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佛教为中国文化同化之现象:赤壁道观寺庙寺院

符咒网    2023-02-08    41

  中国文化乃非宗教的文化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但并不是说在中国根本没有宗教,不仅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在中国都有,而且其中之一的佛教在中国还相当普遍,在中国存在着大量的佛教寺庙和普遍的求神拜佛现象。

  本来,佛教思想和中国儒家思想是格格不入的赤壁道观寺庙寺院。简言之,佛教文化是出世的,而儒家思想是入世的。佛教认为痛苦是与世俱来的,没有信仰的人必然失望,失望和痛苦只有信奉经典的真理才得到解脱。"(罗素《中国问题》)可是,儒家却没有这些东西,它认为人生下来就是与外界融洽的",天人合一" ,自然而然",而且,这种伦理上的训诫,不依靠形而上学或者宗教的教条,它完全是世俗的。"(同引上书)

  印度的佛是宗教的佛、精神的佛、追求来世的佛,而中国的佛是人间的佛、世俗的佛、现实生活中的佛,佛教在中国生根、成长,但开出来的花是中国文化之花,佛教在中国的命运,是被中国的传统文化同化,而后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已赤壁道观寺庙寺院

  回顾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的历史,尤其是禅宗这个佛教的流派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对上述结论的基本了然了赤壁道观寺庙寺院

  印度佛教自佛祖释迦牟尼创始之后,传给大弟子摩诃迦叶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以摩诃迦叶为第一代祖师,传到第二十八代,传到了菩提达摩手中。从其开始,佛教历史发生了一个大事件,即达摩东渡。约公元500年前后,中国南朝时期,达摩从印度出发,先渡过了印度洋,然后在中国广州登陆,开始了他的东来传经之行。于是,禅宗开始诞生和发展。

  达摩东渡到中国后,苦于找不到能够传法器"之人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传说他跑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一个山洞里去面壁九年,成天坐在那里,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一个人坐在一个山洞里面面壁近十年居然能够忍耐,这是一般的中国人想也不敢想的,但达摩却做到了,这反映了印度佛教的特点:极度的忍耐。 印度佛教有一个偈说藏六如龟,防意如城",六"是指人的所谓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乃传递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的机能。这句话是讲,人要把自己的欲望深藏起来,像在乌龟壳里一样;要把自己各种意念收起来,用城墙团团围住。克制和忍耐,虽不能说就是佛教教义的全部,要说是它的要义未尝不可。

  佛教为什么要教人克制和忍耐?简单说,在佛家的眼中,这个世界太苦!不仅是今生今世太苦,而且来世更苦,简直是苦海无边!既是苦海无边,就要解脱,解脱的办法就是克制一切世俗的欲望,破除一切现世的空幻,忍耐住感官的一切快乐赤壁道观寺庙寺院。如此,至少可以追求到来世的快乐。

  回到东来传教的达摩赤壁道观寺庙寺院。在中国的数年中,他把禅宗的奧妙传给了一位中国的高僧慧可,史称禅宗二祖。从慧可后,禅宗一代代传下去,经过道信(三祖)、僧璨(四祖),传到了弘忍(五祖),他怎样将衣钵传于六祖惠能的呢,发生了十分戏剧性的故事:

  惠能本是一名穷苦的樵夫,俗姓卢,河北范阳(今涿县)人,父亲早年亡故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他随母迁至南海(今广东南海市),靠打柴赡养老母。因一天听人念《金刚经》,忽有所悟,遂立志成佛。便安置好母亲,独自北行,前往黄梅双峰山拜见五祖弘忍,请求参佛。弘忍勉强收留了他,安排他在碓坊干一些打柴舂米的杂活。

  某日,弘忍要求所有的弟子,根据自己的悟性,各作一偈,谁有悟性,我便把衣钵授予谁赤壁道观寺庙寺院。当时,神秀和尚在众弟子中,出类拔萃,一直是大家公认的传人。神秀也自以为是,他在深思熟虑四天后,写出偈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此偈为一首典型的反映印度佛教精神的偈,形象地说出了印度佛教的真谛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世界万物本来是混乱不堪,肮脏龌龊的,而人心本来是干净的(心如明镜台),反映这些东西,也就变得肮脏不堪了。要使自己心灵清静,必须用最大的毅力克制外界的诱惑,才能使这些肮脏的东西去掉(时时勤拂拭),这样,人才能摆脱世间的烦恼和苦难,心灵才能得到净化(勿使染尘埃),最终才能达到大彻大悟。

  可弘忍对神秀说:你这首偈末见真心,还没有悟道,至多是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赤壁道观寺庙寺院。某日,一个小僧在惠能做事的碓坊,唱起了神秀的偈,惠能听到以后,觉得这个偈未能悟出本性,于是自己念出了一首偈,求人执笔,写在墙上:菩萨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此偈是说,人的本心是天生洁净的,根本谈不上什么尘埃不尘埃,污染不污染的问题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人只要能直指本心,便能顿悟成佛。大千世界,也不过是本心的产物。外界的一切都是虚妄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人心既然是洁净的(明镜本清静),是没有尘埃的,那么,何以用得着日日勤拂拭呢?

  众人看了,尽皆叫绝赤壁道观寺庙寺院。可怎么也难以相信,这首偈居然出自一个打碓的粗和尚。于是,五祖弘忍三更授法,惠能接受衣钵,成为禅宗第六祖,但称南宗禅。

  从此以后,禅宗才真正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从以《楞伽经》为依据,管教悟宗",渐修成佛,发展为道外别传",顿悟"成佛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于是后人把六祖惠能称为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从惠能开始,禅宗不仅从渐修转而求顿悟",更不脱离现实的人生,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赤壁道观寺庙寺院。张中行先生在《禅外说禅 》中说,禅法到惠能,作为一种对付人生的所谓道,是向道家,尤其庄子,更靠近了。我们读惠能的言论,看那自由自在,一切无所谓的风度,简直像是与《逍遥游》《齐物论》一个鼻孔出气。"

  中国禅宗讲究的是怡然自得"四个字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中国的禅家常常讥笑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需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那种人,永远到不了怡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当然,中国的佛教绝不止于禅宗,绝不只是顿悟,适意和教外别传"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事实上,在寺庙中的出家人仍然过着严格的宗教生活。

  但过着严格的宗教生活的出家的和尚毕竟是少数人,中国佛教文化中更重要更有趣的是——居士"赤壁道观寺庙寺院。居士,即居家修行而有道之士",就是既信佛,却不出家的人,他们是佛教在世俗世界中的信徒。这是中国人发明的特别的宗教生活方式,使得一个佛教的信徒既信佛,具有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博大情怀,又不妨碍去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当然,也可以吃肉,也可以过令人愉快的性生活,在闲暇和无奈之时,还可以做一段时间的素食者和禁欲者。最重要的是,受伤时可以找到一个疗伤的地方。这确实是值得使人大感兴趣的事情。

  中国历史上既是著名的儒家文人,又是著名的居士的人不少赤壁道观寺庙寺院。顺手举出几个:李白(7Ol—762),青莲居士;白居易(772—846),香山居士;欧阳修(1037—1072),六一居士;苏轼(1037—1101),东坡居士;李清照(1081—1151),易安居士;李贽(1527—1602),温陵居士

  ;蒲松龄(1604—1715)赤壁道观寺庙寺院,柳泉居士……

  其中最 著名最有才华也是最有生活趣味的文人之一—苏轼,或许是中国文人居士最典型的例子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他更为人知的名字苏东坡就来自他的居士身份—东坡居士。他本身是一个道地的儒家知识分子那样 追求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企图通过做官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他的人生理想展现于尽人皆知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诗篇中。他是一个真正儒家的正人君子,修身养性,充满仁爱之心;他天真、淳朴、耿直、厌恶一切邪恶之事,同时对一切人,却满怀同情之心 。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

  就是在被贬谪的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他发明了东坡肉",自酿了东坡酒"赤壁道观寺庙寺院。在那期间,苏东坡写下他一生中最好的词,并与朋友甚至和尚、禅师之间有大量诗歌唱合,把人生、人性作了最彻底的观照。随手拈来,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譬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都是。他简直把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彻底融合到一起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和苏轼一样,大多数中国文人对佛教的态度,与其说是宗教的态度,不如说是哲学的态度、艺术的态度和世俗的态度赤壁道观寺庙寺院

  哲学的态度是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士大夫)的态度:佛教有一套严密的方法,有玄而又玄的理论,有一套深奥的知识系统,喜好哲理的学者无不为之所吸引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但由于佛教教义的内容过多,且又过专、过繁,对于天生喜好散淡的情调、喜欢空泛而又缺乏逻辑思维的中国文人并不适合,他们想尽办法把它简化。这也许是佛教在中国必须被修正的原因之一。

  艺术的态度则是一般知识分子的态度:佛教对我们的语音、生活、饮食、艺术和雕塑都有影响,这些影响更主要体现在生活的意趣上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中国的佛像雕塑贴近人生,趣味盎然,生动活泛,又见之忘俗;佛教更直接启发了中国独特的宝塔建筑的艺术风格,刺激了中国人的文学创作和想象的世界。对中国人而言,佛寺道观以及佛教、道教 的仪式,其消遣娱乐的作用要远远超过了道德说教的作用。因此,中国人的玩赏意识超过了他们的达到的宗教意识。"(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而大多数中国人则对佛教采取了完全生活化和世俗化的态度,甚至实用主义的态度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举两个例子: 一、是一般的中国民众去烧香拜佛时,并不理会所拜的是什么佛,而是见佛就烧三炷香,磕三个头;而且烧香拜佛则多半是祈求佛保佑自己有好的运气,或升官,或发财,或无病;对于女孩子来说,更多的是求佛保佑她能找到如意的郎君。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拜佛不过是为了求得一个吉利而已。

  其实,按照佛教最基本的要求,三炷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赤壁道观寺庙寺院。第一炷香,在佛的面前表示要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第二炷香,希望自己能够入定;第三炷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智慧。戒、定、慧,三者是破迷开悟"的方法,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来,才会出现定能生慧"的结果。磕三个头,一磕头表示对佛的礼敬,二磕头发愿向觉悟者学习,愿归于佛门,三磕头是在佛的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

  二、是我们一想到佛教和寺庙,脑子里出现的多半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和慈眉善目、笑口常开的祢勒佛赤壁道观寺庙寺院。观世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救苦救难的菩萨,遇到什么难事都可以向观世音求救。而对女人最大的用处是送子娘",凡不孕的妇女拜了观音菩萨就可以怀孕生娃娃。

  弥勒佛在中国民间(尤其是江南一带)又被称为布袋和尚",是中国人心中洒脱不羁,心无挂碍的象征赤壁道观寺庙寺院。在中国大多数寺庙里,弥勒佛像倚坐于莲花之上,光头圆脸,双耳垂肩,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手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到弥勒佛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阿弥陀佛"四个字倒是中国人的口头禅,你如果要问他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谁是阿弥陀佛?恐怕大多数中国人不能回答出来赤壁道观寺庙寺院。我们更常见到的是,这四个字可以在毫不相干的情形下表达出来。譬如一件困难的事情终于做完了,中国人会阿弥陀佛",希望一件事情发生或希望一件事情不要发生,会阿弥陀佛"。见到一个不愿意见到的或事,也会阿弥陀佛"。久别的朋友见面,当然更要阿弥陀佛"。总之,对任何事情中国人都阿弥陀佛"一番,那怕他根本就与佛教更与阿弥陀佛"毫无关联。阿弥陀佛"成为中国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符号。这是佛教被彻底世俗化才可能出现的结果,也许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的现象。

  佛教的世俗用途还不仅于此,它还给中国人提供了游山玩水的方便赤壁道观寺庙寺院。佛教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欣赏名山大川秀丽景色的机会,因为大多数佛教寺院都建筑在风景秀丽的高山上。这是中国人能使自己摆脱平时单调无聊的生活而获得的一点小小的欢乐。……这些进香者于是便帶着重新焕发起来的精神,更加充沛的生命力,下山回家去对付艰难的日常生活去了。谁能否认佛教在中国人的生活模式中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林语堂《中国人》)

  佛教,就是这样被中国文化所修正了赤壁道观寺庙寺院。经过修正的印度佛教就是这样变成了真实的中国式佛教。印度佛教的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开出了中国的花,结出了中国的果。就是这样,中国的佛教,在中国人世俗的生活和心灵生活上,添上了一笔难说浓厚,且并不那么鲜艳的色彩。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657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