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鲜为人知的二十位将领,三国爱好者们来看看你认识几位?:辽阳道教道家佛教
1.夏侯博辽阳道教道家佛教。夏侯博,三国时期刘备部将,曹操攻打徐州,刘备部将关羽、夏侯博被擒。这个是百度的记载,很少。但是这个人为刘备建立的功劳还是不小的。虽然勇猛不如关张,但是也成为刘备势力初期的重要将领。
2.陈蒋辽阳道教道家佛教。这个人在百度里没有记载,但是确实是存在的。他是公孙瓒大将,在磬河救公孙瓒挡住袁绍追兵,被杀。早年跟随公孙瓒平定少数民族,也参加过黄巾董卓讨伐战。为公孙瓒建立很多功劳。
3.夏侯纂辽阳道教道家佛教。夏侯纂,活跃于东汉末年至蜀汉前期。夏侯纂投奔于刘备担任豫州牧时,后随同刘备周旋。建安十九年(214),夏侯纂跟随刘备入蜀,刘备占领益州后,任命夏侯纂担任第一任广汉太守。但没多久就去世了,扶风人射坚接任广汉太守。夏侯纂也是刘备早期为数不多的将领。4.文鸳。文鸳是姜维之妻,文鸯之妹,文钦之女。据说才貌过人。
5.士燮辽阳道教道家佛教。士燮是东汉末年治理交趾的太守,因当时大部分人口都在中原一带,交趾郡那的人很少。所以皇帝真正管辖不到那里,他在那里一直守边疆。后来群雄并起,士燮也成为了一个军阀。他在文学方面军事方面都有卓越能力。后来吴国建立,士燮被讨伐,士燮病死,儿子士徽被杀。
6.羽则辽阳道教道家佛教。这人在百度上一点相关信息都没有。。。。他是公孙瓒大将,曾随公孙瓒平定少数民族,在界桥之战中在乱军中被杀。7.严双。这位属于路人人物。。。和刘辟一样是黄巾军,后来和刘辟一起在汝南反曹,兵败被杀。8.周比。东汉末年公孙瓒手下的勇将,擅长射箭,于界桥之战大破袁绍军,可惜后战死于沙场,年46。。。。这个人记载不多,,也是个路人,我也只能摘抄百度百科了。。。9.公孙恭。汉末魏初人物,魏辽东太守、公孙度次子,公孙康之弟。度死,子康嗣位,把永宁乡侯的虚衔给了弟弟公孙恭。后来公孙康死去,其子公孙晃、公孙渊等皆年幼,于是众人推举公孙恭为辽东太守。魏文帝即位后,遣使即拜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从前,公孙恭因病丧失了生育能力,身体虚弱不能治理国家。太和二年(228年)被长大成人的公孙渊胁逼退位并囚禁。景初元年(公元238年),司马懿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平定公孙渊叛乱后,将还在被囚禁的公孙恭释放。他跟他父亲和兄长一样,抗击高句丽。这个人比较可怜,丧失生育能力。。继位公孙康之后在公孙渊长大后遭到叛乱,被囚禁,在后来公孙渊被杀之后才被放出来。
10.乐就辽阳道教道家佛教。在袁术为攻徐州而大兴七军之际,以督战官之身份担任联络之役。但是,袁术军不幸战败,其也在寿春被曹操军逮捕并遭到斩首。这个人能力不算差,但因不愿投靠曹操,惹来曹操怒火,被杀。(话外音:话说曹操杀了很多不愿投奔他的将领,说曹操爱才如命,但我看不过如此)11.张举。张举,东汉末年渔阳郡的土豪。本为泰山太守,因不获张温重用而心生不愤。与张纯等联合发动叛乱,自称为天子,有武装九千人。曾与孟益、公孙瓒等官军展开激战。后幽州牧刘虞悬红张纯等人,张举出奔塞外,自此下落不明。张举其实是联合鲜卑叛乱的,他在鲜卑人口中地位很高,兵败后和张纯逃到了鲜卑。12.刘豹。刘豹,中国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官至议郎,被封为阳泉侯。公元220年,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蜀中,刘豹与向举、张裔等人一同进言,劝刘备也称帝。百度百科上记载不多,连生卒年都没有。。。
13.成廉辽阳道教道家佛教。吕布亲近骁将,为八健将之一。随布、魏越等讨张燕,陷锋突阵,遂破燕军。后曹操进至下邳,布自将骑逆击。操大破之,获廉。这人能力还算是吕布手下里面强的,水平跟臧霸差不多,在张辽高顺之下,比吕布八大将的其他人要强。
14.路招辽阳道教道家佛教。三国曹魏将领,陈留人。约在汉献帝初平年间曹操入主兖州时,路招从军成为曹营将领之一,随从征讨。建安四年,路招与刘备、朱灵等将共击袁术。建安十三年,随大军南下荆州,参与赤壁之战,路招与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冯楷等七军属都督护军赵俨。建安十六年,随曹操西征马超。建安十七年初,马超等被平定后,曹操留行护军将军夏侯渊都督关中,路招与张郃、徐晃、朱灵等将军留在关中,隶属夏侯渊。其后路招与众将随从夏侯渊平定关中各处叛乱。路招约在建安末或魏初时薨。此人为曹魏贡献还是很大的,战功也很多。在演义中被黑惨了,说是和朱灵一起在早期被曹操所杀。
15.李广辽阳道教道家佛教。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人物,曹魏部将,在曹魏曹髦甘露二年秋七月,因为临敌不进与同样常常称病不出兵的泰山太守被共同斩首,以儆效尤。记载见于《晋书·文帝(司马昭)本纪》秋七月,奉天子及皇太后东征,征兵青、徐、荆、豫,分取关中游军,皆会淮北。师次于项,假廷尉何桢节,使淮南,宣慰将士,申明逆顺,示以诛赏。甲戌,帝进军丘头。吴使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等三万余人来救诞,诸将逆击,不能御。将军李广临敌不进,泰山太守常时称疾不出,并斩之以徇。甘露二年秋天七月,吴国魏国在边界交战,将军李广临敌却不前进,泰山太守也经常称有病不出兵,两个人都被斩杀,杀鸡儆猴,以儆效尤。他应该算是晋初的人物了,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
16.陈骞辽阳道教道家佛教。陈骞(qiān)(201年-281年12月22日,一作211年—291年),字休渊。临淮东阳(今安徽天长)人。曹魏司徒陈矫之子,西晋开国功臣。自幼为人朴实稳重,颇有智谋。初任尚书郎,历任中山太守、安平太守,任内均以良好治绩闻名。后被征为相国司马、长史、御史中丞,再迁尚书,获封安国亭侯。又以尚书行征蜀将军,击破蜀军。
陈骞为西晋佐命元勋,与安平王司马孚等人并称西晋开国八公辽阳道教道家佛教。他少年时就有度量,宽容大度,能包涵别人的缺点,每次任官都能把治地管理得相当称职,深得各方士民之心。与贾充、石苞、裴秀都是司马炎的心腹,但他的智计让贾充等人都自愧不如。他武功不算烂,也很有谋略,算是一员大将了。
17.张衡辽阳道教道家佛教。张衡(?-179)东汉末年道教派系·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第二代天师(称嗣师)。字灵真,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张良之后。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张道陵长子,张鲁、张卫、张愧之父。
后世道家一般认为在张衡死后,天师道教权曾一度落入张修之手,中平元年(184年),张角起义时,张修改进天师道为五斗米道并响应张角的起义辽阳道教道家佛教。刘焉入蜀时,镇压了蜀中的起义军,收编了张修的五斗米师,封张修为别部司马。后刘焉令张鲁与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张鲁与张修掩杀苏固后,断绝斜谷,张鲁复袭杀张修,利用张鲁祖(张道陵)、父(张衡)两代的威信,夺回了教权。说到张衡,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大天文学家。但这里的张衡是五斗米教的第二代传人,张鲁之父。
18.王越辽阳道教道家佛教。王越,字安睿,东汉末期著名剑师,生于燕都,擅长刺杀与长剑技巧,传说勇力可比吕布(字奉先),单挑无敌,但功利心太重,一心想在朝廷做官,因此成为汉献帝刘协的剑法启蒙导师,后来因为曹操授令,又成为曹丕(字子恒)的导师,教授剑术,一生几乎未曾出宫,遂默默无闻。王越是一个剑客,在近期网文出现比较频繁。在评书中是史阿,史强,赵云的师傅。因此人比较神秘,所以被神话的也很多。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剑客罢了,喜欢在朝廷当官。剑术在战争中是几乎没用的。
19.李进辽阳道教道家佛教。在吕布偷袭濮阳时率领农民军打败了吕布,可能不是单挑,但能领导一帮农民以少胜多,也算是军事能力很强了。百度百科中还说李进对岭南进行了发展,我觉得不靠谱,应该是另一个人。击败吕布的李进是乘氏县的一个农民,看吕布不爽,就把吕布打跑了,之后再无音讯。
20.邓龙辽阳道教道家佛教。邓龙(?—208)江夏太守黄祖部将。黄祖对阵东吴。祖令苏飞为大将,陈就、邓龙为先锋。甘宁飞上艨艟,将邓龙砍死。这位是打酱油的。。。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939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