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唐朝女诗人,6岁告知父亲长大后自己要“风流潇洒”,结果悲剧了:湖州道观寺庙寺院

符咒网    2023-02-09    55

千年以前的大唐,是古代史中力最为强盛的一个时代,由于李唐皇室本就有胡人血统,再加上大唐吸收了大量来自西域的文化,随之大唐的风气便变得十分开放湖州道观寺庙寺院

李白可以长袖翩舞,醉卧美人膝,杜甫可以用诗文大放厥词抨击朝廷湖州道观寺庙寺院。唐朝男子如此作为,对于大唐上下而言是数不尽的风流。如果有一位唐朝女子也如此作为,在今人看来可能是太过于“风流”,但在唐朝人看来,女子即使活得再风流潇洒,只要该女子遵守唐律,也会被宽容。正是在这一前提背景下,唐朝涌现出了无数生性烂漫,文采风流的女诗人。

提起唐代女诗人,人们首先会联想到鱼玄机,刘采春,薛涛以及李冶湖州道观寺庙寺院。如果说鱼玄机的悲情,是被温庭钧所误,那么李冶后来的悲剧,却和她从小立下的志向有关。公元730年,在浙江湖州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名钟灵毓秀的女婴,这名女婴被父亲取名为李冶。李冶自幼容貌俊美,聪明狡黠,诗文天赋颇高,所以她很得父亲的喜爱。因为这份喜爱之情,李父便给女儿取了季兰这一乳名,寓意李家之兰草,受人敬重。虽然李父对女儿寄予厚望,希望长大后的女儿,能如冰清玉洁的兰草一般,受人敬重。但早慧的李季兰却自幼有着离经叛道的思想。

六岁那年李父抱着李季兰,在自家花园中欣赏蔷薇花湖州道观寺庙寺院。父女二人尽享天伦之乐时,李父以蔷薇为题,让年仅六岁的女儿即兴作诗一首,谁曾想李季兰脱口而出。但听了女儿所作的诗文以后,李父却面色大变从此开始冷落起女儿。当时李季兰作的诗中有一句:“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这句诗的意思是:蔷薇花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生长的不受约束。古人以诗咏志,李季兰正是自比蔷薇花,经时不架却正是说她长大后不会循规蹈矩的嫁人。

李父听完女儿所作的诗后大惊失色湖州道观寺庙寺院。他心想女儿表明了不循规蹈矩嫁人的志向,难道女儿长大后,希望自己做那枝风流潇洒的出墙红杏?要知道如今自己的女儿才6岁,女儿有如此志向,长大后必然会连累李家上下。于是李父便逐渐开始冷落起李季兰,等到李季兰11岁时,他的父亲更是将她送到了玉真观出家。

李季兰出家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和李家再无任何瓜葛,11岁的李季兰就这样成为了化外之人湖州道观寺庙寺院。在玉真观出家的李季兰,没有了父亲的约束便开始专心研习书画。在道观中李季兰更是先后结识了茶圣陆羽以及一位叫做释皎然的大和尚。出家的尼姑,又怎么能在道观中随便接触年轻男子和僧人呢?

此刻的李季兰,真的已经开始不受世俗约束湖州道观寺庙寺院。李季兰和这两位男子毕竟都是年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季兰和他们成了亦师亦友亦恋人的关系。此时李季兰的诗句,早已名动京师,因为她的诗总是能撩拨年轻男女的心扉,引起对方的共鸣。

公元778年,唐代宗李豫得知浙江湖州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女诗人,便特意降旨召李季兰入宫觐见湖州道观寺庙寺院。当时的李季兰已经年过五旬,李豫见到李季兰,并验明她真的颇具才华后,便任命李季兰为大唐女官,平时在宫内为自己干点抄抄写写的活。一年以后李豫病逝,新皇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当时李适正要处死一个叫做朱泚的人。这个朱泚不但反叛大唐,还曾发动泾卒之变领兵围攻大唐的皇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皇宫中继续为新皇抄阅奏折的李季兰却十分同情他,并欣赏朱泚的男子气概。随后李季兰便为朱泚向李适求情,李适不但没有同意李季兰的请求,还以同情叛党之罪,命人将李季兰乱棍打死。

李季兰因为幼年时,表明风流潇洒志向的一句话,而遭到父亲的猜忌继而被赶出家门湖州道观寺庙寺院。成为道士后,李季兰却依然我行我素,虽然唐朝风气开放,会对她的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前提是不触犯大唐的律法,不能忤逆李唐皇权。鱼玄机当时也曾风流,但正是因为失手打死婢女而被京兆尹判处了死刑。如果说鱼玄机的悲剧,是受温庭钧与环境所误。那么李季兰的悲剧,是因为大唐开放的风气,让她养成了不被约束的习惯,随之被自己的聪明所误。

参考文献:《太平广记》《唐才子传》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126.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