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碧青:中国现代禅诗的重大美学贡献(转载):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符咒网    2023-02-13    66

  中国现代禅诗的重大美学贡献

  (全文约44300字)

  碧青

  按:现代禅诗研究会重要成员碧青写于2010年3月的这篇《中国现代禅诗的重大美学贡献》,全文约44000字,是一篇比较全面扫描、阐述现代禅诗流派成员(当时)作品审美特征的重要文献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时间过去了九年,虽然现代禅诗研究会的人员来去变化很大,但这篇文章读来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前沿探索意义。特别是对于我们当下及以后的现代禅诗写作,依然有着重要的美学启迪和引领作用。

  本微信公众号自今天起,将分期将这篇长文陆续发布,以飨诸流派同人和有缘的读者朋友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南北)

  坦率地说,关于现代禅诗的审美问题,我曾经思考过很长时间,自知无力完成这样一个重大命题的写作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但作为现代禅诗的追随者,或者说作为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一员,关注现代禅诗是我的本分。最近,在阅读《现代禅诗探索》创刊号和思考论坛同人作品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正在接近现代禅诗流派的美学根本问题,感到了以生命为基础的现代禅诗写作,源于本我的诗意所表现出的大美之境,是对美学的重大贡献。

  一、中国现代禅诗美的本源

  由于我浅薄的经历和有限的阅读视野,本文所说的中国现代禅诗,是指以诗人南北为代表的现代禅诗流派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本文的写作,缘起于我和诗人天色海的一次对话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诗人天色海二十多岁时发表的诗歌,就表现出了很高的才华,受到省内《诗神》主编的高度评价。由于多种原因,曾经停笔多年。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放弃诗意的心灵追求。近两年来,由于他比较关注现代禅诗,我们曾有过多次关于诗歌的对话。昨天午后,工作的闲暇时间,我们又谈到了最近阅读的书籍,他谈了阅读《现代禅诗探索》创刊号的感受:“实际上,禅就是心灵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现代禅诗,就是人的真我灵性的一种艺术表现,关键在参悟。”

  他对现代禅诗如此透彻的理解和表述,契合了我正在思考的一个美学问题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忽然,我很想告诉他,我明白了美学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各种美的现象来自哪里?人的生命里那个产生美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佛学所说的本我,真我,或曰佛性。

  他说:这个问题佛学真的已经回答了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看来,很多问题都需要在东方文化里寻找答案。

  这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来的问题蛟河道教道家佛教。3月24日的晚上,我捧读中国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学四讲》,在第一讲《美学是什么》中读到这样的一段话:

  “柏拉图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不是至今仍然吸引人们的好奇心么?美不是美的小姐,美的汤罐……那么‘美本身’,那值得一切艺术以及人们去追求、去向往、去模拟的‘美本身’,究竟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各种美所应有的共性和理想究竟是什么呢?他尖锐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至今仍然没有得到答案,而逼迫着人们去不断寻求么?”

  也是在瞬间,我就恍惚地意识到,那个美本身,就是我们生命里只能感悟无法用有形的事物来表达或比喻的本我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昨日和天色海对话的过程,使我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得到确认,并想昭示于人。

  我认为,人类世界产生的所有美的现象,都来源于人的本我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人生命里那个产生美的本质,就是本我的灵性。

  古希腊的柏拉图没有找到答案,认为艺术没有用处,诗人应该被赶出“理想国”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而在古老的中国,以诗人南北为代表的现代禅诗探索者们,却在努力超越现实的思想藩篱,超越现实的烦恼和苦难,构筑着诗意的理想国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从文艺美学的视角来探索现代禅诗,就要找到禅宗与现代新诗相结合的那个点,并且,要追溯它的渊源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禅宗,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与中国的道家和儒家文化相融合而产生的。我认为,禅宗与诗歌相结合最根本的,是诗人的心灵感悟和艺术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禅悟和禅境。禅宗的顿悟和诗人心灵的灵感闪现,有相同的本源。人的禅悟之美和诗意之美,来自于同一颗心灵。

  众所周知,禅宗思想的本质是超二元对立的思维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禅宗明确了人的本我和自然的本源不二。万物都有佛性,亦是说世上的万物都来自于自然,都有相同的本质。而现代禅诗,就是以中国古老的禅宗思想观照人和自然。所以,现代禅诗的美学观,也建立在人的本我和自然的本源不二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武汉大学唐家贵在《禅宗思想的文学探讨》一文中,这样表述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禅宗的兴盛和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内涵和文化人格的形成,禅学和政治混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宗教体系,而禅宗的世俗化,则推动了禅学的发展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禅宗思想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也必将影响着中国的未来。禅学的兴盛,也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是对世界敞开了经济和思想的窗口,更重要的要使中华民族复兴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而复兴中华民族,只有在继承和发扬古老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世界最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才可能实现伟大的复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三十多年来,宗教文化,特别是佛禅文化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主要标志是寺院的不断增多和大量佛经的印发。多名禅宗法师还著书立说,为禅宗溯本清源,还禅宗思想的本来面目,提出人间佛教,使禅宗思想正在向文化和生活的深处弥漫。现代禅诗,就是在禅宗和中国新诗寻求新的发展过程中,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南北在《现代禅诗一瞥》中写到:“禅与中国诗歌的结合,就形成了诗歌园地中的一个奇异品种──禅诗。禅与诗的结合,有其内在本质上的必然性。二者都面对着一个根本的大问题:生命。二者的发生和圆满也都基于同一种情况:觉悟。禅和诗所要完成的,都是体验和打开,使原本存在于事物中的东西重新凸现出来。”

  南北发表在《现代禅诗探索》创刊号上的《苹果》一诗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就表达了这样的一种诗意:

  苹果说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来自花朵

  花朵说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来自枝干

  枝干说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来自土地

  土地什么也不说

  她的语言就是

  苹果

  南北最大的理想是:我们所有的努力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只是想让诗歌中的一部分,成为流经这个浮躁的世界的一泓清溪……

  今天,是否可以宣告:只有诗人,适合永远居住在理想国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二、努力去发现世界的真面目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呈现清新丰富而充满生机的美

  今天,中国的工业化社会与最初佛学东传时的农耕时代相比,已经转换了千年的时空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很多人都看到了或正在承受当代的工业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严重压抑和扭曲。而生活,永远是诗歌的土壤。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诗人们的创作,看到人们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希望,欢乐和安宁,清新和澄明,诞生和生长,失望和忧郁,欲望和污浊,痛苦和沉沦,绝望和挣扎,扭曲和冷漠,枯萎和荒凉,灰烬和坟墓。当今的诗坛所呈现的万象,也是人们心灵的多重映像,纷繁而复杂。

  儒家的《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这与佛教所说的人人都有真我,只因为人类有醒有迷,才使本性或呈现或被尘埃遮蔽,道理是多么相似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那么,如何找到儒家所说的人之初的性,或者佛说的真我,也是诗人应该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于是,现代禅诗探索者们走上了探索的大道。在诗坛众多的流派中,可能只有现代禅诗流派的诗人们,正在努力地用心去发现世界的真面目,参悟生命本身的奥秘,用诗歌反映着生命本真的世界。

  周裕锴在其所著《中国禅宗与诗歌》的前言里写到:“佛种东传,遍播华土,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相杂交,经过选择、淘汰、同化、变异,在中国思想、文化、艺术领域绽开了缤纷的花朵,而禅学与诗学的相互渗透无疑是其中最绚丽多姿而又久开不败的奇葩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文化现象必然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必然蕴含着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都能理解接受的智慧的结晶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现代禅诗流派的代表诗人南北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现代禅诗的基本理念》:

  纵的继承——继承和发展中国禅古老而新鲜的精神旨趣;

  横的移植——移植和借鉴欧美现代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纵横交融——在时空的纵横交合点上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完成现代汉语诗歌的雏形;

  禅为根本——诗歌的现代形式只是一件外衣,而内在的精神关照才是根本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正是南北带领着现代禅诗探索者们,走进了智慧层面的写作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在这个新世纪的纵横交合点上,用心灵培植着现代汉语诗歌。而走在最前面的南北,已经进入了化境。所以,他的诗,表现出了清新丰富而充满生机的美。这也是现代禅诗最明显的一种审美特征。例如他发表在《现代禅诗探索》创刊号上的《清贫内部的花朵》一诗:

  那一盏清水

  使周围的空气都变绿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没有多余的东西

  鸟儿的歌唱

  才是真正的果实

  在被称为枝桠的地方垂挂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看到了所有的花朵

  在晨曦和露珠中开放

  那是事物内部的容颜

  现代禅诗的美,是诗人创作活动的产物,是诗人用心体悟的境界,是诗人生命本质的诗化,是真实与善美的内容与优美的新诗形式相统一的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它既能引起人的愉悦心情,又启示着人们,不要被世上的现象所迷惑,应该依赖生命的本我,展现富饶而绚烂的生命。

  这样的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大爱,大悲悯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诗人用一颗大爱的心,深入事物的内部,自然,就听懂了更多的心灵,哪怕一棵植物的心。例如南北的《罗布麻的家》:

  也许是路的不断延伸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必须不停地走下去

  或者是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必须走下去

  才导致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路的不断延伸

  在多风的路口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问那棵带铃铛的罗布麻

  回家的路

  到底还有多远

  罗布麻摇着绯红的铃铛

  说:回家的路很远

  也很近

  因为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的家

  不在别处

  它就在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的内心

  是因路的延伸,诗人必须走下去吗?或者,是“我”必须走下去,才导致了路的不断延伸?或许,只为诗人在寻找回家之路,才必须沿着某一条道路走下去,或自己走出一条道路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在这样不确定的人生路途中,诗人终于在多风的路口,看到了带铃铛的罗布麻。这是一棵智慧的罗布麻,能告诉他回家的路:回家的路很远,也很近,因为我们的家,它不在别处,它就在我们的内心。知道了家就是自己的心,为什么很近又很远呢?一个人为什么难以回自己心灵的家呢?心在何处呢?什么是人和心之间难以逾越的距离呢?也许,这就是现代人要自己解决的最大的人生课题。

  现代禅诗通过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而表现出的生命愉悦和世界的无限生机之美,超越了建立在人的本我之外的思想之美和形象之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例如南北的《寄嵩山永泰寺》: 

  夜色中 群山静坐

  那是一群入定的老僧

  苍老的菩提树

  托举着山鸟的呓语

  据说美丽的永泰公主

  曾坐在树下

  静静地诵经修禅

  永泰永泰

  这曾是多少个帝王的梦呵

  如今都化成月光下

  一地的碎影

  永存的是佛

  是寺

  而不是手握的江山社稷

  清晨五点钟

  醒板敲落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山月

  比丘尼在晨光中礼佛

  并且祝福世人

  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生

  佛,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悟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在南北的诗里,静坐千万年的群山,是一群入定的老僧,它们都进入了智慧的大境界。多少帝王梦,都化成了一地碎影,而青山还在入定,永存的是智慧而觉悟的佛,是智慧者的殿堂——寺,而不是手握的社稷江山。清晨,追求智慧和觉醒,追求摆脱生命各种羁绊的信徒,用醒板敲落了昨夜的山月,昨天的光阴不复存在的时候,她们在祝福世人,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生。而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生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于是,人们又走到灿烂的阳光里去……

  寻找和昭示世界永恒的生机之源,就是现代禅诗所追求的大美之境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心即佛,心即宇宙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例如南北的《图前》:

  站在世界地图前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中国

  也不过那么一小片

  而今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站在宇宙地图前

  地球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又只是那么一小点

  而生命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的你的他的

  纷纷纭纭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吵吵嚷嚷,千千万万

  竟是这点点片片上的

  一瞬间

  在一杯茶的氤氲中

  我将所有的图折叠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装起

  让它们在我的胸中融化蛟河道教道家佛教,长出枝干

  世界永恒的意义,就是生命的生长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诗人南北“在一杯茶的氤氲中/我将所有的图折叠,装起/让它们在我的胸中融化,长出枝干”。诗人深知,人在世界里是多么渺小,生命如露如幻。他梦想把整个宇宙都装在心里并融化,长出这个世界上新的枝干,让生命在爱的轮回中,像宇宙一样永生。

  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这就是世界的真相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爱,并不会消失。美好的一切,都在万物中生长和轮回。

  三、诗歌形式的创新,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五四以来,中国诗歌的创新,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而形式创新,是新诗和古典诗歌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自由体的新诗形式,已经形成了近百年,但是,新诗并没有被众多的国人接受,甚至没有被所有的诗人接受。尤其是近些年来,用古典诗词的形式创作之风愈演愈烈,诗词协会等民间团体日益增多,很多文学刊物或专业诗刊都增加了古典诗词之页。这当然与新诗创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关,同时也说明,新诗自由体需要不断改进或创新,才能更加完美,才能承载现代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

  1、南北的六行体现代禅诗

  在现代禅诗探索者的群体里,最早开始诗歌形式创新,并取得很大艺术成就的,是诗人南北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他创新的六行体现代禅诗,开创了新诗写作的新风气。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这是他开现代禅诗创作先河之后,对中国新诗的另一种重大贡献。

  在天涯论坛,南北贴出了几十首六行体现代禅诗,并表明了为什么写六行体现代禅诗:“诗写得久了,渐渐的就会对曾经的形式不满足起来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于是,就想换换口味,尝试点新的花样。当然,你可以说这是艺术探索或者突围或者创新等等。其实,就那么回子事,就是走惯的路,厌倦了,不想再走了。于是,拐个弯,到了另外的一条山道上。

  至于是否走得通,走得开心,又或者碰到了奇花异草,流泉美景,那就是另外的一码事了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嘿嘿,我这是说:成败得失,唯我开心而已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虽然,这段话好像是南北自己写给自己的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记录。而他在新浪博客里贴出53首六行体现代禅诗的时候,则在诗歌的前面写了这样的一段话:“六行体现代禅诗,是我的尝试之作。起因只为学习古人的五绝或七绝形式,对于现代禅诗这一现代诗歌形式,进行字行的限制,以迫使自己在六行的限制之内,对所表达的主题进行充分的拓展,而防止字行无节制的演绎和泛滥。此六行体最初的几首,写于1996年,后在佛教刊物和文学刊物发表后,得到诗友和评论者的肯定和赏析,遂有不断添加。截止目前,感觉满意的有此53首。贴在此处,是为留存。”

  南北六行体现代禅诗的创新,是否是对中国新诗形式的反思和借鉴古典诗词形式的结果呢?回答是肯定的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到目前为止,几年的时间,南北已经创作了近百首六行体现代禅诗,他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虽然,南北的六行现代禅诗,形式上是六行,但绝对没有古典诗词形式平仄对仗绝对古板的限制,它体现的是一种自由的形式,每一行,都没有字数的限制,亦没有韵律的框限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例如《喝茶》:

  举杯的时候

  满山满坡的碧绿

  就漫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上来

  其实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也是茶

  此时正被一些人

  喝着

  南北任凭心灵艺术的直觉思维,去捕捉或呈现生命内部的意境,诗意自然,又表达出生命的变幻,让人怦然心动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例如《在这里》: 

  在这里

  出门可以不装钞票

  有一双鞋子就够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也就不用感恩什么

  而爱如果不能及时

  她便老在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青山之后

  他的六行体现代禅诗的形式,看上去是那么简短,蕴含的内容却有无限的意境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例如《不修禅的竹椅子》:

  很多人来过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很多人坐过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很多人离去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只有这把竹椅子没有来过

  也没有离去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他的心是空的

  简洁的形式,包含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缤纷的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例如《夕阳》:

  最后的一抹夕阳

  透过水仙叶和康乃馨的缝隙

  抹在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脸上

  要下去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现在它就挂在

  玉案山的嘴唇边

  而这首《墙的后面》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却蕴满了禅机:

  点苍山

  被挡在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邻居家的

  屋墙后面

  并不是屋墙有多么的高

  而是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离得那墙太近太近

  南北的诗六行体现代禅诗,表现了生死如一的至境之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最令我震撼的是《归期》一诗,那一声召唤,犹如佛的召唤,犹如母亲的召唤,犹如明天的召唤,犹如爱人的召唤,那么神圣而庄严,又那么自然而平静,优美而洒脱:

  康乃馨开了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又败了

  栀子花开了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也败了

  灯笼花一朵朵亮了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又熄灭

  万物都有各自的归期

  当一声召唤响起

  便纷纷起身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离去

  而南北那让亿万年的石壁开始生动的两朵浅红的花,是禅?是诗?亦或是心灵?我想,那是禅、诗和心灵共同孕育的花朵吧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请看《石壁》:

  不知道经历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多少年

  海源寺后面的那面石壁

  开始生动

  一条细蔓垂下来

  几片绿叶

  两朵浅红的花

  我如若不有意识地在此停下来,会把南北所有的六行体现代禅诗品读一番的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可是,我下面还要介绍另一位创新了现代禅诗形式的诗人。

  2、何兮的组俳

  何兮,我们现代禅诗群体里最年轻的诗人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他创造了一种新诗的形式——组俳。何兮的组排,是现代禅诗论坛自己的评论家张黎给他的诗体下的定义。

  在此,我偷懒了,当一回搬运工,把张黎的评论直接迁移过来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因为,我认为张黎已经把何兮的组俳评论得精彩绝伦。

  “首先,是何兮的诗歌形式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众所周知,日本俳句是在连歌和俳谐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由严格的“五七五”十七个音节组成,而且每首俳句又必须要有一个点明季节的季语的。何兮的俳句属于自由体俳句,他的诗歌虽然在内容和审美上继承了俳句的特点,但在形式上却没有任何约束。其二,何兮的诗歌内容丰富,很多作品神采飞扬,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比起日本俳句单纯的枯寂幽寒等风格,更具有可读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学习日本俳句的基础上,何兮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汉语“组俳”。所谓“组俳”,就是由几个俳句构成的一组诗歌,这一组诗歌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事件或主题,逐层深入,前后贯穿,浑然一体。”例如《海岸线》:

  1

  海岸线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带弧度的微笑,眼睫毛

  光点在远方闪烁

  幸福的阳光照耀进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的内心

  2

  点一支香烟

  直到被海风抽完

  3

  海天相接

  就像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闭上的眼睑

  4

  险峻的崖畔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蝴蝶轻盈飞过

  只留下花香

  5

  在岩石上躺下来

  裸着晒太阳

  一天就是一天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6

  鹅卵石——太阳的眼泪

  有各种色彩

  7

  坐下来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听海风海浪

  掏空岩石也淘空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8

  雪白的浪花开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又凋谢回深蓝的海里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也将回到初处

  9

  如果不是坐着快艇在海面飞驰

  今夜梦的被就不会是一片深蓝

  3、张黎的八行体现代禅诗  

  作为当代诗坛的一个新兴诗歌流派,现代禅诗的探索者们,致力于超越现实思想的写作追求,必定要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打破很多原有的条条框框,抛弃一些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协调的形式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或者说,根据自己的灵感或表达需要,形成一些新的句式排列方式。这种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诗歌体式和诗歌的内容完美结合,就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审美境界——内容和形式统一。

  另一方面,是诗人自觉地去创新诗歌形式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新诗的形式,本来就是自由的。创新自由的诗体,就是诗人在写作过程中,多了一些自己给自己设置的规范。而这些所谓的规范,并不违背新诗形式表达的自由,而是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形式的美。在这方面,女诗人张黎做了新的探索。张黎创作的八行体现代禅诗《献给佛陀的十二首短歌》,成为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由于我在后面的写作中,还要详细介绍张黎的这组诗歌,在此,我仅以组歌的第九首诗,为例,说明她创新的八行体现代禅诗之美:

  (九)

  肉体是一叶小小的帆船

  时间是一道长长的河流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借助于帆船在河流游弋

  观看着世界岸边的一花一木

  岸边有树有花有亭台有楼阁

  但一段段的风景都会过去

  佛陀啊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在您安排的停靠点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将会各自去往各自的世界

  4、碧青的九行体现代禅诗

  由于受到现代禅诗探索群体形式创新的影响,最近一个时期,碧青也在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诗歌形式,并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九行体诗歌形式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在过去的创作中,她曾经写过很多首九行诗,但都不是自觉所为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诗意的灵感闪现,就像一颗草籽发芽,它就在泥土里,自然长出了那么几片叶子,定格了一种小草的形象。碧青的九行体现代禅诗,亦是显示了规范中的自由。就像一棵树的形体只有一种,但它可以生发所有的枝条,开出所有的花朵,结出所有的果实。所以,任何自然地适合着语言和思想情感表达的诗歌形式,都是自由精神的体现,也是新诗形式美的本质表达。例如《画》: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真想

  画一幅

  春天般的灵根

  人

  最应该保持净洁的

  心灵和嘴唇

  还有露珠和白梨花

  含着

  清澈的芳芬

  这首形式简洁的诗,却表达了一种灵动和清丽的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对本我灵根的触摸,对“清澈的芳芬”,的追求,正是禅者所追求的禅境,亦是碧青追求的诗歌的美的境界。而《海洋》一诗,则表达了另一种感悟:

  一波又一波

  一波又一波

  天青色的海浪

  随意地涌现

  随意地消失

  一波又一波的海浪

  诞生大海又消失于大海

  金色的海滩在为谁看守

  开放和凋谢都不改变自身的海洋

  作者在对大海的诗意审视中,发现了大海一波又一波不断生灭的海浪,诞生于大海又消失于大海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但是,海浪的涌现和消散,开放和凋谢,都不会改变大海本身。或许,这就是大海自然的存在方式,这就是大海的本来面目。就像一棵树,春天长出了树叶,秋天凋谢了树叶,但大树的本质并没有变,它依然是大树。人的生命亦如是。从婴孩到童年,从青年到老年,人的形体在变化,但人的根本并没有改变。这让人联想起自然的本源,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动物不断生生灭灭,草木不断交替荣枯,但是大自然依然是大自然。如果,自然世界的本源不变,自然的生机永不枯竭,生命就会永远繁衍,大地上就有无限的蓬勃,就像天空有永恒的湛蓝。

  碧青在追求形式创新的过程,找到的九行体现代禅诗,亦是现代禅诗形式创新的一抹心绿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需要郑重提出来的是,现代禅诗流派的诗人们,都很注重诗歌内容和形式融为一体的审美追求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古石、樵野、昌政、还叫悟空、雪皎、若与、星儿叶子、邹晓慧等很多诗人,都有经典之作。

  现代禅诗流派的诗人们,正在努力“在时空的纵横交合点上,完成现代汉语诗歌的雏形”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四、现代禅诗语言的审美特征

  古今中外,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语言永远比形式更重要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从诗歌的本质上来说,诗歌的本质是由语言决定的。诗歌是否为诗歌,并不是古诗的五言、七言格律形式或新诗的自由体形式,决定诗是否是诗或非诗,而是语言决定了诗是否是诗或非诗。若是诗的语言,即便是散文体,也被称之为散文诗。

  曾经有评论家对诗歌有过这样的评价:诗,是语言艺术桂冠上的那颗明珠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可见,语言对诗歌本身存在的重要性。

  中国语言艺术的起源,当追溯到远古的时代,《诗经》是其代表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之后,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登上了一座诗歌艺术的高峰。以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出现了诗风清新的大气象。汉朝文人向乐府民歌学习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亦代表了那个时代诗歌的最高成就。然后,是唐诗,宋词,元曲等,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抒写了最辉煌的一页。

  上个世纪初期,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诗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借鉴西方诗歌形式,诞生了新诗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由格律体到自由体,由文言到白话的转变,成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发展的重大分界线。

  新诗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也是语言和形式不断创新和变化的过程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由初期的白话诗,到上个世纪三、四年代借鉴西方诗歌艺术,注重新诗的意象和意境,再到抗战诗歌,以及五、六十年代为政治服务的诗歌,还有朦胧诗等等,新诗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美学特征。

  而新诗,却没有抒写出古代诗歌的辉煌篇章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或许,古典诗歌,是农耕文明最绚烂的花园。或许,是现代的中国诗人们,还没有呈现出承载现代人精神和情感的最美的诗歌语言和形式。但是,历史的发展不会倒退,就像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新诗取代古典诗歌,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所以,新诗,是当代的诗歌主流和发展方向。

  自新时期以来,新诗也一直在各种文化思潮和社会的变革与矛盾中起伏发展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诗歌的语言,也一直在白话系统内不断变化。有学者指出:在当下的复杂语境中,诗歌语言如何在自我指涉和外在指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重建汉语诗歌的价值维度,成了决定新世纪诗歌走向的关键所在。

  但是,解决诗歌语言本身的问题,绝不能仅从语言单一的层面入手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因为,提出诗歌到语言为止的写作,也难以获得诗歌语言的重大突破,开创中国新诗的全新境界。

  多年前,就有美学家发现了哲学层面的语言走到了尽头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希望哲学解决不了的语言问题,在美学方面有所作为。李泽厚先生在2001年11月出版的《美学四讲》一书(48——49页)中写道:“从现代美学史来看,表现论早已经衰落,自我表现的浪漫时代早已逝去;代之而兴的符号论,也日益走进尾端。福柯对理性乃权力之狱笼的极力抨击,德里达将语言融解于具体的时空关系的结构,使这个被语言所控制、支配的世界,由双义、多义而无意义。那么,从这语言的哲学形上解构中,从这个理性牢笼解脱中,是否可以由隐喻、转喻而指向一个‘意在言外’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世界呢?以语言为最终实在的现代哲学正在崩溃的过程中,一方面分析哲学使所谓哲学成为技术学和律师学,另方面解构主义将多义的不确定的语言彻底消解。是否能从这个崩溃的哲学世界走出来,提供一点正面的建设意见呢?是否可以从美学着手这种建构呢?”

  如果,从美学开始建构语言,那么,就不仅是“从这语言的哲学形上解构中,从这个理性牢笼解脱中,由隐喻、转喻而指向一个‘意在言外’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世界”,而是要解决语言和美的本质问题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而这个美的根源问题,现代禅诗已经找到了答案——来自人的本我和自然的本源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认识到或肯定人的本我存在,文化和哲学包括美学在内的很多理论矛盾,都可以在圆融的心灵和思维观照下得到解决。

  是否,这里涉及到了一个更大的命题,就是我们人类的文化、哲学或美学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根本问题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之所以冒昧地在此表露刚刚掠过心头的这一个想法,是我感到,只有建立在人和世界不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人类凭无限放大的自我欲望和能力,狂妄地梦想征服自然,征服人类自己(比如一个种族或一个国家企图对另一个种族或另一个国家的征服,比如人类多种多样的占有和征服欲望等等)的基础上,才会有全新的文化、哲学或美学。这个问题扯远了,也是我无力解决和探讨的。所以,还是回到诗歌的语言问题。

  以南北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禅诗流派的出现,以禅的圆融智慧观照人类的生命个体和世界,从根本上打破了个体自我和外在世界对立的思维模式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人的心灵和世界不二。诗歌的语言表达起因于心灵和世界合一的那种时刻。所以,诗歌语言就成为了诗歌本身的灵魂,营造出了诗人与世界的灵魂融为一体的诗歌意境。于是,就形成了现代禅诗独特的审美特征。

  1、朴素清新的语言,表现自由圆融的禅意之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一个人只有找到自我,拥有发展自我的心灵方式,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感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而获得内在的生命自由,就要拆除或超越诗人本身和外面世界之间的一切藩篱。这就又涉及到了心灵与世界不二的圆融之境。在现代禅诗探索群体里,南北的诗,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例如他的《风起时》一诗: 

  风起时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走在那片竹林中

  竹鸡嗄嗄叫着

  竹叶沙沙作响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在竹林中走动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你说这是千年的诗意

  永不走出

  有只火鸟

  飞进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的意境

  转眼间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又飞去了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在竹的醉舞中

  迎候

  上升的新月  

  这首诗的语言是那么清新、朴实、自由而优美,表现出诗人的精神进入了自由之境,进入了圆融之境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这种诗意的呈现,是诗人修炼心灵的结果,也是诗人找到的自我和世界。南北曾在《现代禅诗的现代指向》一文,表白了这种追求:“当我将“禅”定位为一种心灵的自由追求,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回归,一种对自我权利的全新要求和主张时;定位为一种对抗权力、专制、阉割人的灵魂的暴行时;当我将禅的精神定位为我的生活样式时,我说,我开始找到了我自己,也明确了我想要的世界和生活。”

  人的心灵和天地融合的时刻,就获得了生命的自在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蛟河道教道家佛教。那样的时刻,就是现代禅诗流派的诗人们所追求的诗意境界。如何用新美的语言去表现这样无限辽阔而美好的世界,古石的诗《一只蝴蝶隐没于原野深处》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春天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看见广阔的原野

  一只蝴蝶在飞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越飞越远越飞越远

  若隐若现地

  隐没于原野深处

  而温暖的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吹著我的头发

  吹著我的脸庞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吹著我僵硬的骨头

  它将把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吹散成无数細小的种粒

  然后吹向远方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越吹越远越吹越远

  轻轻地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把我吹向

  大地隐秘的內心

  2、自然干净的语言,表现生命本真的宁静之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禅境,是心灵所能抵达的最高境界蛟河道教道家佛教。那是一个自然宁静和愉悦清明的世界。现代禅诗的审美追求,亦是同样的诗意。比如古石的《别说话》一诗,语言自然朴实而流畅,明白如话,又让人感到像阳光般明净,却有难以表述的深邃。这样的语言,像清明的微风,像平静的湖水,又像安宁而干净的夜色,让人去关注世上或心灵里最美好的事物,是那枝头上的雪,是那支轻缓的曲子,是那朵梅花的香,是那轻轻披在你身上的月光。他像在悄悄和自己对话,又像诗意地表达“别说话”,只去倾听,只去融入。这首诗让人想起禅不可说,禅非关文字,亦让人想起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真的到达了“意在言外”之境,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请欣赏古石的《别说话》:

  一说话枝头上的雪就掉落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一说话那支轻缓的曲子就听不见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一说话那朵梅花的香就闻不到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现在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月光轻轻地披在你的身上

  别说话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一说话月光就从你身上滑落了

  “圆融了一切时间和空间的对峙,在无意识的存在下,许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许多在世俗眼中对峙的矛盾,在禅诗中形成了不可多得的禅定直觉意象”(樵野《不着禅语,尽得风流》)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在这样的诗意思维状态下,诗人表达诗意的语言,就像溪水在大自然中自然地流动着。张黎的诗歌《同》,就给了我这样的感受: 

  静静地

  就这么守在角落

  悄悄地

  就这么独自开放

  瑟瑟地

  就这么迎对寒风

  幽幽地

  就这么散发清香

  久久地面对

  这朵开在山脚下的小小花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一遍一遍在思索

  到底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到底有哪一点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和它是不同的

  3、生动优美的语言,表现空灵、澄澈之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对诗来说,禅,更是一种意境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意境的追求,呈现出一种空灵、虚静、深远的情境……这种空灵透彻的虚空之景,虽然短暂,瞬间即逝,但却在禅者的心中获得了永恒”(樵野《不着禅语,尽得风流》)。正是这种永恒的诗意,才使诗人有机缘获得与这种诗意想匹配的生动优美的语言。在这方面,樵野是当之无愧的代表诗人之一。

  诗评家巴山丘庄在评论诗人樵野的诗歌时写道:“禅诗,尤其是高级禅诗的美学指向,是诗歌园地中一个芬芳四溢的品类……在以标榜现代禅诗创作的队伍中,贵州诗人樵野对禅把握得比较准,其作品也是比较高的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经典之作《登魁山寺》不仅看得到澄澈,还有佛家通常所参悟的有无玄机,以及蓬勃的生命,而这一切都是在非常自然的过程中展开的”。请欣赏《登魁山寺》:

  千万只虫儿

  以掌声

  把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一步步

  从曲折幽暗的小路

  推上去

  雾锁烟藏的顶峰呵

  怎会什么也没有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一阵清风伸出沉思的二指

  恍然弹开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寺门

  红霞降下瑞光

  映一地雪影

  紫香匆匆

  又送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回到来处

  沿途轻抚

  几根白色的稗草

  现代禅诗生动优美的语言,还表现在它所传达的诗歌意义无限延伸的内在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例如苦李子的诗《折叠》: 

  辨清折叠线

  找准重合点

  寻觅相等线段相等角

  这是分析折叠问题的核心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一再地给学生强调

  看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他们低头沉思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忽然突发奇想

  如果把一个人的生与死

  沿光阴折叠

  核心会是什么呢

  现代禅诗生动优美的语言,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当下的理解和把握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例如若与的诗《我是一粒石子》: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也有安静的时候

  比如在山上

  纹丝不动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也有疯狂的时候

  比如飞沙之中

  就有走石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也有乖巧的时候

  比如在小溪的怀里

  聆听歌谣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也有寂寞的时候

  比如被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你捡起

  扔向远方

  “用现代的手法来表现的,当然不再是那些古老的事物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既然生活在现代,生活在当下,就只能着眼于当下的生活和感受。思古的幽情可以发,但我们已经回不到古代去了。通往古代的路,是没有商量的永远封闭关死了,我们无法逆时间之河而返。要表达现在的事物,而无视现代的艺术表达方法和技巧,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仿古,那不但是迂腐可笑,简直就是一种可怜了。复古的游戏只适合自娱自乐,但你要是拿出来当艺术创新来兜售,就成为了一种不负责任的反动和欺世盗名。”(南北在《现代禅诗的现代指向 》)所以,现代禅诗探索者们,追求将心灵对此时此地此事的生命感悟如诗,这样,产生的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便拥有了现代感。例如何兮的诗《人间草木之茶语》: 

  1

  夜色落下

  尘埃落下

  玉兰花瓣落下

  什么也不想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把茶杯举起来

  2

  陶土的茶杯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素朴

  依然保留陶匠的手温和心跳

  现在又留下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的手温

  3

  泥土蛟河道教道家佛教,阳光,雨,风

  生长在茶里

  还有什么生长在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你的心

  4

  舒展身体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游鱼

  游向春天

  游向曾经的那块山坡

  5

  是的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水可以浇灭火

  但此刻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火在水里

  温和

  6

  把杯沿靠近唇

  算是吻了泥土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吻了火

  算是吻了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你的一句话

  7

  茶凉

  是时候离开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夜色已凉

  是时候做梦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用生动的语言表现生命丰富而美好的感受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成功的示例还有王晓辉的《秋水正退回天空》 : 

  微笑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卵石般躺在浮出的河床

  放逐流水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涛声留连

  轻柔打印零乱的脚印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秋天

  以怎样的姿势覆盖已不重要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弯下瘦了一圈的身子

  在转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向的季风中

  重复掬的动作

  掌中蛟河道教道家佛教,闪动鲜亮的鱼眼

  远方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秋水正退回天空

  江鸥撒下碎金的浪花

  翅影拍红夕阳

  提醒我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归巢的路上换好羽毛

  繁杂的现实生活里,诗人必定要走在一条生命回归的路上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但是,如何才能回归呢?诗人王晓辉回答了这个问题,归巢的路上换好羽毛。生命要生长出更有力量的翅膀,才能飞翔在高远的天空,才能飞过生命漫长的蓝天!

  让我心动的诗,还有女诗人星儿叶子的《生命》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她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表现出生命当下的一种状态。请欣赏《生命》:

  大地张开着

  岁月张开着

  天空、大海和鸟的翅膀

  还有季节和庄稼

  甚至昆虫的触角

  也伸进花儿的梦

  只有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们

  门扉虚掩

  4、简约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丰饶的意蕴之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杜甫曾有诗云:“为人性僻耽家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这也是古往今来很多诗人的追求。对诗歌语言的炼字和炼意能力的高低,也是诗人写作素质高低的表现。诗是用诗意的语言传达生命和世界最美好的本质。

  现代禅诗探索者们追求用简约凝练的语言,去表达丰饶的诗歌意蕴之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具有代表性的是昌政的短诗,达到了现代禅诗追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在此,我举出下面四首为例:

  《荷》 

  无风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也无采莲女的笑声

  那枝青荷晃荡个啥呢

  无非池鱼成双

  蜻蜓小立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片刻然而无言

  《远方》 

  如果还没下雨

  那就看云:飘向远方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既然雨已下过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那就看水:流向远方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独处》  

  是夜霜白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听见

  瘦瘦的人语踱过板桥去

  初寒扩散 花和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你都不在

  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就与酒壶对饮

  让天亮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起来

  现代禅诗通过对简约和凝练的语言追求,更好地把握了诗歌的形式,表现出精短的诗歌形式,使现代禅诗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美的统一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我在阅读《现代禅诗探索》创刊号的时候,感受到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并有成绩的还有多位诗人,如还叫悟空、朱枫、朱晓剑、张口、怯情、雪蛟、毛激流、情巅大僧等。

  还叫悟空的诗,是禅机和诗意的结合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以简约和凝练的语言,驾驭短小精悍的形式,使诗意直接逼入人的心灵。在此,我仍想向大家介绍他的一组诗歌。

  《山坡上的坟茔》 

  好多年了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村子里死了人

  就埋在村后的山坡上

  一开始是在山脚下

  现在已经到半山腰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远远望去蛟河道教道家佛教,那些坟茔

  就像在举行一场登山比赛

  只是不知道若干年后

  谁家的死人会率先登上山顶

  《痕迹》 

  雨停了蛟河道教道家佛教,水落了

  曾经上涨的水线

  留在蛟河道教道家佛教了运河两岸

  《划过》  

  鸟儿像火柴划过夜空

  “噗”地一声

  好象什么都照亮蛟河道教道家佛教

  好象什么都没有看清

  《大雁》

  运河两岸的坟头

  一字儿排开蛟河道教道家佛教,在秋天

  多像落下来吃草的大雁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禅诗的语言,已经呈现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认真思考和书写,比如语言的形象美;比如语言的意象美;比如新诗语言经历了口语化、诗化、散文化,现代禅诗为什么能够避免口语化和散文化等等。这些问题,我还需要深入思考,然后,再去完成。

  在此,我还想絮叨几句的是,探讨现代禅诗的语言美,还要关注诗人的心灵融入世界的深度蛟河道教道家佛教。现代禅诗的语言美,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现象,是人的本我与世界因缘相和而产生的。现代禅诗的生命,需要依凭着语言,在岁月里延续。所以,现代禅诗的诗人应该视野更开放些,探寻的世界更深广一些。要像济公活佛那样,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真俗不二。世间万象皆可入诗,但宗旨是以禅为根本。如南北所说“诗歌的形式只是一件外衣,而内在的精神观照才是根本”。

  现代禅诗的作者,只有触摸着生命和自然的本源写作,才能拥有自由表达的语言蛟河道教道家佛教。而写出在触摸生命和世界本源的过程中的诗意感悟,才能使现代禅诗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9262.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