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释新明住持 龙脉伴凤河 麒麟山上现云台 ——海丰云台禅寺人文大观:汕尾道观寺庙寺院

符咒网    2023-02-10    221

  龙脉伴凤河 麒麟山上现云台 ——海丰云台禅寺人文大观

  云台寺航拍图

  云台禅寺位于海丰县西部圆墩林场的麒麟山南端,还未正式开光之时,已是慈善先行,秉承该寺开山祖师又果老和尚的人间佛教、扶贫帮困的精神,通过调研,根据当地圆墩小学的教学环境差、条件简陋、设施落后等现状,计划筹资三十多万为其改善汕尾道观寺庙寺院。现已投资十几万元铺设了学校广场和部分教学设施。下来,还计划对周边村庄的贫困孤寡老人进行慰问扶助。

  2009年农历十二月初四又果老和尚圆寂,世寿89载,云台寺新住持释新明大师表示,本寺将继承和弘扬又果师傅“慈悲喜舍,热心公益”的宗旨,利用寺院这个特殊的平台,凝聚广大信众之力量,打造以慈善为主题的佛 教文化,更好地服社会汕尾道观寺庙寺院

  慈悲的又果大和尚每天都坚持学习

  云台禅寺与海丰县城相距40多公里汕尾道观寺庙寺院。在名刹古寺星罗棋布的海陆丰,该寺属于后起之秀,建寺仅有五年多的历史。但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数百年来有关麒麟山神秘莫测的神奇传说流传至今。

  又果老和尚当年受当地信众的要求来到此地,看到左边的象山和右边的狮山时非常开心,跟随从弟子新明法师说:“左象山,右狮山、中间莲台座,这正是为师多年来梦中的圣境啊汕尾道观寺庙寺院。”说罢,众人欢喜而去,之后命弟子释新明法师在此地大兴土木,历时8年多时间,耗资5000多万,才有了云台寺现有的规模,并于建寺四年后在该寺圆寂的庄重盛况等等机缘巧合,使该寺庙一时名声大噪,一跃成为海丰西部的一大佛教圣地,粤东地区的名寺道场。

  福泽之地 蓄势待发

  海丰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建国,名取“南海物丰”之意,素有鱼米之乡的称谓汕尾道观寺庙寺院。该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为著名的南国古县。而位于海丰西部的后门、赤石、小漠、鹅埠四镇更如四颗古色古香的小明珠嵌镶在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吸日月精华、经山水滋养而熠熠生辉。

  后门、小漠具有旖旎的沿海风光,渔业发达、港口优良汕尾道观寺庙寺院。古语云,“金后门、银汕尾”。说的是后门的历史比汕尾早了几百年。它于宋朝建港,明、清兴旺,渔船穿梭,商旅往来,一派繁荣。流经岁月的长河,遗留了多少名胜古迹。这里既有壮观的沿海文化的延伸,又有高山、河流的气象万千。赤石、鹅埠是农、林业资源丰富的山区,有着原始的绿色自然景光。海丰八景在这里已具两景,即凤河晚渡、羊蹄峻岭。赤石、鹅埠为海丰西部的边缘地带,是往惠州、广州的必经之地。水路可下渡凤河,陆路上羊蹄峻岭,水、陆两路在古时候是海丰县往西方的唯一关口,可见其地理位置的显要。赤石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战时期,这里的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曾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用赤子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永远为后人所传颂。

  一方水土,有高山龙气、地脉灵动、大浪淘沙、江河秀色,而深厚的人文积甸终于使这里的一切汇聚成了今天有待开发的“积宝盆”!果真,上面慧眼识宝地汕尾道观寺庙寺院。2008年,相距不远的四小镇成了深汕经济合作区域。当前,开发正兴,工地繁忙,生机勃勃,焕发出一派经济腾飞的新气象……

  麒麟山雄踞于四小镇之间,东为后门,南近小漠,西接鹅埠,北邻赤石汕尾道观寺庙寺院。与凤河相伴,属圆墩林场辖地。麒麟山充满神奇的传说更为当地的山水赋予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数百年来为我们津津乐道,流传不衰——

  话说清朝时,有一精通易数的县令白太爷,初到海丰上任时,路经麒麟山,遇见一白衣老人向他跪下叩问:“此地狮象已出世了,我麟麟何时出世?”白太爷屈指算了一算说:“时辰未到,请回!”白衣老人听了无可奈何,缩身退隐汕尾道观寺庙寺院。因而,数百年来,当地世代流传着这个传说:“狮象把水口,麒麟蹓蹓走”。狮山和象山位于凤河的两岸,刚好把挡着从赤石河和鹅埠港汇聚的水口,而麒麟山位于凤河之西。意思是说的狮山上已建有深藏禅寺,象山下建有正觉庵,而麒麟山变幻莫测,名山一直未有主,这使人们一直充满着期待……

  天助麒麟 高僧圆梦

  据原圆墩村委干部李汉章主任介绍,白太爷在任海丰县令时,鹅埠镇横东岭村王氏家族为先祖建祖墓,曾请地理师在云台禅寺这地方找到了穴位,开工建墓一段时间之后,是是非非,风风雨雨,老是做东不成,造西不就,工程只好停工汕尾道观寺庙寺院。有一天晚上,白衣老人托梦给王氏族长说:此地不是你们王家的,是李家之宅,是未来一位高师所用的,你们不要再做下去了。于是历代相传,没有人敢在这里建祖墓。

  这位李姓大师是谁呢?就是在此开山兴建云台禅寺的又果大和尚汕尾道观寺庙寺院。又果大和尚,字本行,俗名李子隆。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三日诞生于广西邕宁县四塘乡苏村。十九岁披剃出家,一生爱国爱教,引导皈依弟子无数,遍及海内外和港、澳、台,深受四众弟子崇敬。1980年代末期,又果老和尚随当代佛门泰斗本焕大和尚到千年古刹广州光孝寺任首座,协助大和尚重修古刹,历十年艰辛,光孝寺重现昔日辉煌,成为华夏对外开放的重要道场。

  又果大师多年来始终坚持人间佛教以及佛教为大众服务的宗旨,身体力行,慈悲入世,造福社会,他热心公益事业和地方事务,一生节俭,但对地方铺路建桥等慈善事业十分热心,慈悲喜舍,对事关下一代、事关祖国未来的“希望工程”更是关心有加,每有所求皆尽己所能乐助其成汕尾道观寺庙寺院。老和尚曾多次为佛教教育事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儿童福利院、老人院捐款、捐物不计其数,其善举深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和赞誉,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说起又果大师与云台寺的缘由,他的关门弟子,现任云台禅寺住持的新明法师说:又果大师十几年前在广州光孝寺时曾经发了一个梦,梦中跟着一只骑着文殊菩萨的大白象往粤东方向走,并听见梵音阵阵,但不见寺庙;只闻锣声,又未见打锣人,走到半途,大白象却不知去向汕尾道观寺庙寺院。一时醒来,梦境历历在目,却想不清楚是什么地方。因而成了一个谜。为了解谜,又果大和尚费尽心机,千里寻找,但一直未找到与梦境相吻合的地方。

  时间飞快,到了2005年初,又果老和尚应福建省东山县东明寺的礼请,荣任该寺方丈汕尾道观寺庙寺院。在方丈青院升座的前一天,老和尚和新明等几位弟子找当地群众打听这是什么地方,一村民告这是海丰县圆墩乡,北面是麒麟山,东面之水称“凤河”。老和尚所在之地为古代凤河渡口。由于当时临近傍晚,暮色四合,急着要赶往东明寺升座的事,实在没有时间逗留,虽意犹未尽,也只好挥手作别,上车赶路……

  又果老和尚在福建东明寺主持升座仪式圆满结束后,心里一直惦记着路过海丰圆墩的那一段奇遇,他安排好寺里的弘法事务,就译日专程赶到圆墩凤河古渡口、麒麟山一带实地考察汕尾道观寺庙寺院。一连数日,又果老和尚不顾年事已高,在海丰县宗教局有关负责人和当地官员以及众弟子的簇拥下,兴致勃勃地登上了麒麟山,只见此山林中藏秀,流泉响奇;登高远眺,山脉龙势,气宇轩昂,正面望云刚好是景色如画的翠碧凤河,果然是百年难遇的上吉之地,老和尚心头一动,说到:“左象山,右狮山、中间莲台座,这正是为师多年来梦中的圣境啊,好地!好地!”满心欢喜的他决定要在这里建修一座大庵寺。不久,老和尚再次登上麒麟山,此时,正值夕阳西照,暮气炊烟,正是人间美景。向前眺望,山幽林静,白云缭绕,近飘如洁白的轻纱,远荡山峦如入云海,时隐时现,如梦非梦,似曾相识。原来,又果大和尚梦中之地,正是这个地方,遂将准备筹建的寺名定为云台禅寺。

  二OO七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广州光孝寺当代高僧上又下果老和尚膺任该寺方丈,正式成立筹建云台寺委员会,并举行大雄宝殿奠基典礼法会汕尾道观寺庙寺院。全寺占地面积三万八千多平方米,总体设计按唐、宋古建筑风格规划。而今已投资五千多万元,建成大雄宝殿、观音殿、鸿福桥、僧人宿舍、方丈楼已基本完成,紧接着中轴线山门、大王殿、斋堂、功德堂等寺庙配套项目将要动工兴建。其建设资金全由信众捐献,工程进度之神速,实属罕见。有人说,那是聚数百年的气象,圆一方之大梦想!

  站在圆墩后山上登高远眺云台禅寺的全貌:云台禅寺位于海丰县圆墩林场麒麟山之南端,座北朝南,广汕公路在寺门前穿过,与深汕高速公路、厦深高速铁路相连汕尾道观寺庙寺院。凤河似带飘逸而过,山脉连绵势如腾龙;护法之象,藏风蓄气;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放眼望云——梵净山浓郁,恬淡古镇远;空灵而静谧,梦幻似仙境,仿佛又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悬挂在眼前,美不胜收……

  世尊慈悲喜舍,为众生之大事因缘,广宣法益,普利任天,然而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所谓如来说教端仗精蓝,古德弘宗,皆崇净宇,故释尊在世就有祗陀、须达两位长者布园施金,兴建梵宇供佛安僧,渡生说法,其功勋垂载教史,莫不为后人所景仰效从汕尾道观寺庙寺院

  云台禅寺位于粤东海丰县圆墩乡狮山之麓,著名的海丰八景——“凤河晚渡”,环绕其左,自然景观清净幽雅,峰峦叠翠,祥云缭绕,朝晖夕映汕尾道观寺庙寺院。故世称为福泽之胜地。该寺原称“石龙庵”,始建于明崇祯年间,为举人黄德燝信士发心而建,清咸丰年重修,后因时乱被毁,古迹渐凋。

  时逢盛世,乾坤清朗,政府深入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应佛教四众信徒之要求,经县人民政府宗教部门批准,成为合法登记的佛教活动场所,于2004年交给佛教界僧团管理使用汕尾道观寺庙寺院。礼请当代高僧上又下果老和尚膺任住持,设立修建委员会,全寺占地面积达三万八千多平方米,总体设计按唐宋古建筑风格,规划建设:中轴线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方丈楼、禅堂,东西配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功德堂、斋堂、客堂、云水堂、寮房,回廊等。建设工程浩大,约需资金五千多万人民币。古德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此修建巨资,并非一方之力所能扶持,佛经云:“一砖一丛林,一花一世界”,必藉众缘而成就功德。常闻诸佛塔庙,良为众生之福田,能施一毫之善,必成无量福慧胜业,利益普熏十方。祈盼十方大德,善长仁翁,坛越护法大居士,发广大布施心,随缘乐助,同结菩提胜缘,聚沙成塔,共襄福德善举,成就云台宝刹之兴建,遂使圣地重光,慧灯高照,法鼓长鸣,让喜舍者同证菩提,乐捐者咸臻觉路,则功无虚弃,福不唐捐,诸佛欢喜,龙天赞叹,是为缘起。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312.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