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世人熟悉的陕西道教名观------西安青华宫:陕西道教道家佛教
西安市青华宫座落在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西安市雁塔区政府开放的唯一合法道观陕西道教道家佛教。是西安地区传承道教文化的场所之一,是广大信众和民族传统文化爱好者寄托精神的家园,也是当代国际道教协会的发起之地。
始建于周武王伐纣时期(公元前1046年),属历代皇家祭祀庙院,为太乙祖庭(慈善祖庭),樊梨花成道处陕西道教道家佛教。青华宫主神为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是三界十方,寻声救苦的慈善祖师。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为青华宫题写了“太乙祖庭”,陕西省原常务副省长徐山林同志为青华宫题写了“慈善祖庭”陕西道教道家佛教。2012年底,青华宫举办首届道教慈善文化节日庆典活动期间,举行了太乙祖庭和慈善祖庭的挂牌仪式,徐山林老省长亲临现场,出席揭牌仪式。
青华宫道观内供奉的太乙救苦天尊和樊梨花元帅,在台湾地区拥有众多的信徒,每年都会有台湾彰化骊元宫、台湾高雄九阳道善堂、高雄道德院、台湾中国太上全真道教会等,多个道教团体来此祭拜,青华宫因此也成为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友好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陕西道教道家佛教。是台湾信徒所追奉大唐护国元帅樊梨花的成道处。台湾同胞认祖归宗的情怀,正好是海峡两岸,祖国和平统一的纽带和桥梁。
道教慈善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陕西道教道家佛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典籍中就蕴涵了十分丰富的慈善思想。如“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济世伦理,“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慈爱思想,是早期道教的慈善理念。由此可见,“济世利人”和“扶贫帮困”的济世情怀,正是道教典型的慈善文化,是道教关爱社会的一种功德善举。
由青华宫倡议的慈善节日,已被任法融会长题名为“道教慈善节”,以后将每年在西安曲江青华宫举办慈善节日庆典陕西道教道家佛教。陕西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和陕西法门寺佛教文化景区,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陕西传播中国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经典力作。任何宗教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都离不开慈善。青华宫作为慈善祖庭,面向全社会发起五项慈善倡议:宣扬三慈:慈善祖师、慈善祖庭、慈善节日;推崇三善:心善、言善、行善;传承三敬:敬天地、敬祖宗、敬众生;践行三一:救助一个人,搭建一座桥,修缮一庙堂;每日节省十元钱,公益慈善做贡献。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786.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