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中国古代东北诸民族及邻国:宁安道观寺庙寺院
中国古代东北诸民族及邻国
“夷”是中国古代有多重含义的民族泛称宁安道观寺庙寺院。是先秦时期非华夏民族泛称之一,夷又有诸夷、四夷、东夷、西夷、南夷、九夷等泛称。一般多用以泛称在远古传说时代环渤海而居,南至江淮的中国东方各族,亦称“东夷”。传说,舜出东夷,商的远古祖先也是东夷。先秦华夏,为夷羌苗黎所融化而成,东夷是华夏先民的重要来源之一,华夷之分纯为文化而非民族意义。
“夷”字会意从大从弓,是猎人的形象,(夷,东方之人也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说文》)甲骨文字中所见“人方”,即夷方,或称尸方,是商族已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并常有征伐夷方的记录。古时称夏、商、周三代,东方有“九夷”之称,“九”言其多,是许多东方族类相近的氏族部落的统称。后世史书,往往以东北或东方沿海九种部落或民族的名称来足“九夷”之数。
先秦时,东夷民族众多,主要指以传说时代的太皞、少皞为代表的部落集团及其后裔,《禹贡》称为鸟夷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太皞,风姓,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少皞,赢姓,自穷桑(今山东曲阜北)登帝位,后徙曲阜。相传禹拟授“帝位”的皋陶也是东夷人,生长在曲阜。皋陶早死,其子名益。或传禹死启立,“益干启位,启杀之”,然后建立起夏王朝。夏与东夷屡有斗争,曾夺取夏太康王位的“有穷(在今山东德州)后羿”,就是东夷的一支。相传商汤先世活动在今山东、河北的渤海湾一带,学者多以为商人本亦为东夷民族。商王朝建立后,仍与东夷斗争不绝,史载“桀为暴虐,诸夷内侵,殷汤革命,伐而定之。至于仲丁,蓝夷作寇。自是或服或叛,三百余年。武乙衰敝,东夷渐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故殷末帝乙、帝辛(纣)都多次征叙方、盂方、夷方(皆东夷),驻跸之地,遍及济、汶以东。东夷被征服,商王朝也国力耗尽,后为周所灭。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之初,殷的余部及殷的与国东夷势力仍强。武王死,殷裔武庚在商奄(在今山东曲阜)、蒲姑(在今山东博兴)、徐戎(徐夷)、淮夷等东夷国家支持下发动叛乱。周公东征,杀武庚,灭不少赢姓之国,平定叛乱,又以蒲姑地封齐,以商奄地封鲁,但徐戎、淮夷仍长期存在于淮水流域。周穆王时,“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厉王时,“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宣王复命召公伐而平之”。及至春秋,徐、淮犹盛,尚能“病杞”、“病鄫”。这时,还有奉祀太皞的任(今山东济宁境)、宿、须句(山东东平境)、颛臾(今山东费县境),自称少皞之裔的郯(在今山东郯城),皋陶后的六(在今安徽六安)、蓼(在今安徽霍丘)等国,以及与徐同祖的群舒(舒蓼、舒鸠、舒庸、舒龙、舒鲍、舒龚等)和九夷等东夷部落国家,活跃在山东半岛和江苏、安徽的淮水流域,成为齐、楚两霸必争的与国。他们都与华夏诸国早有通使、会盟关系,而诸夏国又或“用夷礼”,夷、夏遂逐步接近以至融合。近年出土的春秋徐国铜器,其文字、形制、纹饰已与中原器物无别。“九夷”之名犹见于战国,但秦并六国后,淮泗夷皆散为民户,到汉时已不见夷、夏之别。夷也用以泛指中国周边各民族,与夏对举。如四方之夷、夷夏之别,《三国志》、《晋书》等所载《东夷传》,均将扶余、高句丽、挹娄包举其中,也是泛指东北东部及东北部各族为东夷。近人考订:“夷族本在东北,东夷、南夷、淮夷皆其南迁之别名。”此说,渐为学术界所注目。
貊(mò)亦称“貉”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其名见于《诗》、《书》。为北方民族的一种泛称。秦汉时,又与胡并称“胡貉”,史家注明,胡居北方,貉居东北。又注明“貉即濊也”,故秦汉以后,濊貊往往连称,或异写作秽貉、穢貉、薉貊。一说貊即山戎,一说来源于“北发”。或以为貊散处中国北方,濊居东北,因族类相近,语言相通,逐渐融为一体,故濊、貊先由单称,后为连称。其分布地区,战国、秦汉以来聚居于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嫩江和松花江一带,称为夫余(即扶余);一部分向东南迁徙,分布于鸭绿江、图们江流域和朝鲜半岛东北沿海一带,称作沃沮、高句丽、和小水貊等。秦汉之际,卫氏朝鲜雄踞朝鲜半岛北部,部分濊人附属朝鲜。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薉君南闾叛朝鲜,率28万口至辽东附汉内属。此为濊人自朝鲜半岛东北沿海北迁的记录。时夫余已立国,沃沮、高句丽并属汉玄菟郡。西汉末年及东汉初中叶高句丽渐强,玄菟郡北迁,沃沮、濊、小水貊等并附高句丽。濊貊系统各族中,惟夫余与高句丽最强。
貊人以农耕为主,兼事狩猎宁安道观寺庙寺院。秦汉时,阶级分化较明显。有法禁,无大君长,官有侯、邑君、三老。刑严急,杀人者偿死;侵犯别人邑落者,辄相罚,“责生口牛马”。少寇盗。善于步战,作矛长三丈,数人共持之。知种麻,养桑蚕,作绵布。出好弓,曰“檀弓”(小水貊产“貊弓”)。产良马,名“果下马”。其地多文豹,出班鱼皮。言语习俗大体与高句丽同。男女衣着皆曲领。同姓不婚。有病死者即弃旧室,另造新居。俗重山川各有部界,不得任意超越。常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祭虎以为神。
朝鲜人(Koreans)按中国现代民族学者分类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在历史上系由很多不同来源的民族成分所构成:北面有包括扶余、高句丽、沃沮、貊、挹娄等成分的貊族,其实包括汉人与满人、蒙古人的先民等所有曾生活在现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人;南面有包括马韩、辰韩、弁韩等成分的韩族;此外还有济州岛上的州胡族等,甚至还有漂流而来的倭人、虾夷人经过长期混合而逐渐形成。
据考古学和语言学研究以及神话传说,史前时期,居住在阿尔泰山脉的种族,后来移动到了现在的中国东北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带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其中被认为是起源于通古斯的一支,来到朝鲜半岛的东海岸定居后,很快就融合为了具有一种语言和一种文化的民族。这就是朝鲜民族的先民。
现在朝鲜民族使用的朝鲜语,语言系属未定,多数学者认为属阿尔泰语系,语法结构与满语、蒙古语相近,但基本词汇却与这些语言没有确实的音位对应关系宁安道观寺庙寺院。朝鲜语词可能吸收了不同民族来源的语言成分,其中以貊语词汇和韩语词汇为主,并受汉语较大影响。朝鲜语按地区分为东北、西北、中部、东南、西南、济州岛6种方言。1444年创制一种字母文字-谚文,并借用汉字的音训。朝鲜人古时信仰万物有灵和多神。萨满教较为流行,深入民间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巫师多为女性,由本族女性世袭,男性为其助手。公元4~6世纪由中国传入大乘佛教,中世纪晚期传入儒家思想,对其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8世纪后有人开始接受西方基督教信仰。
早在旧石器时代,朝鲜半岛即有人类居住宁安道观寺庙寺院。近年已发现一些旧石器时代遗迹和新石器时代遗址。从殷周时代起,朝鲜半岛居民便与华夏人有了往来,深受华夏文化影响。据载殷商王族箕子在国亡时率众远奔辽东建立箕氏政权,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汉史载“箕子教以礼义田蚕,又制八条之教。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笾豆。回顽薄之俗,就宽略之法,行数百千年,故东夷通以柔谨为风,异乎三方者也。苟政之所畅,则道义存焉。仲尼怀愤,以为九夷可居。或疑其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亦徒有以焉尔。其后遂通接商贾,渐交上国。而燕人韂满扰杂其风,于是从而浇异焉,既杂华夏之风,又浇薄其本化,以至通于汉也。”后世朝鲜一直以礼仪之邦自豪,崇尚儒学、视中国以外的国家为蛮夷。其最初国名、控制地区不详,直至汉初还有箕氏朝鲜王国存在。
据现在的证据,公元前第1千纪上半叶朝鲜地区已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4世纪开始使用铁器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当时半岛南部的居民自称为韩族,半岛北部则居住着秽族,一般认为其语言近于通古斯语系。朝鲜半岛很早就传入汉字,而“朝鲜”一词则始见于中国的《管子》、《史记》等古代文献之中,据说意为“朝日鲜明之地”。约在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3世纪),“朝鲜侯”(箕俭)称王是为朝鲜建国之始,可见早期的“朝鲜”是中国外来政权,其控制地区与人民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很可能在鸭绿江北为主,国内对此介绍甚少。
公元前5世纪因接触华夏文明少而比北部落后得多的半岛南部原住民也进入青铜时代,出现众多部落联盟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公元前1世纪半岛东南形成初具规模的新罗王国,后与北部高句丽、西南百济王国争雄,三国鼎立。7世纪中叶新罗先后灭百济和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大部。935年高丽王朝代兴,势力扩展到半岛北部。1392年建李氏王朝,明朝订其国号又为朝鲜,历时500余年。1910年后,朝鲜人受日本殖民统治,经过长期武装斗争,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获得解放。但由于美苏幕后划分势力范围,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1948年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成立“大韩民国”,至今不得统一。
朝鲜人血缘观念较强,由氏族观念而演变为宗族观念,同姓不婚,同族间有互助义务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家庭由男性家长掌权,财产由男性后代继承。盛行祖先崇拜和敬老之风。现在部分人受西方文化影响,但仍保留很多固有文化特点。住屋一般砌有火炕。喜食酸菜和带有辛辣调料的食品。能歌善舞,妇女喜欢压跷板、荡秋千,男子喜欢摔跤、玩球。一般爱穿白色服装,妇女穿短衣长裙,男子穿短衣肥裤,外加坎肩。
朝鲜领土包括朝鲜半岛和周围的3300多个岛屿,面积222209平方公里(其中南半部98900多平方公里),半岛东西宽360公里,南北长840公里,半岛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这里有许多风景秀丽的山峰和江河,因而常被称为“三千里锦绣江山”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北与中国为邻,东北角与苏联相接,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东为日本海,西为黄海。境内东西窄,南北长,东北部多山,西南部多丘陵。最大河流为汉江和大同江,此外有中朝界河鸭绿江和图们江。人口5800多万人(1985年1月统计数,其中南半部4089万人,现北部不详),绝大多数为朝鲜民族,有少数华侨。
古朝鲜在秦汉时其地仅包括今朝鲜半岛北部的大部分宁安道观寺庙寺院。战国末叶,燕国向东北发展,势力曾达到鸭绿江南。当时朝鲜在箕氏统治之下。秦统一中国后,在燕国故地东部置辽西、辽东郡。战国时燕、秦等争战之际,齐、燕一带已有不少移民移居到朝鲜半岛,继续引进了中原文化。中国西汉初年,燕国人卫(韂)满率领移民东渡浿水(pèi今朝鲜清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称)入朝鲜,先居住在秦代的旧障塞地带。不久,朝鲜王箕准把卫满安置在朝鲜西部。卫满的力量聚集雄厚之后,反客为主,驱杀箕氏朝鲜末代王族,自立为朝鲜王,建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其统治中心在今大同江中游一带。朝鲜半岛土著真番、临屯等部族都服属卫满。汉初和卫氏基本上相安无事。此即“卫满朝鲜”之始。
汉武帝刘彻为防御匈奴,加强了北方边郡的守卫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元朔元年(前128),濊君南闾等畔(叛)卫右渠,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武帝一度在辽东塞外置苍海郡,但统治困难,三年后即罢撤。元封二年(前109),以半岛南部部族诉朝鲜阻碍他们与汉朝通商为名,汉武帝令涉何出使朝鲜,召谕其王卫右渠归属中国。卫右渠的具体回复如何不详,汉史称“终不肯奉诏”,但他还是很礼貌的派人护送汉使却是清楚的。而涉何在归途中卑鄙地杀死随从护送他的朝鲜裨王长,诡称“杀朝鲜将”以邀功。这种行为是否有预谋也不可考,反正刘彻嘉勉他的冒险精神,以“名美”命他担任辽东郡(辽宁辽阳)都尉。卫右渠大怒,派兵击杀涉何。涉何的荒唐和卫右渠的不能忍辱负重,由此引起了汉与朝鲜的武装冲突。汉武帝遣楼船将军杨仆将水军五万自齐跨越渤海,左将军荀彘将陆军自辽东南下渡鸭绿江,夹击王险城。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尼溪相参、将军王唊降汉,次年夏,荀彘(zhì)始击败朝鲜军,陷其都城,卫右渠被他的部下所杀,卫满朝鲜灭亡。汉朝把朝鲜改为直属政区,设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4个郡,史称“汉四郡”:乐浪郡(或谓因古时东方有“良夷”之称而得名),以王险城为中心,统治鸭绿江(古称马訾水)以南、浿水(清川江)南北最富裕的地方;也就是箕氏朝鲜几世纪以来所统治的地方;临屯郡,统治以貉为主体的部族,在乐浪郡以东;玄菟郡,统治东临日本海的南沃沮部族;真番郡,统治乐浪以南的真番部族。四郡的土地包括半岛的绝大部分,只有东南角名曰韩的地方部族尚独立。
汉朝并不真有力量稳固管理偏远的少数民族,昭帝始元五年(前82)罢真番郡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元凤六年(前75)又罢临屯郡,同时把玄菟郡从图们江南的旧地移至鸭绿江北、辽东郡东,其治所在浑河上游、辽宁新宾附近,仅领三县,从此乐浪郡便成为朝鲜半岛上的主要汉郡。西汉时领县二十五,东汉时减至十八。汉末,公孙康据有辽东,割乐浪郡之一部分置带方郡,领县再次减少。自乐浪始置郡,至为高句丽所并,前后凡四百余年(前108~公元313)在这样长的时间内,汉文化大量输入朝鲜,不仅见于文字记录,而且从朝鲜境内许多汉墓出土的封泥、印章、兵器、漆器、织物以及瓦当等,也能充分证明。当然同时,朝鲜古文化也输入到了辽东、辽西及幽州各郡。据史,当时朝鲜地区政权已有“犯禁八条”和“礼义田蚕织作”,表明已有成文法,农业、手工业等也有相当发展。
朝鲜在卫满统治之前早已进入阶级社会,卫氏朝鲜继续直接和大量地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其社会发展进程较半岛南部的三韩为快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但是否已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史载不详,不可确知,但需指出的是朝鲜与韩、百济的概念是不同的。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于其地设乐浪等四郡时半岛南部居有3个部落联盟集团,即马韩、辰韩、弁韩三支,史称三韩(SamHan).其名始见于中国史书《三国志·魏志》。族源无定论,有研究认为与扶余有较大关系。后马韩发展为百济,辰韩发展为新罗,弁韩发展为以金官伽耶为主的六伽耶联盟(现朝鲜族还有一种名为伽耶琴的乐器),后分别并入百济、新罗。
朝鲜王准为韂满所破,乃率其余众数千人入海,攻破马韩自立为韩王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准后灭绝,马韩人复自立为辰王,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汉时臣属乐浪郡,四时朝谒。中国三国时期,三韩族仍处在部落联盟阶段。当时,马韩有10余万户,分为54个部落,在三韩族中居于主体地位。辰韩在马韩东,亦曰秦韩,始有6个部落集团,后分为12个辰韩,史传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言语名物有似中国人,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皆为徒,不与马韩同。又辰韩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相系,辰韩不得自立为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恒为马韩所制。弁韩在辰韩之南,有辰韩人杂居,也称弁(慕)辰。辰韩与弁韩人口共4.5万户,各分为12个部落。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三韩各部落的首领原先都是马韩人。但马韩当时尚无城郭,亦无纲纪法规。各部落都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没有形成巩固的统一体。辰韩已有城栅,刑法严峻,并知役使牛马。三韩都从事种稻、养蚕、织布等生产。辰韩出铁,是与倭、马韩、东汉乐浪和带方郡贸易的主要物资,也是国内贸易的通货。
三韩各有酋长,大者自名臣智,次有邑借、险侧、中郎将、归义侯、樊等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公元前2世纪末以后,受制于汉乐浪,带方郡,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兴兵伐韩濊,旧民稍出,是后倭、韩遂属带方。景初中,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诸韩国臣智加赐邑郡印绶,其次与邑长。其俗好衣帻,下户诣郡朝谒,皆假衣帻,自服印绶衣帻千余有人。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吏译转有异同,臣智激韩忿,攻带方郡崎离营。时太守弓遵、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遵战死,二郡遂灭韩。后二郡势衰,马韩乃向北发展,公元前后,百济部统一诸部,4世纪初并带方郡之地,形成百济国家。辰韩由斯卢部统一为新罗国家。5世纪后,由弁韩发展起来的六伽耶联盟领土日蹙,公元3世纪左右,百济统一马韩地区,新罗统一辰韩地区,建立起国家。公元前后在中国东北兴起的高句丽,于427年迁都平壤,于是半岛上形成三雄争霸的局面,这就是朝鲜史称的“三国时期”。三国之间战争连年不断。660年,三韩之地才为新罗统一。
夫余亦作扶余,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活动于中国东北部的民族和地方政权之一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亦作“夫余”或“凫臾”,为同名异写。扶余建国于何时?史家考订尚无定说。西汉已有扶余,称王于貊濊之地,故有“濊王之印”,有故城名叫濊城。夫余之名首见于《史记-货殖列传》,现一般认为属于通古斯语族。大约在战国时期,夫余已为华夏诸国所知。高句丽和百济王室均出自扶余,所以高句丽、百济都曾冠以扶余之号,而扶余本身就有北扶余之称。一说,扶余建国之前,据公元1世纪保留的传说,远在北方的“北夷”有稾离,亦称索(橐)离国,约当今嫩江上游松嫩平原。索离国王的后裔东明(朱蒙,硃蒙)是一个有传奇神话色彩的人物,被现代朝鲜人还尊为始祖。据说其母为索离国王待女,在王出行时感孕,王惊异,欲弃杀而不成,东明长而善射,王忌其猛,复欲杀之,东明即奔走向南发展,渡过掩水(今松花江中游),占踞了今吉林农安、长春一带,所谓“东夷之域”,本濊貊之地,亦即古代原始居民貉的原住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遂称夫余国。因而古稾离即北扶余。史称其地方可二千里,户8万,于东北各族中,地最平敞,农业发达也最早。过去,治史者多以为扶余以今吉林省农安为中心。近年来,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早期扶余王城应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区,高句丽强大以后,扶余王城才西迁至今农安县境,其范围,相当今西以农安为中心,东以吉林市为中心,四平以北,哈尔滨以南,东北平原中部。自汉以来,役属挹娄,使其不得自通于中原;至三国时,高句丽渐强,而扶余衰弱,挹娄始自通贡于中原。汉代扶余,在长城以北,去玄菟千里;它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为邻;北有弱水,弱水即今嫩江或黑龙江。以员栅为城,有宫室、仓库、牢狱,粗具原始国家规模。扶余物产丰富,除五谷之外,又出名马、赤玉、貂、大珠,以金银为饰。其王以六畜名官,有牛加、马加、猪加、狗加、大使等号,各“加”分领数百至数千邑落邑落的豪民,役使“下户”为奴仆,社会处于奴隶制阶段。其法严苛,男女淫皆杀之。杀人偿命,尽没其家人为奴婢。其俗,用殷正月祭天,遇战亦祭天,杀牛,以蹄占凶吉。死则有椁无棺。厚葬,富者杀人殉葬,多者以百数。衣服尚白,兄死妻嫂。杀人殉葬,多者以百数。其人麤大强勇而谨厚,不为寇钞。以弓矢刀矛为兵。刑法严苛,正月祭天,断刑狱。有军事则祭天,杀牛、观牛蹄以占吉凶,遇敌时,诸“加”各自为战,使下户输担粮草饮食。西汉时,扶余于濊貊各族中为最强,其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焉,说明享有汉诸侯王葬礼。文献所记夫余的礼节、习俗、衣饰,和近年考古的遗存,都说明他们久已受华夏文化的影响。
汉武帝时,夫余向汉朝贡宁安道观寺庙寺院。王莽为向“外夷”显示威力,曾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派遣赉(lài)印绶的五威将军至夫余。公元1世纪初至3世纪中,夫余实力渐盛。自东汉光武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起,夫余王遣使奉贡,光武厚荅报之,于是不断遣使朝汉,与汉大势基本上保持友好,而同高句丽、鲜卑对抗。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冬,高句丽围攻玄菟郡时,夫余王曾遣子尉仇台击破之,解救了玄菟,汉赐尉仇台印绶金彩。尉仇台死,简位居立。无适(世)子,有孽子麻余。位居死,诸加共立麻余。顺帝永和元年(136年),夫余王曾来朝汉京洛阳,帝作黄门鼓吹、角抵戏以遣之。永康元年,夫余王夫台将二万余人寇玄菟,玄菟太守公孙域击破之,斩首千余级。至灵帝熹平三年,复奉章贡献。后来,因鲜卑、高句丽强盛,扶余正处于两大族之间,逐渐衰弱。高句丽向西发展,汉边军退至西盖马(今辽宁抚顺);但夫余仍亲汉,西与鲜卑、南与高句丽对抗。东汉末及曹魏初,汉辽东公孙氏地方割据势力兴起,其王求属辽东。公孙氏为利用夫余抑制高句丽、鲜卑,曾以同族之女妻夫余王。公孙氏亡后,夫余又于魏明帝景初二年(238)朝魏。
西晋建立后,夫余王频繁遣使朝贡宁安道观寺庙寺院。麻余死,其子依虑年六岁,立以为王。至晋太康六年(285),为鲜卑慕容廆(269~333)击破,国王依虑自杀,余众走保沃沮。不久,在晋朝的支持下,晋武帝司马炎遣东夷校尉何龛击败慕容廆,依虑之子依罗因得复国。晋永和二年(346),慕容皝以其子慕容儁统军,又大败扶余。经过这两次打击,扶余大衰。北魏高宗时,夫余王曾遣使朝贡。至北魏太和七年(483),灭于高句丽。扶余自立国至此约6个世纪而亡。太和十七年(493)扶余王室之残留故地者,复被勿吉所逐,遂北渡那水(嫩江及东流松花江),徙居今嫩江支流富裕尔河一带,金代蒲与路治在富裕尔河沿岸并以此河得名,都因扶余遗裔居于此河流域,是扶余的对音。
高句丽(Koguryǒ)是秦汉至北朝在中国东北部的民族和地方政权之一;朝鲜三国时期的国家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一作高句骊、高勾骊、勾丽、句丽或高丽,属貊族系统。高句丽族很早就生活在东北浑江、富尔江、鸭绿江一带。前1世纪朱蒙在纥升骨城(在中国辽宁省桓仁县)一带建立了高句丽政权。公元3年琉璃明王移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置玄菟郡,属县有高勾骊,是因族名县。其地约当古盐难水(今浑江)及小辽水上游(今苏子河)一带。
汉献帝十四年(209)又在国内城稍北丸都山上建丸都城(今集安县城稍北山城)为夏宫,且有利据险设守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于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建国,都国内城。高句丽活动地域,两汉时在辽东东部,南与朝鲜、濊貊,东与沃沮,北与扶余相接,汉史称地方2000里,户3万。据中国古文献、高丽《三国史记》及集安出土的高勾骊《好太王碑》记载,都传说高句丽的始祖其始祖朱蒙(亦作东明或邹牟)出于北扶余王室。《好太王碑》是“高句丽国岗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的简称。是高句丽长寿王于414年为其父琰德立的墓碑。位于吉林省集安县集安镇东4公里,太王陵东500米处。此碑是研究高句丽史的基本史料。说朱蒙“出于夫余”,又说“东夷相传以为夫余别种,故言语法则多同”(从行文可见自己汉化很深)。史家也多认为即出于扶余,或以为高勾骊即古高夷或古橐离之后。朱蒙自扶余逃亡南下,最初定居卒本川纥升骨城,故曾号卒本扶余。建国后,居国内城,即专以高句丽为号。约在西汉时,高句丽南下到纥升骨城,即今吉林浑江(古称沸流水)江畔的桓仁地区。汉武帝刘彻时向汉朝贡,属玄菟郡。居民以狩猎畜牧为主,兼营原始的农耕。国中大户不耕作,坐食下户供给的米粮鱼盐。不设牢狱,有罪者由众人评判后杀戮,妻、子没为奴婢。以十月祭天大会,名曰“东盟”。其国东有大穴,号禭神,亦以十月迎而祭之,今韩国仍有此迹。置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古邹大加)、主簿、优台丞(优台)、使者、皂衣先人。本有五族,有渭奴都、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涓奴部本国主,后虽不为王,适统大人,得称古雏加,亦得立宗庙,祠灵星、社稷。绝奴部世与王婚,加古雏之号。诸大加亦自置使者、皂衣先人,名皆远于王,如卿大夫之家臣,会同坐起,不得与王家使者、阜衣先人同列。有对卢则不置沛者,有沛者则不置对卢。王之宗族,其大加皆称古雏加。大加、主簿皆着帻,如冠帻而无后;其小加着折风,形如弁。言语诸事,多与夫余同,其性气、衣服有异。高句丽人性凶急,好清洁,善歌舞,习战斗。民俗厚葬,随葬品多有金银财宝。
高句丽建国后,名义上仍属汉玄菟郡宁安道观寺庙寺院。王莽新朝纂国初,发高句骊兵以伐胡(匈奴),其人不欲行,郡县强迫遣之,皆亡出塞为寇盗。辽西大尹田谭追击,战死。州郡归咎于高句丽王驺,严尤奏言貉人犯法,不从驺起,宜慰安之,莽不从,令尤击之,遂诱驺入塞以兵侵辽东,斩之,传首长安。王莽得意忘形幼稚地贬降服的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高句丽更名为“下句丽”,以汉义辱之,其实“高句丽”不过是汉语译音,于是貊人寇边愈甚。
高句丽在东汉年间势力逐渐扩张,同时汉人徙入高句丽境内的也日益加多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高句丽王遣使朝贡,恢复与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光武复其王号。建武二十五年春,高句丽寇右北平、渔阳、上谷、太原,而辽东太守祭肜以恩信招之,皆复款塞。至公元1世纪中叶,传说高句丽王宫生而开目能视,国人怀之,在位时,兵力复振,及长勇壮,数犯边境,和帝元兴元年春,复入辽东,寇略六县,进攻玄菟郡,迫使该郡治自今日的新宾西迁至抚顺一带。太守耿夔击破之,斩其渠帅。安帝永初五年,宫遣使贡献,求属玄菟。元初五年,又复与濊貊寇玄菟,攻华丽城(县名,属乐浪郡)。建光元年春,幽州刺史冯焕、玄菟太守姚光、辽东太守蔡讽等率兵出塞击之,捕斩濊貊渠帅,获兵马财物。宫乃遣嗣子遂成率二千余人诈降,光等信之,遂成因据险□以遮大军,而潜遣三千人攻玄菟、辽东,焚城郭,杀伤二千余人。汉发广阳、渔阳、右北平、涿郡属国三千余骑同救之,而貊人已去。夏,复与辽东鲜卑八千余人攻辽队(县名,属辽东郡),杀略吏人。蔡讽等追击于新昌,战殁,功曹耿耗、兵曹掾龙端、兵马掾公孙酺以身扞讽,俱没于陈,死者百余人。秋,宫遂率马韩、濊貊数千骑围玄菟,夫余王遣子尉仇台将二万余人,与州郡力讨破之,斩首五百余级。是岁宫死,子遂成立,姚光上言欲因其丧发兵击之,议者皆以为可许。尚书陈忠曰:“宫前桀黠,光不能讨,死而击之,非义也。宜遣吊问,因责让前罪,赦不加诛,取其后善。”安帝从之。明年,遂成还汉生口,诣玄菟降。汉诏自今已后,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缣人四十匹,小口半之,稍和解。遂成死,子伯固立。其后濊貊率服,东垂少事。顺帝阳嘉元年,置玄菟郡屯田六部。质、桓帝之间,复犯辽东西安平,杀带方令,掠得乐浪太守妻子。至汉灵帝建宁二年(169),玄菟太守耿临讨之,斩首数百级,国王伯固投降,其地遂复归玄菟郡名下管辖。
公孙度雄海东时,伯固与之通好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伯固死,有二子,长子拔奇,小子伊夷模。拔奇不肖,国人便共立伊夷模为王。伊夷摸自伯固时已数寇辽东,又受亡胡五百余户。2世纪末,东汉政局混乱,公孙氏在辽东割据,公孙康乘高句丽统治者争夺王位之际,于献帝建安九年(204)出军东向,攻破其王都纥升骨城,焚烧邑落。拔奇怒为兄而不得立,与渭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诣康降,还住沸流水。拔奇遂往辽东,有子留句丽国,为古雏加驳位居。降胡亦叛伊夷摸,迫使新王伊夷模东迁至丸都城-国内城。
伊夷模死,无子,淫灌奴部所生曾孙位宫嗣立为王(史书如此,疑有误)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位宫扩充武力,向西发展,三国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司马懿讨公孙渊,位宫曾派兵数千相助。但到魏正始元年(240),位宫又发兵袭扰中国,正始三年(242),位宫攻打辽东的西安平(今辽宁丹东东北),为魏幽州刺史毋丘俭所破。丘俭分别于正始三年(242)和五年两次讨伐高句丽,并于正始七年攻下丸都,史载追击到肃慎“刻石记功”而还。句丽王宫奔沃沮,遂近师击之。沃沮邑落皆破之,斩获首虏三千余级,宫奔北沃沮。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其俗南北皆同,与挹娄接。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今吉林省集安县发现了丘俭所刻的断碑一块,证实其事。
西晋末年,司马氏内讧,无暇顾及东北边区,十六国初,前燕鲜卑慕容氏和高句丽日趋强盛,双方相互争战不已,句骊王乙弗利频寇辽东,廆不能制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弗利死,子钊代立。至东晋成帝咸康七年(341),前燕慕容皝率兵攻高句丽,次年掘钊父墓,掠其母妻、珍宝、男女五万余口,焚其室,毁丸都城而还,高句丽王钊奔逃,后为百济所杀,高句丽国力一度大衰。然而慕容氏随后即向河北逐鹿中原,高句丽得以复兴,终于后燕末年(约在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占据辽东、玄菟两郡地区。后燕慕容垂遣弟农伐句骊,复二郡。垂死,子宝立,以句骊王安为平州牧,封辽东、带方二国王。安始置长史、司马、参军官,后略有辽东郡。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高句丽长寿王又将都城由国内城迁至平壤城,筑大城山城与王宫。高丽意欲向半岛扩张,与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政治中心迁至朝鲜半岛,即已成为当时朝鲜半岛三国之一,三国之间攻城略地,征战不已。直到7世纪中叶(667)的240年间,平壤(Pyongyang)是朝鲜半岛最繁荣的城市。从10世纪初到20世纪初约1000年间,是高丽和李氏王朝的“西京”,又称“柳京”。留居辽东的高句丽人,与鲜卑、汉族一同继续发展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如鲜卑化的高句丽人冯云曾一度继为后燕天王。475年攻陷百济都城南汉山城,迫使百济迁都熊津,并据有汉江流域。551年,百济联合新罗复夺汉江流域,竹岭以北十郡之地(今江原道西部一带)亦为新罗夺取。婴阳王时,转而联合百济,与新罗争夺汉江流域。
南北朝时,高句丽一直与北朝各王朝通使往来,奉表进贡方物,接受册封宁安道观寺庙寺院。高句丽王钊曾孙王琏奉表贡方物于北魏,北魏太武帝遣使封琏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公、高句丽王。从此,整个北魏一代,高句丽王嗣位都要经北魏皇帝册封,并赐冠服、车旗饰品,高句丽则年年向北魏进贡,一般皆拜封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或有加使持节者……高琏并不甘心专属于北魏,曾收留北燕冯跋逃亡,又拒联姻(因冯氏嫁女与北魏反因此被灭国),历宋、齐并授爵位,史称年百余岁死。高琏子高云,齐隆昌中,授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征东大将军、乐浪公。梁高祖即位,进云车骑大将军。天监七年,授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常侍、都督、王并如故。十七年,云死,子安立。普通元年,诏安纂袭封爵,持节、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宁东将军。七年,安卒,子延立,诏以延袭爵。太清二年,延卒,诏以其子成袭延爵位。成死,子汤立。周武帝拜琏六世孙汤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辽东郡公、辽东王。北齐废帝乾明元年(560)封掌权的高氏为高丽王,自此改称高句丽称高丽,是为朝鲜半岛高氏高丽王国。都城先在平壤东北的安鹤宫城,586年迁至长安城(今平壤)。复有国内城、汉城,并其都会之所,其国中呼为“三京”。
注:使持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宁安道观寺庙寺院。权力次之的又有持节、假节。“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因用途不同而种类繁多。封建帝王所遣使者规定持“旌节”,使命完成后归还。西汉旌节简称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持节者是钦差,权力极大。朝廷命将,以节为信,以指挥军队。也用于其他使命,如汲黯持节发河内仓粟以赈贫民,苏武持节出使匈奴,等等。东汉中叶以后,由于地方不宁,军事屡兴,皇帝欲增强中央的控制,遂令在地方都督诸军的将领加节。汉末三国,都督的节因所加方式不同而分为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种。但假节与持节,假节与使持节有时也混用。孰轻孰重,难以分辨。因为都督与节使性质相同,当时都督权重,加节的权就较难体现。只有在加节而非都督的情况下,才能体现节的权威。如辛毗为大将军司马懿军师、使持节,“六军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司马懿欲出战,被辛毗杖节制止。至于曹爽为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治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与徐州刺史邹歧争屋,引节欲斩邹歧,在三国为仅见,却开晋制之先声。晋制规定: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三种节的权限分别开始明确。东晋南北朝均承其制。三种节常与都督监督联称。《南齐书·百官志》叙晋制称:刺史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督。一般说来,使持节都督最多,持节都督较多,假节都督两晋较多而南北朝少见。使持节监唯两晋宋齐常见,持节监东晋以后少见,假节监两晋最多。使持节督南朝多而北朝少,持节督同前,假节督齐、梁多用于小府。加节都督的黜陟,几乎完全体现在都督、监、督的升降上,节的升降南朝唯梁夏侯夔由持节迁使持节一例。这也是因为都督与节使性质相同而都督权重并易于体现。如《隋书·百官志》载陈朝官品,凡单车刺史,不论持节、假节,加督进一品,都督进二品,即以后者为进品依据。三种节均不与都督配搭的事例也多见。三种节分别加于将军,仍起监督军事的作用,权限与《晋书·职官志》所叙同。此外则同于西汉,仍是节使。隋以后,假节极少见,使持节、持节都是虚衔。唐使持节例授都督;持节例授刺史,由于是“例授”,所以唐代史书叙人历官,凡及刺史即多不缀“持节”。其时“旌节”也与前代的不同,具有二义,《旧唐书·职官志》称:“旌节之制,命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则请而佩之。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这里的“节以专杀”虽与《晋书·职官志》所叙大旨同,但已是专授予节度使的权力象征,不再是例授的虚号。
迁都平壤后的高句丽,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已经完备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其中央集权是以国家对全国土地的支配为基础,国家通过中央集权的统治体系,向各地征收租赋和贡物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的贵族统治者直接占有的土地也不少。高句丽官制由于年代久远,多不详备,据中国史书记载,其官有太大兄、大兄、小兄、对卢、太大使者、大使者、褥奢、仙人等,凡十二等,又有内评、外评、五部褥萨等。但以何官为首及品秩等级,各代史书记载不一。推测高句丽置官因时变化,相加、对卢、各部大人等之间,虽有品级、官职与爵位之差,今已无从查考。
5世纪后,高句丽的经济有显著发展,农业、畜牧业及纺织、冶金等手工业均有一定水平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对外贸易也有发展,其首都长安城分为外城、中城、内城和北城,外围筑有城墙。城内街道平行交错,井然有序,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平壤附近的高句丽古坟以建筑设计细巧、石材加工精致、壁画优美生动而著称,尤其是壁画,生动地反映出高句丽人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文化方面,高句丽使用汉字是肯定的,语言则无记载。中国的儒学、道教及阴阳五行学说均早已传入,高句丽还设立太学,传授儒家经典。佛教传入后,各地广建寺院,高句丽的佛教属中国北朝系统,寺庙布局也可见有北朝的风格。
隋建立后不久,与高丽多有战事,值得指出争夺土地的这种战争无所谓哪一方为正义,并不如某些人说的是中国统治者的侵略宁安道观寺庙寺院。隋高祖受禅,高汤复遣使诣阙,进授大将军,改封高丽王。开皇初,频有使入朝。及平陈之后,汤大惧,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十七年,汤得隋一封诏书后甚惶恐,将奉表陈谢,会病卒。子元嗣立。高祖使使拜元为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辽东郡公,赐衣一袭。元奉表谢恩,并贺祥瑞,因请封王。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因高元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营州总管韦冲击走之而命汉王杨谅攻伐高丽,隋军乏食疾疫,及次辽水,元亦惶惧,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云云。于是罢兵,待之如初,元亦岁遣朝贡。607年,杨广又向北出游,到启民可汗的王庭,无意中见到高句丽王派至突厥汗的使节,杨广吩咐那使节说,他将于611年前往涿郡(今北京),命高句丽王高元亲自到涿郡朝见。杨广于611年真的前往涿郡,高元却没有到。杨广感到没有面子,七窍生烟,下令讨伐高句丽,动员全国士兵集中涿郡,粮秣集中辽西郡(辽宁义县)。明年(612),集中于涿郡的兵力已达一百一十三万。杨广御驾亲自东征,又训话诸军要随时报告,听候指示,不可擅自作主。辽东(辽宁辽阳)是高句丽西境第一大城,在猛烈攻击下,城垣塌陷,高句丽守军悬白旗乞降。可是将领们既不敢接受,也不敢继续攻击,只好停战,急向御营报告杨广。等到指示回来,守军又已把缺口填住,恢复抵抗。一连三次,都被耽误,加之渡鸭绿江深入高句丽国境的另一支军队失败,杨广只好狼狈撤退。第一次东征,损失三十万人。明年(613),杨广第二次御驾亲自东征。这一次辽东城按说绝不可能再支持下去,可是在黎阳(河南浚县)督运军粮的杨玄感叛乱救了它。614年,隋全国已经一片沸腾,旧有变民滚雪球似的四出攻掠,新的变民风起云涌,四方响应,可是杨广仍作第三次东征,高句丽王国一连三年受到攻击,已精疲力尽,只好求和,并且把杨玄感的同党,去年投奔高句丽的斛斯政送回中国,以表诚意。杨广总算争到一点面子。可是杨广回到洛阳,用酷刑把斛斯政处死之后,还征召高元入朝表示彻底降服。高元仍然不至,杨广光火三丈,下令准备第四次东征。隋炀帝于大业七年(611)、九年、十年三次亲征高丽,未能击败高丽,却因连年兴兵激化了社会矛盾,酿成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而亡朝。
隋末,高元死,异母弟建武嗣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唐武德初,再遣使入朝。唐高祖下书脩好,约高丽人在中国者护送,中国人在高丽者敕遣还。于是建武悉搜亡命归有司,且万人。后三年,遣使者,拜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命道士以像法往,为讲《老子》。建武大悦,率国人共听之,日数千人。所有因战乱流亡到唐境内的高丽人等,已令追括,寻即遣送;高丽亦悉搜括华人,以礼宾送,前后至者万数,唐高祖谓左右曰:“名实须相副。高丽虽臣于隋,而终拒炀帝,何臣之为?朕务安人,何必受其臣?”这就是说欲承认高丽是与中国地位平等的外国了,而不再要求称臣或彻底征服。裴矩、温彦博认为不可开先例而谏止曰:“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对列星,理无降尊,俯同籓服。”。新罗、百济遣使讼高元之子建武,云闭其道路,不得入朝。又相与有隙,屡相侵掠。唐员外散骑侍郎硃子奢往和解,建武奉表谢罪,请与新罗对使会盟。贞观五年,广州都督府司马长孙师往边地收瘗隋时战亡骸骨,毁高丽所立京观,建武惧伐其国,乃筑长城,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海,千有余里,但数十年无战事。
高句丽在本世纪(七)初,抵抗中国隋朝攻击之前,南端的新罗曾占领它纵深二百五十公里的土地宁安道观寺庙寺院。642年,“西部大人”渊(泉)盖苏文(《旧唐书》说他姓钱,又称盖金)拥兵政变,杀高建武,立建武弟大阳子高藏为王。自立为莫离支,等于中国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职,掌握实际统治权,联合百济共抗新罗,宣称索回失去的国土。但连陷四十余城而仍不停止,显然的它要全部咽下去。唐遣司农丞相里玄奖赍玺书往说谕高丽,令勿攻新罗,苏文竟不从。新罗处境危殆,遂请唐朝干预。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双方互有胜负。那座杨广倾全国之力三次不能攻陷的辽东城终被攻陷。接着连破白崖城(辽宁海城),盖牟城(辽宁盖州),进围安市城(辽宁海城)。高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真引兵及靺鞨众十五万来援。安市城在高句丽名将杨万春固守之下,成为第二个辽东,中国兵团百般攻击,杨万春百般防守,终不能攻破。而严冬已至,大地冰封,中国远征军没有御寒装备,不得不撤退。退兵之日杨万春在城上潇洒地拜别致谢,李世民不为忤,命送他绸缎一百匹,表示对他忠诚坚守的敬意。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并不算是成功,但李世民与杨广大不同处在没有斗气再来,适可而止,没有大伤两国的感情与元气,又教训了高丽也该收敛野心。明年春,藏遣使者上方物,且谢罪;献二姝口,帝敕还之,谓使者曰:“色者人所重,然愍其去亲戚以伤乃心,我不取也。”初,师还,帝以弓服赐盖苏文,受之,不遣使者谢,于是下诏削弃朝贡。唐王朝也许是在隋征高丽致亡国之始的教训下不敢竭尽力量讨伐,但此后,战事频仍,唐略占上风。乾封元年,高藏遣其子男福入朝,陪位封泰山。其年,盖苏文死后,诸子争权内讧,盖苏文长子男生代为莫离支,与其弟男建、男产不睦,各树朋党,以相攻击。男生为二弟所逐,男建杀其子献忠,男生走据国内城死守,其子献诚诣阙求哀。667年1月,新罗联合唐军乘机进攻。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唐八十岁大将李勣(jì)率大军,泉男生当向导征高丽,斩首五千级,俘口三万,契苾何力会勣军于鸭渌,拔辱夷城,悉师围平壤。九月,藏遣男产率首领百人树素幡降,且请入朝,李勣虏泉男建等,献俘昭陵,唐诏以高藏政不由己,授司平太常伯,高丽立国七百零五年而亡,乃遣左武卫将军薛仁贵总兵镇之,分其地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一、县一百,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擢其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县令,与华人参理百姓,其后颇有逃散。总章二年,徙高丽民三万于江淮、山南。唐军撤离后,大同江以南的高句丽旧地并入新罗。总章二年,大长钳牟岑率众反,立藏外孙安舜为主。舜杀钳牟岑走新罗。东州道行军总管高偘徙都护府治辽东州,平壤痍残不能军,相率奔新罗,凡四年乃平。高宗上元三年(676年),中国驻屯军实在不能支持,只好撤退,把设在平壤的安东都护府治迁到辽东(辽宁辽阳)。仪凤中,高宗授高藏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都督,封朝鲜王,还辽东以安馀民,居安东,镇本蕃为主。先编侨内州者皆原遣,徙安东都护府于新城。高藏至安东,潜与靺鞨相通谋叛。事觉,召还,配流邛州,并分徙其人,散向河南、陇右诸州,其贫弱者留在安东。泉男生进右卫大将军、卞国公,赐宝器、宫侍女二、马八十。仪凤二年,诏安抚辽东,并置州县,招流冗,平敛赋,罢力役,民悦其宽。于仪凤初卒于长安,年四十六,帝为举哀,赠并州大都督,诏五品以上官哭之,谥曰襄,勒碑著功。泉子献诚,授右卫大将军,兼令羽林卫上下,成为唐中央政府高级官员,其人品高尚却被则天酷臣害死。高藏永淳初死后于颉利墓左赐以葬地,兼为树碑。自是高丽旧户在安东者渐寡少。旧城往往入新罗,其余众后分别归属突厥及靺鞨、新罗,高氏君长遂绝。垂拱二年,又封高藏孙宝元为朝鲜郡王。圣历元年,进授左鹰扬卫大将军,封为忠诚国王,委其统摄安东旧户,事竟不行。二年,又授高藏男德武为安东都督,以领本蕃,后稍自国。
肃慎亦作“息慎”、“稷慎”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了联系。舜时,息慎氏朝,贡弓矢;禹定九州,周边各族“各职来贡”的,东北夷即有肃慎。周武王时,肃慎人入贡“楛矢石砮”。成王时,肃慎氏来朝,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康王时,肃慎复至。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见远在春秋以前,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其分布,大体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广大地区。黑龙江流域出土的魏国平周布和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发现的肃慎典型器物“石砮”,以及在上述肃慎人分布区内,普遍发现鼎、鬲等器物,都表明肃慎人与中原地区很早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频繁的交往和联系。
近代以来,考古学家对确定肃慎文化遗存十分重视,已有了一些重要发现宁安道观寺庙寺院。综合文献与考古资料,初步说明远在3000年以前,肃慎人的社会发展已经出现不平衡的状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肃慎人,可能农耕有了初步的发展;在长白山以东及以北的更多肃慎部落,则以渔猎和狩猎生活为主,还处在发展水平较平原地区各部落稍低的状态。西周时肃慎人进贡楛矢石砮及一种名为麈的动物,都是肃慎人从事狩猎生活的一种反映。
史书记载,战国以后,只见挹娄而不见肃慎,直至三国、两晋时,肃慎之名又重新出现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史学家有不同看法:一说当时肃慎为挹娄所阻隔,不得来朝,其名遂隐;一说挹娄即肃慎之改称,故两名互见,非于挹娄之外,又别有一肃慎。而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史家多认为是属于肃慎系统的中国古代民族,与肃慎有密切的洲源关系。
挹娄来源于肃慎宁安道观寺庙寺院。活动区域与肃慎大体相同而略有扩大,汉至两晋时(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分布在今辽宁省东北部及吉林、黑龙江省东半部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辽阔地区。各部落“无大君长”,“邑落各有大人”,父子相传,还没有统一的部落联盟首领。两汉时,他们受着建立在今松花江中游一带的扶余政权的压迫和剥削,不能自通于中原。
三国时魏黄初中(220~226)起而反抗扶余,并向魏贡纳貂皮宁安道观寺庙寺院。约在三国时,挹娄已完全摆脱对扶余的从属关系,屡次来中原王朝贡楛矢石砮,说明他们已直接臣服于中原王朝。
挹娄人与中原王朝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起来,“挹娄貂”在三??时驰名中原,成为社会上的御寒珍品宁安道观寺庙寺院。近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黑龙江和绥芬河流域发掘有汉代五铢钱,在黑龙江省宁安县挹娄人遗址中出土有石镰、穿空石刀、陶豆;在依兰县倭肯哈达洞穴中发现有汉区习见的经过琢磨的玉石。这些都生动地反映了挹娄人和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中国考古工作者还在挹娄遗址中发现大量石镞、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籽粒、纺轮和猪骨,并发现其住址为半地穴式,与史书记载完全相符宁安道观寺庙寺院。挹娄人住土穴,认为越深越好。高贵的“大家”,土穴深“至接九梯”,显然已有了贫富的差别,但阶级划分还不明显。挹娄的生产力比以前有所发展,有农业,种植五谷。善于养猪,食猪肉,穿猪皮制成的衣服。又能织麻布。挹娄人所用箭以青石为镞,上施毒药猎取野兽,狩猎仍占有重要地位。挹娄人还善于使船,史称:挹娄“便乘船,好寇掠,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大概是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发展时的一种社会现象。
由于《后汉书》与《三国志》作《挹娄传》,《晋书》又立《肃慎传》,古人虽已说明汉晋时挹娄即先秦肃慎,然而两名并见,活动范围与生产、生活状况均略有差异,因而中外学者对挹娄是肃慎在不同时期的改称还是肃慎人的一支,以及挹娄人分布区域的大小,看法尚未完全统一宁安道观寺庙寺院。
勿吉-靺鞨(Mohe)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史载勿吉初有数十部,后逐渐发展为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长白山)、伯咄(即伯都讷,今扶余县)、安车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带)、号室(今绥芬、穆伦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龙江下游)等7大部。而隋唐时勿吉虽已改称,其7部的划分与名称则相同。故知勿吉—靺鞨是不同时期对同一民族名称的不同译写形式。周秦到西汉时称为肃慎,东汉至魏晋又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在历史记载中,其名称及地域虽稍有变动,但族源及族的主体基本未变。勿吉—靺鞨,与肃慎、挹娄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北魏至隋及唐中叶(5世纪至8世纪中叶)分布也与肃慎、挹娄略同,而史籍所载地理更加明晰:主要分布在东临日本海,西至嫩江接突厥,南至长白山接高丽,北达黑龙江口及鄂霍茨克海邻室韦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世居白山(或称不咸山、徒太山、大白山、长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勿吉各部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松花江(粟末水)、黑龙江(黑水)和乌苏里江的广大地区,东临日本海。两汉至魏晋时,肃慎后裔称挹类,曾长期役属于夫余。曹魏初年摆脱夫余的羁绊,始直接通贡于中原,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北魏时,挹娄改称勿吉,势力更为强盛,自北魏延兴五年(475)勿吉遣使到北魏朝贡后,与中原关系日益紧密,并逐渐兴盛起来。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勿吉人将扶余残部追逐到东流松花江以北,一部分勿吉人即南迁到松花江中游扶余人故地,领土扩展到伊通河流域松辽平原的中心,为东北一支强大势力。早自北魏起,勿吉人向中原王朝纳贡,或一年数贡,或间岁一贡,有一次来贡人数多达五百余人。隋唐时活跃在中国东北部。到隋代,勿吉被称为靺鞨,部落数十,主要有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等七部,各部相距二三百里。以农业经济为主,多粟、麦,善养猪,富者多至数百口,亦从事狩猎。各部首领称“大莫弗瞒咄”,不相统属。其俗多穴居,妇女服布裙,男子衣猪狗皮。各部发展不平衡。
黑水部在最北,农业经济发展较慢,分十六部,以射猎为业,但已使用铁器,并能自“造毒药,傅矢以射禽兽,中者立死”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以勇健著称。隋末唐初,黑水部逐渐发展壮大,内部又分为十六部。在大祚荣建立渤海政权的同时,他们也与唐朝建立了联系,屡向唐朝纳贡。开元十年(722)黑水酋长倪属利稽入朝于唐,受命为勃利(即伯力,今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州刺史,并为置长史监之。后开元十三年,唐朝按安东都护薛泰的建议在黑水靺鞨地区置黑水军,次年又在其最大部落所在地置黑水都督府。仍以首领为都督。其余各部隶都督府,设州,首领为州刺史,唐派长史监领之。十六年,唐赐其都督姓李,兼黑水经略使(少数民族被欺骗了,经略使地位很低,其上为观察使,再上为节度使,都督则职位不定,是一虚名),隶幽州都督。其后,由粟末贵族为主体、联合一部分高句丽贵族建立的渤海政权强盛,黑水及其余靺鞨皆附属于渤海。
通过朝贡和世代诸封号,黑水人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传播到中国东北部黑龙江下游的广大地区宁安道观寺庙寺院。近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今黑龙江省绥滨县同仁遗址中,发掘了不少人用过的铁锛、铁带扣和部分陶器,形制与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非常近似。这说明,靺鞨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比其先人肃慎、挹娄更多。勿吉人早期“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后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上已出现了“父子相丞,世为君长”,各部首领称号称“大莫佛(满语:马法)瞒咄”的部落联盟酋长,不相统属。
在7部中粟末部在最南,较先进,有农业,种植粟、麦、穄,采用“耦耕”的耕作方法,有手推车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同时从事狩猎,畜养马、猪,富者多至数百头,并能酿酒,已具有相当高的生产水平。居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流域,有战士数千。常与高句丽征战。隋时,隋炀帝杨广即位初,高丽战,频败其众,605年粟末败于高丽,首领突地稽率八部大众千余户自扶余城(今吉林四平)西北内属,移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被封为右光禄大夫,辽西太守。与边人来往,逐渐同当地汉人融合。隋史称悦中国风俗,请被冠带,帝嘉之,赐以锦绮而褒宠之。十三年,从帝幸江都,寻放归柳城。在途遇李密之乱,密遣兵邀之,前后十余战,仅而得免。至高阳,复没于王须拔。未几,遁归罗艺。唐初,突地稽又受封右卫将军,并赐姓李氏。唐高宗时名将李谨行,即突地稽的儿子。7世纪时,留在故地的粟末人则与白山伯咄、安车骨、号室诸部人先后沦为高丽的附庸,役属于高句丽。唐太宗李世民伐高句丽,白山部众多入唐,伯咄、安车骨等皆奔散,部分粟末人南移至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定居。唐高宗灭高丽,徙其人散处中国,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治之。
668年(唐总章元年)唐灭高丽,这部分粟末人同激烈抗唐的高丽遗民数万人一道被迁居于营州(今辽宁朝阳)附近宁安道观寺庙寺院。696年(武周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人李尽忠据营州,当地的靺鞨人与高丽遗民趁机回归故土,粟末部大乞乞仲象与靺鞨酋长乞四比羽走辽东,分王高丽故地,武后遣将击杀乞四比羽,而乞乞仲象亦病死。乞乞仲象子大祚荣统率一部东渡辽河,到达故地,其众四十万人,武后圣历元年(698)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东北)和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北麓一带建立了政权,自立为振(一作震)国王。振国居民以靺鞨人粟末部为主体,也有部分汉人、高句丽人。初,震国为防备唐廷的讨伐,曾不得不依附于突厥。至中宗时,707年(唐神龙三年),唐廷派侍御史张行岌招抚大祚荣,双方和解。睿宗先天二年713年,唐鸿胪卿崔忻奉使宣劳靺鞨,大祚荣获得了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的封号,加授忽汗州都督,成为唐廷藩臣,从此不称靺鞨,而以渤海为号。妻弟大门艺曾充质子至京师宿卫唐都,开元初还国。第二世王大武艺之世,开元十四年,一度遣大门艺及其舅任雅发兵以击黑水,武艺不从,谓武艺曰:“黑水请唐家官史,即欲击之,是背唐也。唐国人众兵强,万倍于我,一朝结怨,但自取灭亡。昔高丽全盛之时,强兵三十余万,抗敌唐家,不事宾伏,唐兵一临,扫地俱尽。今日渤海之众,数倍少于高丽,乃欲违背唐家,事必不可。”。门艺兵至境,又上书固谏。武艺怒,遣从兄大壹夏代门艺统兵,门艺遂弃其众,间道来奔,诏授左骁卫将军。武艺寻遣使朝贡,仍上表极言门艺罪状,请杀之。上密遣门艺往安西,仍报武艺云:“门艺远来归投,义不可杀。今流向岭南,已遣去讫。”二十年,武艺遣其将张文休率海贼攻登州刺史韦俊。诏遣门艺往幽州征兵以讨之,仍令太仆员外卿金思兰往新罗发兵以攻其南境。属山阻寒冻,雪深丈余,兵士死者过半,竟无功而还。武艺怀怨不已,密遣使至东都,假刺客刺门艺于天津桥南,门艺格之,不死。诏河南府捕获其贼,尽杀之。二十五年,武艺病卒,其子钦茂嗣立。诏遣内侍段守简往册钦茂为渤海郡王,762年(唐宝应元年),第三世王大钦茂被晋封为“国王”后,与唐廷关系更为亲密,贞元十四年册大嵩璘为渤海国王。元和四年,以嵩璘男元瑜为渤海国王。八年正月,授元瑜弟言义渤海国王,十三年五月,大仁秀为渤海国王。太和五年,大彝震为渤海国王。此后,历世诸王的继袭都经唐廷的册立,终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数十次。对唐始终和好。唐亡后,渤海继续向后梁、后唐朝贡,保持着臣属于中原王朝的关系。渤海人高元裕曾在唐朝为翰林学士。
渤海的疆域,初限于靺鞨的部分故地,“方二千里”宁安道观寺庙寺院。经过高王大祚荣、武王大武艺父子两代的扩充,领地逐渐扩大。第十代宣王大仁秀被称为渤海国中兴之主,广开土宇,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境宇至“方五千里”,大体上南至泥河(今朝鲜咸镜南道龙兴江)与新罗相接,东到日本海,东北至乌苏里江下游与黑水靺鞨为邻,北隔那河(今松花江)与室韦为界,西抵扶余川(今吉林伊通河)流域与契丹接壤,西南同唐交界于辽河流域,包括今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苏联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区等广大地域,首都初在“旧国”(今吉林敦化一带),唐天宝末迁上京龙泉府(其遗址在黑龙江宁安东边京城镇之西)。此后除唐贞元时一度徙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西)外,一直定都于上京。居民以靺鞨人最多,高丽遗民占有一定的比例,还有汉人以及少量的突厥、契丹、室韦人,靺鞨中又以粟末靺鞨为主。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三百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
在中原文明的强有力影响下,渤海政权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各项制度仿效唐朝,其职官制度:中央置有中台、宣诏、政堂等三省和忠、仁、义、礼、智、信等六部,中正台,殿中、宗属、大常、司宾、大农、司藏、司膳等七寺,文籍院,胄子监(相当国子监,出《尚书》“典乐教胄子”),巷伯局(出《诗经·小雅·巷伯》一篇)等机构;地方上则有诸京、府、州、县等行政区划的建制,最盛时置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及一百数十县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军事上也仿唐十六卫制,置有左右猛贲(出自《周礼·夏官》掌王出仪卫的虎贲氏)、熊卫、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卫等十卫;后朝还有左、右神策军及左、右三军等编制,兵员最多时达数十万。自有法律、监狱等。
由于社会相对安定,铁器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加以受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渤海的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尽管一些边远的区域仍以渔猎及采集为业,但五京周围及南部、西南部等重要地区都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农业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大面积种植水稻并在今延边地区一带培育出著名的卢城稻;大量饲养柞蚕与桑蚕。畜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培育出包括颉的猪、率宾的马、太白山的兔等优良品种。各项手工业的生产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仅专业的冶工就多达数千人以上,所产之位城铁、熟铜、金银佛和龙州、显州布、沃州绵以及玛瑙柜、紫瓷盆之类的工艺品驰名遐迩。随着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新兴城市,至其末年已有一百余座,其中上京城周长三十二里,建筑宏伟壮丽,形制模仿长安,为当时东北最大城市,今日从松花江畔遗址仍可见当日之雄姿,日本占领期间曾在此发掘,60年代又进行勘探和发掘。该城三面濒临牡丹江,远处四面环山,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16千米,以石块砌城墙,墙外有护壕。共有城门10座。城内有东西向大街4条,南北向街道5条,以正南门内的朱雀大道为最宽,达110米。垂直交叉的大道将城内分割成若干长方形里坊。据文献记载,城中还有商业区东市和西市。宫城在城北部正中,周长约2.5千米,有石墙和护壕。宫城内有若干院落及多处建筑基址。宫城南面相当于皇城,为官衙所在。宫城东侧有禁苑。城内外还发现9处佛寺遗址。交通相当发达,有朝贡道、营州道、契丹道、新罗道、日本道及黑水道等六大水陆干线通往中原、邻近地区及新罗、日本等国。同内地的“就市交易”及互市岁岁不绝,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也相当活跃,一次交易往往超过数十万钱。
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宁安道观寺庙寺院。旧唐书说“渤海王数遣诸生诣长安太学,习识古今制度,颇有文字及书记”,其文字使用汉字,在五京周围等发达区域,以中原教育为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育体制。无论是儒学、宗教、文学、音乐、歌舞、绘画、雕塑以及科学技术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涌现出一批著名学者、文学家、艺术家、航海家等。其中高元裕为翰林学士,官至吏部尚书,如大诗人裴曾被日本的同辈尊称为诗坛的“领袖”;王子大某则以“佳句在中华”而博得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等人的称颂:疆理虽重海,诗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即天涯。刘禹锡有诗云:渤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可见交流之频繁。渤海使臣裴(廷页)与日本当时文豪菅原道真、都良香、大江朝纲成为诗友。儒家思想成为渤海社会中的统治思想,中原的佛教在其境内各地得到广泛传播。在生活习俗方面,除保持固有的传统及因袭高丽、契丹的某些旧俗外,还积极汲取来自中原地区的新因素,从而导致了起居行止、饮食服饰以及丧葬喜庆、体育娱乐等许多方面同汉人逐渐接近并趋向一致。凡此种种,都促使渤海与内地间形成了“车书本一家”的关系,海东文化也作为盛唐文明的一个分支而在中华民族的开发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然而,随着渤海王国封建化的完成,其社会内部和各种矛盾也在发展和激化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从大玄锡、大玮瑎时起,已走上了衰微的道路。宗室贵族和整个统治阶级日益腐朽,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加剧,北方黑水靺鞨诸部的反抗激烈,这些都严重地削弱了渤海政权的实力,并为西邻契丹人的侵扰和进攻提供了可乘之机。经过一二十年的反复较量之后,辽太祖天显元年(926年)初,契丹攻占扶余城,乘胜进军至上京忽汗城下。渤海末王大諲yin譔zhuàn被迫出降,国亡,历十五王,约二百二十九年。契丹竟烧毁了其所有城市,其地赐予辽太子耶律倍设东丹国,一些渤海人不断进入高丽境内,特别是934年,原渤海国世子大光显率众数万投奔,受到欢迎并赐以王姓,从此辽与高丽绝交。对渤海历史至今研究很不够,原因是文献存留太少,日本史料有渤海使臣与日本官员汉诗唱酬的资料,虽仍稀少亦弥足珍贵,至五代时,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从此,女真这一名称代替了靺鞨,辽朝又因避讳改写作女直,女直与渤海同源而不同地,文化则远为落后。
百济(Paekche)亦扶余之别种,公元前1世纪由马韩百济部所建,660年被唐与新罗联军灭亡宁安道观寺庙寺院。统治范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北境先与汉乐浪郡,后与高句丽接壤,东与新罗为邻。都城先在慰礼城,后相继迁都广州、熊津、泗城。
百济原为马韩(见三韩)54个部落之一,公元前1世纪以本部落为基础,逐步统一其他马韩部落形成奴隶制国家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传说公元前18年,高句丽王子温祚率领部分臣民来到汉江北岸,在慰礼(今汉城附近)定都称王,国号百济,百济部逐渐与其融合。后百济将王都迁至汉江南岸的汉山城(京畿道)。东汉建安(196~220)中,公孙康置带方郡后,百济王迎公孙康之女为妃,得到公孙氏辽东割据政权的协助,逐渐强盛。古尔王在位期间,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国家体制。中央设6佐平分理朝政,分官爵为16品,以佐平为一品达率为二品,余为恩率、德率等。地方上设5方,22檐鲁(郡县),由方镇、达率等统领。国家机器初步巩固。古尔王还定出有尊卑差别的紫、绯、青三等官服服色,开始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313年,高句丽占据乐浪郡后,形成半岛上三国对峙的局面。
百济的国力较为弱小,东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余里,南接新罗,北拒高丽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其都曰居拔城。只在371年一度进军高句丽平壤城下。391年,临津江流域被高句丽攻占。475年,王都汉山城又被高句丽攻陷,被迫迁都熊津(今公州)。百济为图中兴,于538年再迁都到有广阔平原、交通便利的泗批(今扶余),改国号为南扶余,开始重新强盛。隋开皇初,其王扶馀(余)昌遣使贡方物,拜昌为上开府、带方郡公、百济王。平陈之岁,有一战船漂至海东牟罗国,其船得还,经于百济,昌资送之甚厚,并遣使奉表贺平陈。高祖下诏曰:“远令奉表,往复至难,若逢风浪,便致伤损。百济王心迹淳至,朕已委知。相去虽远,事同言面,何必数遣使来相体悉。自今以后,不须年别入贡,朕亦不遣使往,王宜知之。”使者舞蹈而去。开皇十八年,昌使其长史王辩那来献方物,属兴辽东之役,遣使奉表,请为军导。高元已赦,厚其使而遣之。高丽颇知其事,以兵侵掠其境。昌死,子扶馀宣立,死,子扶馀璋立。炀帝伐高丽时声言助军,实持两端。在“北进”的共同目标下,百济与新罗先结成联盟,配合行动。武德十五年,璋死,使者素服奉表曰:“君外臣百济王扶馀璋卒。”帝为举哀玄武门,赠光禄大夫,赙赐甚厚。命祠部郎中郑文表册其子义慈为柱国,绍王。
百济于551年收复汉江下游地区,但旋于553年被新罗攻占宁安道观寺庙寺院。百济为夺回失地,又联合高句丽,频繁进攻新罗,取四十馀城,发兵守之。又谋取棠项城,绝贡道。新罗处境危急,吁请唐朝出兵干预。太宗遣司农丞相里玄奖赍诏书谕解。闻帝新讨高丽,乃间取新罗七城;久之,又夺十馀城,因不朝贡。永徽六年,新罗诉百济、高丽、靺鞨取北境三十城。显庆五年,乃诏左卫大将军苏定方率海军赴援,舰队从成山(山东荣成)出发,在百济王国熊津江(锦江)江口,强行登陆,唐朝在新罗的配合下,百济战败,斩首万馀级,660年首都泅批城陷落,虏义慈及太子隆、小王孝演、伪将五十八人等送于京师,据说唐朝皇帝责而宥之。百济王扶余义慈事亲以孝行闻,友于兄弟,时人号“海东曾、闵”,解至京数日而卒,是何原因唐史不说。唐朝恩威并施在东吴末帝孙皓、南齐后主陈叔宝墓侧葬之,并为竖碑,允许旧臣哭丧。其国旧分为五部,统郡三十七,城二百,户七十六万。至是乃以其地分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都督府,各统州县,立其酋渠为都督、刺史及县令。苏定方不久率军回国,命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留大将张仁愿总兵以镇之。苏定方刚走,百济的高僧道琛(古朝鲜僧人素有从政)和璋从子福信,就迎接当时在日本的太子扶余丰回国,继承王位,其西部、北部并翻城应之。包围泅批城中国驻屯军。明年(六六一),中国大将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增援,也在熊津江口登陆,百济军迎战,大败,泅批城之围解除,退保周留城(韩国韩山)。刘仁轨所率的兵力不多,不能进攻,只能帮助张仁愿坚守泗批,僵持两年之久。六六三年,倭国大军入援百济,中国再派大将孙仁师渡海增兵,另一位大将刘仁轨率海军从熊津江进入白江(韩国锦江),准备跟孙仁师会合后进攻周留城。想不到就在白江口,与日本入援的海军舰队相遇,遂行决战。中国舰队猛烈锲入日本舰队的腰部,日本舰队被从中切断,首尾不能相应,只好边战边退。中国不断冲击,四战四捷,击沉和焚烧日舰四百余艘,烟火冲天,海水都化成血水;日本舰队全军覆没。这是中国跟日本第一次战争。扶余丰得到败讯,知道大势已去,放弃周留城,向北逃往高句丽王国。百济王国立国六百八十一年而亡。乃授王族扶余隆熊津都督,遣还本国,共新罗和亲,以招辑其余众。仪凤二年,拜光禄大夫、太常员外卿、兼熊津都督、带方郡王,令归本蕃,安辑余众。麟德二年八月,隆到熊津城,与新罗王法敏刑白马而盟。仁愿、仁轨等既还,隆惧新罗,寻归唐朝京师。时百济本地荒毁,渐为新罗所据,隆竟不敢还旧国而卒。武后又以其孙敬袭王,而其地已为新罗、渤海靺鞨所分,百济遂绝。百济灭亡后,领土被新罗统一。
百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3~4世纪,由于水利条件优越,农业较发达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养蚕、纺织等手工业也有发展。其土地国有,使用牛耕。对外贸易也较发达,不仅同高句丽和新罗进行贸易,还跨海同中国的南朝及日本进行商业交往。从中国文献中“杀人者,输奴婢三赎罪”、“妇犯,没入夫家为婢”的记载看,百济存在罪奴,但是否有其他奴隶不详。百济使用汉字,4世纪时建立儒学教育制度,一些儒学家获博士称号。日本首先由百济传入中国文化:百济学者王仁曾给日本皇太子讲授《论语》,成为中、朝、日文化交流的使者。384年,佛教自南朝传入百济。541年,百济向梁武帝“请《涅》等经义、《毛诗》博士并工匠、画师等”,表明了百济同南朝间的密切文化联系。
新罗(Silla)初名徐罗伐,又名斯罗期卢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公元4世纪由三韩的辰韩斯卢部所建,本弁韩之苗裔,统治地区先在朝鲜半岛东南部,后扩至整个大同江以南地区。都城为金城(今庆州),土地在三国中最为富庶。935年被后高丽所灭。
公元前后,斯卢部落以金城为中心,联合六部组成部落联盟,酋长由朴、昔、 氏担任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国人多金、朴两姓,异姓不为婚。4世纪中叶起,朴、昔二姓不再担任首领,王位由金姓世袭,王权逐渐得到加强。4世纪末新罗经常受倭军侵扰。402年,高句丽驱逐倭军,将新罗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505年,新罗实行州、郡、县制。520年,颁布律令,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朝服尚白。好祭山神。528年,朝廷许可佛教传播,借佛法说教加强王朝的思想统治。其先附庸于百济,后因百济征高丽,高丽人不堪戎役,相率归之,遂致强盛,因袭百济,附庸于迦罗。532~562年,新罗先后统一本加耶(又称金官加耶,今金海地区)和大加耶(今高灵地区)弁韩人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新罗地多山险,虽与百济构隙,百济亦不能图之。传祚至金真平,隋开皇十四年,遣使贡方物。高祖文帝拜真平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贞观五年,真平卒,无子,立其女善德为王,九年,遣使者册善德袭父封,国人号圣祖皇姑。二十一年,善德卒,赠光禄大夫,立其妹真德为王,为与高句丽争雄,新罗与百济结盟。于551年占领汉江上游地区。并于553年又攻占百济的汉江下游地区,遂乘势沿东海岸北上,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罗的扩张招致高句丽和百济的不断进攻。新罗处境危急,吁请唐朝出兵干预。高句丽在北方失地丧师,对南方新罗的侵略只好停止,但百济王国却不停止,永徽元年,真德大破百济之众,遣其弟法敏以闻。新罗真德女王撰写五言《太平颂》,亲自刺绣织锦呈献中国,其词曰:“大唐开洪业,巍巍皇猷昌。止戈戎衣定,修文继百王。统天崇雨施,理物体含章。深仁偕日月,抚运迈陶唐。幡旗既赫赫,钲鼓何锽锽。外夷违命者,翦覆被天殃。淳风凝幽显,遐迩竞呈祥。四时和玉烛,七曜巡万方。维岳降宰辅,维帝任忠良。五三成一德,昭我唐家光。”66O年,百济与高丽、靺鞨率兵侵其北界,攻陷三十余城,真德女王的继承人金春秋,再向中国告急。显庆五年,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熊津道大总管,统水陆十万。仍令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与定方讨平百济,唐朝在新罗的配合下,灭百济,再于668年灭高句丽。现在,朝鲜半岛四分之三的土地入于中国,新罗王国局促在半岛东南角四分之一的土地上。不过中国统治的时间只有九年,新罗王国对中国并吞了那么多土地而竟没有分给它一点,深为不满,开始暗中向庞然大物的中国挑战,到处发动民变,促使平壤孤立。高宗上元三年(六七六年),中国驻屯军实在不能支持,只好撤退,把设在平壤的安东都护府治迁到辽东(辽宁辽阳)。新罗王国之后并没有继续跟中国对抗,非常明智地采取事大—事奉大国政策,对中国十分恭顺。这个政策获得完美的效果,从此中国和朝鲜之间,再没有战争,为手足般的兄弟之邦。
百济、高句丽灭亡后,新罗新罗王国遂统一朝鲜半岛的中部和南部,隔着浿水,跟中国为邻,大同江以北直到辽东则归唐朝管辖宁安道观寺庙寺院。自是新罗渐有高丽、百济之地。其界益大,西至于海。至此,原三韩部落地域完全统一于新罗,并在北界略有扩展。龙朔元年,春秋卒,诏其子太府卿法敏嗣位,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乐浪郡王、新罗王。三年,诏以其国为鸡林州都督府,授法敏为鸡林州都督。咸亨五年,纳高丽叛众,略百济地守之。帝怒,诏削官爵,以其弟右骁卫员外大将军、临海郡公仁问为新罗王,自京师归国。诏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卫尉卿李弼、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副之,发兵穷讨。上元二年二月,仁轨破其众于七重城,以靺鞨兵浮海略南境,斩获甚众。诏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买肖城,三战,虏皆北。法敏遣使入朝谢罪,贡篚相望,仁问乃还,辞王,诏复法敏官爵。然多取百济地,遂抵高丽南境矣。置尚、良、康、熊、全、武、汉、朔、溟九州,州有都督,统郡十或二十,郡有大守,县有小守。法敏以开耀元年卒,其子政明嗣位。天授三年,政明卒,则天为之举哀,遣使吊祭,册立其子理洪为新罗王。仍令袭父辅国大将军,行豹韬卫大将军、鸡林州都督。理洪以长安二年卒。则天为之举哀,辍朝二日。遣立其弟兴光为新罗王,仍袭兄将军、都督之号。兴光本名与太宗同,先天中则天改焉。开元二十一年,渤海靺鞨越海入寇登州,先因入朝留京师,拜为太仆员外卿的新罗人金思兰,遣归国发兵以讨。仍加授兴光为开府仪同三司、宁海军使。二十五年,兴光卒,诏赠太子太保。仍遣左赞善大夫邢璹摄鸿胪少卿,往新罗吊祭,并册立其子承庆袭父开府仪同三司、新罗王。璹将进发,上制诗序,太子以下及百僚咸赋诗以送之。上谓璹曰:“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与讲论,故选使充此。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又闻其人多善奕棋,因令善棋人率府兵曹杨季鹰为璹之副。璹等至彼,大为蕃人所敬。其国棋者皆在季鹰之下,于是厚赂璹等金宝及药物等。天宝二年,承庆卒,诏遣赞善大夫魏曜往吊祭之。册立其弟宪英为新罗王,并袭其兄官爵。大历二年,宪英卒,国人立其子乾运为王,建中四年,乾运卒,无子,国人立其上相金良相为王。贞元元年,良相卒,立从父弟敬信为王,十四年,敬信卒,其子先敬信亡,国人立敬信嫡孙俊邕为王。十六年,俊邕卒,其子重兴立,元和七年,重兴卒,立其相金彦升为王,太和五年,金彦升卒,以嗣子金景徽为王。会昌后,朝贡不复至。五代后唐同光元年,新罗国王金朴英遣使者来朝贡。长兴四年,权知国事金溥遣使来。朴英、溥世次、卒立,史皆失其纪。自晋已后不复至。
新罗据有西海岸的仁川湾,便于直航中国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从4世纪末起,新罗先后与中国的前秦、南齐、梁、北齐、陈、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国文化,虽不与中国接壤,在三国中汉化最深。新罗使用汉字并在七世纪中叶由薛聪创造用汉字标音的“吏读文”。他是高僧元晓大师之子。曾入沙门,后又还俗,自号小性居士。当时汉文还不很普及,曾用方言(朝鲜语)解读九经,并整理了比较混乱的吏读文字(借用汉字标记朝鲜语的一种文字),使之系统化,682年,新罗设立国学,读《论语》。《礼记》等书。女王真德时开始用唐历,穿戴唐服,陆续设医官、律令、通文等博士。新罗不断派人到唐朝学 括僧侣在内的新罗留唐学生很多,其中学有所成者不少,有的还在唐朝中科举为官,如崔致远12岁入唐,5年后宾贡科及第。在洛阳居住2年,开始写作。淮南节度使高骈起兵镇压黄巢军,召他为从事,掌书记,写了讨黄巢的檄文和大量表、状、书、启。受唐熹宗礼遇,授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职,赐紫金鱼袋。他在中国的10余年中,写了大量的诗文,884年,他以唐使身份归国。开成五年(840)一次回国留学生就达105人。自古以来,汉文学便是中国文士与朝鲜学人交往的一条纽带。中国文人具有“以文会友”的传统,对于来自异域学人的汉文化修养,常常报着钦慕和赞赏的态度,乐于和他们交往。那些来到中国的使者,多为文士出身,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每以笔谈的方式与之切磋诗艺,交流学问,以此为乐事。来华的朝鲜文士学人,文名远播者,在唐有崔致远、金夷鱼、金可记、崔永祐等,慧超的《往五天竺传》、崔致远的《桂苑笔耕》,都是在中国流传久远的著作,唐白居易的诗最受新罗文人推崇。高丽人高仙芝、新罗人黑齿常之等都为唐著名大将。
新罗统一朝鲜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向封建制过渡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为适应新兴贵族地主的要求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国王大力推行唐朝的典章制度,对具有战功的人赐以土地,实行租庸调赋役制度。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官僚机构,确立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农业、手工业都有较大的发展,对外贸易兴盛。
新罗早期有债奴,“息谷米于人,偿不满,庸为奴婢宁安道观寺庙寺院。”新罗的部曲县,是强制战俘等集中居住和从事特种劳役之处。“部曲民”实际上是一种被征服的部落奴隶。新罗的其他奴隶史载不详。5世纪后,铁器广泛使用,牛耕普及,禁止人殉。生产迅速发展。654年,新兴贵族掌权,实行一系列改革,把大量土地和牧场分给新兴贵族,实行采邑分封,后又曾实行禄邑制和丁田制。新罗后期,王族间因争夺王位,战乱频繁,民不堪命,纷纷起义。896年,赤裤军曾攻打到王都西部。在这一形势下,新罗王族弓裔、军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义军中,并攫取了领导权。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全州)建后百济,901年,弓裔在松岳(今开城)建后高句丽,又名泰封国,形成后三国分立的局面。
高丽(Koryǒ)我国习惯上多沿用来指称朝鲜或关于朝鲜的事物宁安道观寺庙寺院。泰封国部将王建始建高丽于公元918年,其实为后高丽。1392年为李氏朝鲜取代。统治地域基本在今朝鲜半岛。首都开京(今开城)。918年,后梁贞明四年,王建杀弓裔自立,改国号高丽,是为王氏高丽。高丽先后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统一半岛南部。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高丽仿唐制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军队实行府兵制。颁布“柴田科”法令,实行官员俸禄田和柴山制度,封建经济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对外贸易频繁。后期,官僚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加强剥削,致使农民和奴婢不断进行反抗斗争,使统治阶级受到沉重打击。
高丽建国后,乘靺鞨族渤海国衰落之机向北扩张,把疆界延伸到鸭绿江下游南岸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后周使员双翼956年到高丽被挽留,两年后光宗任其为主考官知贡举,开始以诗赋颂策取进士。
高丽自建国后,先后接受过唐、后晋、后周、宋、辽、金、元的册封宁安道观寺庙寺院。长兴三年,王建遣使,明宗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封高丽国王。开运二年,建卒,子武立。乾祐四年,武卒,子昭立。王氏三世,终五代常来朝贡,其立也必请命中国,中国常优答之。
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为争夺鸭绿江以南的渤海国故地,高丽同契丹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宁安道观寺庙寺院。辽圣宗统和十年(993年),辽派东京留守萧恒德进兵伐高丽,次年攻占蓬山郡后高丽请和,诏取女直国鸭绿江东数百里地赐之。统和十三年十一月,辽遣使册封高丽成宗王治为高丽国王,王治遣童子十人来学契丹语。十四年,王治乞为婚姻,辽以东京留守驸马萧恒德女下嫁之。自是,至者无时。十五年,十一月,治薨,诏其侄诵权知国事。1010年五月,高丽开京留守康肇杀穆宗王诵,擅立诵之从兄王询,八月,辽圣宗亲率大军问罪,高丽集兵迎战,经多次激战不敌,康肇被擒,王询弃其西京开城而逃,辽焚开京后还师。开泰二年(1013年),辽派耶律资忠向高丽索兴化、通卅等六城被拒,次年资忠又去时被扣,此后辽连年对高丽用兵但不能使之降服。1018年,辽圣宗派东平郡王萧排押率兵征伐,被高丽大将姜邯赞大败而归。1020年九年,高丽显宗王询请和,遣资忠还,辽释询罪。自此直至辽亡未再与高丽发生大战事,高丽岁时向辽遣使修贡。太平元年,询薨,遣使来报嗣位,即遣使册王钦为王。兴宗重熙十五年八月,王钦薨,辽道宗大康四年,王徽乞赐鸭绿江以东旧地,辽不许。徽在位三十八年,治尚仁恕,九年八月,王徽薨,以徽子三韩国公勋权知国事。十二月,勋薨。大安元年,册勋弟运为国王。十年,运薨,子昱遣使来告,即贿赠。(此处宋史的记载不同,说是运立四年卒,子怀王尧嗣。未阅岁,以病不能为国,国人请其叔父鸡林公熙摄政。未几尧卒,熙乃立,熙后避辽主讳,改名颙,性贪吝,好夺商贾利,苏轼言:“高丽入贡,无丝发利而有五害,今请诸书与收买金箔,皆宜勿许。”)寿隆元年十一月,王昱病,命其子颙权知国事。三年三月,王昱薨。六年,封颙为三韩国公。天祚乾统五年,三韩国公颙薨,子俣遣使来告。八年,封俣为三韩国公,赠其父颙为国王。十年,乞兵于高丽以御金,而金人责之。至是辽国亡。辽册封高丽历代君主及其世子王钦、王徽、王运、王昱、王颙、王俣为国王或三韩国公(权知国事)。
高丽境内本就有女真先人生活,保持其自有的生活方式、语言及部落组织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完颜部始祖函普原居高丽,女直虽旧属高丽,不复相通者久矣。12世纪初,在辽势微、金建朝前,高丽欲趁势向鸭绿江方向扩张,在现中国东北与邻近的女真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磨擦战争,但最后损兵折将,无功而返。辽道宗时女真组成统一的部落联盟,以完颜部制定的法律约束各部。势力扩大到东南乙离骨岭(今朝鲜摩天岭)至东北五国部的广大地区。及金灭辽,高丽以事辽旧礼称臣于金。金天会四年(1116年),高丽国王王楷派使庆贺金军胜利,金太祖以辽侵高丽所置保州(今朝鲜新义州)赐之(其实辽末高丽已复占)。皇统二年,诏加国王王楷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六年,楷薨,子晛嗣立。十年,王晛弟翼阳公皓废晛自立,亦默认。高丽王朝重文轻武,文武大臣之间矛盾很深,武人备受压抑。至毅宗时斗争激化,1170年终于发生了以郑仲夫为首的武臣之乱,放逐毅宗,杀戮文臣。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少有才能的文人被赶出政治舞台。他们组织起一些文人小团体,诗酒酬唱,发泄不满,作消极反抗,“海左七贤”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他们的作品主要是诗歌,以李仁老、林椿、吴世才最有名。金与高丽关系良好,常互派使臣贺祝,也很少干涉其内政,甚至1175年高丽西京留守赵位宠叛乱,遣徐彦等九十六人上表曰:“前王本非避让,大将军郑冲夫、郎将李义方实弑之。臣位宠请以慈悲岭以西至鸭绿江四十余城内属,请兵助援。”金世宗亦不许,支持高丽国王王皓平叛。承安二年,皓表自陈衰病,以国让其弟。泰和四年其弟子韺嗣立。至宁元年八月,王祦薨。明年,金宣宗迁汴,辽东道路不通,自是不复通问矣。
宋淳化三年,上亲试诸道贡举人,诏赐高丽宾贡进士王彬、崔罕等及第,既授以官,遣还本国宁安道观寺庙寺院。天圣八年其后高丽绝不通中国者四十三年。高丽与宋的文化交流仍未间断,王运仁贤好文,内行饬备,每贾客市书至,则洁服焚香对之。1099年宋哲宗下诏允许高丽“举子宾贡”,1115年高丽遣进士金瑞等5人至宋入大学,宋徽宗亲试于集英殿,四人被赐“上舍及第”,其中权适更得恩宠被特授以中华籍贯。宋与高丽经常交流大量书籍。俣之在位也,求医于朝,诏使二医往,留二年而归,楷语之曰:“闻朝廷将用兵伐辽。辽兄弟之国,存之足为边捍。女真狼虎耳,不可交也。业已然,愿二医归报天子,宜早为备。”归奏其言,已无及矣。钦宗立,贺使至明州,御史胡舜陟言:“高丽靡敝国家五十年,政和以来,人使岁至,淮、浙之间苦之。彼昔臣事契丹,今必事金国,安知不窥我虚实以报,宜止勿使来。”自王微以降,虽通使不绝,然受契丹封册,奉其正朔,辽尝诘其西向修贡事,高丽表谢,其略曰:“中国,三甲子方得一朝;大邦,一周天每修六贡。”高宗即位,虑金人通于高丽,浙东路马步军都总管杨应诚请身使三韩,楷有难色,上以楷负国恩,怒甚。尚书右丞朱胜非曰:“彼邻金人,与中国隔海,利害甚明。曩时待之过厚,今安能责其报也。”高丽入使,明、越困于供给,朝廷馆遇燕赍锡予之费以钜万计,馈其主者不在焉。我使之行,每乘二神舟,费亦不赀。
蒙元与高丽关系特殊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从1231年起,蒙古军多次进攻高丽,半岛遭受很大破坏。高丽曾数次击退蒙古军的入侵,但蒙古最终征服该地。元太宗三年八月(1258年),金已亡而南宋未灭,即命撒礼塔征其国,高丽国王王皞(hào,古通“昊”)降服,遣其弟怀安公王侹请和,许之置京、府、县达鲁花赤七十二人监之后班师。四年六月,皞即尽杀达鲁花赤以叛,率王京及诸州县民窜海岛躲避。当定宗、宪宗之世,虽时请赦而岁贡不入,故自定宗二年至宪宗八年,元四次命将征之,拔其14城。不过宪宗末,皞遣其世子倎入朝。忽必烈即位后紧张情况改变了,诏许高丽“完复旧疆”,中统元年三月,皞卒,命倎归国为高丽国王,以兵卫送之,赦其境内。中统二年三月,高丽遣使入贡,四月,高丽国王王倎(tiǎn,古同“腆”)入朝,六月,倎更名禃,即忠烈王。元朝以建立联姻笼络,世祖把皇女忽都鲁揭里迷失遣嫁当时尚为高丽嗣王的王愖(chén,古同“忱”),双方结为甥舅之好。元朝在高丽屡建征东行省(为一种军事性临时机构),设“达鲁花赤”监督国政,以高丽王为丞相,但又仍保留其原有政权机构和制度结构(省、院、台改立佥议府、密直司、监察司)。高丽还是有一定程度独立地位,相较对汉人要优待高丽一些。“刑赏号令专行其国”, 征赋……唯所用之,不入天府(姚燧:《高丽沈王诗序》),与元朝国内的其他行省不同。而高丽其实也阴奉阳违,曾私立三公官职,设资政院,山呼万岁,后改千秋,追奉先皇。至元六年八月,高丽权臣林衍作乱,倡议废立,擅废禃立其弟安庆公淐。国王禃情急逃入中国,遣世子愖至朝,奏乞援师。前枢密院经历马希骥言:“今之高丽,乃古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并而为一。大抵籓镇权分则易制,诸侯强盛则难臣。验彼州城军民多寡,离而为二,分治其国,使权侔势等,自相维制,则徐议良图,亦易为区处耳。”故元朝征讨并未全力以赴,敕愖率兵三千赴其国难复位。高丽都统领崔坦等以林衍作乱,挈西京五十余城入附。元朝也乐得在中统七年正月诏西京内属,改东宁府,画慈悲岭为界,以忙哥都为安抚使,佩虎符,率兵戍其西境。会林衍已死,乱党闻元军大至,相率远窜。世祖乃发兵万人,送禃回国。禃复王位,高丽无事。至元十一年,高丽王王禃殂,世子愖袭爵,十三年奏改名賰(暙),三十年二月,賰遣使入奏,复更名昛,及乞功臣号。制曰:“特进、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征东行中书省左丞相、驸马高丽王昛,世守王爵”云云。可见封号虽美然位卑于达鲁花赤。成宗元贞二年七月,升其佥议司为二品。大德元年十一月,封昛为逸寿王,以世子謜为高丽王。二年七月,中书省臣奏謜有罪(擅杀)当废,复以其父昛为王。三年五月,哈散使高丽还,言昛不能服其众,朝廷宜遣官共理之。遂复立征东行省,命阔里吉思为高丽行省平章政事。昛于大德二年八年薨。允其子謜复袭王位,謜更名璋。成宗初年,尚宝塔实怜公主。十一年,进爵沈阳王,璋继袭位高丽国王,生子焘。焘于仁宗皇庆二年四月受逊位封高丽国王,即忠肃王。是年,以其父沈阳王请于朝故立其弟暠为世子。1315年忠宣王王璋让位于其子,以驸马、沈王身分侨居大都,召著名诗人李齐贤(1288~1367)等为侍从。李齐贤与元朝名士大夫姚燧、阎复、赵孟頫、元明善等人交往甚密,相互切磋,学问大进,1341年回国。李齐贤曾用汉文翻译高丽歌谣;又曾将中国元朝学者赵孟頫的书法传入朝鲜。高丽末期诗人李谷(1298~1351)诗人李穑之父。1333年在中国元朝制科及第。多次往来于中国和朝鲜之间,曾在元朝任过翰林国史院检阅。李穑随父李谷到中国留学3年,为国子监生员。1353年征东省乡试第一名。后以书状官身份再度赴中国,参加廷试,擢第二甲第二名。任中国元朝政府翰林文学承仕郎、翰林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李朝初期的郑道传等许多著名文人均出自他的门下。元顺帝曾娶高丽女子奇氏为皇后,高丽人在华学习、在元做官不少,奇氏之弟老的沙、同乡朴不花均成为元之权臣。高丽未期当权者政治上腐败无能,态度更加亲元而自甘丧失气节,白莲教韩宋起义军攻陷辽阳进入高丽,高丽投降。可是,这批部队,经过长途远征,军纪已全部败坏,引起高丽人民极大的痛恨。高丽有计划地出动大批美女,跟战士们交往缠绵,男子们则乘机把他们的战马和武器藏匿。一切妥当后,发动反击,包括著名的关先生在内,大部分被杀。只剩下万余人辗转脱险,逃回中国,又被等待他们的蒙古人一网打尽。高丽始摆脱元朝的统治,但因权臣跋扈、倭寇侵扰,其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王建建国伊始,即仿唐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宁安道观寺庙寺院。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全国划为十道,道下设府、郡、县等。高丽初期制定文武官人身份制度,朝仪时,文官位列东侧,称文班或东班;武官位列西侧,称武班或西班,合称文武两班或东西两班,简称两班。武班地位始终低于文班。朝廷颁行柴田科,按官位分给耕地山林,作为其征收租税的私田,并用米谷支付俸禄。高丽王朝及李朝前期,虽然实行科举制,但两班中的高官一直为功臣、贵戚所占有。军事上实行府兵制,中央设二军六卫,地方上又有地方军,其国力最强时,有常备军约15万人。又调整土地制度,仿唐制,把田地按科(等)分给全国的文武官吏和军士,此外还分给柴草地,故这种土地制度又被称为田柴科。由于上述措施,高丽前期经济空前繁荣,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手工业比较发达。1040年政府下令统一度量衡,1097年设官铸钱。同中国宋朝及日本的贸易日渐扩大,11世纪时还多次与阿拉伯商人进行贸易。12世纪后,两班贵族利用田柴科制度本身的矛盾扩充私田,广建私人农庄,生产力遭到破坏,社会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了亡伊等领导的农民起义,中央集权制因此大为削弱。
高丽王朝前期经济的发达也带来文化的繁荣宁安道观寺庙寺院。高丽以佛教为国教,从各方面加以扶持,在全国各地广建寺院,并赐予大量土地。10世纪初还设立僧科,订有起用僧侣的制度。与此同时,儒学也很兴盛,国家兴办学校,设书学博士和国子监,以儒学教育两班子弟,958年又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高丽王朝的学术也有发展,比较突出的是史书编纂,《三国史记》、《三国遗事》即成书于这一时代。《三国史记》为朝鲜现存的最古史书。1145年高丽王朝学者金富轼(1075~1151)用古汉语撰成纪传体,由本纪、年表、杂志、列传组成。记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史事。共50卷;包括罗纪12卷、丽纪10卷、济纪6卷;年表3卷;祭祀、音乐、车服、屋舍、地理、职官等杂志9卷;列传10卷。该书直接依据今已失传的《旧三国史》,并取材于朝鲜的其他文献和金石资料,以及中国的某些史书和风俗地理书籍。从其“论曰”部分,还可看出使用《尚书》、《春秋》、《孟子》等中国经书的痕迹。此书是研究朝鲜三国时期和后期新罗历史的珍贵文献。《三国遗事》为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遗事逸闻的汇集。高丽僧人一然(1206~1289)于13世纪80年代以古汉语撰著。晚于《三国史记》,二者合称朝鲜古代史书之双璧。内容始自古朝鲜建国神话,但主要叙述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国史事,部分亦有延至高丽中期者。《三国遗事》以野史形式收录《三国史记》遗漏或舍弃的史事,共分5卷,计有王历、纪异、兴法、塔象、义解、神、感通、避隐、孝善9篇。王历为始自前汉迄至五代的中朝两国王历对照年表。纪异收录古朝鲜、三韩、四郡、三国、后三国等古代传说和文献记载。其中虽多迷信荒诞之谈,但保存了古代传说和文献记载的原样,颇为珍贵。兴法以下诸篇,多系佛教传说或故事,但也包含许多经济、文学、民俗资料,尤其保存了新罗时代乡歌14首,对研究朝鲜文学史和古代语言学极有价值。该书除使用朝鲜古籍、金石、口碑资料外,还利用了中国文献。另外,天文观测、医学等也有一定水平。在印刷方面,出于印刷佛经的需要,在中国活字印刷技术的基础上,开创更耐用的铜活字。高丽的工艺美术较发达,12世纪的高丽青瓷采用镶嵌、透雕、阴刻等技法,线条生动,和谐美观,远销中国和日本。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6432.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