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说出你的图片故事:签约摄影师李爱民,神奇的泰山岱庙:山东道教道家佛教

符咒网    2023-02-10    58

山东泰山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岱庙创建于汉代 ,为泰山信仰的祖庭,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山东道教道家佛教。 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年),汉廷于博县境内建泰山庙(又名岱宗庙,后世习称东岳庙,即今岱庙的前身)。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四月,武帝巡东莱,过祀泰山。于泰山庙中植柏千株,夹庙之两阶,是为岱庙汉柏之由来。(百度百科)

泰山古建筑群泰安岱庙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围环绕1500余米 ,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山东道教道家佛教。总体布局上按照唐宋以来祠祀建筑中最高标准修建,采用了以三条纵轴线为主,两条横轴线为辅,均衡对称,向纵横双方扩展的组群布局形式。岱庙南起旧泰城南门,北至南天门中轴线上。

岱庙以其内部建筑排列布局来展示儒家礼制观念,整个建筑群以一条南北向的纵轴线为中心,均衡的横向扩展山东道教道家佛教。位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遥参亭大殿、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中寝宫、厚载门。仁安门与天贶殿之间有东西环廊联系,构成岱庙的中心封闭院落。

宋天贶殿

配天门

其主体建筑——天贶殿位于高大的双层品级台上,东环廊的中间为鼓楼,西环廊的中间为钟楼山东道教道家佛教。天贶殿建在中轴线偏后点,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等级最高;后寝宫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低一个等级;配天门、仁安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为门的形式,又低一个等级。

岱庙里最有价值的文物当属各种石碑,素有“岱庙碑林”之称山东道教道家佛教。有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员封禅泰山时的祭文,也有重修庙宇的纪录,更有诗人的作品,所以后世亦称之为石园胜地。

景区内的鲁班殿,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嘉庆年间又进行重修、扩建,至民国中后期被毁山东道教道家佛教。为恢复这座古迹经多方论证,景区于2012年6月6日在原遗址处,举行了岱庙鲁班殿修复工程开工典礼,于2015年3月份竣工,历时2年9个月,终于让这座古建筑重现人间。殿前西侧矗立《重修鲁班庙记碑》,详细记述了该殿修复的经过。

鲁班殿

鲁班殿

汉柏亭

连理柏

唐槐院与东侧的汉柏院相对,位于岱庙西山东道教道家佛教。原有延禧殿,旧称延禧殿院,清末时殿废,因院内有唐槐而名唐槐院。原树高大茂盛,蔽荫亩许,民国年间枯死。

雨花道院

雨花道院

后寝宫门楼

五凤楼,这里可以观览泰安古城的全景山东道教道家佛教

再来看看岱庙城四角的角楼,这是岱庙四个角楼的统一说辞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讲究“四隅之制”山东道教道家佛教。“四隅之制”是《周礼•考工记》中高等级建筑的一种作法,后为帝王之家使用。古代称四隅为“地维”或“四维”,即“东南巽,东北艮,西南坤,西北乾”,其理论依据是“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维系缀”。按照八卦方位设立,东南曰巽楼,东北曰艮楼,西北曰乾楼,西南曰坤楼。古代建筑运用四隅的形制不多见,岱庙城墙四角有角楼,充分说明了它的帝王规格。

乾楼

乾楼的建筑理论依据是“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维系缀”,按照八卦方位设立山东道教道家佛教

巽楼

艮楼

坤楼

东围墙

北围墙内

岱庙是泰山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山东道教道家佛教。岱庙古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也充分体现了祭祀文化的观念。同时,还渗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影响。从其设计理念,建筑布局和规模来看,无不体现着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渊源,是建筑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精华。

本人拍摄理念就是靠灵感,什么是灵感?我个人认为,所谓的灵感就是人们常提起的第六感觉山东道教道家佛教。我每次的外出采风,基本上都是跟着灵感走,就像鬼附体,到了拍摄现场后,看着拍摄主题,就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总想不起来曾在哪里见过?!唉!管它在哪里见过或没见过,先拍片,拍完了拍拍屁屁就走人。

图源:Uni旅图社群

声明:本文图片著作权归摄影师所有,本平台为有权信息网络传播展示平台,未经许可请勿擅用或转载山东道教道家佛教。如有异议,请附证据材料联系我们,以便及时依法处理。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67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