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的故事听过吗?:包头道观寺庙寺院
呼和浩特地图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自治区首府包头道观寺庙寺院。秦汉时为匈奴活动的场所,汉元帝时,派宫女昭君前往匈奴联姻,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发生于此。隋唐时,这里是突厥活动的地方,北宋时,为辽国所统辖,清代康熙年间开始建城,命名为绥远城。1954年,恢复了蒙古族本来的城名“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因其喇嘛寺庙众多,故又称“召城”(“召”,蒙古语为寺庙)。
昭君墓
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大黑河南岸,墓园植被茂密,精致幽雅,故被称为“青冢”包头道观寺庙寺院。王昭君,出生于湖北省兴县城南郊宝坪村。汉元帝时,昭君被选入宫为宫女。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国王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匈奴单于(首领)为妻,她做了许多有利于两族和睦的事情,结束了汉匈两族的长期纷争,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成为一代和平使者。
五塔寺
位于玉泉区五塔寺后街,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包头道观寺庙寺院。塔高16.5米,为金刚宝座式,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其塔后山墙上的古刻蒙古文天文图尤其珍贵,价值连城,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历史价值。
大召(无量寺)
位于玉泉区大召前街,是蒙古地区著名的寺院包头道观寺庙寺院。“大召”蒙古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的。明代称弘慈寺。清代改称无量寺,又称银佛寺。寺内的银佛、龙雕、壁画被称为“大召三绝”。
小召
位于玉泉区包头道观寺庙寺院。蒙古语称“格召”,意为“小庙”,又称崇福寺,是由明代阿拉坦汗之孙俄木布-洪台吉所建。清康熙曾驻小召,并将随身甲胄等物品留在小召作纪念。
席力图召
位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距大召仅100米包头道观寺庙寺院。“席力图”蒙古语意为“法座”、“首席”,因四世达赖的老师西迪图格卜楚长期住持此庙而得名,汉语名称为延寿寺,是呼和浩特规模最大的寺庙。每年农历正月和六月,这里举行盛大佛会。
白塔
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又称万部华严经塔包头道观寺庙寺院。大约建于1049年,原为辽代丰州古城内的一座藏经塔,塔身的浮雕十分精美,刻有菩萨、金刚、力士等内容。
乌素图召
位于呼和浩特市区西北10千米处大青山南麓的乌素图村包头道观寺庙寺院。“乌素图”为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方”。乌素图召由长寿寺、法禧寺、庆缘寺、罗汉寺、广寿寺五个寺院组成,依山傍水,古朴壮观。其中庆缘寺为主寺,位于乌素图召的中心。
乌素图森林旅游区
位于呼和浩特市区西北9千米处的大青山前山中段包头道观寺庙寺院。山上森林繁茂,溪瀑遍流,古迹众多,有汉古白道遗址、乌素图召、战国时期赵长城遗址,还有动物园、人工湖、游乐中心等,是到呼和浩特市郊游度假的好地方。
喇嘛召
位于呼和浩特市区西郊呼包公路34千米处,又称喇嘛洞包头道观寺庙寺院。始建于明万历初年,是喇嘛教的发源地之一。清乾隆皇帝赐名为“广化寺”,意为“教化一切”。寺内供奉弥勒佛等诸佛像,寺院西北角有安葬历代活佛骨灰的白塔。
哈素海旅游区
位于土默特左旗境内,距呼和浩特市区78千米包头道观寺庙寺院。哈素海,蒙古语意为玉海、玉湖,原为黄河故道,湖面面积3300多公顷,平均水深15米,盛产鲤鱼、草鱼、河蟹、江虾等。在星片状分布的芦苇丛中,有大量的大天鹅、红嘴鸭、银鸥、沙鸡等鸟类栖居。旅游区内有歌舞表演、豪华大游船、手划船、海上飞伞、游泳、鱼池垂钓等游乐项目。
呼和浩特其他景点还有蒙牛工业园、白石头旅游区、内蒙古博物馆、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内蒙古赛马场等包头道观寺庙寺院。
呼和浩特土特产鹿茸、沙棘汁、蒙古刀、蒙古地毯、羊绒衫、蒙古族工艺品、马奶酒、昭君酒等包头道观寺庙寺院。
呼和浩特风味美食烤全羊、全羊席、手扒肉、驼掌、烤羊腿、羊背子、奶酪、奶油、奶皮子、奶豆腐、成吉思汗铁板烧等包头道观寺庙寺院。
下一站内蒙古——包头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448.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