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座古寺,离宣威市区约10公里,不要门票,很适合自驾游:丽江道观寺庙寺院
云南省文化历史悠久,充满着独特魅力,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往旅游,但是游客大多去的是大理、丽江这些地方,其实云南其他地方也非常值得一去的,云南省东北部的宣威市便是其中一个,它自古就有“滇东门户”的美称,这里虽然景点不怎么出名,但是古文化遗迹还是有蛮多的,在其东面有一个东山,此山名气不大,来的人也大多是周边游客,其山腰处有座寺庙,名为东山寺,当地人也称之为“松鹤寺”、“东林寺”,虽说是寺庙,其实里面佛教、道教的遗迹都有丽江道观寺庙寺院。
东山寺兴建于明朝初年,也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丽江道观寺庙寺院。根据当地的记载,此地曾经是当时明朝的开国功臣侯吴复演兵的场所,有一日突然远远看到有个身披法衣,手持利剑的金身人像站立在半空之中,黔国公侯吴复便在此地修造了寺庙进行供奉。寺庙修建完工后曾几度遭遇火灾,后又经过多次的修缮,整体建筑分为照壁、前殿、中殿、后殿,主要的建筑群体有祖师殿、灵官殿、白齐洞、大士阁、海会塔等等建筑。
在东山寺的山门前方还有座牌坊,牌坊是拱斗样式建筑,上方悬挂着“松鹤寺”三个大字,这是龙云老先生亲手书写的,两旁还是两句诗词丽江道观寺庙寺院。在牌楼的前方68米处,有一块普陀岩,岩石有数十丈高,在岩石上架起了两座阁楼,分别是大士阁、白齐洞,是单坡重檐式建筑。在大士阁内供奉的是观音像、文殊像、普贤像等泥塑菩萨像。白齐洞据传是白齐高僧的坐化之地,也被称为“活佛洞”。
经过牌坊之后,是浓密的参天古柏树,有数亩之多,是清朝年间栽种的丽江道观寺庙寺院。在树林的下方还有石桌、石凳。在古柏树的身后,隐约可以看到数只白鹤正欲腾飞,这是院墙上绘制的松鹤图。穿过柏树之后便是照壁与前殿之间的园林,在园林内有各种珍稀的花草树木,其中还有龙柏树。前殿是过道殿式的山门。
再往上便是中殿,以灵官殿为主,两侧是钟楼、鼓楼,在附近还有座小亭,名为知趣亭,亭子前是莲梦池,池内常年水雾弥漫丽江道观寺庙寺院。池水由一泉小溪流汇聚而成,沿着小溪流往上走,泉水是从祖师殿下方缓缓流出的,流入到院内的环池当中,在环池上搭建了小桥,沿着环池的暗沟流入到莲梦池内。
祖师殿是寺内的主殿,位于寺院的后殿,大殿修造在“九龙口”上方,在大殿的左右分别分布着九条小山梁,在大殿的正脊上还雕刻着双龙塑像,殿前的台基有2米多高,位于寺院的正中位置丽江道观寺庙寺院。大殿内供奉的是真武祖师的泥塑像,两旁还有十二雷神像,与真人同高,造型逼真,神态各异。祖师殿的南北两侧是回廊,东西两侧是斋房。在祖师殿的东北角,距离祖师殿150米的位置,有一处小院,又名海会塔。
在东山寺的附近还有“碟大天”、“赤霞屏”、“卧云门”、“燕尾松”、“阁掌柏”、“倒洒金泉”等奇特景观丽江道观寺庙寺院。其中最有看头的当属“倒洒金钱”,在普陀岩处。莲梦池的池水流出,经过古柏树之后跌落在岩石上,顺着岩石往下流,被回旋的山风带到空中,犹如洒落张张金钱般,构成了“倒洒金泉”的美景。
据传宣威有几年间连干旱,有位和尚来到了这里祈雨,和尚在普陀岩上撒出一把金钱,被山风卷起,在空中化作了一场大雨,接连下了五天五夜丽江道观寺庙寺院。从此以后东山的泉水源源不断,流经普陀岩时都会被山风吹起。东山寺隐藏在山林之间,古木参天,潺潺山泉,常年不断流,既是寺庙,还兼顾了园林特征,颇有“林深寺隐”之感。现在这里已经开发成公园,不要门票,离宣威市区大约10公里,很适合周末来此自驾游。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042.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