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飞天,如果林青霞是第二的话?: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敦煌形象大使”——飞天被女明星反复pick洛阳道教道家佛教,它能代表民族风吗?
继无数少数民族写真出圈后,超越妹妹这次选择cos敦煌飞天神女,灵眸皓齿,伶俐动人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内娱有不少女明星尝试过敦煌异域造型,每一位的演绎各有韵味洛阳道教道家佛教。集中欣赏一番,你最喜欢谁的呈现呢?
国风大热,敦煌文化自然也成为焦点之一,不少博主自发cos起敦煌飞天造型,不禁让人感叹:果然华流才是文化顶流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真的菜菜
指尖繁华
肥牛文Wen
coser小梦
敦煌飞天作为异域文化流行TOP级选手洛阳道教道家佛教,为何能如此轻巧地将气势恢宏与婉转动人合二为一?一切要从敦煌壁画说起……
南北朝时期,分裂的政局使得百姓生活动荡不安,佛教慈悲救世的理念为饱受苦难的人们提供了慰藉,得以迅速发展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曾有僧人远道西游,途经敦煌,路遇金光奇景,认定此地为圣地,便请工匠在此筑窟造像洛阳道教道家佛教。久而久之,大到王公贵族小到平民百姓都来到敦煌开凿佛窟,人人效仿,大小石窟成群而现。
《敦煌》
渐渐的,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也就成为货真价实的佛教传播沃土洛阳道教道家佛教。人们在这里藏经刻像,雕梁画栋,千百年间,铸成了一座丰富的艺术文化宝库。
盛大、恢弘、瑰丽,积攒了数千年的人间烟火,让敦煌拥有了无可比拟的美学底蕴,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敦煌莫高窟 美の全貌·下篇·千年祈祷的殿堂》 (2008)
这座“美术馆”中,规模最宏大的艺术表现形式当属敦煌壁画,形象复杂、画面饱满、景物充实洛阳道教道家佛教。既有光怪陆离的各路神佛,也不乏生活轶事的艺术化演绎,画中栩栩如生的故事和形象被后人反复研究,理所当然地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不朽丰碑的美誉。
听法天王(中唐 榆林窟第25窟)
长眉罗汉(元 莫高窟第95窟)
图片来自微博@莫高窟
人们耳熟能详的飞天形象便是敦煌壁画中众多形象之一,它遍布各大石窟,多以群像出现洛阳道教道家佛教。众位”飞天”身姿曼妙,盘旋飘舞,周身缠绕着轻盈的纱裙,手执乐器,动势十足。
《敦煌》
图片来自微博@楚和听香
飞天在最初的教义中指的是古神话中婆罗门教两位善歌善舞的小神灵——乾达婆和紧那罗神的复合体洛阳道教道家佛教。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夫妻,和谐美满,是象征幸福与喜乐的善神。
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飞天一词,是东魏时期《洛阳伽蓝记》中所述的:“飞天伎乐,望之云表洛阳道教道家佛教。”可以说,飞天与敦煌石窟基本同时出现。
相较于诸多各显神通的神佛洛阳道教道家佛教,飞天的量级似乎不算瞩目,那飞天是如何成长为今日的敦煌“顶流”呢?
最早出现在北凉时期的飞天形象仍保留着原始的西域风格,光头、浓颜、赤裸,幅度较大的身姿颇有粗犷朴拙的意味,唯有飞扬的长巾展现一丝柔软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曲腿飞天(北凉 莫高窟272窟窟顶 南坡)
从北魏开始,飞天渐渐眉清目秀,五官匀称,身材比例也修长不少洛阳道教道家佛教。虽然还是看不到明显的女性气息,但飞翔的姿态多样起来,初见宏大气势的雏形。
抱琵琶飞天(北魏 莫高窟257窟 中心柱东向龛)
在历史朝代的更替中,北魏到西魏的时间十分短暂,但对飞天而言,这短暂的时代转换,变化却是巨大的洛阳道教道家佛教。飞天开始穿上宽袖长袍,梳起中原发髻,加之道教文化影响,飞天颇有几分羽化成仙的概念,由此飞天与飞仙相互接纳融合。
童子飞天(西魏 莫高窟285窟 南壁上层)
飞天(西魏-285窟西壁-龛楣下面)
到了北周时期,敦煌壁画里的飞天有了天上人间的味道洛阳道教道家佛教。从飘逸的服饰到浪漫的乐器,都与同时期的墓葬陶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原形象逐渐成为飞天的现实参考。
少女飞天(北周 莫高窟 296窟 窟顶北坡)
隋唐开始,飞天形象从个体变为群像,达到美学巅峰洛阳道教道家佛教。姿态表现柔美曼妙,衣冠服饰复杂多样,充分借鉴日常着装,极具人文表现力。
飞天群(隋莫高窟305窟 窟顶东坡)
天宫伎乐飞天(隋 莫高窟390窟 南壁)
盛世大唐的飞天基本实现“本土化”的形象变革: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加之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展现着盛唐繁荣的经济发展与丰富的文化交融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散花飞天(盛唐 莫高窟320窟 南壁)
六臂飞天(盛唐 莫高窟148窟 南壁龛内)
散花飞天(中唐 榆林窟25窟 北壁)
宋代的壁画艺术创作虽然走向程式化的衰落期,但飞天造型依旧细密排列于壁画之上,延续着优雅的审美洛阳道教道家佛教。而后的西夏、元朝则多了一些融汇少数民族风格的飞天作品留存于世。
千余年的岁月,敦煌飞天在变化中展示着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总归不变的是,飞天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不断与本土文化融合洛阳道教道家佛教。由原来马头人身的狰狞面目演化为眉清目秀、翩翩起舞的天外飞仙,成为侍奉供养佛的神灵,司音乐、散花和礼拜之职。
捧珠飞天(宋 莫高窟76窟 北壁)
捧珠双飞天(宋 莫高窟76窟 南壁)
伎乐飞天(西夏 榆林窟10窟 窟顶西坡)
簪花飞天(元 莫高窟3窟 南壁)
在敦煌艺术的万千神佛中,飞天因为历史的塑造变得极具艺术性洛阳道教道家佛教。她们飞得自由,无拘无束,在壁画中的呈现也氤氲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舞蹈气息和审美效果。
线条自然灵动
飞天造型之美的精髓在于线条的自然灵动洛阳道教道家佛教。身上的披帛与飘带不受重力所限,飘逸自在。加之升腾、伸展、俯仰等动作着重刻画曲线美感,用今天的话说,是“绝对”的S型身材。
在敦煌壁画中,飞天属于人物工笔画范畴,以线描型,敷以重彩洛阳道教道家佛教。流动的线条不光勾勒了人物飘逸轻盈的体态,还传神地表现了人物在飞动中的节奏与韵律,时而舒缓流畅,时而简短有力,犹如起伏的乐章。
伎乐飞天画稿(北魏 莫高窟西千佛洞第7窟)
色彩瑰丽繁多
读懂敦煌色,才是真正触摸敦煌文化的筋骨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敦煌壁画以矿物颜料为主,颜色不限于青、赤、黄、白、黑传统五色,还有像蓝色、金色等珍贵靓丽的色彩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龛顶飞天(隋 莫高窟第412窟)
飞天的主色一般来说是明度不高的红绿搭配,他们可能来自赤铁矿的土红、氢铜矿的铜绿,色相对立的暖冷色与趋同的明度带来和谐审美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见过敦煌壁画的人都会为其绚丽的着色倾倒,用色可以说是敦煌美学的血肉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投身飞天(初唐 莫高窟第329窟)
佛背光飞天(北周 莫高窟428窟 西壁龛顶)
散花飞天(五代 莫高窟468窟 西壁)
年轻的现代时装
百年之后敦煌壁画终将褪色,但它可以以更年轻的方式活下去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敦煌文化常因浓郁的宗教色彩难以在造型中肆意绽放,但仍有不少设计师孜孜不倦地以敦煌壁画的美学元素进行现代化的创新设计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作为将中国风讲给世界听的出色品牌少不了盖娅传说洛阳道教道家佛教。2019春夏系列以敦煌壁画为原点,围绕壁画中的菩萨、飞天等佛教元素,利用缂丝、苏绣、羽绘等工艺,将古朴厚重的敦煌文化呈现在典雅的西式华服上,用素雅的底色向世界强调着东方美的内敛与含蓄!
2019年,马克华菲与设计师品牌8ON8联合创作“飞天敦煌”系列,将敦煌壁画中的色彩、线条与西方服饰相融合,以复古未来主义的设计表现“飞天”所容纳的宇宙观与世界观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设计师品牌TUYUE 2022春夏系列将敦煌莫高窟北朝时期的元素提炼到服装中,选用传统矿植物颜料印染,并将面料做旧处理,模仿因香火薰烧和风化千年后沉稳浓丽的古壁画颜色,用诗意延续敦煌之美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楚和听香交出了进阶版答卷,将“飞天”形象中最为深入人心的飘带作为设计核心,让动人的曲线或环绕于衣身,或点缀于腰间,或贴附在肩颈…… 成功将飞天的灵动与美感再现于真实服装洛阳道教道家佛教。
在对美的追求上,我们和古人从未有过懈怠洛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骄傲于此,也仍为此努力。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 豆瓣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839.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