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南渝先生: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 一个民间化的道教流派黄天教

符咒网    2023-01-13    158

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曾长期为统治阶级认可,成为正统宗教,跻身于封建统治思想的行列。然而这个正统宗教却与中国的民间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道教初创时期,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民间教派,即民间道教。所谓民间宗教,相对正统宗教而言,它不为统治阶级所承认,只能在民间秘密流传,因此又称为民间秘密宗教。汉末张角的太平道教与蜀之三张的五斗米道都为统治阶级所不容,因此都属于民间教派之列。

早在战国时代,道教的原始形态便孕育产生了,当时楚人崇巫术,重淫祀,而燕、赵、齐、

鲁则盛行神仙方术。前者启迪了屈原的《离骚》与《九歌》,后者则助长了秦始皇追求长生不死,面向东海的探求。这两者都是汉代民间道教发端的源头,五斗米道无疑受到盛行于南方的巫风巫术的影响而北方的太平道教则是神仙方术与流行于世的谶纬经学的产物。

民间道教从秘密流行到为统治阶级公开承认,历经两三个世纪。其间由于封建文人的改造润色,它有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教阶制度与仪式规范,教义的内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遂为南北朝统治者所喜闻乐道,逐渐取得合法传教的地位。但部分道教支派依然在民间蔓衍流传,成为社会的动乱因素。当时以所谓教主李弘为旗帜的造反事件,不胜枚举。而著名的孙恩、卢循领导的暴动,更反映了道教某些派别对抗现行秩序的巨大力量。可见在南北朝时代,道教仍然呈现着一种复杂的格局。

唐宋两朝,道教鼎盛一时,真正发挥了正统宗教的社会功能。但金元时代,封建社会走向下坡路,道教再次发生变异。金代,北方大乱,中原文化毁于一旦,儒家思想亦被弃之不用,遂有部分读书人出入佛、老,寻求救世或避世良方。当时陕西人王重阳修道终南山,倡导三教合一,主张炼养,成为全真道开山祖师。数十年间,全真一派流传底层,直至1219年,其弟子丘处机为元太祖召见,全真道才成为合法道派。

元代中叶,这支道派骤然失势,信仰下移,再次走向民间,开黄天教等民间教派之先河。与全真道同时问世的混元道因不具备成为正统教派的条件,数百年间在底层发展,到明清时代,演化成红阳教、混元教等民间教派。

明清时代,封建社会发生了急骤的转折,已经无可挽回地趋于没落了。它的逐渐解体,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也突出地表现在宗教领域。正统宗教的佛、道两教衰落,民间宗教兴起,形成了“末运法弱魔强”的局面。

从明代成化、正德年间,以罗祖教的产生为转机,至明代末年,出现了数十种大的民间教派。至清代,各类教派、会社竟达数百种之多,它们存在于广大地域,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构成了难以数计的地下秘密宗教王国,形成了对抗封建政权的异己力量。

道教虽然衰落了,但道教却以一种新的形式在民间进发出来。正是明清时代的底层宗教运动,把道教的信仰、修炼方式、仪式教规以通俗的方式推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其中最突出的是把道教的内丹理论进行了一次大普及。两宋以后,道教排斥了外丹派,以修炼内丹(即今人所称之气功)为主要炼养方式。然而正统道教在修炼内丹时极为重视单传秘授和诸类清规戒律,所以门人弟子终归有限,影响尚未走向全社会。

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社会秩序极为松弛,异端思想充斥社会,内丹派理论与实践大量外传,成为部分新兴的民间教派主要传教手段。在民间宗教那里固然保存着道教修炼内丹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单传秘授的清规戒律却荡然无存了。以教授内丹法为生计的职业在民间教派内部兴起了,道教在这一时期对民间教派的影响超过了佛教与儒家学说。其中受其影响最大的是黄天教、三一教、混元教、红阳教、圆顿教、八卦教、一炷香教、金丹教、黄崖教等等。

这些教派各有祖师,各撰丹书,名曰宝卷。教内并流传有各类口诀、咒语,以助修炼内丹功夫之用。在民间宗教中,修炼内丹种类极多,流派肴杂。部分教派又与武术拳棒结社融合,对中国的传统武术产生了颇深的影响。明清时代道教的再次民间化,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深远。清末义和团运动所带有的神奇怪诞色彩固然是民间信仰的特点,但道教影响处处可见。至于近现代不断出现的气功热,溯其渊源,主要来自道教,而道教的民间化、世俗化则助其澜而扬其波。

一个民间化的道教流派,黄天教

黄天教又称黄天道或皇天道,由明代嘉靖年间人李宾创立于直隶万全卫。创教人李宾,道号普明,直隶怀安人,生年不详,死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年青时期曾经务农、从军,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到直隶万全卫膳房堡创教授徒,著《普朋如来无为了义宝卷》和《清净真经》。创教初期活动范围在山西大同、直隶宣化一带,特别是桑干河两岸。后来传教中心在膳房堡附近之碧天寺。碧天寺为五进大寺,号称“祗园”,前三进为佛殿,最后一进高阁为三清殿。李宾与其妻王氏(道号普光)即在此寺内修行。李宾死后,教权由普光接掌。普光死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与其夫合葬于碧天寺内。教徒修建十三层高塔,号明光塔,以示崇拜。从此碧天寺成为黄天教圣地,每年四时八节作会,教徒不远千里,云集于此,“多金舍寺”。

李宾夫妇死后,黄天教相继由其女儿及外孙女掌管,至清代初年则由李氏家族掌握教权,一直传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计七代,二百一十载。乾隆二十八年清当局破获了黄天教传教中枢,朝臣兆惠及直隶总督方观承等会同办案,大肆逮捕教徒,毁寺拆塔,并掘出普明等人尸骨,“寸磔扬灰,宣示众庶”。此案后,黄天教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沉寂,到光绪初年,再度大兴,信仰者修庙建塔,名曰普明寺。随后又有多座黄天教庙宇拔地而起。

黄天教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佛、道相混的民间教派,究其实,它的教义贯穿着一条修炼内丹,以求长生的主线。所谓内丹,是以人体为一鼎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使精气神凝聚成“圣胎”。所谓圣胎,又称丹珠或金丹。在黄天教徒的眼中,修行是结丹的条件,结丹是修行的结果,一旦丹成就突破了凡与圣、生与死的界限,就可以达到天无圆缺,人无生死,无饥无饿,无染无污,来去纵横如意,“寿活八万一千岁,十八童颜不老年”的幻想境界。

黄天教有自己的一套修炼方法。在创教人及传教人看来,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宇宙是一个大天地,两者本为一体。天的精华是日、月、星,地的精华是水、火、风,人的精华是精、气、神。认为天、地、人“凑三才”,才能达到丹珠自成的功效。所以这个教门十分注重“取日精月华,天地真宝”,“昼夜家采取它,诸般精气,原不离日月光,诸佛之根”。十分崇拜天地日月。从明代末叶起,信仰者就唤太阳为爷爷,月亮叫奶奶,每日三次参拜,这种参拜仪式一直延续至清代。

黄天教创立后,随着教派的发展,崇拜教主的气氛日益浓重,普明、普光变成了宗教偶像。教内把普明比作太阳,把普光比作月亮,碧天寺内所建明光塔即日月塔,而教内编撰的诸类经卷也都是把普明、普光等人奉为太阳,太阴(月亮)加以崇拜的。这种崇拜仪式与修炼内丹的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了黄天教最基本的宗教内容。

黄天教还受到儒家伦理的影响,因此教徒大都家居火宅,娶妻生子,各守常业,认为儒家提倡的人伦道理,是济养万物的根本,是成仙成佛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209.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