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明朝历代帝王庙发展过程,供奉有黄帝轩辕氏等帝王、从祀了张浚等名臣

道教符咒网    2023-03-15    105

转载 明朝历代帝王庙发展过程如何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供奉了有哪些帝王、从祀了哪些名臣?

作者:史遇春

明朝对历代帝王的祭祀,有其发展过程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一)

最早,也就是在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朝廷祭祀的帝王,只有三皇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所谓三皇,根据下文可知,当是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祭祀三皇时,进献太牢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所谓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也有专指牛为太牢者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礼记·王制》云:

“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也就是说,天子在祭祀社稷时,用太牢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其意或为:太牢为天子祭祀所用。)

其时,配享三皇的,是勾芒、祝融、风后、力牧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二)

朱元璋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朝廷下令,命天下设立三皇庙,并在每年的春、秋二季进行祭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本年,朝廷又命令相关官员,参考历代圣帝贤王,选择其中在中原赡养过人民的三十四位君主(名录不详),在同一个庙中祭祀;同时,选择历代名臣,从祀于帝王庙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三)

朱元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礼官上书朝廷,言是:

“古时,曾有过帝王父子、祖孙在一庙之中合祭的情况,这是不符合礼制的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于是,朝廷下令,另外设立历代帝王庙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庙中所祀的帝王,同在一堂,但各自分室。

每年春秋二季,祭祀三皇、五帝、禹汤、文王、武王、汉高祖、光武、唐高祖、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共计一十七位帝王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比之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的三十四位君主,此时,人数减半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除以上一十七位君王之外,其他各个朝代守成有功的贤能君王,朝廷命令这些君王陵墓所在地的官方,每年也要前往他们的陵寝进行祭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四)

朱元璋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朝廷议定,塑历代帝王冠冕坐像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朱元璋指示:

“伏羲、神农之时,还没有衣裳之制,故,不要为这二位帝王加冕服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随即,朝廷进行郊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所谓郊祀,即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此年郊祀之时,祔祭了历代帝王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因郊祀祔祭,于是,朝廷便省去了本年在历代帝王庙进行的春祭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到了本年仲秋,朝廷仍旧派遣官员,前往历代帝王庙进行祭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五)

朱元璋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以武成王(即太公望,姜子牙)从祀历代帝王庙,去除其王号,罢除其旧有的武成王庙祭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六)

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礼官经过选择,上呈能够始终保全名节的历代名臣共计三十五人,从祀于历代帝王庙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对此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朱元璋指示:

“赵普有负宋太祖,此人不忠,不可从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元代的木华黎,是安童的四世祖,不可以祭祀其孙而去除其祖。可以让木华黎从祀,罢除安童从祀。可让伯颜从祀,去除阿术从祀。”

朱元璋又说:

“汉代的陈平、冯异;宋代的潘美,都应该从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没过多久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朱元璋说是:

“周文王虽然是周受天命的根基所在,但是,其始终恪守人臣之节;唐高祖虽然拥有天下,但全是依凭唐太宗之力;周文王、唐高祖可勿于历代帝王庙祭祀;这二位,只在其陵寝之地祭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另外,还需增祀隋文帝。”

本年,历代帝王庙发生火灾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于是,朝廷下令,在钦天山之阳(即鸡笼山,今江苏南京解放门内鸡鸣山;山南为阳)改建历代帝王庙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此次改建历代帝王庙时,去除了隋文帝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七)

再后来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又有变化:

子午卯酉年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朝廷传旨:

历代帝王,只在其陵寝进行祭祀,停职在历代帝王庙进行祭祀之事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八)

明神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罢除历代帝王从祀南郊制度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礼官上请,既然罢除历代帝王的郊祀祔祭,那么,就增加在南京历代帝王庙的春祭,朱厚熜没有许可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随后,朱厚熜下令,在京师(北京)建造历代帝王庙,每年的仲春、仲秋入庙祭祀;同时,罢除南京历代帝王庙的祭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春,京师历代帝王庙还没有建成,于是,本年的春祭,朱厚熜就在文华殿进行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九)

京师历代帝王庙刚刚建成之后,朱厚熜还亲至庙中,进行祭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这一年,修撰姚涞上请,罢除对元世祖的祭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对此,礼官论议之后,认为不可。朱厚熜听从了礼官的建议。

(十)

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给事中陈棐又上言,建请罢除对元世祖的祭祀,朝廷予以采纳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于是,乃罢祀元世祖,并罢除从祀的木华黎等五人。

(十一)

至此,明朝的历代帝王庙基本定制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每年的仲春(农历二月)、仲秋(农历八月),皇帝都会派遣大臣,前往历代帝王庙,进行祭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定制之后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明朝历代帝王庙中,所祭祀的帝王,其详如下:

1、太昊伏羲氏

或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虑牺、牺皇、皇羲,风姓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相传始作八卦,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与女娲氏兄妹为婚,制嫁娶,正姓氏。图像为蛇身人首。

2、炎帝神农氏

远古人民以采集渔猎生活;相传,至神农氏,始教民用木制耒、耜,耕种,从事农业生产;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药,治疗疾病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3、黄帝轩辕氏

传说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居姬水,又姓姬;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败姜姓部落首领炎帝于阪泉;与九黎族首领蚩尤战于涿鹿,击杀蚩尤;又北逐荤粥;遂被各部落尊为部落联盟首领;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传说黄帝时期,发明创造甚多,如建造宫室、舟车,养蚕、缫丝、织帛,作甲子,调历,造字,制音律,明医药,作算数等等;为中原各族之共同祖先。

4、帝金天氏

即少昊,一作少皞,传说为远古黄帝之子,姬姓,名挚,字青阳;一说号金天氏;以别于太昊,故称少昊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相传以鸟名官,设有工正、农正,司手工业、农业。春秋时郯国为其后裔。

5、帝高阳氏

即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相传十岁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称高阳氏;居于帝丘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其事迹类神话:少昊之时,九黎乱德,民神杂糅。颛顼继位,命重为南正,司天以属神,命黎为火正,司地以属民,使民神不相侵扰,是谓“绝地天通”。又传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传在位七十八年。

6、帝高辛氏

即帝喾,喾或作告、俈;传为黄帝曾孙,尧之父;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夋;代高阳氏为帝,称高辛氏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在位七十年。传帝喾四妻四子:元妃有邰氏女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娥氏女简狄,生契。次妃陈锋(一作丰)氏女庆都,生放勋(尧)。次妃娵訾氏女常仪,生帝挚。近人云,帝喾当为上古东方部落领袖,与帝俊为一人,卜辞称高祖夋。

7、帝陶唐氏

即尧,名放勋;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族首领;初居于陶,后迁居唐,故称陶唐氏,史称唐尧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相传曾设官掌时令,定历法;命鲧治洪水未成;咨询于四岳,选择舜为继承人;察舜行事三年,命舜摄政。死后由舜继位,史称禅让。一说,尧晚年德衰,为舜所囚而夺其位。

8、帝有虞氏

即舜,姚姓,一作妫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当为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传由四岳荐举,尧命舜摄政,举八元、八恺;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驩兜、三苗四凶。尧死,继帝位,选用贤人,以禹为司空,治洪水,遂以禹为继承人;又命弃、契、皋陶、垂、益、伯夷、夔、龙等治理民事,天下大治;巡行南方,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是为零陵。一说舜被禹放逐,死于苍梧。在位三十九年(近人研究,舜与帝俊、帝喾可能为一人)。

9、夏禹王

即禹,或作夏禹、大禹;姒姓,名文命;鲧子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鲧治水无功,舜命禹为司空继续治水;禹亲历各地疏通江、河,平洪水,理山川,别土地等级,制定贡赋。相传舜选禹为继任人。舜卒,得各部族拥戴为天子;建立夏代,号夏后。传说曾铸象征国家之神器九鼎;又传禹年百岁,卒于会稽。今绍兴有禹陵。

10、商汤王

即汤,亦作天乙、大乙、成汤;名履;契之后裔;自契至汤十四世,主癸之子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建都于亳;任用伊尹执政,先后攻灭葛、豕韦、顾、昆吾;夏桀无道,汤发兵灭之,连续获胜于有娥、鸣条,灭夏,建立商朝。在位三十年。

11、周武王

姬姓,名发;文王子,嗣为西伯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遵文王灭商遗志,盟诸侯于孟津,兴师伐纣;牧野之战大胜,灭商,建立周王朝,都镐;分封诸侯;灭商后二年而死。在位十九年。

12、汉高祖皇帝

即刘邦;沛人,字季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秦末为泗水亭长;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义,刘邦起兵响应,称沛公;初属项梁,与项羽所部并为反秦主力。汉王元年,攻占咸阳,秦王子婴降,约法三章,除秦苛法;项羽入关,大封诸侯王,刘邦为汉王;不久与项羽战,汉王五年,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汉承秦制,中央集权;先后讨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迁豪强于关中;重本抑末,发展农业而抑制商贾;以秦律为依据,制定汉律九章。在位八年。

13、汉光武皇帝

即刘秀;南阳蔡阳人,字文叔;汉高祖九世孙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王莽末,爆发农民大起义,刘秀与兄刘起兵舂陵,加入绿林军,大破莽兵于昆阳,镇压并收编铜马等农民军。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镇压赤眉军,讨平公孙述、隗嚣等,统一全国;屡诏释放奴婢,免罪徒为庶民,减轻租税徭役,兴修水利,裁并四百余县,精简官吏,朝廷中加重尚书职权,地方上废除掌军权之都尉,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位三十三年。

14、唐太宗皇帝

即李世民;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武德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15、宋太宗皇帝

即赵炅;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宋太祖开宝六年封晋王。开宝九年即位,改元太平兴国;对割据政权继续各个击破;太平兴国三年,平海军陈洪进、吴越王钱俶相继纳土;太平兴国四年,亲征,平北汉;乘胜攻辽,于高梁河大败而归。雍熙三年,再命将三路攻辽,大败,遂行守内虚外政策。在位二十二年,加强中央集权,收节度使所领支郡,扩大科举取士,建崇文院,编纂《太平御览》等书,加强“重文”风气。淳化中,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

以上历代帝王,共十五位,分别祭祀在五室之中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每次祭祀,每室进献太牢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每次祭祀,行三献之礼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所谓三献,即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每次祭祀,七奏乐章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每次祭祀,舞八佾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所谓八佾,亦作“八溢”;亦作“八羽”;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

历代帝王有从祀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所谓从祀,也就是配享,陪祭;指古代庙祠祭祀中,常设的、次于主要祭祀对象但与其密切关联的祭祀对象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历代帝王的从祀,皆为各代名臣,其详如下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1、风后

黄帝之臣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黄帝曾梦大风吹天下尘垢皆去,求天下姓风名后者,得之于海隅,以为相。又传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风后奉帝命作指南车以别四方。

2、力牧

黄帝之臣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黄帝曾梦见有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醒后占梦,以为千钧之弩喻力大,驱羊万群喻能牧民为善。乃依梦意求得力牧于大泽,任以为将。

3、皋陶

或作咎繇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偃姓。舜命作掌刑法之官。以正直称。禹继位,委之以政,被选为继承者。早死,未继位。春秋时英、六之君为其后裔。

4、夔

尧时举用为乐正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舜时命夔为典乐。击石拊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百兽率舞。授乐于国之子弟。使正五声,协六律,和谐八音。

5、龙

尧时已举用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舜命为纳言,掌帝命之出入。

6、伯夷

相传姓墨胎氏,名允,字公信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商朝末年孤竹国(今河北龙南)人。原为孤竹国君长子;其父欲立次子叔齐,当父死后,叔齐不肯继位,让位于他,他不受;后与其弟叔齐奔周。周武王伐商,兄弟二人叩马苦谏。商亡,两人均逃隐于首阳山,耻食周粟,采薇为生,最后饿死。

7、伯益

或作伯翳、柏翳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舜命伯益为虞,掌管草木鸟兽。又佐禹治水,有功,赐姓嬴,为古代嬴姓诸侯之祖。禹选伯益为继承人,伯益让于禹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阳。一说,因争夺君位而为启所杀。

8、伊尹

商代人,名伊,一名挚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尹,官名。相传为家内奴隶,乃有莘氏女陪嫁之媵臣。受汤赏识,举用;佐商灭夏,综理国事。汤卒后,历佐外丙、仲壬二君。仲壬死,太甲立,不遵汤法,不理国政,为伊尹放逐于桐;三年,太甲悔,乃接归复位。至沃丁时死。一说,太甲当立而伊尹篡位自立,放逐太甲。七年后,太甲潜归,杀伊尹。

9、傅说

名或作兑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武丁时大臣。传说为傅岩筑墙之奴隶。武丁梦得圣人,名曰说,求于野;乃于傅岩得之,举以为相,国大治。

10、周公旦

姓姬,名旦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周武王弟。武王即位,他辅政伐纣灭商。周朝建立,被封于鲁,但不就封,留于朝中辅政。因食邑在周,称为周公。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年幼,他摄行王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不服,联合纣子武庚及东方夷族反叛;他率兵东征,平定叛乱,继续大规模分封诸侯,并兴建洛邑,作为东都;又吸取先代历史经验,厘定礼乐刑罚制度,主张“明德慎罚”,使周朝统治得以巩固;后成王年长,乃返政于成王;其政治思想见于《尚书》的《大诰》、《多土》、《无逸》、《立政》等篇。

11、召公奭

姓姬,名奭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因食邑于召,故称召公。曾佐周武王灭商。封于燕,为周代燕国始祖。本人不就国,留于朝中辅政,只以长子就封。周成王时,任太保,负责治理陕以西地方,和周公旦同为三公。周公摄政,他曾猜疑,经解释,转而支持周公平定东方叛乱;所在有治绩,甚得民和。

12、太公望

或作姜尚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西周齐国国君。东海人,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家贫,钓于渭滨,文王遇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佐周文王、周武王为计灭商,有大功。周武王时,尊为师尚父;封于齐,都营丘,为齐之始祖;至国修政,民多归之;留周为太师;有征伐五侯九伯之权。兵书《六韬》传为所作。

13、召穆公虎

即召穆公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西周大臣。召公奭后代。名虎。任周厉王、周宣王大臣。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以其子替死。周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靖继位,即周宣王。曾率军战胜淮夷,并奉命经营谢邑(今河南唐河南),封申伯。遗物有“召伯虎簋”

14、方叔

西周人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周宣王时卿士。曾率兵车三千辆南征荆楚,北伐玁狁,有功于周。

15、张良

西汉沛郡城父人,字子房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祖与父相继为韩相。秦灭韩,良图复韩,募力士于博浪沙狙击始皇未中,遂更姓名;传说逃亡至下邳,遇黄石公,受《太公兵法》;秦二世元年,聚众响应陈胜。后从刘邦,为主要谋士;刘邦率军攻入咸阳,良与樊哙力劝刘邦闭宫室府库,还军霸上;于鸿门宴上为刘邦解除危难;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高帝六年,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16、萧何

西汉泗水沛人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初为沛主吏掾;从刘邦入关,独收秦相府律令图书藏之,以是汉知天下关塞险要,郡县户口;刘邦王汉中,以萧何为丞相;又荐韩信为大将;楚汉相拒,留守关中,转输士卒粮饷,使军中给食不乏。刘邦称帝,论何功第一,封酂侯;后定律令制度,协助汉高祖消灭陈豨、韩信、黥布等,封相国。汉高祖死后,事汉惠帝,病危时,荐曹参继相。卒谥文终。有《九章律》,今佚。

17、曹参

西汉泗水沛人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秦时,为沛狱掾,萧何为主吏;秦末,与萧何同随刘邦起事,屡立战功。高祖六年,封平阳侯;曾任齐相九年,并从刘邦击破陈豨、英布;任齐相时,用盖公所言黄老之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初与萧何友善,及为将相,有隙;萧何将死,推荐继相。为惠帝丞相三年,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卒谥懿。

18、陈平

西汉河南阳武人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家贫,好学。秦末,陈胜起事,事魏王咎为太仆;后从项羽入关,任都尉;旋归刘邦,任护军中尉,为谋士,建离间项羽、范增、笼络韩信之计,均为采纳。刘邦为匈奴围于平城,以计赂匈奴阏氏,得出;汉高祖六年,封曲逆侯。汉惠帝、吕后、汉文帝时,历任丞相。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等合谋,诛诸吕,迎立文帝;任丞相。卒谥献。

19、周勃

西汉泗水沛人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秦时以织薄曲为生,又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后以中涓从刘邦起于沛,屡破秦军。从击项羽,定天下。汉高祖六年,封绛侯;汉初,从刘邦平定韩王信、陈豨及卢绾之乱;为人质直敦厚,高祖以为可属以大事。汉惠帝时,任太尉;吕后死,诸吕欲危刘氏,周勃与陈平定计诛诸吕,汉室以安。汉文帝立,拜右丞相;惧功高招祸,又不谙政事,称病辞职;陈平死,复相,旋免。卒谥武。

20、邓禹

东汉南阳新野人,字仲华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少游学长安,与刘秀亲善。新莽末,从刘秀镇压铜马军;劝秀以河北为基地,收民心,待机取天下,得信任;又以前将军破刘玄之将王匡、成丹等;光武帝刘秀即位,拜大司徒,封酂侯,渡河入关,多方招降,所部号称百万;后屡为赤眉军所败,被免大司徒;复拜右将军,击破延岑;封高密侯,行司徒事。汉明帝时,拜太傅。卒谥元。

21、冯异

东汉颍川父城人,字公孙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新莽末,以郡掾监五县,为王莽拒刘秀。后归刘秀,为主簿,从破王郎,平河北。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退处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刘秀即帝位,封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击败赤眉军于崤底;后攻公孙述、隗嚣,卒于军。谥节。

22、诸葛亮

三国蜀琅邪阳都人,字孔明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东汉末避乱隆中,躬耕读书,自比于管仲、乐毅,时有“卧龙”之称。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刘备屯新野,三顾茅庐,诸葛亮陈据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结好孙权、共抗曹操之策,出而为刘备主要谋士;次年,曹操南争荆州,出使东吴,孙刘联合抗曹,获赤壁之胜,刘备据有荆州;建安十九年,入蜀增援刘备,定成都,任军师将军,镇守成都。刘备称帝,任丞相,录尚书事;张飞死后,领司隶校尉。章武三年,受遗诏辅佐刘禅,封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东和孙权,南平诸郡,北争中原,多次出兵攻魏;与魏将司马懿对峙于渭南,病卒于五丈原军中。谥忠武。传制木牛流马,用于山地转运,又革新连弩,能同发十箭。有《诸葛亮集》辑本。

23、房玄龄

名或作乔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唐代齐州临淄人,字乔。房彦谦之子。隋开皇时举进士,为隰城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唐高祖武德中,与长孙无忌等策划玄武门之变。唐太宗贞观元年,为中书令,封邢国公;后任尚书右仆射,改魏国公;监修国史;贞观十一年,徙梁国公。居相位十五年,与杜如晦共掌朝政,世称“房谋杜断”。进司空,累表固辞。卒谥文昭。曾受诏重撰《晋书》。

24、杜如晦

唐代初京兆杜陵人,字克明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初为秦王府兵曹参军,擢陕州总管府长史,进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兼文学馆学士;从李世民征伐,常参谋帷幄,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李世民立为太子,授左庶子,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唐太宗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号为称职;贞观三年,进右仆射,仍领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裁定。当世称良相,必曰“房、杜”。卒谥成。

25、李靖

唐代雍州三原人,字药师,一说本名药师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姿貌魁秀;少有文武材略,通书史,誉称“有王佐才”。唐高祖时,拜行军总管,萧铣平,招降岭南四十九州,又曾镇压辅公祏军。唐太宗即位,授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转兵部尚书;破突厥,封代国公,迁尚书右仆射;吐谷浑侵边,复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又改卫国公。卒谥景武。后人录其论兵语,为《李卫公兵法》。

26、郭子仪

唐代华州郑县人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以武举累迁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唐玄宗时,安禄山乱,为朔方节度使,败史思明于河北。唐肃宗即位,官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以功擢中书令,后封汾阳郡王。唐代宗时,仆固怀恩叛,联回纥、吐蕃攻唐;郭子仪驰数十骑说回纥,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唐德宗立,尊为尚父,罢兵权。世称郭汾阳,亦称郭令公。卒谥忠武。

27、李晟

唐代洮州临潭人,字良器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初从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凤翔节度使高昇召补列将;因击羌、党项、吐蕃有功,累迁至开府仪同三司;以右金吾卫大将军为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朱泚反,李晟收复京师,以功拜司徒兼中书令;改封西平郡王。唐德宗尝曰:“天生李晟,为社稷万人,非为朕也。”李晟好善嫉恶,理家严,达礼敦教。卒,谥忠武。

28、曹彬

宋代真定灵寿人,字国华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五代后汉乾德中,为成德军牙将;仕后周历河中都监,迁引进使。入宋迁客省使,以军功改左神武将军,俄兼枢密承旨;宋太祖乾德二年,伐蜀,为都监,下峡中郡县,清介廉谨,所至悦服;后又从征太原;开宝七年,任昇州西南路行营马步军战榷都部署,征南唐,克金陵,不妄杀一人;师还,拜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宋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雍熙三年,与潘美等北伐契丹,连下州县,后为耶律休哥所败,退至岐沟关兵溃;责授右骁卫上将军。宋真宗即位,复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召拜枢密使。卒谥武惠。

29、潘美

宋代大名人,字仲询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从后周世宗征高平,以功迁西上閤门副使。入宋,以行营都监从征李重进。荆湖平,授潭州防御史。宋太祖开宝三年,以贺州路行营诸军都部署征岭南;次年,挥师广州,灭南汉,与尹崇珂同知广州兼市舶使;开宝七年,以昇州道行营监征南唐;次年,平金陵;开宝九年秋,副党进伐北汉。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为北路都招讨兼判太原行府事,灭北汉;继征范阳,知幽州行府事;及班师,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御契丹。雍熙三年,宋以三路北伐契丹,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以指挥不当,名将杨业陷敌阵亡,坐削秩;后加同平章事。卒谥武惠。

30、韩世忠

宋代延安人,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家贫无产业,年十八,以敢勇从军。宋徽宗宣和二年,随王渊镇压方腊。宋钦宗即位,迁武节大夫,以千卒败李复数万兵。宋高宗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韩世忠率所部发平江,苗傅、刘正彦败遁,追擒之,送行在诛杀;授武胜昭庆军节度使、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以八千众阻十万金兵渡江,与兀朮相持黄天荡达四十八日。绍兴初,镇压建安范汝为起事;绍兴四年,大破金人与刘豫之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绍兴六年,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屡挫伪齐及金兵,金人不敢犯;绍兴十一年,与岳飞、张俊同被召入朝,任枢密使,解除兵权。韩世忠诋排和议,疏桧误国。后罢为醴泉观使,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事,时跨驴携酒,纵游西湖。岳飞冤狱,世忠独诘桧曰:“‘莫须有’,何以服天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

31、岳飞

宋代相州汤阴人,字鹏举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农家出身。徽宗宣和中从军,以功迁秉义郎,隶宗泽部下。宋高宗建炎元年,上书反对京师南迁,被夺官;改从王彦,与金兵战于太行山;复随宗泽守开封,任统制;宗泽死,随杜充南下;建炎四年,败金兵于常州、镇江,收复建康;后参与平定李成、曹成等割据势力,擢任都统制。绍兴四年,大破金与伪齐兵,收复襄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绍兴五年,镇压杨么起事;绍兴六年,驻兵襄阳,收复洛阳西南部分州县,联络太行山义军;绍兴十年,率师北伐,连败金兀术,获郾城大捷,进军朱仙镇;因高宗与秦桧力主和议,一日降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被迫班师;绍兴十一年,受召赴临安,被解兵柄,任枢密副使;旋被诬入狱,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宋孝宗时,追谥武穆。宋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集》。

32、张浚

宋代汉州绵竹人,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张咸之子;宋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宋高宗建炎初,历侍御史、礼部侍郎;建炎三年,金人南侵,留吴门节制军马;苗刘之变,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议经营关陕,诏以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决策治兵与金军大战于富平,虽失利,以形势牵制东南,江淮亦赖以安。绍兴五年,除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都督诸路军马;曾镇压杨么。部署沿江、两淮诸军为防御计,且谋北伐;以郦琼叛引咎求罢;秦桧用事,被斥近二十年;金完颜亮南侵,复起用。宋孝宗隆兴元年,除枢密使,督师北伐,符离之战失利。旋再相,为主和派排去。卒谥忠献。有《易传》、《中兴备览》及文集等。

历代帝王从祀名臣,共32人,列于历代帝王庙的两庑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每庑设置两个祭坛,每次祭祀时,每个祭坛进献少牢一。

所谓少牢,古代祭祀燕烹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贺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全文结束)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看八字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咨询道教符咒 咨询师父微信: sanqingge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法事科仪.png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咨询道教法事 咨询师父微信:sanqingge8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1222.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