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不信佛法的佛徒:孟州道观寺庙寺院
两个不信佛法的佛徒
鲁达出家
鲁达仗义打死了恶霸郑关西,负罪逃亡,在代州雁门县巧遇被他救助的金老汉父女孟州道观寺庙寺院。金女名翠莲,此时已做了当地富户赵员外的二奶,赵员外因为鲁达是金氏父女的大恩人,便推荐并赞助他到附近的五台山文殊院拜智真长老为师,剃度出家。智真是一位高僧,自然以慈悲为本,但他以慧眼观照,知道鲁达虽然貌相凶顽,却夙根深厚,上应天星,将来正果非凡;加上赵员外是寺院的老施主,“如何别得他的面皮”。于是力排众议,就法堂内会集僧众,鸣钟击鼓,为鲁达剃度如仪。自此,鲁达便正式出家为佛门弟子。
当时僧尼出家,须经官府批准并以度牒为凭孟州道观寺庙寺院。盖因天下僧尼既不从事生产,亦不纳赋供役,其所栖居的寺院又广置田亩,甚至富甲一方,与官府争利。是故,南北朝以至隋唐,面对僧尼及寺院数量日益膨胀致令社会有不堪重负之虞,朝廷屡屡出台限制举措,甚或采取激烈的“灭佛”手段,拆毁寺院,逼令大批僧尼还俗。实行度牒法,则是一条比较温和而有效的限制措施。据《唐会要》,玄宗天宝六年(747)始令祠部给僧、道、尼度牒。之后其子肃宗以天下用度不足,又以出卖空头度牒所得弥补财政亏空。到北宋初年,太祖赵匡胤规定,后周时已废之佛寺不得恢复,每年新增剃度僧尼数不得超过既有数的百分之一;太宗赵炅又规定新增数不得超过既有数的百分之三。到了宋徽宗大观四年(1107),干脆下令“停僧牒”,因为这个皇帝特别崇信道教,不允许人们出家当和尚了。这件事发生在宋江等人造反的政和年间之前。可见鲁达在五台山文殊院剃度时,官府已经停发度牒。那末,鲁达为何尚能剃度呢?请注意《水浒》里赵员外对智赵长老的说词:“赵某旧有一条愿心,许剃一僧在上刹,度牒词簿[注]都已有了,到今不曾剃得……烦望长老玉成,幸甚!”下文又说:“首座呈将度牒上法座前,请长老赐法名。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而说偈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长老赐名已罢,把度牒转将下来。书记僧填写了度牒,付与智深收受。”上述情况表明,赵员外提供的度牒,是早先就从官府那里买来的空头度牒。尽管宋徽宗下了“停僧牒”的旨意,但原先卖出的空头牒并未作废,可以照用不误。否则,智长老也不敢公然违旨收这个相貌凶顽的汉子为徒了。
鲁达出家,一不为免纳赋税,二为不逃避徭役,三不为找个栖身吃饭的所在,也不为看破红尘了却挂碍孟州道观寺庙寺院。为什么呢?只为命案在身,走投无路,而一旦出家为僧,遁入空门,“往昔所造诸恶业……一切罪障皆忏悔”,官府视之为不受王法约束的化外之人,其原先所犯的罪行也就免于追究了。因此,一张度牒,无异于一道护身符。对此,智真长老应该心知肚明,他能痛快地成全赵员外的善举,不愧是一位慈悲而睿智的高僧。不过,剃度后的鲁智深,因为不改垂涎酒肉的旧习,而且借酒发疯,闹出醉打山门等诸多为佛门清规所不容的事端,落得一个“花和尚”的绰号。其实,他在寺院里甚至连个沙弥的资格也不够。佛门所谓沙弥和沙弥尼,是指七至二十岁受过十戒的出家男女,俗称小和尚、小尼姑,他们是比丘,比丘即俗称和尚、尼姑的预备成员,而要成为正式的比丘、比丘尼,依《四分律》,须分别受二百五十条和三百四十八条戒律。再看鲁智深,他当然还不是比丘,因而也不能称为和尚。即以沙弥而言,须受十戒,但《水浒》第四回说他只受了五戒,仅是对在家修行的佛徒的要求,况且他当时也不止二十岁吧,作为沙弥早就超龄了。于此可见,对这种“半路出家”的人,智真长老能将就且将就,可谓法外施恩、广行方便了。
[注]度牒词簿:“词簿”之说不可解孟州道观寺庙寺院。按度牒一称祠部牒,以其牒系由
祠部掌管孟州道观寺庙寺院。祠部本为主管祭祀礼仪制度的机构,魏、晋以降,其职掌屡有
损益,司官亦多有变更,且与礼部或分或合孟州道观寺庙寺院。北宋初掌祭祀、国忌、假日、
僧尼道士名籍等;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孟州道观寺庙寺院,复掌祭祀、医药、宗
教政令等孟州道观寺庙寺院。“度牒词簿”疑为“祠部度牒”或祠部牒“的讹误。
武松乔扮头陀行
鲁智深出家,经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亲自主持剃度,收为弟子,可谓真实不虚,领到的那张度牒也无懈可击,绝非街头小广告中那些造假证者所提供孟州道观寺庙寺院。从模样上看,武松也是个出家人,故有“行者”之称,然而他摇身一变成为行者,则是出于孙二娘的化装设计。这项设计很成功,致使武家二郎受用终身。故事发生在《水浒》第三十一回,此处无须重述。
何谓行者?《释氏要览(上)》引《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孟州道观寺庙寺院。”《禅林象器笺(八)》亦云:“有发而依止僧寺,称为行者。”换言之,行者为住于寺院而带发修行的佛徒。对武松而言,行者不剃发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可以将原有的长发剪成仅可披于额前颅后之短发,再用戒箍加以约束,如此便可掩盖其额上所刺的作为刑徒标志的金印。须知此时武松已经是“二进宫”人物了。第一次因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刺配孟州,第二次因醉打蒋门神遭诬陷刺配恩州,脸上的两道金印很容易被缉捕他的官兵识别。应该佩服孙二娘的点拨,她让武松用行者的发型加以遮掩,真是一着妙招。
武行者之“行”,不当读xing,而当读heng,其含义为坚持不渝地实践某项誓愿孟州道观寺庙寺院。是故,带发出家的佛徒虽与剃度出家的佛徒仪容有别,而其“行”则同,因名行者。不过,一般人都把行者之“行”读作xing,约定俗成,也不必计较了。我们看《西游记》,唐僧是一位剃度出家和尚,他的三个徒弟却全是行者模样。其中沙僧的形象堪称行者的典型;孙悟空则被直称为孙行者;猪八戒的肩上是一颗猪头,猪不长头发,一双大耳之上也没有带戒箍的余地,是一个异相行者。
然而行者又有住寺与游方之别孟州道观寺庙寺院。前引《释氏要览(上)》与《禅林象器笺(八)》所云,为住寺行者,即《金刚经》中须菩提所述之“阿兰那行者”。按阿兰那一作阿兰若,为古天竺原始佛教教徒在寺庙附近所建之简陋小屋,居于其中修练的佛徒,称阿兰那行者。因彼时之佛寺仅为一至数座覆钵式的率都波,即佛塔,并无殿堂廊宇可供佛徒栖止,故须另建阿兰那存身;或说阿兰那即为树荫之下,连小屋都没有。如此修练,是一种苦行。不过武松是一个重案在身被紧急搜捕的人,不可如住寺行者那样死守在一个地方,必须扮做游方行者赶快远走高飞。这种行者的特点是居无定所,俗称行脚僧,一称头陀。头陀的修练功法名头陀行,也是一种苦行,其法多至十余种,而以游化乞食为主。孙二娘的黑店不久前恰好做翻了一个头陀,那头陀的躯体早已加工为肉馅成了馒头(今称包子)卖给往来行人吃了,剥下的僧衣,戒箍以及念珠、戒刀、度牒等物仍然放在店里,取出来供武松使用,可谓服装、道具、证件一应俱全,再也合适不过。是故,在孙二娘的拾掇下,武松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头陀,连他自己也笑了(此人素来冷面)。武二郎本无绰号,自此江湖上称之为“行者武松”。不过,武松用了那张度牒,却没有把自己的姓名改成度牒上的名字,途中若遇盘查,岂不露馅?可见精明如孙二娘、武松之辈,也有思虑不周之处。顺便提及,鲁智深本是经过剃度的光头僧人,而在京剧《野猪林》里,却让他扮作额戴戒箍的头陀模样,差矣!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573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