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感受阿拉善:乌海道观寺庙寺院
2006年8月8日星期二
出发
母亲、二姨和我一行,夜间上车,第一站是乌海乌海道观寺庙寺院。没有想到,始发车竟然会晚点。到了开车时间,机车还没有出库,无端晚了近二十分钟。自98年上学以来,火车坐了不知凡几,这样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候车室里不耐烦的旅客,包括我们,都在抱怨:自治区内行驶的列车便可如此不遵守时间,这也算是地方特色了乌海道观寺庙寺院。
2006年8月9日星期三
到乌海
一夜颠簸,清晨6点到了乌海乌海道观寺庙寺院。这个时间远还没到日常起床的时间,但因为是旅游,也都精神抖擞。
母亲的学生和父亲的朋友都来接站乌海道观寺庙寺院。前去阿拉善的座车、司机都已经准备好了。同时,还有一顿丰盛的早餐。父母多年经营的人际网络果然不同凡响,也难怪他们总是担心我不能立于世。
饱餐战饭,稍事休息乌海道观寺庙寺院。我们便驱车直奔阿拉善德孟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
司机姓宏,只比我大一岁,而驾龄已经五年,去阿拉善也是轻车熟路乌海道观寺庙寺院。我叫他宏哥。
出得乌海,回头望去,这座城市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灰沉沉的,走得越远越看不清晰乌海道观寺庙寺院。宏哥说道,今年关闭了乌海所有的煤矿,才有了这样的情形,若是早些年来,必然是走出几公里也连天都看不见的。
路上只有两个小时的路程,沿途景色虽不能说是荒凉,却也难得见到草与树乌海道观寺庙寺院。偶尔在路边见到几只雪白的山羊,才给无聊的旅途增添几丝生气。
进入阿拉善的地域,植物就几乎和我们绝缘了乌海道观寺庙寺院。只有茫茫的戈壁,和与戈壁几乎同等颜色的骆驼。
巴彦浩特的森林和寺院
待到远远的望见巴彦浩特的建筑,绿色才回到视野当中乌海道观寺庙寺院。这是一座坐落在戈壁中的城市,却包围着满眼葱郁。这里是曾经的阿拉善亲王王府所在地,在内蒙古享有盛誉的佛教寺院延福寺、广宗寺、福音寺都在此处,王气与佛光,自然是要寻找风水宝地驻锡的。
中午由母亲的朋友们招待吃饭休息,自不在话下乌海道观寺庙寺院。为了节约时间,只在宾馆里打了个盹,便驱车直奔贺兰山森林公园。
零一年去宁夏,贺兰山是去过的,留给我的印象,只有荒凉的山脊和美丽的贺兰石乌海道观寺庙寺院。所以,见到漫山遍野苍翠欲滴的森林,只有惊叹。谁能够想到,一座山的两面,景色的不同竟是这么悬殊。沿着小径一路向山上攀登,树木越来越茂密,最后,连阳光都已经被阻挡在枝叶之外。前一天刚下过雨,空气里弥漫着腐植土、野草和松树被打湿后特有的气息,在城市里生活久的我们,被这气息陶醉的心旷神怡。
路上遇到一群福建来的游客,他们在密林深处采摘了成堆的蘑菇乌海道观寺庙寺院。我看着眼热,便也要去碰碰运气,母亲体力不支,随行的人们也都不愿意被露水弄脏衣服。只有二姨陪着我攀着树木艰难的往林子深处寻宝。只可惜,没有多少经验的我们,虽然找到了一大捧好看的蘑菇,却被方家指出不能食用。尤其是两个样子极像开花馒头的,很是可爱,却是当地人称作马屁泡的。时间不等人,我已经没有机会去弥补错误,只能满心遗憾的告别了我的战利品,让它们尘归尘土归土。
森林公园的山脚下,便是广宗寺,阿拉善地区最大的寺庙,庙中的活佛第六世德格都因格根(上尊活佛)在内蒙古大学做教授,与我们家颇有些渊源乌海道观寺庙寺院。我见过本人,虽不穿袈裟,仍是一幅虚怀若谷的上人气度,再加上浓浓的书卷气,让人肃然起敬。他的法坛果然也是气派不凡,大雄宝殿、大经堂、黄楼寺都用黄、绿色琉璃瓦砌成,极为富丽。寺中的喇嘛都很热情,指引着我们上香、敬香油、献哈达,并介绍寺中的文物。唯一让人觉得美中不足的,是除了正殿之外的建筑,在文革当中都被摧毁,是在后来重建的。内蒙古的寺庙大部分都没有逃过那场浩劫,但绵延在人民心中信仰,却并不能被愚昧和野蛮所摧毁。
晚饭前,陪母亲逛了奇石市场,阿拉善的奇石举世闻名乌海道观寺庙寺院。在市场中更是精品中的精品,玛瑙、凤林石、木化石形态各异,比人工雕琢得更具魅力。若是早些年来,这些瑰宝往往极为便宜,但现在玩石的人急剧增加,价格也就水涨船高。稍有些形状的,动辄数万元,少的也须数千元,我们这些普通人只能望石兴叹。所幸母亲的朋友说去额济纳旗的路上有很多牧民会在路边贩卖他们自己找到的石头,价格要便宜得多,我们这才放下心来,也对第二天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455.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