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省级宗教团体工作亮点回眸:云南道教道家佛教
2022年,云南省级各宗教团体结合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爱国爱教,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回顾2022年,省级各宗教团体推进各项工作呈现出多个亮点云南道教道家佛教。
省佛教协会: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佛教工作走深走实
全省佛教界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促进云南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结合、相互贯通、一体推进云南道教道家佛教。
抓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契机,积极推动“五进”佛教活动场所,以“国家宪法宣传周”“国家安全日”“政策法规学习月”等主题宣传为抓手,通过会议、活动、宣传栏、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云南省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团体管理办法》《宗教院校管理办法》《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等条例、办法,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人员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公民意识云南道教道家佛教。
省道教协会:
扎实推进云南道教道家佛教我国宗教中国化工作 不断取得新进步
云南省道教协会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和促进全省道教界在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步形成中国特色、云南特点,成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教云南道教道家佛教。
研究制定《省道教协会“润土培根”工程三年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2024年)》,从理论深化行动、思想引领行动、文化浸润行动、自我变革行动、素质提升行动、环境净化行动等方面,深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云南实践,促进广大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增强“五个认同”和“三个意识”云南道教道家佛教。创建“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在龙泉观内设立展示区,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龙泉观道士自土地革命战争以来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生动事迹,被云南省委统战部授予“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称号。
省伊斯兰教协会:
努力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凝心聚力
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先后组织伊斯兰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参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就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参加“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演讲比赛、“100年党史知识竞赛”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云南道教道家佛教。不断深化全省伊斯兰教界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大力弘扬伊斯兰教拥党爱国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全省伊斯兰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不断丰富新时期伊斯兰教的爱国主义内涵。
省天主教“两会”:
运用文献研究法云南道教道家佛教,研究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度,云南省天主教“两会”努力在“云岭同心”工程、“石榴红”工程、“润土培根”工程中践行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我国宗教中国化实践推向深入云南道教道家佛教。积极运用文献研究法,进一步丰富我国宗教中国化成果,不断加强宣传。深入研究8座云南省内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教堂的历史和建筑中国化特征,整理归纳云南天主教堂的建筑特征,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并为之后在宗教艺术方面深入开展我国宗教中国化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省基督教“两会”:
搭建“云南基督教网”信息宣传平台
2022年,云南省基督教两会依法依规搭建了信息宣传平台,即“云南基督教网”网站,积极宣传宗教政策法规和云南基督教领域工作动态云南道教道家佛教。同时,打造一支通讯员队伍,关注全省基督教日常工作,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基本要义,全省基督教工作动态等。
景区于2015年对门禁区进行升级改造,设立科普厅和科普影院,通过声光电、标本展览、设立电子触摸屏、周边社区生活生产场景展示等方式全面展示普达措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资源、民俗文化元素和生态教育资源,同时在解说词中融入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和少数民族生态智慧等元素,让公众全面了解和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云南道教道家佛教。
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云南道教道家佛教。将景区作为全州干部职工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协调州内各中小学校及大中专学校前来景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及研学活动,体验、享受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文明保护成果,增进全州各级、各族干部职工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景区始终坚持“与社区共建、与社区共荣、与社区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反哺和教育鼓励政策,至今累计支付社区反哺资金1.8亿元,解决周边社区就业岗位400余人,持续增强社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积蓄了更加蓬勃的力量云南道教道家佛教。
在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景区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品牌与社区效益的四丰收,持续营造企业与社区和谐稳定、齐抓共管、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稳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道教道家佛教。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76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