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道教的符箓与书法艺术:株洲道教灵符咒语

符咒网    2023-02-20    59

符箓,人们常常把它作为道士召神祛邪的一种手段,而且常常伴有神秘的咒语和祭神捉鬼的场面株洲道教灵符咒语。因此,往往认为它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很不容易把它与高雅的艺术联想到一块儿。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符箓却真正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书法艺术。“从它的形态以及有关文字解说中不但可以了解到我国古老的书法传统,而且可以发现先民如何通过点线的组合来表达一定心理冲动的艺术思想萌芽”。(疑似鲁迅语,呵呵。)

  符箓,是“符”与“箓”的合称株洲道教灵符咒。符,道教称为天神的文字,据说起源于古龙的“云书”。笔画屈曲,似篆字形状,又名“云篆”、“丹书”、“神符”,似字非字的图形。相传是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因此便有黄帝作云书的传说。大概云书便是模拟云彩飘动,变幻万端的形状而成的,箓,一为纪奉道者之名册,一为纪诸天神佐吏之名及职责的秘文。《道藏》中有专载或附载符箓之书甚多,《隋书·经籍志》中,有符箓十七部,一百零三卷。这些资料,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书法艺术及其起源,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符箓在早期被巫师所垄断,当民间的巫术被作为道教重要的来源吸收后,符箓便和道教一起逐渐发展株洲道教灵符咒语。在《三洞神符记》中《符字》一节,便有符箓模拟对象变化的记载:“此符本于结空太真,仰写天文,分置方位,区别图象。符书之异:符者,通取之星辰之势;书者,别析音句,诠量之旨;图者,画取灵变之状。然符中有书,参似图象;书中有图,形声并用,故有八体六文,更加发显。”从中可以看出:符,的的确确是对自然界之物星辰的模拟反应,蕴含有古代艺术的因子。

  在我国古代,受道教思想影响的书法家大有人在株洲道教灵符咒语。如《晋书·王羲之传》:“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而王氏父字旨以书法著称。道教中要求画符时敛气收视的方法,给予二王书法的练习一定的启迪,符书中一些点线的奇妙变化也给予他们书法创作一点灵感。《真诰》卷19《叙录》在谈到道教上清派宗师杨羲时说:他的书法“不今不古,能大能细,大转虽祖效郗法,笔力规矩并于二王”。唐朝的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元朝的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等等,他们也均奉信道教。所以道教思想对他们都有一定的影响,而道教注重写经,而写经必须讲究书法,故许多道士也是书法高手,除了上面提到的杨羲外,上清派的另一宗师许谧的书法也是“草草乃能,而正书古拙”。

  由此可见,道教的符箓虽然对书法没有直接的,一目了然的影响,但受道教的符箓书法艺术的熏陶,也使一些书法家的书法,多少带点道家韵味株洲道教灵符咒语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9998.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