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被文物鉴赏教科书频频点名!瑞博的这个纯金瓶子,可一窥千年繁华: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符咒网    2023-02-09    57

宋韵如水,浸润千年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如何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是省委赋予宣传文化战线的时代命题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今年,瑞安致力传承创新宋韵文化,解码宋韵文化基因,擦亮宋韵文化的瑞安辨识度,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标识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宋韵文化,闪烁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星空瑞安道观寺庙寺院。那些照亮文化长河的物质之韵、匠心之韵、秩序之韵、审美之韵、智识之韵、思辨之韵,都是留给今天的宝贵财富。《瑞安印记》现推出《千年宋风·瑞城有韵》专栏,将从“城韵”“文韵”“灵韵”等角度,解读千年宋风,品味瑞城风韵。

千年宋风·瑞城有韵 ③

上次,我们说到仙岩寺的慧光塔被拆毁后,发现了很多宝贝,其中有两件珍藏在瑞安博物馆瑞安道观寺庙寺院。一件是刻本《大悲心陀罗尼经》,出自北宋著名清官胡则之手,是国家一级文物;另一件则是錾刻莲花纹金瓶——一个用纯黄金打造的舍利子瓶。

这个金瓶可不简单,它是研究宋代温州金银器加工工艺与历史的珍贵资料,在全国宋代金银器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那么,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看近千年前的工匠技艺,以及金瓶的珍贵之处瑞安道观寺庙寺院。有请宝物出场→

莲花纹饰为主题瑞安道观寺庙寺院,低调奢华有内涵

为什么说是近千年前的工艺呢?据当时一同发现的《助塔助缘施主姓名清单》记载,錾刻莲花纹金瓶至今已有970多年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金瓶用纯黄金锻造打型,造型小巧玲珑,纹饰典雅瑞安道观寺庙寺院。通高7.4厘米,口径1.8厘米,重63克,是佛门弟子的供舍品。

莲花在佛教中被奉为“佛教圣花”,占有特殊地位,是佛教艺术的主要装饰图案瑞安道观寺庙寺院。所以整个瓶身以莲花纹为主题装饰,瓶盖宛如一张倒覆的莲叶,錾刻莲叶叶脉,边缘卷曲;瓶身三面开光,开光内錾刻五朵莲花,高低参差不齐,看上去婷婷玉立,在粼粼水波上随风摇曳。瓶身其它地方錾刻繁密的缠枝忍冬纹,优美生动自然。

更重要的是,这件金瓶体现了宋代金银器皿的造型与装饰方面特点——减少了富丽华美,尽显简约之风,在细节处却极尽工巧,形成清秀典雅的独立风格瑞安道观寺庙寺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

我国早在商代就已出现体量较小黄金制品,纹饰受青铜艺术影响多富于神秘感瑞安道观寺庙寺院。至西汉开始,融入日用与观赏功能。唐早期带有浓重的异域风采,造型纹饰绚丽雄健,形成了自己民族的艺术风格。

金瓶造型玲珑奇巧,与其前代的晋唐,与其后代的明、清,都有很大的不同,是件有鲜明时代风格和研究温州地方宋代金银制品工艺水平的实物资料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所藏“宝函”多国宝瑞安道观寺庙寺院,文物著述频点名

在温州一带,纯金器物历来极少出土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据考证,宋代以前的金银器,温州各地被发现的很少瑞安道观寺庙寺院。1958年鹿城区杨府山和1977年鹿城区双屿卧旗山分别出土了一枚晋代金戒指,1957年瑞安桐溪南朝宋墓中出土一件银镯,这些是温州出土金银器的肇始。而宋代金银器出土较多,比如慧光塔这次。

金瓶出土时,是藏于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漆器内的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北宋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

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长方形、通体施紫色漆瑞安道观寺庙寺院。此函堆漆描金,上镶嵌珍珠。函的四面中部工笔金绘人物画。从构图内容来看应是简化的道家故事《朝元仙仗图》。

说个题外话, 这里的“识”读作“zhì”,识文就是用漆灰堆作阳线花纹或平地堆起显现阴线花纹,这种花纹是有立体感的,与平面的描金不同瑞安道观寺庙寺院。这舍利函上像标花蛋糕一样的髹饰工艺,就是《髹(xiū)漆录》里的“识文描金”。

明人黄成曾整理总结古代丰富庞杂的髹饰工艺,著成《髹漆录》一书,但其中提到的很多工艺在当世已找不到对应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著名鉴定大家王世襄先生著作了《髹饰录解说》,将原书隐晦难懂的原文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文本:“浙江瑞安县慧光塔发现的经函和舍利函,是宋代识文的实例……它不是用漆写起,而是用灰堆起……不是文质异色,而是花纹及地子一律是紫色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舍利函外底有金丝栏金书楷款,十一行,题记供奉清单,还有施主名位,内容为“……弟子朱翔并妻卢氏十七、男吴安、女二娘、三娘等,舍金一钱,真珠八十颗,钱一贯文瑞安道观寺庙寺院。弟子陈若讷并妻蒋三十三娘、男仁溥等造银神王二身并钱一贯文……大宋庆历二年壬午岁十二月题记”。可知舍利函为朱翔及其家属舍金、真珠和钱所制。

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题记

这个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堪称“宝函”,里面除了錾刻莲花纹金瓶外,还有9件金银器和银造像,分别是鎏金舍利瓶银龛1件、鎏金玲珑银塔1件、银葫芦瓶1件、鎏金银盂子1件、鎏金银请舍利筋1件、内储舍利银瓶2件和银神王造像2身瑞安道观寺庙寺院。这些金银器和造像制作精美考究,刻有较多的铭文,在《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中国文物精华》和《中国文物鉴赏辞典》重要著作中都有图录或介绍。

北宋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打开后

鎏金玲珑银塔留有纪年和工匠姓名,整体结构精巧、造型玲珑、制作精细,体现了清隽典雅的艺术特征和宋代建筑柔和婉秀的风韵,是南方首次发现的宋代银制艺术珍品,是难得的宋代银制艺术珍品,国宝级文物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鎏金玲珑银塔 浙江省博物馆藏

鎏金舍利瓶银龛通高10.1厘米,瓶连束腰须弥座,与龛分制瑞安道观寺庙寺院。须弥座呈三级六角形;如意头形足,腰作六瓣瓜棱球状,每瓣中间透雕桃形花蕊;三级座面,沿刻“弟子胡用,勾当僧庆恩、可观。景祐二年(1035)乙亥岁十二月日造”。座面近边沿处作子口,正面与壶门相对留出一缺口。中央置一舍利瓶,瓶腹刻“冲汉舍瓶,道清舍金”两行八字。座面覆盖一椭圆形龛,正面有一壶门。背面与两侧锤开光三个,开光中央各饰一长尾鸟,四周配以卷草,开光之间布满花卉。龛顶饰一盛开牡丹。造型小巧玲珑,通体鎏金,精致富丽。入选《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

鎏金舍利瓶银龛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金银盛世繁华梦 佛教文化鼎盛期

金银盛世里,多少繁华梦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从慧光塔里发现的这些金银器可见北宋早中期瑞安佛教文化的昌盛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唐末、五代以来,温州的统治阶层崇信提倡佛教瑞安道观寺庙寺院。及至宋代,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发展亦臻于鼎盛。宋代是瑞安佛教寺院、佛塔香火鼎盛时期,高僧法师辈出。慧光塔所属的圣寿禅寺(仙岩寺)曾分别被宋真宗、宋神宗赐“圣寿禅寺”“昭德积庆禅院”额。从慧光塔出土北宋经卷题记可知,宋景祐、庆历、熙宁时,仙岩寺为东瓯名刹,僧侣多达数百名。

不仅如此,宋代瑞安各地寺庙建造很多,著名的有万松山麓观音寺、晹坑悟空寺、孙桥宝积寺、大坑三峰寺、陶山宝方寺、潘岱明惠寺、云峰西山福应禅寺、溪坦余岙广照寺等等瑞安道观寺庙寺院。宋代大观年间县令吕勤倡议捐资兴建隆山塔,熙宁年间陶山建造东,西二塔,万松山观音寺建造石塔,孙桥净土寺建净土塔,以及新江晹坑石塔等等,可见佛教极兴盛。

北宋初期温州以金银珠玉装饰塔像的文献记载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瑞安道观寺庙寺院。这类金银器中,金器有带盖瓶,银器有葫芦瓶、盒、塔、盂子、请舍利筋、银神王造像、多宝佛造像、释迦佛造像、观音像片、佛座等。

像慧光塔出土的这些宋代漆器、金银器和佛经上广泛使用了贴金、描金、贴银等工艺,这些工艺部分在《宋史·舆服志》中提及,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宋代温州金银器的加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透过这些精美的宝贝,宋代瑞安城的繁荣景象正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瑞安道观寺庙寺院

参考资料:

1.《宋代温州金银器研究》伍显军

2.《金银器“错彩镂金”之美瑞安道观寺庙寺院你注意到了吗》俞吉吉

3.《浙江省博物馆“越地宝藏”开幕 讲述五千年越地故事》林梢青 邓菲 薛晶 胡慧媚

4.《宋韵·镇馆之宝请出场|千年以后瑞安道观寺庙寺院,它的美依旧无法复制》李蔚

5.《温州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朝代》吴松弟

6.《瑞安古代历朝人口总量考》俞光

7. 《浙南瑞安佛教志》潘贻鑅 主编

8.《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方立天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丹 妮

美编:小 叶

审读:何光明

审核:欧兴俊

终审:陈锦海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17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