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二大道教圣地“云台观”:四川道教灵符咒语算命
云台观位于三台县安居镇云台山腰,原名佑圣观,后以山名四川道教灵符咒语算命。南宋嘉定三年(1210),由赵肖庵师徒募资兴建。南宋嘉定七年(1214)九月九日,赵肖庵于此升隐(去世),后钦封“妙济真人”。从元朝到明朝初年,都曾因兵燹毁废。明永乐十一年(1413),明成祖朱棣下诏,云台观再次大建宫殿,兵被赐石华表一对,封为皇家道观。明正德八年(1513),钦差太监锦兴、锦衣卫千户龚清赴云台观修醮。整的十年,遣内臣造金玉帝像、帐幕纹炉、府花爵盏恭诣云台朝谒。先建拱宸楼,阶下一台名曰“玉玺”,命工于玺上建八角楼,题额 “天乙阁”。十一年又遣官修治。十五年(1520),钦赐绿幡二首,上书“大明皇帝喜舍宝幡”张挂观中。肃王命铸渗金帝像一尊,执旗、捧剑、灵 童、玉女和辛、勾、毕、杨、王、殷、温、关、马、赵灵官十像,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遣官送观安放。明清两朝曾培修十余次。清光绪十二年(1886)失火将前殿及拱宸楼烧毁,是年附件绅耆捐金培修,历3年竣工。数百年来,云台观为一方胜景,也是道教活动中心,许多文物尚保存完好、有明颁圣旨、太监的象笏、官员诸子送的铜钟(1460年铸)、铁钟(1605年铸)铜炉(1603年铸)、郭元翰辑《云台胜记》墨稿以及颁赐的各类经书30余种1000余券。
云台观现存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三重四合院相连,均在中轴线上四川道教灵符咒语算命。依次为明代建筑正殿“玄天宫”、青龙白虎殿、圈拱门、三合门、石华表、玉带桥、清代建筑香亭、钟鼓楼、藏经楼、朝金阙、降魔殿、灵官殿、九间房、长桥亭、云台胜境坊、三皇观、廻龙阁、城隍殿、天王殿、观音阁等,建筑面积55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绵延1公里半,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湛称道家雄观圣境。
云台观为四川仅次于青城山的第二大道教名观,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关闭,并作为县精神病院院址予以保存四川道教灵符咒语算命。1981年重新整理开放并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入编《中国名胜辞典》。1992年列为四川省名胜风景区。1996年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升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971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