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佛教是在何时传入我国内地的?: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符咒网    2023-02-15    55

  佛教最早传入我国内地的准确时间,历史上说法不一;按时期来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一、早在三皇五帝之时,中国人已知佛教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如华阴道教道家佛教,刘宋时的宗炳,写《明佛论》,说:

  “伯益述《山海》:天毒之国,偎人而爱人华阴道教道家佛教。郭璞传:古谓天毒即天竺,浮屠所兴。”

  《山海经》据说是唐虞时代、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所作华阴道教道家佛教。有人指出,宗炳的所引,见之于《山海经》十三篇之外的《海内经》,原文说: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说此“天毒”即天竺,那么,就是把印度列于朝鲜之邻,在地理位置上是说不通的[1]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这个说法,一般人难以相信,因为在那个时候,释迦牟尼还有没有出生呢[2]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根据《出三藏记集》记载,齐永明七年(489年),僧人伽跋陀罗在广州翻译完《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后,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按照从前佛教律藏历代法师的传统成法,在律藏上加记一点,以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槃的年数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按他当年所记已有975点,中国史学界推算出了释迦牟尼生卒年为公元前566年至前486年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二、周代已知佛教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西晋道士王浮造《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在周幽王时已西渡流沙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冯友兰指出:

  “这个说法是受到《史记·老子列传》的启发,其中说老子晚年出关,‘莫知其终’华阴道教道家佛教。道家中的热心人就这句话大加发挥,创作了一个故事,说老子去到西方,到达印度,教了佛和其他印度人,总共有二十九个弟子。”[3]

  为了反驳这个说法,有一些佛教徒便把释迦生年更往前推,说释迦早在周昭王、或者周庄王之时已经出世[4];并且,当时中国已有人知道西方有圣人诞生,目的在于说明,佛教为中国人所知,是不会迟于老子时代的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梁启超这样评论王浮及其《老子化胡经》:

  “王浮盖一妖妄道士,造为老子出关西渡流沙之说,指彼佛陀为老子弟子也华阴道教道家佛教。其书经六朝唐数次禁毁,稍有识者皆知其妄……”[5]

  三、孔子已知佛教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按《列子·仲尼篇》说华阴道教道家佛教,在春秋未年,孔子已知西方有圣人;他与宋国太宰嚭,有如下的一段对话——

  太宰大骇曰:

  “然则孰为圣人乎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夫子动容有间曰:

  “丘闻西方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列子》虽称是周列御寇所作,实际上是魏晋时人的伪造华阴道教道家佛教。[6]

  这段对话,是魏晋时期信仰佛教的老庄学者,为美化佛陀,就借用了孔子之口;在儒家学说一直占据正统地位的情况下,借用了孔子的名头,连孔子都说佛是古来未有的圣人,对于传播佛教自然是有利的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孔子已知佛教之说,也是不可以信的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四、先秦曾有阿育王寺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讲佛死后百年,阿育王“以神力分佛舍利,役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日而就”,并说在洛阳、彭城、姑臧、临淄等地,都有阿育王寺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以保护、传扬佛教而著称,如果能在中国发现阿育王寺遗址和他制的佛像,就可以证明佛教早已传入中国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魏晋以后,不少佛教徒四处去寻找阿育王寺塔,也有的把一些年代不明的建筑遗址指为阿育王寺塔遗址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否认者说华阴道教道家佛教,阿育王在印度虽大力修建寺塔,但所谓遍天下建八万四千塔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他不可能从万里之遥派人来建造的;而肯定者也可以反问,难道他不会派鬼兵来吗?

  牵扯到个人的信仰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猜想,并信以作为依据,往往是没法辩个清爽的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五、秦始皇时有外国僧众来华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隋朝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一中说,秦始皇四年(前243年),沙门释利防等十八个贤人带来了佛经,但被秦始皇查禁了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赵朴初这样的评述:

  “也有传说:在与印度阿育王(约西元前272——226在位)同时的秦始皇(西元前246——210在位)时代,已有印度的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来到我国咸阳华阴道教道家佛教。阿育王时举行第三次结集约在西元前250年,会后派大德赴各国传教,前来中国很有可能。另外,也有认为宋玉《高唐赋》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羡门’即沙门的,但因无译述学说传世,无从确考。”[7]

  六、汉武帝时已知佛教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宋宗炳《明佛论》说,“东方朔对汉武劫烧之说”,也就是说,东方朔已知佛教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据《高僧传》卷一记载,当年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6年在位)于长安挖掘昆明池,看见池底有大量黑灰,就问东方朔是怎么回事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一向以知识渊博知名的东方朔也说不知道华阴道教道家佛教,要皇帝去问西域人;后来,竺法兰来到洛阳,人们想起旧事,就向他询问,竺法兰便拿佛经上的说法来解释:

  “世界终尽刼灰洞烧,此灰是也华阴道教道家佛教。”[8]

  《长阿含经·世纪经》上说,世界变化无常,每一个循环周期叫作一“劫”,每一劫包括“坏、空、成、住”四个阶段;上述“劫烧”、“黑灰”是指世界在历经一“劫”之后、因“火灾”烧毁而剩下的灰烬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另据北齐魏收的《魏书·释老志》,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讨伐匈奴时,得到了休屠王所供之金人,将其安置于甘泉宫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这个金人不是佛像,而是西域的天神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及《汉书》卷五十五《霍去病传》,只说是得到休屠王的金人,关于佛教则一句也没有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司马迁和班固还明确说是“祭天金人”,班固甚至还说,“休屠王作金人,为祭天主”(《汉书·金日䃅传》);而《魏书·释老志》在讲金人时,把“祭天”二字去掉,是故意暗示此金人即金制佛像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事实上,汉武帝之时(公元前二世纪),印度教还处于部派佛教时期,社会上既没有成文佛经,也没有制造佛像,当时的佛教是以佛塔为信仰崇拜的中心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七、西汉哀帝时传入说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三国时魏国鱼豢《魏略·西戎传》[9]上华阴道教道家佛教,有一段记载:

  “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庐(晚出的其他文献,也写为秦景宪、秦景、景虑、景匿等),受大月支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华阴道教道家佛教。曰复立者,其人也。”

  这个记载说,大月氏国的使者伊存,把佛经口授给博士弟子景庐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所谓“立复立者其人也”中的“复立”,依据《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的注,系“复豆”之误;“复豆”也是“浮屠”(佛陀)的音译,最早的《浮屠经》,大概叫作《复豆经》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由这个记载可见,大月氏国在哀帝时代,已有佛教传播了;“当时大月氏国越过兴都库什山脉南下,建都于喀布尔河流域的犍陀罗,出现了弘布佛法的迦腻色伽王”[10],而传入中国的早期,是以口授的方式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口授佛经是佛教的传统做法;在公元前一世纪以前,佛教经典没有成文记载,全靠口头传诵,甚至东汉时我国早期的译经,也多从口授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八、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说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东晋袁宏的《后汉纪》卷十《孝明皇帝纪》华阴道教道家佛教,首先记述了明帝永平十三年发生的楚王英谋反事件,然后大略陈述了自己所理解的佛教,接着便补述佛教最早传到中国的情形:

  “初,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大,而问其道术,遂于中国而图其形象焉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刘宋时的范晔将这个记载,写入《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天竺国条下,而后又记述了明帝梦见金人而派遣求法使节的故事华阴道教道家佛教。——范晔相信这个传说,把它看作是中国佛教的起源。

  赵朴初这样评说:

  “史籍记载,汉明帝永平七年(西元64)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华阴道教道家佛教。西元67年他们同了两位印度的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就是现存的《四十二章经》,是《阿含经》的节要译本。同时在首都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就是今天还存在的白马寺。这个寺据说也是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根据这个传说来看,佛教的传入中国虽不始于汉明帝,而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崇信,在中国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可以说是始于汉明帝年代。西元73年班固使西域,以后三十六国内属,西域道路畅通,当时著名科学家和文学家张衡(78——139)写的《西京赋》就提到‘桑门’(即沙门),可见那时佛教僧徒的存在已开始成为引起文人学士注意的社会现象了。”[11]

  当时有少量的佛寺华阴道教道家佛教,主要是为了满足西域来华的外国商人的宗教信仰;楼宇烈教授解释了“寺”的原意,他说:

  “中国古代有六卿掌管六个部门,专门接待外事外宾的官吏叫做鸿庐寺卿,安置外宾的地方就叫鸿庐寺华阴道教道家佛教。当时西域僧人用白马驮来了经文以后,大家就想要怎么来安置这些外宾,好像老住在鸿庐寺里面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就给他们盖了白马寺。这个寺字就沿用了鸿庐寺的寺,所以以后佛教的庙宇就都被称为‘寺’了。”

  “那个时候信仰佛教的人主要还是在外来的商人或者使节这样一个圈子里,还没有听说有中国人出家去信仰佛教的事情华阴道教道家佛教。”[12]

  季羡林写道:

  “到了汉末三国时候,西域许多小国的高僧和居士都到中国来传教,像安士高、支谦、支娄迦谶、玄安、支曜、康巨、康孟祥等是其中最有名的华阴道教道家佛教。到了这时候,西域小国对佛教入华才真正有了影响。”[13]

  方立天教授认为,东汉明帝时传入说,与西汉哀帝时传入说,“以上两说,年代相差约70年,间隔尚近华阴道教道家佛教。若果综合这两种说法,则佛教的初传当在两汉之际,约公元1世纪时”。[14]

  梁启超这样写道:

  “要之,秦景宪为中国人诵佛经之始,楚王英[15]中国人祀佛之始,严佛调为中国襄译佛经之始,笮融为中国人建塔造像之始,朱士行为中国人出家之始华阴道教道家佛教。初期佛门掌故,信而有征者,不出此矣。”[16]

  注:

  [1]据清代学者考证,刘向校《山海经》时只有十三篇,到其子刘歆时,增加了《大荒经》四篇、《海内经》一篇,而成十八篇华阴道教道家佛教。《海内经》的伪造者,当时对印度一无所知;“天毒”二字有可能是误写,也有可能是佛教徒故意加上去的,以证明佛教传入中国之早。

  [2]虽说是难以相信,但也可以辩解的华阴道教道家佛教。比如这样说,我佛如来远劫以来早已成佛,在印度只是个化现而已,何况释迦牟尼之前,就有无数佛陀在宣讲佛法。——信仰问题,如要认真扯起来,是扯不清的。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二十一章、第一节“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4]比如,宋志磐《佛祖统纪》,说佛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说佛生于周昭王二十五年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至于《魏书·释老志》华阴道教道家佛教,说佛生于周庄王九年的依据则是:

  “《春秋》鲁庄公七年夏四月,恒星不见,夜明,是也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这是用中国的天人感应论,与《春秋》鲁庄公七年“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互相附会,说正是在这天,释迦诞生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5]引自梁启超《佛教之初输入》一文的“附录一、汉明求法说辩伪”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6]参见杨伯峻《列子集释》附录三《辩伪文字辑略》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又如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指出:“从列子·杨朱篇所表现的思想来看,它是西晋时期门阀土族地主阶级的腐化堕落的世界观华阴道教道家佛教。其他各篇有的受佛教思想影响,这部书应该是西晋人伪造的。(见于第二册、第六章,在第一节“《列子》书的时代及其复杂内容”。)

  [7][11]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第五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演变”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8]梁慧皎《高僧传·竺法兰传》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9]见于《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10](日)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第一章、第三节“佛教最早传入的史实”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12]楼宇烈《中国的品格》第六篇、第二节“佛教的传入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13]季羡林《再谈“浮屠”与“佛”》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14]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二章、第一节“佛教初传中国”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15]梁启超在《佛教之初输入》中写道:“中国人信仰佛教见于载籍者,自当以英为首华阴道教道家佛教。然以帝子之尊(英为光武子),而服其教,则在社会中先已有相当之根柢可知。故教义输入,不得不溯源于西汉之季也。”

  日本人镰田茂雄在《简明中国佛教史》第一章、第三节“佛教最早传入的史实”中写道:“三月洁斋向神发誓的楚王英,是把佛陀当作神来祭祀,当作以祈求现世利益和长生不老为主旨的宗教来信仰的华阴道教道家佛教。这种早期佛教的信仰内容贯穿于以后的中国佛教史,反映了中国佛教最基本的性格。”

  [16]梁启超《佛教之初输入》一文的“附录二、《四十二章经》辩伪”华阴道教道家佛教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951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