土修建的我国第二座佛寺。寺内有东汉捕虏大将军马武的衣冠冢。殿堂依山而上,有天王殿、地藏殿、观音殿、佛母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殿宇雄立,气势非凡,真可谓“荡胸真涧依风月,极目太华府乾坤。”寺内香火不断,游人如织。藏经楼有从唐代保留至今的12部贝叶经典。其大雄宝殿的高度、长度以及占地面积等,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最值得一提的是观音殿内的千年观音神像,乃香樟木雕刻而成,已有1800年的历史,至今仍然香气袭人。
10. 游彭祖祠①
彭山千座山, 钟灵在仙女② 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大江入怀来, 长烟复东去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四术平阴阳③, 一气贯天地④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吾辈养生者, 知否此玄机德阳道观寺庙寺院。
1999.7.26.
(注释) ①彭祖祠在彭山仙女山德阳道观寺庙寺院。据西汉《例仙传》记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钱名铿,帝颛顼之孙,陆冬氏之三子,历下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其“八百余岁”之说,据考彭山在商时曾流行六十天为一年的所谓“小花甲”记岁方法,算下来也就一百三十余岁,虽属稀罕,或当可信。 ②仙女山位于四川省彭山县,海拔610米,初名彭蒙山,后因彭祖亡于此,改名彭亡山,后又以彭祖殁后其女庐墓于此而得名仙女山。仙女山地势奇绝,布局神秘:周围群山环抱,中心孤峰耸立,山与山之间恰似相拥而抱的阴阳二鱼。更为神奇的是,阳鱼之山由低向高升起,阴鱼之山由高向低下降,暗合了阳气上升,阴气下沉的太极原理,构成了奇特的天然立体的太极地貌。 ③ 彭祖长寿养生主要有四项秘术:其一调摄术,就是有一套方法,以使人亲近自然,陶情山水,和谐身心,自得其乐。其二膳食术,就是有一套食谱,以教人不贪口腹之乐,谨和五味,平衡五行,食有节,饮有度。其三导引术,就是练气功,以通经脉,活血脉,舒筋壮骨。《庄子。刻意》有曰:“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行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其四房中术,就是夫妻之道。彭祖主张“阴阳各顺”,反对“纵欲”,也反对“禁俗”,提倡“节欲”、“适宜”,主张“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并独创了阴阳交合、采阴补阳和采阳补阴的数十种招式,着重于在交合中、动静间对人体精气神的补益,把男女阴阳之气与天地阴阳之气和顺合一、协调谐济作为长寿的一个重要基础。彭祖的养生哲学归根结底就是“固守本真”。所谓“本真”,就是人最根本,最质朴、最原初、最真实的状态。 ④彭祖采气场。采气场为一平地,按照天圆地方的六十四柱格局建成,约300平方米。四面围以长廊,场地中央有一处飞龙石雕图,是为气眼。传说彭祖便当年在这里静思入定,采集天地真气,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787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