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论道说昌盛 文旅融合新水平:论道
关注明文化论坛
昨日,首届2022明文化论坛在昌平举办论道。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次论坛以“焕新明文化,赋能十三陵”为主题,分为主论坛和4场分论坛,通过线上举办的形式,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明文化价值挖掘与创新提升”、“明十三陵世界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十三陵区域发展与文旅融合”以及“文化遗产与新媒体”等主题进行线上研讨,广泛交流,为昌平打造全国明文化中心献计献策。
昌平区委书记甘靖中表示——
促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和文旅深度融合
昨日上午,首届2022明文化论坛在昌平举办论道。昌平区委书记甘靖中致辞表示,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是昌平区明文化资源的杰出代表,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举办此次论坛,力争重现明文化的丰姿神韵和独特魅力,推动明文化的研究交流、活化利用和传承发扬,促进昌平文化繁荣发展和文旅深度融合。
甘靖中表示,昌平上风上水,历史文化厚重,拥有38处国家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三条文化带”唯一都汇聚的区,在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使命论道。
近年来,昌平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统筹抓好文物保护利用、文旅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等工作,成功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论道。特别是辖区的明文化资源丰富多元、独具魅力,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堪称世界文化瑰宝。昌平区依托这一特色资源,不断擦亮明文化“金名片”,着力提升明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论道。甘靖中表示,举办明文化论坛是昌平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昌平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次论坛以‘焕新明文化,赋能十三陵’为主题,邀请到多位业内大咖,吸引了许多忠实的‘明粉’朋友,策划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活动,力争重现明文化的丰姿神韵和独特魅力,为大家提供一场思想文化盛宴论道。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明文化的研究交流、活化利用和传承发扬,对促进昌平文化繁荣发展和文旅深度融合也具有重要意义。”甘靖中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持续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的基础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重点推动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心打造全球明文化交流传播引领区和旅游目的地。我们也诚邀各界朋友走进昌平、了解昌平,体验昌平的历史文化之美,寻觅心中的诗和远方。” 文/本报记者 王斌
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表示——
明年全力升级举办全球明文化论坛
昨日下午,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在首届2022明文化论坛上表示,明年,昌平区将全力升级举办全球明文化论坛,吸引更多文旅要素和热爱明文化的人士聚集,努力把论坛打造成全世界“明粉”的年度盛会,把昌平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明文化高地论道。
支现伟表示,明朝文化繁荣灿烂,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论道。昌平作为全市“三条文化带”的唯一交汇区,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脉络、蓬勃的时代活力。同时,正在申遗的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也经过昌平区,尤其是位于中轴线北延长线燕山北端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今年也在昌平区落成。
昌平区明文化资源富集,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永安城、巩华城、朝宗桥等文物遗迹遗存都承载着明朝的历史记忆论道。
近年来,昌平区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将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和利用三篇文章,成立了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和文旅集团,实施了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举办了居庸赏月、十三陵祈福等文化活动,成功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论道。
支现伟表示,昌平这座千年历史古城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论道。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明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2022明文化论坛的举办,也是昌平区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明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文明优秀基因、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举措。
下一步,昌平区将以本届明文化论坛为起点,坚持传承中华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弘扬时代精神,赋能文旅结合,深入挖掘明文化内涵论道。“在2023年以及后续时间,昌平区将全力升级举办全球明文化论坛,吸引更多文旅要素和热爱明文化的人士聚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我们也希望对明文化关心、支持的各界人士,能够汇聚到昌平,共同把明文化精华和蕴含的巨大力量研究出新成果。”支现伟表示。
同时,昌平区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向前发展,努力把论坛打造成全世界“明粉”的年度盛会,把昌平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明文化高地论道。昌平区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系统研究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规划,以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为载体,进一步擦亮全球明文化论坛这张金名片,打造更多的文旅IP,激活“文化+”产业创新引擎,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能级,促进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加快将昌平建设成为以科学城、大学城、生态城为核心的现代化一流新城。文/本报记者 王斌
嘉宾观点
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佩琦
明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顶峰
“昌平区拥有两处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明十三陵和居庸关长城论道。最近,明史研究受到热捧,很多地方相继成立了明文化中心。此次成立‘明文化研究智库’和‘全球明文化社团联盟’,将对中国明代文化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我非常期待。”
昨日上午举办的2022明文化论坛上,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佩琦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明文化在昌平十三陵地区体现得更为集中、典型论道。明朝时中国传统社会走向巅峰,并在发展中出现了近现代因素,开启向近代、现代转型。而明文化的发生正是依托于明朝的历史。明文化可以概括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顶峰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开始向近现代转型的文化,开始与西方接触、碰撞、交流、融合的文化。
例如,在经济上,明朝传统社会经济发展到巅峰,《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都反映出当时最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发展状况论道。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认识到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可以说,明代已经走到了近代科学的前沿。此外,明清小说的出现,也可以归结为明朝的传统文化走向顶峰,同时开始向现代转型。
“我们的明文化研究一定是立足于整个明朝历史的研究,明文化的文物遗址和文物的保护一定是立足于学术研究之上论道。”毛佩琦说,我们要立足于现代面向未来,发掘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发展当中的地位,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掘出来,让中国人共享,让世界人共享。 文/本报记者 王斌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陈支平
从世界史视野审视明代的历史地位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陈支平表示,明代所处的时代,正逢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而开启“大航海时代”论道。从这个时期开始,世界性的格局逐步形成,世界各地在“大航海时代”的席卷下,也逐步地从“地域史”被纳入到近代意义的“世界史”之中。要讨论明代的历史地位,就离不开从世界史的视野来审视明代的历史地位。
明初中国国力的鼎盛时期,正是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论道。中国的手工商品在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中具有价廉物美的竞争优势。而大量中国手工商品的输出,还为西方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可以说,中国商品为十七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万历时期,即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欧洲陷入经济萧条,大西洋贸易衰退,以转贩中国商品为主的太平洋贸易发展为世界市场中最活跃的部分论道。中国商品大量进入世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世界市场贵金属相对过剩与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的不平衡状态;由嗜好中国精美商品而掀起的“中国热”,刺激和影响了欧洲工业生产技艺的革新,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陈支平认为,明代稀疏存在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其他新因素,尽管没有显现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但却是一场中国式的“原始工业化”论道。不过,明代中叶以后,“原始工业化”开始迅速退潮。“明代历史既透露了中国历史前进的生机,又给后人留下扼腕叹息的遗憾。重温和借鉴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文/本报记者 王斌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彭勇
明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认为,明文化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做出了很多创造性贡献论道。此外,明文化还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
彭勇介绍,阳明心学、明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明代突出的创新代表论道。阳明心学不仅在明朝中期有巨大影响力,甚至到了明末清初依然产生很大的影响。《明史·儒林传》讲:“门徒遍天下,流转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艺术方面,本次明文化论坛中展出的明十三陵出土文物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中能看到多姿多彩的明代历史文化。科学技术方面,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里面记载的中国造纸术、瓷器技术,对近代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明朝历史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页。
不仅如此,明文化还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论道。彭勇介绍,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加强了对北京的建设与改造,在昌平区除了营建陵寝,就是疏通京杭大运河,其中大运河最北端起点就是位于昌平的白浮泉。彭勇介绍,大运河在明清时期被定位为政治的稳定线、经济的补给线、民族的交融线和文化繁荣线,对于北京,大运河更是为政治稳定、军队供给、北京军民经济需要提供了坚实基础。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图片由本人提供
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行政学院研究员 高寿仙
活化利用十三陵文化资源
在昨天下午举办的《明文化价值挖掘与创新提升》分论坛上,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行政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高寿仙就深化明代宫廷文化研究、助推十三陵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进行了主旨演讲论道。
高寿仙表示,明十三陵是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象征,其明代建筑和文物无论在规模还是内容上,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论道。他认为,明文化的代表则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宫廷文化及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文化,两者各具特色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以宫廷文化为例,高寿仙认为,宫廷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作为最高统治阶级的皇室贵族及宫廷大臣,而其民族成分、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等,无不关系到国家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的制度与实施,因此宫廷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论道。
高寿仙认为,作为明代宫廷文化重要代表的明十三陵近年来在活化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昌平区对明十三陵也制定了非常宏大的规划,若能顺利落实,肯定会为明代宫廷文化的呈现和展示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论道。
高寿仙同时提醒,要注意宫廷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需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可以活化利用的精华内容和积极元素,然后以十三陵的文化资源为支撑,借助当下丰富的科技展示手段,把十三陵建设成明代宫廷文化企业的重要场所,将十三陵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论道。”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421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