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北山:北流道观寺庙寺院
易森主页地址:
北山
北山就是北山,正如巴黎的左岸就只是左岸一样北流道观寺庙寺院。换句话来说,一个城市里只能有一座北山。
上民俗学课的曾日红老师最喜欢说起吉林市的四座名山“南朱雀,北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北流道观寺庙寺院。这里的“玄武”说的就是北山。老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又是个民俗学者,自然对这里的山水草木和风土人情都了如指掌。
在城市里,在临江门大桥附近,很容易就能望得见北山北流道观寺庙寺院。它站在喧哗的闹市人群中,默默凝视着脚下的松花江水年复一年地向北流去。它那个样子一动不动的,很像个固执的老朋友。而我在这个城市里不经意待了快五年的时间,却还没有机会去拜访一下身边的北山,心下甚为惭愧。想来郁达夫到家乡附近的钓台去看春昼也是心血来潮加上机缘巧合,本来么,人总是很容易忽略掉周遭的事物。比如我和北山。
于是赶上今年,岁在初夏,同女朋友和她宿舍的一群女孩子约好,大家一起去了却心愿北流道观寺庙寺院。去的那日是个阴天,一直雾气重重的,雾中的北山却别有另一番风致。
一路背着大包小裹登上了山顶北流道观寺庙寺院。北山不高,所以不费脚力就抵达了东峰,因为天色尚早,各处庙宇并没有开门,大家便决定先去西峰。东西两座山峰之间有一座空中石桥,名叫揽辔桥。过了桥,一会儿就登上了西峰之巅——旷观亭。
站在旷观亭上的时候正是早晨,感觉凉气很重北流道观寺庙寺院。举目四望,吉林市这座江城在雾中朦胧至极,若隐若现的楼群和不远处的松花江尽入眼目。拿起望远镜,才知道站在北山最高处的好处,虽高仅269.8米,却是可以俯瞰江城美丽无限的景色。这里的“旷观霁雪”是有名的北山八景之一,冬季应该更是好看。眼睛里慢慢地就有了松花江水缓缓流淌而过,让人澈悟,记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种在高处的寂静瞬间笼罩了我的全身,我不免惘然。东晋那帮文人总愿意在山水间借酒消愁,只因为山水在俗世之外。古人的山水情结,今人却早在人群拥挤的城市里把它消磨得黯然无光。
下了西峰就快到中午了,大家找了一块山坡空地铺上报纸堆上吃的喝的开始野餐北流道观寺庙寺院。水足肚饱后,天气变得热起来。打了会儿扑克歇一歇又动身去了东峰。
北山寺庙建筑群疏落地排列在东峰之上,这里才是北山的宗教精神北流道观寺庙寺院。以月文化为主题的揽月亭建造于东峰之巅,一位爱题字的老先生在正门匾上题了“北山画院”四个字,只是我对书法绘画的鉴赏颇为浅陋,不打算进去献丑了。
清代建筑艺术群为佛教和道教精神所赐北流道观寺庙寺院。关帝庙和药王庙建于1692(清康熙三十一年)年,玉皇阁建于1725(清雍正三年)年,而坎离宫则建于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年。这些建筑群有寺庙有道观,由于其余的院落正在修葺,我们先去了玉皇阁。
进了玉皇阁,迎门里面还有一个内门,上面悬着的匾上题着“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使我恍然一惊北流道观寺庙寺院。那年我还小,随爸爸来到江城看望在这里当兵的三叔,三叔领我和爸爸来了一次北山。当年的照片上的背景就是这六个大字。长的不大的我一脸腼腆地站在台阶上,很拘紧的脸上没有笑容。要知道我那时的柔软的内心是多么敏感啊,然而懵懂的岁月那么快就跑到脑后了,不过一眨眼的工夫罢了。今天我又站在这里,身后的香炉依然升起一片缭绕的烟雾。我在这种富有终极色彩的神秘氛围中浮想联翩,有些哀愁有些颓废又有些伤感。
下山的途中不时有算卦的招手询问,我向来不爱主动和人家交流,也不喜把未来的东西当成心病北流道观寺庙寺院。于是不理。
北山到底是游览之地而非世外仙境,我们又看见了许多从古传今的游戏,如弹箜篌、往池子里抛钱币等等北流道观寺庙寺院。我和女朋友还在月老的一个石碑下照了张相,就算我不相信有月老我还是乐于接受这种关于“缘份”的古老传说。人们的愿望总是善良的。
下午回去时,浑身早已疲乏不堪,回到了宿舍才好些北流道观寺庙寺院。是夜,一夜无梦。
易森北流道观寺庙寺院,2003年5月29日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419.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