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四种颜色的佛塔同处一寺: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关注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最新汇总】以前的游记攻略都在这里了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修订版】云爸推荐给17岁以下孩子们看的电影名单(史上最全)
山南道观寺庙寺院我的书《旅行是最好的教养:带着女儿游遍全国》和《老有所乐----爷爷奶奶去哪儿》正在售卖
上篇写到藏地,今天继续山南道观寺庙寺院。藏区除了西藏外,还包括川西、北;云南西部;青海大部和甘肃南部等地,今天介绍一个西藏的景点。
由于高海拔,去一趟西藏不容易,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去西藏的话,在身体没啥不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多待几天,多看几个地方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西藏的山南地区(现在为山南市)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传说当中神猴同罗刹女结合而诞出藏民之地山南道观寺庙寺院。著名景点羊卓雍错就位于山南市浪卡子县境内。
今天要介绍的桑耶寺,位于山南市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我们是从泽当回拉萨的路上,顺便去的桑耶寺山南道观寺庙寺院。因为当时泽当的大桥不能通行,所以我们坐到拉萨的班车在桑耶渡口下车。(上图为渡船)
我们乘船要过的江是雅鲁藏布江,这是我们在藏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乘船山南道观寺庙寺院。天气还不错,两岸的风景也很美
渡口不大,很简易,我们到的时候没几个人山南道观寺庙寺院。等了近一个小时,人到得差不多了,才开船。
坐船的大部分是藏民,拖家带口的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回程的船上,坐我旁边的老喇嘛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大概40分钟后,船到对岸码头,我们转乘面包车,十多分钟后,到达桑耶寺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山南道观寺庙寺院。中心佛殿(即“邬孜大殿”,上图)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相传,在寺庙初建时,为了满足赤松德赞急于见到寺庙建好后景象的迫切之心,莲花生大师施展法术,在自己的手心变幻出了寺院的幻影,赤松德赞见此景大惊,惊呼:“桑耶!”(“出乎意料”的意思),于是该寺得名“桑耶寺”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寺庙的平面为椭圆形,整个寺院的布局,是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的结构布局设计而成:乌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大殿周围的四大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阳、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殿,寺庙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山南道观寺庙寺院。(上图为桑耶寺全景区,图片来自网络)
桑耶寺背后的地海布日神山山南道观寺庙寺院,上面是铺天盖地的经幡
藏区的狗是最幸福的(“邬孜大殿” 门前)
“邬孜大殿”大门门廊上的唐式挂钟,据记载此钟为虔诚的佛教徒赤松德赞的第三妃所献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邬孜大殿”的壁画
整个寺庙呈开放式,随意进出,除了主殿------“邬孜大殿”需要门票参观以外,其他的殿、塔都可以进去参观山南道观寺庙寺院。那四座不同颜色的佛塔醒目而让人难忘。
白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8层,高约18米,建在大殿东南角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黑塔,7层,高约15米,建在大殿的西北角山南道观寺庙寺院。塔身为条砖砌成,全为黑色。
红塔,16层,高约35米,建在大殿的西南角,塔身为土红色并泛有光泽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绿塔,4层,高约10米,建在大殿的东北角,塔身为绿色琉璃砖砌成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从网上找了一张原来红塔的照片(其余塔的照片略),可以看出现在的四色塔是后来重建的山南道观寺庙寺院。
转经的藏人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51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